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保基数如何计算
社保基数计算方式如下:
1、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以本人的月均工资为缴费基数,但是,当职工的工资低于社会平均工资的60%的;则按照社会平均工资的60%作为缴费基数,当职工的工资高于社会平均工资的300%的,按照社会平均工资的300%作为缴费基数;
2、灵活就业人员,由于无法核定其工资,则按照社会平均工资的60%到300%之间,由社保部门设立不同档次的缴费基数,由参保人自行选择档次缴费;
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档次,是从100到2000元以上,参保人自由选择缴费基数。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第七条
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社会保险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社会保险工作。
2.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怎么算的
养老保险基数的计算如下: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为上一年度职工的年平均工资,养老保险月缴费基数则是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除以12,因此,养老保险单位月缴费等于,养老保险月缴费基数乘以20%,个人月缴费等于养老保险月缴费基数乘以8%。需要注意的是,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是有上限和下限的,其中,上限为:如果职工工资收入超过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则超过部分不计入缴费基数;下限为:若职工工资收入低于60%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则按60%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3. 养老保险基数怎么计算
养老保险基数的计算方法是:如果职工工资收入高于社会平均月工资3倍时,缴费基数就是按社会平均月工资的3倍计算,如果职工工资收入低于社会平均月工资60%时,缴费基数就按社会平均月工资的60%计算。
养老金基数一般指“养老保险基数”,该基数指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是计算应当交纳养老保险费比例的基数。这个基数主要与本人的工资基数有关,与未来的养老金数额、与社会平均工资一般无关。但是如果你的实际收入额过高或过低于社会平均工资时,这个基数则需要调整。
缴费基数计算方式
1、养老保险缴纳比例为27%,缴费基数为企业上年参保人月平均工资。
2、失业保险缴纳比例为1.5%,缴费基数为企业职工上年平均工资。
3、工伤保险缴纳比例按行业差别费率确定(0.2%至3%),缴费基数为企业上年本企业被保险人月平均工资。
4、基本医疗保险费缴纳比例为9%+1%,缴费基数为企业职工上年平均工资。
5、大额医疗费用互助资金缴纳比例为1%,缴费基数为企业职工上年月平均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