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样给父母存养老金最合适
是你拿钱给父母的话,最好的方法就是买理财型保险。主要就是两个好处,一是强制回性存钱,免答得自己存,存个一两年有什么想买的或者出了什么事就用了。交给保险公司这个叫专款专用。第二个好处就是安全,虽然说钱给保险公司肯定没得买银行或者公司的理财产品短期收益高,但是保险稳定不会亏,加上累积生息,长期收益还是挺可观的。等于说养老金存起的,还可以挣点钱
B. 如果父母没有退休金,我们工薪阶层如何让父母安度晚年
如果你的父母没有养老金待遇,那我们他也是工薪族,就意味着自己没一个比较强的经济来源,那样这样的情况下,怎样该使自己的父母安享晚年呢?实际上作为子女而言,抚养父母养老责任和义务是无法被忽略的。大家不可以由于你你是工薪族,换句话说自已的经济来源,针对而不管父母的如何养老,这明显根本不可能一件事情。
C. 怎么给爸妈买养老保险比较好
给爸妈买养老保险还是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来看,结合具体保障需求和实际情况来进行养老规划。一般来讲,可以从是否有保证领取、年金起领时间是否符合需求、收益情况如何、回本速度如何等方面来挑选养老保险。
如果有了社保在犹豫要不要买商业养老险的,可以参考:有了社保养老还要不要买商业养老险?怎么买?
一般来讲,现如今市面上能保证领取20年的养老年金险就算是比较优秀的了。
在保证领取期间内,即使被保险人不幸身故,保险公司也会将保证领取期限内未领取的剩余年金给到受益人。
如果没有保证领取,那么投保多年后,若是开始领取年金没几年就不幸身故,那就比较“亏”了。
比如当前市面上热门的大家大富之家养老年金险就是可以保证领取20年的,感兴趣可以看:大家大富之家养老年金险收益惊喜大揭秘!买前必看!
此外,年金起领时间可以看是否与自身养老需求相对应,比如打算60岁就退休,那养老金起领时间可以设置为60岁,这样退休后就可以开始领取养老金了。
看收益的话,目前收益较好的养老年金险的内部收益率可以达到接近3.5%。
最后,给大家整理了养老金险排行榜,感兴趣可以看:性价比排名前十的商业养老保险大盘点!
以上是我对该问题的所有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望采纳!
全网同号:学霸说保险,欢迎搜索!
D. 如何给父母买养老保险
给父母悄掘铅买养老保险的方法:
1、缴纳农村养老保险。如果父母户口在农村,可以为父母缴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达到60周岁后就可以领取养老金;
2、缴纳城镇养老保险。父母户口在城市的话,可以为父母购买城镇养老保险,父母年龄达到60周岁后即可领取养老金;
3、商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是不分户口的,保额相对较高,可以为父母购买一份理财型年金保险。
养老保险,全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散念在达到国家启好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
养老保险的主要特点:
1、由国家立法,强制实行,企业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参加,符合养老条件的人,可向社会保险部门领取养老金;
2、养老保险费用来源,一般由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或单位和个人双方共同负担,并实现广泛的社会互济;
3、养老保险具有社会性,影响很大,享受人多且时间较长,费用支出庞大。因此,必须设置专门机构,实行现代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E. 父母退休,每月有几千的退休金,还有一些存款,如何配置比较好
题主的问题跟我的情况比较接近,我就以我的情况来帮题主进行分析。
我的父母退休金一共五千元左右,还有大概三十万左右的存款。他们就我这一个儿子,所以资金都由我来帮他们打理。
首先,我会保证老两口的账户内一直留存5000元。这5000元就是他们的日常开销,如果不够的话,他们也会跟我说,沟通也比较顺畅。每月我会查一下账户内的资金,缺多少,补多少。每月保证有5000元。
父母账户内的5000元是存在银行卡里,我就让他以活期存款的形式存在。虽然比放在活期理财账户上利息要少很多,但是父母用起来很方便。这样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再说5000元的本金损失的利息非常少,可以忽略不计。
这样做的原因是既提防老年人被骗,又可以利用我在银行工作的特点来让收益更大。
其次,我会将父母的养老金单独设定一个基金定投计划。这是与我自己的基金定投隔离开的。给他们选的是货币基金,给我自己选的是指数基金。这样做就是不希望让我的风险传导到老两口身上。即使我赔个精光,不能影响父母的养老。
我的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强,即使我的理财太激进,赔进去不少,我仍然能够承受得住,因为我还能工作,只要给我时间,赔进去的钱还能再挣回来。但是父母不一样,他们一旦需要钱,就是立即用钱,毕竟身体在那放着的。
最后,我会把父母的积蓄三十万购买一个大额存单,大额存单一定会选三年期限。大额存单不以父母的名义办理,而是会以我的名字来办,但是由父母来保管。
这样做的目的是既让父母有掌控钱的感觉,又不至于让这笔钱成为纠纷。因为我要防止父母有一天会突发事故,忘记密码或者发生更糟糕的事情。以我的名字来办理的大额存单可以立即把钱取出来,而不至于父母不在,这笔钱再形成纠纷了。
父母其实并不在乎钱还能挣多少,利息有多高,他们需要的是日常有钱花,看病有资金,不求人。我作为儿子就是要帮助他们保障资金不被骗走,不会损失掉,不会成为身后纠纷。
老年人理财,首先要考虑的是资产的保值和稳定。而不是增值和收益。
说白了,就是:别贪,稳稳过日子,积蓄别被骗了。
妈妈至家庭主妇,父亲去年退休了,有退休金,我上班多年,也基本上不向家里要什么钱。
父母手里有点积蓄。前两年查不到每年都要劝退我爸好几次。
老家有人说要存钱,每年有20%的利息,还带着我把去看什么公司、工厂,出去 旅游 开会。 还有说有什么晚上会员,缴多少钱就可以滚动领钱,一年翻几倍等等。
我说,你再相信别人我不管,我是你儿子,我在外面现在见的肯定比你见的多,你就相信我一次好吧。
你要是想投,你可以拿出个一两千去看看,别说多久,参加半年,半年后你看看能有多少钱。
他还真去了。春节回去说钱要回来一半。。。。。
一提起这事我妈的声音大的都想把房子掀翻,因为我妈是站我的,他一直在家反对我爸,后来拦不住,给我求助,算是拦住一点。最后结果显而易见。
所以说,老年人理财,有些时候真的很让人无语。
首先、如果不想要子女帮助理财的话,我觉得钱存在银行存个定期不是一个坏办法,虽然利息非常低。
其次,老年人容易被忽悠,一定不要被外面的忽悠和消息欺骗了。凡是要你交钱的,一律不交。基本上这一条就可以规避90%以上的骗子。
第三、每月的退休金,一部分继续存银行,剩余的用于日常开支。
我觉得,对已一般的老年家庭,这样是再好不过了。
不能赚大钱。也不要想着赚大钱。因为这个年龄,我们可以不成功,但是一定不能失败。
以为你不是褚时健,没人帮你去卖橙子让你东山再起。
楼主你好,父母退休以后每个月有几千元的退休金,那么还有一些存款,如何配置比较合理呢?实际上几千元的存款其实并不是很多,但是作为退休人员来说,他的这个消费是极其有限的,也就是说至少每个月可以存下一部分钱了,当然我认为存下的这一部分钱做一个定投是比较合适的。
因为如果说你能够做一个正常的定投,那么对于你个人来说,将来也就可以获得更多的一个存款。政治来讲还可以给自己的子女留下一部分的存款,所以说是何乐而不为的,再加上这样的一个做法,可以让自己省吃俭用能够存下一笔,存款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通过定投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理财是一种比较不错的选择。
但是有些时候自己的父母可能如果说消费比较大,不能够存下一部分钱来,那么我认为通过一些普通的这种存款也是可以的,但是无论如何,嗯,在保证我们生活的前提条件下,那么尽量存下一定的存款,还是有一定的好处的。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和我的情况比较类似,父母也刚退休四、五年,有一些存款,每月差不多能领到5000元的养老金。其实,早在2017年,这些钱就已经由我在打理了!
虽然我父亲是位老会计(村企),但这些钱如何配置,他从未过问。一般到年底,我给他们简单报一下账目即可,这几年平均收益差不多在4~5%之间吧!今年略多一点,恐怕能达到10%!具体待会说!
这部分资金应该专款专用,既这部分钱就是用来给老人养老的,不做其他的用途。
这样我们在配置的时候应该谨慎保守一些,主要配置在收益比较固定的品类中。
每月几千的退休金可以用来日常消费,这部分钱可以放到某宝类金融产品中,也可以买些货币基金。
存量资金可以买入债券类的资产,收益比货币基金高一些,长期持有亏损的风险也很小,流动性也不错。
父母的钱肯定是留着养老用的,毕竟老年人身体机能,冒险意识等方面不如年轻人,有存款就错银行,定期或者大额存单。
也可以一部分做点理财(40%),理财利息稍微高些。
避免去投资高风险产品,比如P2P,民间借贷,股票,期货,现货,比特币,房产等。
记住:收益高必然伴随风险高,想获得高收益就要承担高风险。
父母退休,如果拥有稳定的退休金以及固定的存款,那么在做好个人保险的前提下,支持父母们多出去走走,夫妻俩多去 旅游 ,看看外面的世界。至于存款,拿出一部分用作应急资金,其余资金则根据父母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灵活资产配置,或给父母存款做一些银行理财产品,或定期存款、智能存款等,以提升每年的投资收益,这样也可以让父母解决后续经济开支的烦恼。
朋友们好!
父母退休,每月有几千的退休金,还有一些存款。这样的话,可以考虑配置一些定期存款,然后再配置一些按日开放的银行理财产品,加上一些活期存款和现金,这样的话不仅比较安全稳妥,利息较高,而且需要用钱的时候也能够方便取出来。
存款的一半左右可以配置在定期存款产品上面。现在银行存款利率相差比较大, 如果是到大型银行存款的话,年利率比较低了,一般三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才达到2.75%。
如果你有20万以上的存款,能够存大额存单的话,还是比较合适的,一般大型银行3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可以达到3.85%--4.125%,中小银行3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为4.125%--4.2625%。
现在一些中小银行和民营银行在网络发行的长期存款产品年利率较高,也可以适当配置一些。
下表中所示的中小银行5年期存款年利率可以达到5.4%,还可以按月付息,民营银行5年期存款年利率可以达到5.88%。
可以看出来,银行定期存款产品年利率相差较大,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多研究一下。
存款的一半也可以配置到按日开放的银行理财产品上面。现在大型银行也有一些按日开放的理财产品,年利率较高,而且钱也比较方便,基本上取钱跟活期存款一样了,随时可以取出来。
下面就是建设银行理财产品,乾元-日鑫月溢就是一款按期开放的理财产品,10万元起购,年利率是靠档计息,如果持有时间达到了1年以上,年利率可以达到3.9%。
下面是日鑫月溢产品的靠档计息利率表,从中可以看出来,存满1天以上年利率就是2.8%,存满一个月以上年利率为3.1%,存满90天以上,年利率为3.5%,存满365天以上,年利率为3.9%。
这样的按日开放的理财产品,年利率较高,取钱也比较方便,可以说也算是比较好的一个产品了。
作为老年人,身边一定要放一些现金,还要有一些活期存款,大概现金1万,活期存款1万,这样基本上就够平时花销了。
老年人,手边留一些现金,平时花销比较方便一些。老年人一般好多不愿意使用手机付款,出门买菜等的时候,可能使用现金就会更方便一些。
因此,老年人身边准备一些现金可能更方便一些。
综上所述,作为老年人,还是以稳妥为主,可以存一些定期存款,然后进行按日开放的活期理财,还要在手边放个一两万现金和活期存款。这样日常花销不仅比较方便,通过存款和理财也能够获得一些利息。
感谢阅读!
中老年人手里有一些存款,每月有固定的退休金,该怎么理财呢?建议可以在银行办理理财、定期或基金业务。
1、理财业务
随着2018年9月资产新规的落地,很多银行的理财产品销售起点由5万元降至1万元,市面上已有很多起点下调为1万元的理财产品发售,包含净值型理财、结构性存款等多种产品。银行发行的净值型理财,1年期,1万元起存的,利率有4%左右,可以去银行网点咨询办理。
2、定期存款
现在很多商业银行都发行了结构性存款,结构性存款类似于一种保本理财产品的替代。我所在城市的某商业银行1年期结构性存款利率能达到3.5%,1万元一年的收益为350元,与10万元在活期存款账户不动,二者收益是一样的,建议可以存取一些。
3、大额存单
如果存款有20万及以上,可以考虑办理大额存单。大额存单起存金额一般为20万元,3年期限。3年基准利率2.75%,大额存单一般在此基础上浮40%-55%。4%的利率大概是上浮了45%左右,有些银行上浮55%,能达到4.2625%。
大额存单一般都是靠档计息的,存满3个月之后,靠档所计的利率都会比同期定期存款利率高一些,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4、基金定投
如果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可以配置一些基金定投。现在很多商业银行都代售基金,在这里不建议一次性购买基金,因为我们不能准确的把控市场的点位,就怕高入低出,损失利益。基金定投是很多银行在推荐的投资方式,通过一次签订基金定投协议,小额资金分批买入,分散风险,谋求一个比较高的收益。
具体可以请老人咨询就近的银行营业网点,进行合理的资产搭配。
先要了解清楚父母这笔钱是给自己用的,还是准备留给下一代的?如果是自己用,那么首先就要考虑老年人的一个疾病风险准备和改善生活。那么首先这钱最主要就是安全。适当的有一定的灵活性。那么这部分钱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可以作为我们中短期的一个储蓄。比如我们的国债。或者是我们的一些货币型的基金安全系数比较高的。还有一些我们的银行定期存款。另外一部分钱呢,就作为我们改善生活,比如说我们出去旅个游或者是添置一点,嗯,家庭用品或者是我们的衣物。我么这部分钱的话可以?在我们的银行里面做定活两便或者是其他比如结构性存款这样的一些产品。
F. 如何规划父母的养老金投资
受到延迟退休政策、老龄化数据、养老理财产品发行等因素的影响,养老话题提及的频率越来越高了。G. 父母是农民,年纪大了后如何给他们缴纳养老金,让他们安度晚年
父母是农民,年龄大了之后,怎么给她们交纳养老金,让她们安享晚年呢?对于这个问题,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的父母是农民,也依旧是能够来参加一份城镇员工养老保险,自然前提是取决于你父母年纪间距退休年龄规定在15周年纪念之上,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标准,再来参加员工养老保险才比较合适。
H. 月收入1万,如何理财
一个月仅有xxxx元的收入,该如何选择理财方式?做理财咨询以来,这是最多人提问的一类问题了。如果你觉得自己在理财方空拿带面的自制力欠佳,知识储备还不够,或者是想要提升自己在理财方面的技能,首先在开头给大家安利一个靠谱的 《理财训练营》课程:报名《理财训练营》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高效学理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工薪人士脚踏实地且高效的理财方式。
一、让存款变得更多
那么,理财首先要做的就是存款,先把自己的第一笔钱给攒下来,再拿这笔钱去投资,才是理财的正确方式。
我现在教你你52周存钱法,它是能够保证你一年至少存下13780元的方法。
52周存钱法简单来说就是斗芦存钱的人必须在一年52周内,每周存款10元,之后每周递存10元,在第52周的时候,则是存下520元。
接着这样算下去,总共来说一年有多少钱?
10+20+30+40+50+…………+520=13780
起始金额虽然只有10元,一年下来竟然能存下13780元,资金的积累的力量是很强大的。
诚然,第一周存下10元大部分人都感觉简直太简单了,100元已经可以让你开始了,你也可以直接从1000元起始。
大家凭自己的情况决定存多少钱,剩的多多存,剩的少少存。
在存钱过程中,金额目标要适当,不要中途断档,也不要中途拿这笔钱拿出来使用。
兴许你感觉这样子省钱十分有难度,那确定一个适合的金额你能够每个月从这部分存款中取出,可以满足自己的一个较奢侈的梦想,能够做到轻松和开心地理财。
倘若畏惧自己的存钱计划没有办法坚持不懈,或者是对存完钱后应该投资什么样的理财产品而感到迷茫,那么推荐你来加入理财训练营:仅限50个名额!点击参加《理财训练营》提升自己业余赚钱的能力
二、钱少也能理财的方法
我们都知道,投资银行存款或者基金定投,最好是使用闲钱,因为在急需用钱的时候,这笔钱拿不出来,会落到一个很尴尬的境地。
可要是你手里的钱不多,没有闲钱可供支配,该用什么方法投资呢?
别急,当你学会了一个投资方法,你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那就是十二投资法。
“十二投资法”的定义,就是每个月拿出一笔钱来投资一个固定期限的投资产品,从而得到最好的利益,并坚持每月都投资。
到这个样子,一直坚持下去,在你每一个月都能够强制的将一笔钱存下,而且都能够用于正常的理财,一年后,每个月除了能收到利息外,还会有一笔本金到账。
这时,如果你要用大量的钱,都可以通过已到账或者将要到账的本金解决你的问题。
若是不急着花钱,本息连同预算的投资金额可用于再一次投资。
不管是基金定投,还是银行理财产品,都可以用这种方式投资。
三、应该怎么理财?
现在理财产品种类太多了,但没关系,根本敏姿原则和技巧上却是相通的,对于经济状况不是很好的朋友来说,那么就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
第一步先要保证自己生活上的花销,也就是说在进行理财之前要把自己的生活备用金预留出来。一般情况下都是留下3个月的生活开销比较保险。
这笔钱可以放在货币基金等,比如支付宝的余额宝或者腾讯的零钱通。
在保证基本开支够用的情况下,结余的资金就可以用来投资了。
虽然不同人群每月能拿出的理财成本会有差异,但实际上工薪阶层选择相差无几。人们会有很多的理财选择,但普通人会更多的把钱放在银行理财、基金、股票和黄金上。
每一种具体配置多少要根据看每个人的抗风险能力来确定,风险排序如下:
股票>股票基金>黄金>银行理财>货币基金,风险越高收益越高。
其中,股票基金是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收益随着风险增高,固收类的理财产品比较固定,二者不能比较,基金定投的风险与股票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它的风险更低。
黄金这类比较稳定的理财产品可以用来规避风险,而想要博取收益,股票和股权投资这类的高风险理财产品是很好的选择。
理论知识讲完了,理财重点要靠实操,不然资料收藏再多也没用,福利来袭!《理财训练营》手把手带你轻松稳健掘金,点击报名
以上是我对《月收入1万,如何理财?》的回答,望采纳~
点击文中链接了解理财训练营,让你在理财的道路上事半功倍!
I. 怎么给父母买养老保险
科学买保险要先大人后老人和孩子;先保障(意外、医疗、重大回疾病)后投资(养老、教育、答理财等),尤其您这个年龄,意外险是一定要考虑的,还有合理的买保险要考虑诸多因素的:年龄、性别、年收入、年支出、年结余、目前还有那些保障、是否有贷款、是否有投资(股票、基金、债券、房产等),孩子的教育,老人的赡养……,要根据这些合理规划设计方案的,因为保险一买就是十几二十年缴费。所以不要因为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影响我们未来的生活质量。一定要考虑全面,因为保险缴费是和年龄直接挂钩的,年龄越大,费用越高,保障时间越短,还有科学规划保险是要把年交保险控制在家庭年收入的15—20%,寿险保额要是您年收入的5-10倍,这样才能合理规避潜在风险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