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北京月薪5000五险一金怎么扣
税后工资5000,扣除五险税前是5929.72,不扣除五险税前是5000。
按照北京市有关规定,北京市的企业雇主要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五险”即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一金”即住房公积金。
而员工个人只需缴纳三险一金,即公积金和养老、医疗、失业保险。
缴费的基数,则是按照员工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资来计算。养老保险是单位缴纳20%,个人缴纳8%;医疗保险是单位缴10%,个人缴2%+3元大病统筹;失业保险单位缴纳1%,个人缴纳0.2%;工伤保险是单位缴纳1%;生育保险是单位缴纳0.8%。
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高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税免征额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
所以现在工资5000不用纳税,不扣除五险,税前是5000。五险缴纳比例为8%+2%+3+0.2%=10.2%+3元。
税后扣除五险为5000,设税前应得工资为X,超过5000部分少于3000的税率3%。
X-(X-5000)×3%-(10.2%X+3)=5000
解得X=5929.72
具体如下:
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3%税率的级距扩大一倍,现行税率为10%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3%;大幅扩大10%税率的级距,现行税率为20%的所得,以及现行税率为25%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10%;现行税率为25%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20%;相应缩小25%税率的级距,30%、35%、45%这三档较高税率的级距保持不变。
所以,如果你的工资为1万元以上,不仅个税起征点戚正谨上调了,对应的税率也会下调,少缴的个税会更多。
假设你的税前工资是1.2万元,个税改革之前,每个月需要缴纳的个税,611.6元,个税改革之后,每个缴纳的个税只有129.99元,比原先少缴了481.61元,这下就能看到差距了。
1、我们所说的个税起征点为5000元,针对的是扣除五险一金之后的金额,所以实际工资在6000元以上才需要扣税。
2、除了上调个税起征点、降低部分税率之外,还增加了专项扣除项目,比如子女教育、住房贷款利息和房租等,实际节省的个税会更多。
Ⅱ 个体工商户养老保险怎么交
1995年1月6日,上-海公布了《上-海市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帮工 养老保险 办法》。该办法适用于在上-海市领取 营业执照 的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聘用的帮工,但已享受其他法定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不在其中。根据规定,有关的登记手续及养老保险编码、个人账户和养老保险手册等,均与上述私营企业的规定相同,其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基数,由社会保险管理局参照税务部门上一年度规定的个体工商户计税工资标准,及上一年度全市职工月 平均工资 确定。个体工商户为本人和帮工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上述缴费基数的10%,在税前列支;个体工商户本人按缴费基数的8%缴费,在税后列支;帮工本人亦按缴费基数8%的比例缴费。根据上-海社会保险管理局公布的数据,从1995年4月1日起,个体工商户及其帮工缴纳月养老保险费的基数为420元。个体工商户本人个人账户中应记入的养老保险费包括:个人税前收入中缴纳的养老春正保险按缴费基数的8%记入的数额;个人在税后缴纳的部分。帮工个人账户中应记入的养老保险费包括:个体工商户为其在税前缴纳的部分中按缴费基数的8%记入的数额:个人缴费的部分。领取 养老金 的条件为,个体工商户及其帮工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并具备下列条件的:(1)缴费扒携悔年限满15年的;(2)1993年1月1日后离开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从事个体经营,缴费年限加上此办法实施前的连续 工龄 满15年,其中缴费年限满5年的,达到规定的养老年龄,但不符合上述规定的缴费年限的,如本人愿意,可适当延长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时间,最多不超过5年;如本人不愿延长,可向养老保险管理中心提出终止养老保险关系的申请,经审核同意,可领取个人账户中的储存额。符合上述条件(1)的,月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20符合上述条件(2)的,月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系数÷120在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中实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具有重大意义,它可以促进劳动力在各类企业间的合理流动,解除职工对于从全民或集体所隐手有制企业流出的后顾之忧,对失业或下岗的职工来说,进入私营企业或从事个体工商业也成了可以选择的方向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 第三款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三条 第二款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Ⅲ 养老保险是税前还是税后缴纳
1、养老保险应该税前缴纳。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版》(国务院令第512号)第三十五条权对应纳税所得额扣除作了规定: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
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内,准予扣除。
Ⅳ 我的工资税前3000,税后扣了只有2400,五险一金比例怎么扣的
税前工资3000,五险一金的扣缴的缴费基数可以是以实发工资为基数察枝,也可以本地社保缴纳最低基数为依据,目前社保的缴纳首则由个人缴费和单位缴费组成,缴费数额所占社保基金总额的百分比称为社保缴费比例,以工资总额为基数。社保缴纳额度每个地区的规定都不同,包括养老、工伤、医疗、生育、失业等社保5大险种,具体比例为:
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根据基数的8%缴纳。单位缴费根据基数的22%缴纳。
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单位10%,个人2%,每年初交个大额。者没棚
失业保险,单位1.5%,个人0.2%;
工伤保险,根据单位被划分的行业范围来确定它的工伤费率,在0.5%~2%之间;
生育保险,缴费比例:单位0.8%,个人不交钱。
公积金,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一般的单位和个人都是工资的12%.
Ⅳ 我的税后工资是12000,请问应该缴纳多少社保
社保取决于所在地区/单位采敏段用的缴费比例及你核定的缴费基数。税后工资12000,应该已经达到当地的封顶数。假定在上海,用9米个税计算器的指历反推,得出社保及公桥逗誉积金缴费合计约2100元,缴纳个税约2000元,税前收入约16000元。结果仅供参考。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Ⅵ 个人养老金如何缴纳个税
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的公告,投资个人养老金在缴费环节、投资环节、领取环节分别安排了不同的税惠政策。
举个例子:小李今年全年综合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31万元。按照3%~45%七级超额累进税率,他需缴纳的最高税率为25%,需缴纳的个税为45580元。若小李今年共购买了1.2万元的个人养老金,那他的应纳税所得额则减少为29.8万元,需缴纳的最高税率为20%,需缴纳的个税为42680元,比原先减少了2900元。
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需要封闭运行,其间可以购买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和公募基金,若产生了收益,根据目前政策,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领取个人养老金时,个人养老金不并入综合所得,只需单独按照3%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这对于原本收入较高、缴纳个税时适用高于3%税率的人群而言,是较为优惠的一项政策。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表示,除了税率上有优惠,由于采用了递延纳税的“EET”模式,小李现阶段享受免税,领取时才缴税,这期间暂时免征的税款实际上相当于是给小李的一笔无息贷款。
注:“EET”模式,“E”代表免税(Exempting),“T”代表征税(Taxing),即在缴费环节、投资环节免税,在领取环节征税。
但是对于不用缴纳个税的群体来说,购买个人养老金后,不仅不能享受到个税优惠,甚至还会多缴税。
“对于不用缴纳个税的群体来说,如果把原本不用缴个税的钱拿来投资个人养老金,要在提取环节凭空‘补缴’个税,税负反而多了。”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核心成员、武汉科技大学教授董登新说,目前我国个人投资理财、基金等的收益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如果投资个人养老金,领取时缴费和收益都要按3%缴税,这对中低收入群体来说不划算。
在我国,中低收入群体仍是大多数,其中很大一部分都不用缴纳个税。2019年,我国推动个税改革,采取提高起征点、增加专项附加扣除、降低中低收入者税率等减税举措,切实减轻中低收入群体个税负担,当年便有1.15亿人无需缴纳个税。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仅有约7000万人缴纳个人所得税,而我们的城乡劳动力数量约有7亿人,也就是说,有约90%的劳动力不用缴纳个税,无法享受到个人养老金的税收优惠政策。
“从目前的税收优惠政策来看,个人养老金制度还有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的空间。”董登新说。
税惠政策更兼顾公平性 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
目前,绝大多数人还处在观望状态。如何打破犹豫?
2位专家针对政策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给出建议。
董登新:
在一些国家,个人养老金的税惠有“EET”和“TEE”两种模式可以选择。“EET”模式就是此次采取的办法,在缴费、投资两个环节免税,在领取环节征税。“TEE”模式则相反,在缴费环节征税,也就是说,个人收入需要正常缴纳个税,再用税后工资为个人养老金账户缴费,而在投资、领取环节不再缴税。
看起来只是后缴税和先缴税的区别,但对于收入未达个税门槛的群体来说,选择“TEE”模式,意味着他们在正常缴纳个税时税额为0,在投资、领取环节也不再缴税。
这样一来,这部分人在缴费、投资、领取三个环节均可以免税。提供2种个人养老金的税惠模式,供不同收入阶层的群体选择,这样的制度设计会更有吸引力,特别是对于个人养老金制度主要面向的中低收入群体将会产生很好的正面效果。
施正文:
按照目前政策,适用45%一档个税税率的高收入者,如果每年拿出12000元购买个人养老金,相当于12000元的个税税率将从45%直接降至3%,优惠幅度达到42个百分点。而对于原本就适用3%一档个税税率的中低收入者来说,其个税税负持平,没有体现优惠。
从财政的承受能力和可持续性的角度出发,可在领取环节针对不同收入群体设置分档税率,在优惠幅度上体现公平。
此外,目前每年12000元的缴费上限额度偏小,随着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到个人退休时,领取的个人养老金对提高晚年生活水平的力度可能有限。随着制度的落地推进,可以考虑应时应势提高缴费额度。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2022年北京峰会上,人社部养老保险司副司长贾江也谈到这一问题,他表示,“税优政策为12000元,目前这个额度是合适的,既提高了老年收入,也避免了养老待遇水平差距过大,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多层次多支柱的体系完善,我们也会适时调整缴费上限。”
Ⅶ 实施办法发布!个人养老金怎么交,交多少,何时可取十大要点看过来
今日,个人养老金迎来重磅消息!Ⅷ 养老保险是税前扣除还是税后扣除
养老保险是税前扣除
养老保险是税前缴费的,即需按个人所得减去“五险一金”后,再算个人所得税;
社保是每个人在工作当中都会接触的,社保的缴纳多少和自己的工资水平所在地区有一判州定的联系;
个人和单位应该依法缴仿冲迹纳社保,社保的用途也是比较多的,除了备并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还有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失业保险。
Ⅸ 个人养老金如何交划算
11月2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等36个先行城市或地区启动实施,各家银行纷纷推出相关业务。关于什么是个人养老金、什么人能参加、如何开立账户等问题,官方已给出详尽指引。但对于参与个人养老金的一些细节问题,市民仍有诸多疑虑:个人养老金投资理财,会不会亏本?现在一年交1.2万元,将来能领多少钱?这与购买银行理财有何区别……本报邀请中瑞方胜人力资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财税专家杜成和黄卫兰,就以上问题作出解答,供市民参考。
个税税率越高节税越多
问:纳税优惠是个人养老金相比普通银行理财等产品的一大亮点。那到底可以省下多少税?
答:首先,个人养老金采用的是递延纳税,投资时不纳税,领取时才纳税。
个人养老金可在核算个人所得税时作为扣除项在税前扣除。目前常出现的扣除项目包括减除费用(6万元/年)、专项扣除(社保公积金)、专项附加扣除(子女教育、大病医疗、房贷房租等)。按照《关于个人养老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的规定,个人养老金可以在税前按照实际缴存金额扣除,每年扣除的限额是1.2万元。
举例来说:假设个人年收入30万元,全年缴纳社保公积金6万元,按每年1.2万元的限额交个人养老金。那么,在未缴存个人养老金之前,其年度应缴纳的个税为:(30万-6万-6万)×20%-16920元=19080元;缴存后,应缴纳个税是(30万-6万-6万-1.2万)×20%-16920=16680元,年度内节税2400元。
以上举例的个人收入金额适用的是20%税率,由于我国个人所得税制采取的是七级超额累计税率,针对不同收入人群,具体节税金额不同。对于不同税率的歼桥渣人群,收入越高的人群使用的税率越高,个人养老金节税的金额就越高。比如,应纳税所得额在96万元以上的人群,节税额度最高,年度内节省5400元。再比如,年收入在6万元至9.6万元间的人群,个人养老金无论是否缴存,都是适用3%的税率,在不考虑时间价值的前提下,税优政策不具备吸引力。而年收入6万元以下的人群本来就免征个人所得税,本可免税的这部分收入在缴存个人养老金后再提取时反而需要缴纳3%的个税。
综上所述,个人养老金的税收优惠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因人而异,个人还是要参照自己的收入情况考量。
税费“一来一回”仍划算
问:个人养老金虽然在购买时享受了税收优惠,但领取时还要按照3%计税。这“一来一回”,还划算吗?
答:个人养老金3%的计征,是指在领取养老金的环节,单独按照3%计征,缴纳的税款计入“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按规定领取个人养老金时,由开立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所在市的商业银行机构代扣代缴其应缴的个人所得税。
假设纳税人目前适用税率为10%,按照每年12000元缴纳享受税收氏悄优惠,每年可减少当期税费1200元,本金12000元在提取时缴纳个税360元,这样算来,减少个税840元。如果按缴纳30年计算,可享受2.52万元税收优惠。所以,在缴税方面是划算的。
有些市民简单地把缴存个人养老金理解成“购买时节税10%,领取时缴税3%”,中间可“赚”7%的差价。其实这样理解并不太准确——因为个人养老金在提取时还会享受到长期投资的收益,所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仅在中间享受了7%的税收惠差。
平均年化收益率决定最终收益
问:每年最高1.2万元的购买限额已经确定,假设我每年投消困入1.2万元,将来能领多少钱呢?
答:根据专业机构的核算数据,假设每年缴纳1.2万元个人养老金用于投资相应产品,连续缴纳30年,总计投入36万元,如平均年化收益率为3%,则税后到期本息总收益为57.04万元;如平均年化收益率为5%,则税后到期本息总收益为81.2万元;如平均年化收益率为8%,则税后到期本息总收益为142.42万元。
不过,投资收益的计算是很复杂的事情,涉及的变量太多,收益会因提取的次数和规则不同而不同,建议市民参与个人养老金时一定听取专业投资机构的建议。
封闭账户应关注长期收益
问:个人养老金的投资产品里面包含了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这几类投资产品的安全性如何?是否会出现亏损的情况?
答:根据《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缴纳个人养老金后,相关的运营机构会通过本金运营实现资产的增值,所以未来市民的账户里面会包括缴纳的本金以及由本金所产生的增值。
理论上,个人养老金平台的产品都是经严格把关才入选的,产品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收益性都应该较有保障,一般从银行和正规金融机构购买的产品都应该可以相对控制风险。不过,购买投资产品时要做好自身风险评估并听取专业人员建议,特别是要详尽确认投资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与条款,依据自身能力匹配符合自己意愿和承受能力的优质理财产品。
由于养老金账户的特点是封闭积累,长期投资,只有到了退休或其他特殊情况才能提前支取,因此在收益关注方向上,建议应该关注长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