⑴ 目前養老服務方式有哪些分類,每種類型包括哪些具體方式
養老產業鏈主要包括以下七個方面:
1、老年療養,包括:老年康復醫療,保健醫療,養生保健等。
2、老年用品,包括代步車、老年手機、助聽器等。
3、老年服務,包括生活料理、養老保險和心理輔導等。
4、養老地產,包括養老公寓和養老社區等。
5、老年文化,包括老年人的教育和精神文化生活等。
6、老年出行,包括老年旅遊等。
7、老年餐飲。
⑵ 哪種養老方式比較好
最常見的三種養老模式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發展居家、社區和互助式養老,推進醫養結合,提高養老院服務質量。「未來中國老人90%是居家養老,7%是社區養老,3%是機構養老,中國式養老模式是90+7+3。」中國老年保健協會會長、北京協和醫學院公衛學院院長劉遠立說。
目前來看,養老模式主要有三種類型,居家養老、機構養老和社區養老。居家養老,說白了就是在家裡接受養老服務;而機構養老就是常見的養老院之類的機構;社區養老,就是以小區為主要的提供服務場所。
居家養老是現在大多數老人的第一選擇,所以才有老人90%是居家養老,這個基數之大跟很多因素有關。
首先,由於我國人口眾多,不可能有足夠的社會資源和國家能力來支撐如此龐大的養老壓力。這就註定大多數人口要依靠家庭養老。
其次,中國的傳統養老觀念決定了,大多數子女和老人不太能接受把老人送進養老機構,這意味著不孝。在數千年「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下,健康老人不願意換地方也不願意做大量投資,大部分都在家裡養老。或許觀念是需要改變的,但是在國內現有條件下,養老地產的發展會受到傳統觀念的很大制約。
最後,機構養老收費高,並非一般家庭所能承受。當下一些機構養老主要針對那些具備經濟實力的家庭,除了普遍收費較高外,服務也並不一定能得到大多數老人的滿意。
但並非因為這種現狀就意味著家庭的居家養老會可持續,畢竟居家養老尚處於優質養老的初步階段。一是家庭規模小型化,由於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有效執行,傳統的大家庭結構逐漸破裂,子女負擔大;二是家庭養老照料主體缺失。目前,我國城鄉空巢家庭超過50%,農村留守老人占農村老年人口37%,家庭照料喪失了核心主體;三是現行家庭養老模式缺乏關懷。隨著空巢家庭的增加,傳統價值觀念受沖擊,獨生子女成為家庭中心,造成了家庭代際倫理上的缺失,忽視了對老人精神上的關懷。這是教育問題,更是歷史問題。
所以,盡管現在大多數不得已選擇居家養老,但養老如果想走向更加專業化、細致化必須引入社會力量。
機構養老是指由專門的養老機構(包括福利院、養老院、托老所、老年公寓、臨終關懷醫院等等)將老人集中起來,進行全方位的照顧。正規的養老機構,其日常管理均要嚴格。機構養老主要包括養老院或高端養老社區。機構養老是我國重要的養老模式之一,但不能滿足眾多其他需求的老年人群需要。
實際上,社區養老則集中了居家養老和機構養老的優勢,或將成為未來養老模式的重要突破口。
社區養老是以家庭養老為主,社區機構養老為輔,在為居家老人照料服務方面,又以上門服務為主,托老所服務為輔的整合社會各方力量的養老模式。社區養老的特點在於:讓老人住在自己家裡,在繼續得到家人照顧的同時,由社區的有關服務機構和人士為老人提供上門服務或托老服務。社區養老不是家庭養老,而是社區中的在家養老,社區養老不是社會養老,而是將機構養老中的服務引入社區,實行社區的在家養老。它吸收了家庭養老和社會養老方式的優點和可操作性,把家庭養老和機構養老的最佳結合點集中在社區。是針對中國社會轉型期在21世紀上半葉所面臨的巨大老齡化問題所提出的一種新型養老方式。
最適合中國國情的養老模式——社區養老
安家融媒在前邊說了,居家養老實際上以家庭養老為主,社區機構養老為輔,吸收了家庭養老和社會養老方式的優點和可操作性,把家庭養老和機構養老的最佳結合點集中在社區。既滿足了傳統的居家養老的情感和家庭需求,同時又得到了更加專業化的養老服務。
所以,居家養老相對機構養老來說,也有投資少、成本低、見效快的特點,是養老模式的「第三種選擇」,被稱為「沒有圍牆的養老院」。開展社區養老服務相對於機構養老,更為適應我國老年人的生活習慣和心理特徵、滿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有助於他們安度晚年,也更為符合中國實際,符合大城市中心城區發展的社區為老服務的新路子。
社區服務或稱社區養老其形式主要有兩種:一是由經過專業培訓的服務人員上門為老年人開展照料服務;二是在社區創辦老年人日間服務中心,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務。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社區養老服務完善與否決定著居家養老制度實施的成敗。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內科及心臟中心主任霍勇說,在家庭養老基礎上,社區提供互助式的幫扶。無論是社區養老還是居家養老,前提是基本社保托底、基本醫療覆蓋。在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要有不同的養老形式,應建立一套家庭、社會、機構養老的組合拳。
「居家、社區、機構當中,一個關鍵點可能是社區。」中國老年保健協會會長、北京協和醫學院公衛學院院長劉遠立說。很多重病在養老院是解決不了的,必須把病人送到醫院。與其到了養老院再轉到醫院,不如直接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來完成轉診,醫養結合的重點應該在社區。建立社區層面的醫養結合專業服務體系,不僅可以將醫護服務輻射到家庭,還可提供轉診服務。
⑶ 有很多新型的養老方式,你知道都是什麼嗎
新型的養老方式,你知道嗎?
養老問題有關養老這個問題,可以說現在已經成為不少家庭的難題。前不久看一檔綜藝,知名影星黃渤談及給父親養老這個話題也一度哽咽,說最難的時候自己甚至想過放下現在所有的工作,回老家給父親養老。
黃渤坦言,也想過要不要把父親送去養老院,只是有了這個想法後,黃渤就自嘲說如果自己真把父親送到養老院,估計全國人民都會罵他。很多人骨子裡都感覺,父母辛苦把子女們養大,如果子女們在父母老了的時候卻把他們送去養老院就是不孝。那麼問題來了,父母老了,年輕人又有自己的工作,那麼老人給該怎麼辦呢?
養老的方式還有很多,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但是由於很多老年人防範意識不佳,很容易成為詐騙的對象,所以家裡有老人的,一定要看好家裡老人,謹防受騙。
⑷ 當前的養老方式有哪些
目前老年人的基本養老模式有:一、居家養老,無論是城鎮還是農村,以家庭為中心,回靠子女親屬養答老;二、社會養老,城鎮和農村均由社會福利機構負責養老(指各級民政部門開辦的敬老院、福利院,屬於國家出資);社區居委會、街道辦開辦的養老機構、托老所等(屬於自收自支性質);三、民間養老,一些民營企業投資開辦的養老院等,有養老意願的個人進行選擇。一般這樣的養老院收費較高。
⑸ 八種養老方式有哪些
1、退休工資
如今能拿退休工資的老年人並不多,只有那些在體制內或是一些好的單位工作,退休後才能拿到退休工資,一般情況下,退休工資與退休前的工資相差不會太多,並且可以享受全公費醫療待遇。這些人退休了之後經濟壓力不大,生活會非常體面。
⑹ 社區養老康復中心最近很火,是做什麼的
是民政部門與天津唐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課題,據說天津大學、南開大學等都有加入。最近社區養老康復中心拓展很快,基本上每個城市都有了,主要還是應對我國目前養老難題做出的解決方案。家裡有老人的可以瞧瞧,去過的都說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