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老服务 > 北京市优秀养老驿站怎么盈利

北京市优秀养老驿站怎么盈利

发布时间:2023-08-16 21:41:07

⑴ 社区养老驿站的艰难时刻:挣扎在盈亏线与情怀之间

社区养老驿站正在陷入更深的经营困境之中。
拥有多家连锁养老驿站的机构负责人王郁(化名)说:“2019年,经过6年运营我们才勉强回收前期投入,刚准备开始微有盈利,却赶上了疫情。一方面,社区养老驿站虽不是纯商业模式,但我们还是要考虑收支平衡,今年不一定能有利润;另一方面,从3月13日开始,老人和护理员就一直被封控在面积不大的驿站中,精神压力非常大。”
搭上2015年《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颁布的契机,入局养老行业的另一家养老机构创始人陈林(化名)说:“疫情三年,我们的驿站基本一直处于小有亏损的状态。并且运营过程中还面临很多尴尬问题,包括机构经营跟不上政策的变化,明知养老服务存在供需错位,却无力更改等。”
社区养老驿站作为直接嵌入至社区中的养老服务机构,设置的床位数往往在10张以下,规模通常在500平米以下,除了为失能老人提供传统养老机构式服务,更多功能则是为周边社区的居家老人提供巡视探访、个人清洁、日间照料、心理慰藉、助餐、文化娱乐等服务,政府提供补贴来覆盖驿站服务成本。存在的名称形式包括养老驿站、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等。
当前,市场的一种普遍观点是,养老服务格局应呈“9073”或“9064”模式,即居家养老人群占90%,社区驿站养老人群占7%(或6%),在传统养老机构中养老的人群占3%(或4%),养老驿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截至2021年,北京已建成社区养老服务驿站1000余家。
只是,相比发展了二十几年、拥有相对成熟商业模式的传统养老机构,社区养老驿站更多涌现在2015年后,其运营收入很大程度依赖于政策补贴,可持续发展模式仍处在摸索阶段。在疫情影响以及持续封控的背景下,北京的社区养老驿站正在迎来自己的至暗时刻。
王郁:封控管理与收支不平衡加剧
目前我们拥有近十家养老驿站,一个驿站设置十几张养老床位,签约的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居家老人)约100人,驿站正常情况下会辐射周边2_3个社区,驿站建设时绝大多数由政府免费提供社区内的闲置空间,装修改造和设备由街道和我们各负担一部分。
疫情之前,驿站会设置3-4名护理人员、一位站长以及做饭阿姨等工作人员。除照顾常住驿站的老人,我们会定期(一般是1月4次)给基本服务对象打电话或上门巡视探访,以及提供送餐服务、陪同就医等,服务特别多样化。
但从3月13日开始,所有驿站都开始执行一级等级防控措施,这意味着上述所有进入室内的养老服务都全部源运腔暂停,只能采取电话巡访的方式,设有养老床位的驿站也开始像传统养老机构那样执行封闭式管理,现在尚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恢复。
因为封控管理,员工和家属的精神压力都特别大。
老人方面,很多入住老人是失智老人,因为不允许家属探视,老人长期看不到家属会认为自己被抛弃,便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一些老人生病需要去医院,但就医后再次返回养老机构时需要14天的单独隔离,这样导致很多家属嫌麻烦,选择尽量不送医,最终造成老人病情的加重。
员工方面,本身养老护理员的流失率就比较高,最近人员更是紧张。最近四个月,一位站长已经辞职,另一位站长也提出要辞职,说因为持续隔离在养老驿站,家里的事顾不上,导致家人意见很大。其实,我也完全能理解他们。
政策层面规定驿站可以采取护理员轮岗制度。但从外地招聘来的护理员,需先在北京居家14天,其次还需要待在单间隔离14天,这意味着新员悄腊工需要一个月才能入岗。轮岗休息的员工,再次返回时也需要隔离14天。人工成本显著攀升。
民政部门也一直在要求我们做好内部员工心理疏导。作为机构管理者,我肯定也想适当的给予他们关怀,但是,机构运营已经十分艰难,我们也需要关怀的具体政策。
因为封控管理,我们的收入也经历着大幅下滑,而物料、人工等成本只升不降。
此前,我们运营收入以老人付费为主、政府补贴为辅。老人付费部分来自于入住驿站床位的老人,很多卧床重病老人会选择在医院和驿站间来回转,对于卧床的重度老人,我们的收住费用约5000元/月,略低于养老机构的收费。给基本养老服务对象提供一月四次的巡视探访等服务时,则由政府购买服务,一般情况下补贴为一位签约老人180元/月。
封控管理下,首当其冲的便是巡视探访等服务改为电话巡访。补贴发放与服务量挂钩,改为电话巡访的情况下,我们担心达不到相应的考核标准导致运营补贴锐减甚至不发放;其次,床位入住率也开始下降。如果驿站需收住新的老人,必须对老人进行雹衫单间隔离14天,隔离环境、是否接种疫苗等都有很高的要求,这也导致疫情期间驿站的床位入住率一直上不来,这方面收入也出现降低。
还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人工成本、食材成本、防疫物资消耗品成本等都提高的很快。但疫情之下,我们根本不敢涨价。我此前做了一个小范围调查,老人的职工退休金多在4000元/月左右,但重度失能老人入住养老机构的平均服务价位都在6000元/月左右。成本上升、收入下滑的双重冲击下,驿站原本微薄的利润被进一步压低甚至面临亏损。
陈林:不确定性与养老服务的错位
我们已投资建设了超7家养老驿站。养老驿站是养老生态链中的重要一环,它能扮演着连接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平台角色。在实际运营中,可以发现相比于传统养老机构,很多老人更中意养老驿站——一是驿站就设置在小区中,离家很近,入住的老人都是社区邻居,情感上更容易接受;其次,除了不能提供医疗服务,老人在驿站接受的护理服务与传统养老机构相当。
但在几年的运营过程中,可以发现养老驿站也面临着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感触最深的便是政策的不确定性。养老驿站市场从2016年才逐渐发展起来,直到现在,养老驿站还没有完全的自我造血能力、商业模式不成熟,因此对补贴政策依赖性比较高。但可以看到,一些政策两三年一变,这对于养老从业者而言就很难去适应,最终影响机构的运营效果。
比如,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北京市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运营扶持办法》,提出养老服务驿站必须重点为基本养老服务对象提供基本养老服务。基本养老服务包括巡视探访、个人清洁、养老顾问、呼叫服务等4项内容。
2019-2021年,养老驿站的补贴方式为服务流量补贴,即政府部门根据养老驿站提供的服务交易量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此方式的特点是只要老人愿意在驿站购买某一项特定服务,政府就相应的给予驿站补贴,我们也能为老人提供各项灵活服务。2022年更改成为基本养老服务对象提供基本养老服务后,考核方式发生改变,驿站只有对责任片区内已经签约的基本养老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清单上特定的服务项目,才能拿到相应补贴。为此,我们又得重新适应新的考核方式。考核不达标,补贴收入将受到很大程度影响。
同样的,也是因为补贴方式变成为基本养老服务对象提供基本养老服务,居家老人的需求和我们能提供的服务发生供需错位。
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包括低保和低收入家庭的失能、失智、高龄老年人等。失能老人身边一般都有长期照护者,他们更需要一些帮助照护者减轻体力或精神压力的服务,很多老人提出来能否把探访换成打扫卫生、洗衣等其他服务。但服务清单规定了我们服务的具体内容,驿站工作人员没办法更换,否则机构得不到相应的政策补贴。
为此,很多时候一些老人不得不预留出时间来“应付”不少于二十分钟探访。政策初衷是好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提供的服务并不是老人特别想要的。他们的反馈是,每周上门探访聊天没有意义,不如有一些实际的东西。有时老人甚至不愿意给工作人员开门、拒绝服务。疫情期间改为电话探访后,老人也会直接挂掉电话。但我们又不得不坚持做,否则任务完不成,补贴拿不到。
此前,我们也一直跟民政部门沟通关于内容上可否做变通,比如将每月一次的理发变成老年人需要的服务等,但目前还在等待结果。
实际上从政府角度而言,他们必须系统的看整体服务状况,如果每家驿站都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更改服务内容、政府部门在考评、监管驿站的服务数据时就面临诸多不便,并且服务量又与运营补贴发放直接挂钩。双方的出发点、考量都能理解,但是在实际操作当中,就是两难。

养老院如何盈利

个人觉得养老院特别是公立的养老学院肯定不是盈利的,基本上需要国家补贴。近年来,出现了大量的民营养老医院,它们可以在市场上生存。利润主要靠护理费、住宿费、伙食费、基本医疗储备费等。老人留得越多,利润越高。

1.纯粹福利性质的养老医院。这样一种纯福利的商业模式,通常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依靠政府或企业提供的支持来建设和运营。这种商业模式主要是为经济收入低的孤寡老人设立的。由于缺乏收入,艰苦的条件,恶劣的生活条件,缺乏娱乐设施和低医疗条件,这家纯粹的福利养老医院不能满足大多数退休老人。

2.混合养老医院。这是养老医院在国内比较常见的商业模式,既有福利又有盈利,通常有政府或慈善机构背景。运营方面,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采用不同的收费标准和服务内容。除了最基本的养老服务,通常还会提供一些娱乐设施和服务,以及一些人性化的服务。其盈利能力主要表现在收费服务上,主要是根据入住环境和服务水平设定收费标准;费用包括入住时的一次性费用和每月费用,以及一些护理和医疗费用。

3.专业公司管理。这种类型比较费钱,利润大但是初期投入高。通常是个人或企业自己建造管理的老年住宅。这种模式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优美的环境、各种设施完善的居住场所和完善的服务。这套旧公寓的主要商业模式是租赁,收费水平远高于前两种商业模式。
总结:
总的来说养老学会是一个非营利组织不以赚钱为目的主要以满足社会利益为目的。特别是公立的养老院基本上需要国家补贴,近年来出现了大量的民营养老医院可以在市场上生存。

⑶ 养老机构的盈利点有哪些

旅居养老:旅居养老可以说是招揽客户的一个引流渠道,一年可能有很多参与旅居养老的老人,但旅居养老却几乎赚不到什么钱。通常来说,75岁以前的老人可以称为活力老人,这些老人享受的主要是旅居养老,还能活动的老人很少有会住养老机构的。

机构养老:当老人75岁以后跑不动了,想去的地方去的差不多了,他就会选择家附近的养老机构养老,那么就可以往集团旗下的机构养老引流客源。引导这种旅居老客户转化到这里,如果做的好,基本上这种老人进来就不会出去了,基本上每个月每人平均三千到四千元钱,整体的现金流量很稳定,假如成本控制的好,利润甚至能够达到百分之十五。

养老院注意事项

人到晚年,或多或少都有些疾病或存在突发疾病的可能,所以选择养老院一定要看该养老院是否设有医务室,配设有专职医生,备有足够的医疗设备和物资。养老院是否具备在院内或就近及时诊疗老人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能够及时妥善处理各种突发性疾病和其他紧急情况。

工作人员是否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查看护理人员的护理经验,是否具有上级主管部分颁发的从业资格。要求能够按照合理的时间间隔,为老人提供洗澡、理发、剪指甲、换洗床单被套、衣服等起居照顾服务。

⑷ 养老院如何盈利

养老院一般是靠收取入住的护理费、住宿费、伙食费等,一般收取的费用根据自己养老院规格了,一些养老院一个月就要5000-10000元左右,低端一个月也要2000左右,其实也就是跟幼儿园一样,养老院怎么挣钱就明白了。

开办养老院分两种,一种是盈利性质的,到工商局注册,工商注册没有补助优惠政策;另一种是非营利性质的,到民政局注册,享有国家相关优惠补助政策。当然各地补贴力度不一,如果不是很清楚,可以去民政的相关部门咨询一下。

养老院补贴政策

1、床位必须在30张以上,每张床位资助3000元。

2、拨付方式,三年两次支付。

3、正式运营满一年后,入住率达到30%以上,支付首次50%资助金。

4、运营满三年后,入住率达到50%以上,支付另外50%资助金。

5、市财政给予日常运营补贴,每人每月80元。

6、另外,免征税。

⑸ 养老院年度盈利点大概在多少范围

养老机构经营利润一般有8%就很可以了。
老龄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养老院如雨后春笋般开设。
养老费用主要包括床位费、护理费、餐费,以及物业水电等费用。其中,护理费须根据民政局标准对长者身体评估而定。
自理程度越低,费用越高,从800到6000不等。而老人的一日三餐还加一次下午茶,每月费用在1000左右。

⑹ 北京养老驿站多数亏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按道理来说,养老驿站应该是属于比较新型的行业。同样也是属于比较能够适应的这样一个老龄化的大环境,满足老人需求的地方,既然是这样,那么养老驿站应该是要盈利才对。但是却发现北京的养老驿站多数是亏损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总之,驿站想要正常的盈利,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才行。

⑺ 社区养老服务如何盈利(日托制)

” 根据《201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显示,城镇、农村老年人拥有自己产权住房的比例分别为75.7%和71.2%,愿意与子女住在一起的比列分别为38.8%和53.6%。而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医院方面,城镇、农村比例分别为11.3%和12.5%。所以日托制的养老服务要比全托制的要好。 盈利的话有四个方向,第一个就是提供服务,收取一定服务费后,可以提供健身服务、健康咨询服务、活动场地等等。 第二种是出售相关商品,比如结合健康咨询服务的相关药品出售(可以与药店或医院合作或自营)、假牙、相关健身器材、医疗和保健等等。 第三种是成立各种俱乐部让老年人来进行学习,多数老年人在退休之后会比较倾向于学习一些东西,例如书法、国画、舞蹈等等。(这个是否真的有需求有待考验) 第四种就是做智慧平台,有统计显示我国离退休的人员具有大专以上程度专业技术人员达700多晚,高层次的约70万,这些专家的智慧是一笔很宝贵的财富,可以与相关人力资源机构合作。 风险方面:第一个,也是最无法掌控的就是政策风险。因为中国基本上从来都没市场导向过,政策风险是每个行业都要考虑的内容。 第二个是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以借鉴,国外虽然有很多成熟、经过验证的模式,但是因为国情和文化的不同,只能参考,国内又没有特别标杆的养老机构可以借鉴。 第三个老年人传统观念、消费观念,中国的老年人都“重子女、轻自己”、“重储蓄、轻消费”,最后很可能产生有市场、有需求,却没有盈利的情况。 第四个是财务风险,前期投入大,资金回收较慢。 以上是我想到的,希望能够帮到你。

⑻ 智慧养老服务项目盈利点有哪些

1、政府补来贴,向民政局自、工信委、卫计局等各部委单位申请项目扶持资金。
2、通过引入服务机构、供应商等获取中间利润,抽取服务佣金、抽取商品销售利润或是提成。
3、整合服务项目,打包成服务套餐销售给会员,会员一定性或定期缴纳会员费。
4、平台涉及到智能硬件,在确保质量的基本上选择利润空间较大供应商进行合作。
5、定期做活动拉取相应供应商的做广告或是提供赞助。
6、和通信运营商进行合作。通信运营商的主要收益来源于电话、流量、宽带,因此和通信运营商谈,为入网老人制定一个资费套餐,设置每月低消,入网老人一次预存话费,免费赠送老人机或是智能穿戴式手表的模式进行推广;项目运营机构可以向运营商收取一次性的代办返佣,也可以按月与通信运营商进行分成。
7、通过强大的数据分析可进行大数据运营。系统汇聚了大量的老年人资源,与各行业服务商进行合作,可为老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项目,获得增值的利润,如旅游、健康、地产等方面,可对老人提供精准营销及周全的定制化服务。
以上是使用金养通智慧养老平台的常见盈利模式,具体方式还是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决定。

阅读全文

与北京市优秀养老驿站怎么盈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重阳节三清 浏览:926
孝顺的品质的词语 浏览:583
社保关系转移退休前多久 浏览:20
岳飞孝敬母亲的故事 浏览:236
老人肺心衰竭脚底发紫还能活多久 浏览:6
云和县老年大学画图班 浏览:533
安徽颍上建颍乡孝敬父母劳动模范 浏览:867
养生馆如何做外卖 浏览:179
水利部老年大学电话6 浏览:450
台湾安心养老院 浏览:666
贵州交3000农村养老保险领多少 浏览:449
70岁以上老人日本 浏览:692
钦州市老年大学电话地址 浏览:46
有多少父母对孩子很不好的 浏览:637
80岁瘫痪老人政府有补贴吗 浏览:522
冬至在养生方面注意什么 浏览:968
离婚后如何处理父母的关系 浏览:395
太平养老保险公司待遇节假日奖金 浏览:823
孝文帝孝顺的故事 浏览:188
养老院意见箱内容怎么填 浏览: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