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为什么我查询社保帐户余额和实际交纳的不一样
社保帐户余额和实际交纳的不一样是因为:社保个人账户资金余额,其他还有进入医保,失业保险,数额很小,这个在个人社保基本信息中是不显示的。
工资卡上的社保扣款就是缴纳的费用,因为还有失业保险,因此划入账户的小于缴纳数,但注意不能差得太多,一般只有几元或者几十元的差距。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1)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余额为什么和实际缴费不同扩展阅读:
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社会保险必须根据各种风险事故的发生概率,并按照给付标准事先估计的给付支出总额,求出被保险人所负担的一定比率,作为厘定保险费率的标准。
社会保险费的分担主体是国家、企业和个人。这三个主体的不同组合就产生了许多费用的分担方式,即使同一国家,在不同的社会保险项目中可能使用不同的保险费用分担方式,其中以雇主雇员双方供款、政府负最后责任最为普遍。
各地的社保缴费基数与当地的平均工资数据相挂钩。它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确定的。每年确定一次,且确定以后,一年内不再变动,社保基数申报和调整的时间,一般是在7月。
企业一般以企业职工的工资总额作为缴费基数,职工个人一半则以本人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为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数。在我国,缴费基数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的申报,依法对其进行核定。
㈡ 个人养老保险账户里的金额为啥跟实际缴费不一样
社保养老个人账户中的混乱数据是存在的,社会保险网上服务平台全面建立后才会彻底改变这一现象。
目前体现出来的问题:
1、个人养老金账户记录显示金额远远低于实际缴费金额。
2、未向个人养老金账户足额划转应从企业划转的金额。
3、数据不完整,计算不准确。
4、未按规定计息,账目乱,核对困难。
建议还是到当地或企业主管部门及时查对为好,及时截断错误。
(2)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余额为什么和实际缴费不同扩展阅读:
个人账户记入的资金包括三部分:
(1)当年缴费本金,含个人全部缴费以及用人单位缴费中划入个人账户的部分(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
(2)当年本金生成的利息;
(3)历年累计储存额生成的利息。
当职工办理退休时,用其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即是该职工退休当月的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改革模式中的基本养老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账户养老金与基础养老金以及过渡性养老金、调节金一起,共同构成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
建立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体现了社会保险费用共同负担的原则,增加了养老保险费的来源,同时也有利于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调动职工关心和支持养老保险的积极性。是我国具有特色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成果的具体体现。
按国发(1997)26号文件规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记账基数为职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记账比例全国统一为11%。职工个人缴费比例为 5%左右。
其余部分由单位缴费划入,随着个人缴费比例的提高(最终到8%),单位划入部分逐渐降低。职工退休时,其个人账户的累计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即为该职工退休时的个人账户养老金。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成果的具体体现。
㈢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不对怎么回事
个人账户余额不对可以去当地的社保中心进行核对,有问题他们会进行更正。个人认为一般不会错误,可以先问一下单位会计。因为很多东西很专业,很多事是认知问题。
㈣ 为什么养老保险缴费金额与账户余额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