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发达国家是怎么处理人口老龄化的
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根本在于加快经济发展,壮大国家经济实力。但是老龄化问题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处理的好,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处理不好,则可能成为制约因素。根据我国确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结合老龄工作的实际,特提出21世纪前十五年的国家老龄工作宏观政策措施建议。
1、 将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长期规划。我们提出 健康老龄化战略内涵,主要包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内容,这是对中国老龄工作的综合概括,是促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好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主体思路。具体建议是:
第一,提高对老龄化问题的认识。要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强调我国人口 老龄化趋势加快的严峻性,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紧迫性,以及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的重要性,提高各级政府和领导的思想认识,增强全社会的老龄意识。
第二,明确国家老龄工作的方向。将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纳入国家"十五" 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结合经济发展进程和城乡不同情况,精心设计和构筑我国老龄的工作体系,明确提出目标要求、工作重点、投入力度、检查标准。
第三,落实到各地的发展计划中。要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把本地区老龄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根据国家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纳入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采取分工负责和齐抓共管方式,对老龄工作有管理、有服务、有措施、有检查。
2、 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道路。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 区养老服务网络为辅助,公共福利设施养老手段为补充,社会保险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把老年人自身、家庭、社会和国家作用有机的组合起来,使之发挥出最佳效用。具体建议是:
第一,居家养老环境。为了使老年人起居方便,住宅设计要充分考虑方便老年人和满足老少户可分可合的需求,公共设施要安排方便老年人活动的场所,使得绝大多数老年人生活在自己的家庭里,继续发挥家庭养老功能,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完善具有尊老敬老传统的家庭养老体系。
第二,加快社区老年服务建设。在城镇建设规划中,要充分考虑人口老龄化趋势,合理规划社区蓝图,使老年人能就近得到咨询、购物、清扫、陪伴、护理、紧急救护等各种服务,并为老年人学习、文体、康乐、交往等社会活动的需求提供条件,逐步建成适合城乡不同特点、多层次、多功能、多项目的社区老年人服务体系。
第三,适度发展公共养老的福利设施。对政府设立的敬老院等养老、安老机构和设施,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需要公共福利机构抚养的老人情况,政府要继续增加投入,努力改善设施条件,逐步提高居养水平。鼓励和扶持社会民办公共养老设施,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发展福利性公共养老设施,形成对家庭养护困难老人的救助保障体系。
第四,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要采取各种措施,完善城镇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相对独立的养老金经办机构,负责养老金的征收、给付、营运和管理,用发国债形式探索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保证全额按期予以支付。农村要逐步推行自我储蓄和家庭保障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并积极推进城乡养老、医疗方面的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逐步建立起城乡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体系。
3、 积极发展老龄产业。老龄产业是为了满足老年人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而 形成的产业,既包括生产性产业,也包括服务性产业,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手段。发展老龄产业,一是要从我国实际出发,以满足老人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为目的;二是要以市场为导向,按经济规律办事,三是要保证养老费用的合理使用,提高老年人的消费能力。具体建议是:
第一,市场机制带动老龄产业发展。国家要根据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围绕老年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对一些产业进行结构调整,开发生产适用对路的各种老年用品,鼓励和引导老年产品市场的发展。经济管理部门应运用市场机制,制定一些必要的优惠政策,扶持具有福利性质的为老服务产业发展。
第二,以老龄产业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城乡养老社会化服务要逐步走产业化发展路子,在财政给予必要资助的同时,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启动老龄产业机制来兴办社会福利设施,实行谁投资谁管理,依法进行经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第三,努力降低为老服务产业发展成本。要充分利用现有社会资源发展老龄产业,多层次、多渠道筹集发展老龄产业的资金,努力提高资金利用率。充分利用金融杠杆作用,在税费征收政策上,考虑扶持为老服务产业的发展。
4、加快完善老年法律法规体系。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略,依法治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应是下个世纪老龄工作重要内容。具体建议是:
第一,加大有关老年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法律部门要坚决制裁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依法合理调整老年群体与其他群体、老年人之间的关系,加强民事调解工作,促进家庭和睦与社会稳定。
第二,加快完善老年立法步伐。在2005年左右时间,国家要尽快出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济、老年人福利等有关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使老年人的生活获得切实保障;在2010年左右时间,制定出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法、新的老龄事业发展纲要等大部分老年法律法规,形成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为基本法的老年法律体系。
第三,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加大宣传普及老年法的力度,将老年人法规列入国家普法教育计划,加强执法检查监督,积极开展老年人的守法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表彰敬老养老先进典型,依法惩处残害和虐待老人行为,营造出健康老龄化的良好社会环境。
5、进一步加强对老龄工作的领导。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老龄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做好老龄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老龄工作的领导。具体建议是:
第一,加强党中央对老龄工作的领导。在2000年前,以党中央名义发布公开信或文件,要求各级党组织、各级政府和广大党团员从战略高度和政治高度做好老龄工作。将老龄工作纳入到每年三月全国人代会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内容,及时对我国老龄工作进行重大部署。
第二,健全政府的老龄事务管理机构。国家应尽快成立高层次的老龄事务议事协调机构,通盘制定我国老龄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协调。将中国老龄协会改组为国务院直属的老龄事务管理局,作为国家老龄事务议事协调机构的办事机构,授权行使必要的行政职能,理顺老龄工作管理系统的体制,充实老龄专职工作人员,加强对老年人工作的管理、教育和服务。
第三,扩大老龄工作社会化服务队伍。安排部分下岗职工和社会各方面的志愿力量,承担起社区为老年人服务的有关工作,发动居委会、村委会组织低龄老年人开展自助服务。在一些大学对老龄专业管理人才进行培养,加强老龄科研机构建设,组合各方面专家学者,深入开展老龄问题的科学研究。健全立法监督管理机构,加强老龄事务的立法工作和法律监督,推动老龄事业步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战 略 对 策
1、发展经济,增强经济承受能力 实现老年人与其他人共同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2、 建立和完善老年社会福利保障体系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老年社会福利、老年社会救济
3、 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服务体系 老年福利服务、生活照料、医疗保健、体育健身、文化教育和法律服 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
4、 建立和完善老年法规体系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6章50条
5、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安老、养老安全网 家庭保障安全网 社区养老服务安全网 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和政策安全网 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社会机构养老为补充养老机制
6、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营造健康老龄化的环境
工作思路:三个意识 三个体系 两只队伍
工作目标: 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战略目标: 促进健康老龄化,实现人人享有健康,老年人健康长寿
② 在海外定居,该怎么解决父母的养老问题
在海外定居的人们非常担心自己父母的养老问题,其实在现有的国内养老环境下不必过于担心,只要经济上没有问题,父母养老的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基本上可以走两个途径,第一就是把父母送到定点的养老院,第二就是把父母接到自己的身边。
自己走到哪里赡养老人都是自己的义务,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在当今社会男女平等的情况下,儿子女儿都富有赡养老人的义务,这并不存在什么,儿子就必须赡养老人,女儿就可以放弃责任这样的念头。
③ 我和夫人都70岁,女儿40岁,在国外工作,我们该如何养老
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单亲家庭养老问题,始终是老人心中的梗,要是儿女都在身边,哪怕对方也是单亲家庭,那么两个年轻人承担4个老人的养老问题,虽然压力大一点,至少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如果年轻人不在身边呢,那老人的养老问题怎么解决?
就像我和夫人都是70岁了,只有一个40岁的女儿,女儿如今在国外工作,一年难得回家一趟,那么我们两个老人的养老问题该怎么办?
女儿在国外工作,两个老人总不可能跟着移民国外吧,毕竟离开了生养的土地,即使有了养老的依托,心灵上也是空虚的,而女儿也不可能为了老父母丢掉自己的工作,放弃自己的生活。
所以这种情况下,我认为两个老人养老最好的办法有两个。
我想说:养老在于心态,而不在于怎样养。如果一味的要求留在子女身边,那么只要不能够留在子女身边,不管有多么好的养老条件,都是达不到心满意足的。
如果心态好,不畏惧老年生活,即使子女不在身边,一样活得轻松快活。
—END—
④ 越南人跟中国人结婚长期住在中国可以交养老保险吗
越南人跟中国人结婚长期住在中国因为没有中国国籍,不能交养老保险,你可以考虑上一些商业保险也是可以的,也可以起到养老的作用。
⑤ 国外如何解决养老难问题
目前,国际上的养老保险模式主要有三类:一是以美英德为代表的“现收现付制”。将雇主和雇员缴费全部进入社会统筹基金,不设个人账户,由社会统筹基金统一支付养老金,不足部分由财政直接拨付。现收现付制的最大优势就是操作简便、管理方便。但它是用在职者的缴费直接支付退休者的养老金,在人口老年化的压力下,令财政不堪重负,让在职者丧失信心。
二是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及以智利为代表的拉美国家,它们推行的模式称为“完全基金制”或“强制储蓄制”。不设统筹账户,只设个人账户,雇员单一缴费或由雇主和雇员共同缴费,缴费全部进入个人账户。完全基金制完全强调个人贡献,由“个人账户”这个单一支柱承载个人养老负荷,抗风险能力十分脆弱。
三是以瑞典为代表的“部分积累制”或称“部分基金制”。设立两类账户(社会统筹+个人账户),将雇主和雇员的缴费分别放入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给付养老金时,则分别从上述两个账户中按比例支出。同地区受益人从社会统筹账户所获给付比例是相同的,差别在于,每个受益人从个人账户中获得的给付数额不同。在职期间参保时间越长、收入越高者,其所获养老金就越多。
世界各国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也有不少成功经验,包括:1.提高领取养老金的标准,如法国提高公共部门雇员领取全额养老金所需的工作年限。2.改革养老金支付的指数化方法,将与收入指数挂钩改为与价格指数挂钩。3.将与税前工资挂钩改为与税后真实工资挂钩。4.改革养老金计算方法,如将原先公式中的“最终收入”或“n年中的最高收入”,改革为“一生中的平均收入”等。5.延迟退休:提高法定退休年龄、鼓励年长雇员继续工作以推迟领取养老金时间。瑞典、西班牙、荷兰允许那些希望多工作几年的年长雇员继续工作;德国鼓励退休者参加半日制等部分时间工作,并对提前退休者采取扣除部分养老金的处罚措施。从国际情况看,在已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男女从业人员的退休年龄多数为63岁~65岁。
⑥ 越南人在中国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如何办理
没办法,因为中国不让入国籍的,无法享受一个本国人的待遇。来中国头5年是每专一年签一次签证。属每年至少在中国居住9个月以上,有保证收入,有居住地方,夫妻关系良好等条件才能申请中国绿卡!!!
我现在上班,所以单位给我办理医疗保险的,以后如果没工作了只能买商业保险。养老就更不用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