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儿女不赡养老人怎么处理
当了父母才知道养育子女的艰辛,当父母老了就需要子女的陪伴和赡养。这是我们这些做子女应尽的义务,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有一些人明明有能力照顾父母,但却对赡养父母表示拒绝。那么子女拒绝赡养老人可以怎么处理呢?华律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子女不赡养老人的如何处理
赡养老人是子女应尽的义务,不能拒绝履行。《民法》对此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如果子女不履行该项义务的,父母可以向当地居委会、村委会、公安局或者妇联等机构寻求帮助,让他们帮忙调解和劝阻。如果调解达成相关赡养协议的,对方必须履行。
如果调解无效或子女不履行协议的,老人可以通过诉讼途径,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履行赡养义务或强制履行赡养协议。
如果子女不赡养老人导致老人受到严重伤害的,可能会构成遗弃罪。老人可以向公安局报警,通过公安机关起诉或者本人自诉的方式,向法院判定对方遗弃罪的请求,由法院对涉嫌遗弃的行为进行定罪处罚。
二、老年人再婚孩子不赡养违法吗
《婚姻法》第二条就写明婚姻自由。老年人同样享有婚姻自由的权利。因此,儿女没有权利干涉老人再婚。同时,老人再婚和女子赡养老人的义务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互不影响。
子女不能以老人再婚为由拒绝赡养老人。
如果不赡养的,老人可以以此向法院提出民事诉讼,要求子女履行义务,支付赡养费。严重的,可以自行提出刑事诉讼或者向公安机关报警提起公诉,要求法院对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以遗弃罪进行刑事处罚。
以拒绝赡养老人为筹码,要求老人不得再婚的,其行为构成干涉婚姻。轻者要受民事处罚,重者可能构成暴力干涉婚姻罪。
【遗弃罪】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㈡ 子女不赡养老人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法律分析】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赡养扶助的主要内容是指在现有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子女在经济上应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和费用,在生活上、精神上、感情上对父母应尊敬、关心和照顾。有经济负担能力的成年子女,不分男女、已婚未婚,在父母需要赡养时,都应依法尽力履行这一义务直至父母死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六条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㈢ 民法典关于子女不赡养父母的规定
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八条第3款规定:“磨纳锋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因此,对于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父母可以直接向子女索要赡养费,也可以请求有关组织调解,说服子女给付。比如在城市,可以向居委会、街道办事处反映,也可以向子女的工作单位反映;在农村,可以找村委会、乡镇政府反映;父母还可以直接通过诉讼程序,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追索赡养费。人民法院瞎晌应当根据父母的实际需要和子女的经济负担能力,通过调解或判决方式,确定赡养费数额和给付办法。
义务人有能力赡养而拒绝赡养,情节恶劣的,法律后果如下:(一)构成遗弃罪(二)对于被赡养人有生活来源。但因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而需要劳务扶助,起诉至人民法院的,法院也应当受理,情况属实法院会判决强制执行。子女对父母履行赡养扶助义务,是法律规定的子女必须要履行的法定义务,也是每一个成年人对家庭和社会应尽的责任。如果不履行茄猛该义务,要承担给付赡养费的民事责任;拒不赡养老人后果严重的可能会构成遗弃罪,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1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㈣ 儿女不赡养老人法律怎么执行
律师解答
《民法典》规定儿女不赡养老人可以起诉请求支付抚养费,这是法定义务。赡养义务并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上,还有精神上、生活上等春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扒激碰,对于未尽到赡养义务的子女,在分割遗产时可以少分。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二十六条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第二十七条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
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铅段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㈤ 子女不赡养老人会有什么法律责任
子女不赡养老人的法律后果是:
1.拒付赡养费,法院可以强制执行。
根据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消没法律法规的规定,子女拒绝履行赡养义务的,老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在判决生效后由法院强制执行。
2.霸占老人财产,将老人扫地出门,依法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赔偿损失。
3.虐待、遗弃老人,将受到治安处罚。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虐待家庭成员,被虐待人要求处理的,或遗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被扶养人的,将面临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4.虐待、遗弃老人情节恶劣的,将乎桥槐面临刑事处罚。
存在3种可免除赡养义务的情形:
1.未婚或离异的成年子女无经济收入、丧失劳动力或不能独立生活的;
2.已婚的成年子女本身无经济收入,其家庭的收入不足以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的;
3.父母对子女有严重犯罪行为,比如犯有杀害子女、虐待子女严重岁友的、遗弃子女的、或强奸女儿等行为的。需要指出的是,无给付赡养费能力的成年子女虽然可以免除给付义务,但生活上的照料、精神上的慰藉义务不能免除。法律快车提醒,《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九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㈥ 儿女不赡养老人法律上有何规定
1、《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4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2、对于不赡养老人的,要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首先,《民法典》第1067条规定: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也规定: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3、对于不履行赡养义务的,老年人(指年满60周岁的人)有要求赡养人付给赡养费的权利。老年人与家庭成员因赡养发生纠纷的,可以要求有关部门,如子女所在单位或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查明情况后,要强制子女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根据当地的生活标准,判决子女给付一定的赡养费用;也可以根据老年人追索赡养费的申请,在判决作出前,依法裁定子女先行给付一定的赡养费用,以解决老年人的生活急需。
4、其次,对于虐待遗弃父母的子女,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虐待,指子女对父母经常以打骂、冻饿、限制自由、侮辱人格等方法,从肉体上、精神上进行摧残迫害。遗弃父母,指子女有赡养义务而拒绝赡养的情节严重的行为。虐待父母,情节恶劣的,依照《刑法》第260条规定,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使被害人重伤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对遗弃老人,情节恶劣的,构成遗弃罪,按照《刑法》第261条的规定,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的抚养义务和子女的赡养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禁止溺婴、弃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 【遗弃罪】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全文》第十四条 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㈦ 儿女不赡养老人法律怎么执行
儿女不赡养老人法律执行方式如下:
1、《民法》对此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如果子女不履行该项义务的,父母可以向当地居委会、村委会、公安局或者妇联等机构寻求帮助,让他们帮忙调解和劝阻。
2、如果调解达成相关赡养协议的,对方必须履行。
3、如果调解无效或子女不履行协议的,老人可以通过诉讼途径,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履行赡养义务或强制履行赡养协议。
4、如果子女不赡养老人导致老人受到严重伤害的,可能会构成遗弃罪。
对拒不履行者,可以通过诉讼解决,情节恶劣构成犯罪者,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这里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历悔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肢野正成年子女给付脊睁赡养费的权利。
㈧ 儿女不赡养老人法律怎么执行
儿女不赡养老人法律的执行如下:
1、不赡养老人法律会采取强制措施要求对方履行赡养义务或强制履行赡养协议,涉嫌遗弃罪的,法院还会对涉嫌遗弃的行为进行定罪处罚;
2、子女不赡养老人的,老人可以以此向法院提出民事诉讼,要求子女履行义务,支付赡养费。如果情节严重的,老人可以自行起诉或者向公安机关报警,法院可以对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以遗弃罪进行刑事处罚。
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从上述规定,法律上是从60周岁成为老人,一般按此履行赡养。但是有的老人在60岁前就得病丧失劳动能力,此时,赡养义务人就应当提前履行赡养。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子女不赡养老人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赡养老人的规定如下:
1、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
2、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3、赡养人应当使患病的老年人及时得到治疗和护理;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赡养人应当承担照料责任;不能亲自照料的,可以按照老年人的意愿委托他人或者养老机构等照料。
4、赡养人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居住或者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租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侵占,不得擅自改变产权关系或者租赁关系。老年人自有的住房,赡养人有维修的义务。
5、赡养人有义务耕种或者委托他人耕种老年人承包的田地,照管或者委托他人照管老年人的林木和牲畜等,收益归老年人所有。
赡养老人的具体标准包括:
1、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困哪芦;
2、老人生病时,赡养人应当让老人得到及时的治疗,还应当对老人进行照料;
3、赡养人还应当对老人的住房进行妥当的安排;
4、赡养人还应当照顾老人的田地、林木和牲畜,获得的收益归老人所有。
遗产继承缓孙需要注意的问题:
1、遗嘱生效后,并不表明遗产承受人在任何时候均可不受阻碍地行使其继承权利。
2、遗嘱继承在本质上是财产所有权的流转,所以遗嘱继承的效力会受到财产所有权效力的影响。
3、继承权作汪带为一项权利,继承人有放弃的自由。
遗嘱继承形式如下:
1、公证遗嘱,是由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的遗嘱;
2、自书遗嘱,遗嘱人在生前亲笔书写的对其个人财产的处分,不需要见证人;
3、代书遗嘱,如果遗嘱人因病或者不识字不能书写遗嘱,可以委托他人代写遗嘱;
4、录音录像遗嘱,这种形式现在实际上并不多见,一般也不建议采用,因为存在着被剪辑或者篡改的可能性;
5、口头遗嘱,只有在危急的情况下,遗嘱人可以立口头遗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