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22年哪三类人停发养老金
提起养老金,我们都明白,这是人活着时的保障,也就是说,一旦离世,从次月起养老金停发,然后,遗属办理丧葬费和抚恤金等申领手续。
可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故意或者无意地冒领养老金,一方面是觉得老人去世,没有人去查户口,自己装不知道,多领好几个月甚至一年,一方面可能是离得远不知道得办手续。
这种冒领养老金的行为绝对是违法的,一旦查出,不光退还冒领的养老金,还会受到罚款等处理,为了避免这些情况,开启了养老金认证工作。
所以,没有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养老金认证的退休人员,从2022年开始,紧急停发,等何时认证完毕,将继续发放,并补发之前的养老金。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养老金从市级统筹、省级统筹,逐步向全国统筹迈进,而重复领取养老金的人就是钻了不联网的漏洞。
一方面在外地交着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一方面在家里交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想着退休后能领双份待遇,这就造成了重复参保,重复领取养老金的行为。
为了领取养老金,很多人伪造劳动关系,伪造证明材料,还有一些人打着“一次性缴3万,养老金2000元”的旗号进行骗保,这些都是违法行为。
参保缴费领取养老金请按时缴费,去社保机构按照规定办理,不要心存侥幸,希望“托人”走捷径,这些骗保的行为一旦被查出,待遇停发,养老金追回,甚至有牢狱之灾。
❷ 2022年重要提醒!这三类人别等到退休了才知道无法领取养老金!
“领不了?为啥啊?我早就交满15年啦!”近日,某企业退休职工老李在领取养老金时被告知无法办理,虽然老李社保已经达到了缴费年限要求,但账户是临时的,无法在工作所在地领取养老金,必须得回老家办理。
“可是回老家领养老金就少了一大半啊!”这是老李不得不面临的损失,因为账户性质问题无法解决,养老金大打折扣,生活品质也得不到保障。今天我们就给大家提个醒,聊聊养老金的那些事,内容如下:
1、哪三类人即使到了退休年龄也无法领养老金,为什么领不到?
2、退休前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3、退休前可以自己买什么保险,就能领取多点养老金?
一、哪三类人即使到了退休年龄也无法领养老金,为什么领不到?
第一类:账户性质为临时户的。目前,大多数的劳动者为了在退休后能领到较多的养老金,都选择到一线城市工作,但社保部门规定男性超过50岁、女性超过40岁后在非户籍地首次缴纳社保时的账户为临时户,即使交满了15年,也因为是临时户的原因必须得回到户籍地领取养老金。
第二类:社保重复缴费或伪造劳动关系的。部分人身兼数职,或者只是挂靠某个企业缴纳社保并不工作,试图通过伪造劳动关系在两地都能领取到养老金,但未来在社保全国联网统筹后,是会影响到社保真实性的,也会影响养老金的领取。
第三类:出生年龄与身份证不一致的。由于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事档案以纸质版记载为准,对于出生日期总会有人为改动的痕迹,社保机关规定对于出生日期的认定遵从“最高、最先”的原则,因此部分人无法办理提前退休,只能等到规定时间后办理。
二、退休前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办理退休前,还应该确认自己的职工档案是否完整、准确。因为职工档案时退休时的必要并且基础的证明手续,人社部门可以查阅档案内容确定职工的身份信息、职业工种、工龄、是否到达退休年龄以及是否符合退休条件等。如果职工档案中材料不完整或者信息不准确就会影响到顺利办理退休,所以大家在退休前一定要和企业确认自己的职工档案是否完整及准确,一旦有缺失、错误的,要及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补充或者更正。
❸ 2022年退休人员将被严查,哪些人群的退休金将会被停发
现在年轻人的压力很大,要背负高额的房贷,高昂的教育成本等等。所以老年人也体谅他们,不希望加大他们的压力,养老更多是靠自己。因此,人们的参保意识也不断提高,希望退休后能够靠养老金来维持生活。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分为两种,一种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主要包括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人员,也就是有单位帮你缴纳大部分,自己交一部分;另一种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主要包括2亿多的灵活就业人员,以及农民工朋友等。
最典型的是很多人找一家公司挂靠,但又没在那里上班,没有劳动合同关系。按照《社保法》规定,一经发现这种行为,不但要退回骗取的养老金,还要处骗取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第五类是进入严重失信人名单的人。一旦被列入严重失信人名单,那他的资产都要被用来偿债,包括社保在内。如果老赖仍然在领养老金,那就需要退回。据了解,今年以来已经有安徽、新疆等多地发布了通知,有针对性地打击那些“违规”领取社会保险待遇的人,并要对“违规”人员进行追偿。因此,参保单位、参保人员及其亲属都要遵守法律法规,不要违规领取社会保险,否则要承担后果。
❹ 哪五类人不能领取养老金
为了有效保障我国公民在退休后,甚至是丧失劳动能力后仍然能够正常地生活,我国很早就推出了养老金制度。当公民满足条件退休后,每个月都可以领取相应金额的养老金维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