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居民养老保险交哪个档次最划算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交最高档次好。居民养老保险等级分为12档:100元、300元、500元、600元、8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12个档次。其中,100元档次仅限低保含五保家庭成员选择。除100元档次外,参保人自主选择缴费档次,按年缴费,多缴多得。个人年缴费额或集体补助均不得超过最高缴费档次。对重度残疾人,市、区政府按500元的标准代缴不超过15年的养老保险费。政府对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其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二条 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实施。
② 居民养老保险交哪个档次好
居民养老保险交哪个档次好主要看个人情况。
一般建议年龄大的选择最高缴费档次来缴纳,年龄小的,可以采取前高后低的缴费方式来缴纳,如果有经济条件,最好选择最高缴费档次,因为最低缴费是回本最快的方法,但是拿到的养老金较少,最高缴费将来拿到的钱是最多的。
居民养老保险等级分为12档:100元、300元、500元、600元、8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12个档次。
其中,100元档次仅限低保含五保家庭成员选择。除100元档次外,参保人自主选择缴费档次,按年缴费,多缴多得。
个人年缴费额或集体补助含其他资助均不得超过最高缴费档次。对重度残疾人,市、区、市政府按500元的标准代缴不超过15年的养老保险费。
政府对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其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
中青年参保人员,可在一档100元、二档200元、三档300元、四档400元、五档500元、六档600元、七档700元、八档800元、九档900元、十档1000元、十一档1500元、十二档2000元12个年缴费档次中自愿选择缴费标准。
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均应按年申报,如未按时申报的,按上年缴费标准进行缴费。按申报的缴费标准,于每年11月30日前足额缴纳当年养老保险费,一年缴纳一次,其中残疾等级达到1、2级的重度残疾人,政府每人每年代缴100元养老保险费。除因病、因灾等原因经本人申请可在次年补缴外,养老保险费原则上不得补缴。因病、因灾等原因在次年仍未缴纳的,以后不再补缴。养老保险费通过委托银行在参保人员开设的银行账户中代扣代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③ 居民养老保险档次
主要内容如下:④ 农村养老保险交哪个档次最划算
农村养老保险缴费档次是自身情况而定的,没有具体方案,原则是多缴前者睁多得。农村养老保险缴费标准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嫌答费档次。无论是哪一个档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都是一样的计算方法。计算公式:月养老金待遇=(个人缴费总额+政府补贴+个人账户利息)除以139元每个月+基础养老金。我们在选择缴费档次时,可以参考这三种缴费方法:
1、最低缴费,是回本最快的方法,但拿到的养老金是最少的;
2、最高缴费,将来拿到的钱是最多的;
3、政府补贴比例最高缴费,将来养老金不是最多的,也不是最少的。一般情况下,年龄大的选择最高缴费档次来缴纳。年龄小的,可以采取前高后低的缴费方式。
农村养老保险,是指以农村非城镇户籍的居民为保险对象的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是保障水平与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养老保险与家庭赡养、土地保障以及社会救助等形式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自我保障为主,集体(含乡镇企业、事业单位)调剂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政府组织与农民自愿相结合。农村养老保险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的发展社会养老保险,强制性与自愿性相慧岁结合;
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与其他保障制度的协调发展原则;
3、区别对待原则,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应该灵活对待,能够纳入到城镇中参加养老保险的尽量纳入城镇的养老保险体系,提前与城镇的养老保险体系衔接;
4、循序渐进原则。逐渐扩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慢慢过渡到完全的以社会养老保险解决养老问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二条 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⑤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有几个档次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次情况如下:
1、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次因为地区的不同所有也会有所不同,通常总共分为13个档次,分别为100元、300元、500元、600元、8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6000元。
2、在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缴费档次进行缴费。而且,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按照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方式进行缴纳,因此个人选择缴费的越多,在缴满15每年之后领取的养老金也会更多。
3、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缴纳最低的档次,最低档次仅限低保家庭成员才能进行缴纳,除最低档次外,参保人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缴费档次,缴费档次越高,退休后能领取的养老金就越高。
4、参保方式可以通过:可以在户籍所在地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带身份证、户口本到街道办或镇服务中心申请参保。或者是选择在银行进行代扣。
⑥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最高缴费档次是多少
法律分析:居民养老保险每人每年缴费档次标准为:一档200元、二档300元、三档400元、四档500元、五档600元、六档700元、七档800元、八档900元、九档1000元、十档1500元、十一档2000元、十二档3000元、十三档4000元,由参保人员自愿选择。政府缴费补贴为:一档40元、二档50元、三档60元、四档70元、五档80元、六档90元、七档100元、八档110元、九档120元、十档130元、十一档140元、十二档160元、十三档175元。按规定,补缴不享受政府缴费补贴。对残疾等级达到1、2级的重度残疾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返贫致贫人口等仍保留每人每年100元的最低缴费档次,政府给予的缴费补贴仍为每人每年30元。(如果不再被认定为困难代缴人员,请重新申报确认缴费档次,未申报的将调整为一档200元/年。)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第五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自愿参加社会保险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应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