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欧美多国工资占gdp比重达到50%,中国是多少
1. 居民工资水平占GDP的比重是衡量经济发展成果转化为居民财富比例的关键指标。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这一比例普遍达到50%左右。
2. 例如,2021年数据表明,瑞士、美国、德国、冰岛、斯洛文尼亚等国的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均超过50%。
3. 英国、法国、丹麦、加拿大和奥地利等国的比重也超过50%。美国的劳动者平均工资约为8.31万美元,德国约为5.66万美元,英国约为4.5万美元,英国的数据约为4.75万美元。
4. 关于中国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没有权威数据。郎咸平在2010年表示,中国工资总额占GDP比重大约为8%。
5. 但根据推算,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883元,居民总收入大约为52万亿,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占GDP比重约为43%。
6. 2022年全国居民工资性收入总额约为29万亿,工资性收入占GDP比重约为24%。这表明中国的工资总额占GDP比重与欧美国家相比有明显差距。
7. 工资占GDP的比重并不能完全反映劳动者报酬的实际情况。在中国,工薪族占比例相对较低,存在大量的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和企业主等。
8. 因此,用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加上社保基金收入的个人部分来衡量劳动者报酬可能更合适。
9. 2022年,居民工资性收入总额约为29万亿,经营性收入约为8.72万亿,两者加起来总共约为37.72万亿。
10. 还应考虑社保性支出,如养老保险、医保、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公积金、职业年金等,职工保障类收入应达到2万亿以上。
11. 综合计算,2022年中国劳动者报酬总额约为40万亿左右,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在35%~40%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