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养老金账户怎么查
养老金账户余额可以在支付宝上进行查询,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打开手机支付宝,在首页搜索“个人账户”,找到“电子社保卡”并点击进入;
2.进入相关页面之后,点击页面中间的“社保查询”;
3.找到其中的“养老待遇查询”,就可以查询到本人的养老金相关待遇了;
4.个人账户的余额也可以在该栏目中的”养老账户查询“中查看。
另外,个人达到退休年龄、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之后需要先进行退休待遇资格认证才能进行养老待遇的申领。
社会养老保险是中国政府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
❷ 怎么查询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可以通过以下五种方式查询:1、支付宝、微信查询现在养老金账户查询最方便的方式可能就是通过支付宝和微信查询了,登录手机支付宝或微信,找到“城市服务”绑定自己的社保卡,就可以在上面查询养老金个人账户的余额了,还可以查到医保账户、公积金账户等信息,非常的方便。
2、电话查询直接拨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电话咨询服务热线12333,根据语音提示进行操作,或者可以选择在工作时间内转接人工服务进行查询。
3、官网查询使用身份证号码或社保卡号登录所在地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并输入查询密码,点击个人社保信息查询,就可以查到个人养老金的余额明细。
4、自助终端查询可携带本人身份证和社保卡前往就近的街道、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或就近的区社保经办机构自助查询机上查询。
5、窗口查询携带本人身份证和社保卡,前往社保中心的窗口进行查询。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❸ 怎么查询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查询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方法,具体如下:
1、社保中心查询:参保人想要查询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信息,可以直接携带社保卡、身份证到当地社会中心的营业大厅窗口进行查询即可。
2、上网查询:参保人可以登陆所在城市的劳动保障网或社会保险业务网站,进入官网页面之后,点击个人社保信息查询”窗口,并且输入本人身份证和密码,即可查询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相关信息。
3、电话查询:参保人可以通过拨打劳动保障综合服务电话“当地区号+12333”,可通过语音提示查询到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信息。
4、触摸屏查询:在各地区社保经办机构业务办理大厅内会设有触摸屏查询,可以通过直接放入身份证或社保卡读书个人信息,输入卡号即可进行查询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❹ 怎么查养老保险查询个人账户余额
查养老金个人账户余额查询方式,具体如下:
1、社保中心查询,如果对自己的社保帐号不清楚,可以携带身份证到各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办理大厅查询;
2、上网查询,登陆所在城市的劳动保障网或社会保险业务网站,点击“个人社保信息查询”窗口,输入本人身份证和密码(密码是你的社保证编号或者身份证出生年月),即可查询本人参保信息;
3、电话咨询,拨打劳动保障综合服务电话“12333”进行政策咨询和信息查询;
4,、触摸屏查询,各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办理大厅内如果设有社会保险触摸屏查询系统,刷卡或根据屏幕提示输入卡号或身份证号进行查询。
基础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也就是说,参保人员交满15年养老保险后,基础养老保险金按照退休前一年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再乘以15%计算。年满15年后继续缴费的,每增加一年,基础养老金部分就增加1%。
❺ 养老金个人账户怎么查
养老金个人账户查询方法如下:
1、社保中心查询。参保人可以直接携带有效证件身份证、户口本、社保卡直接到社保中心的大厅窗口进行查询即可;
2、电话查询。参保人可以通过拨打社保局查询服务热线:“区号+12333”,参保人可以根据语音提示可查询到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信息;
3、网上查询。参保人可以通过上网直接登录当地社保中心的官方网页查询个人社保账户情况。
养老保险中断后怎么办
1、可以选择补或续交社保。补交有时间要求,一般可以补交3----5年的社保相关费用;
2、养老保险最低交纳年限为180个月即15年时间,可以多交,到时就可以多领取;
3、养老保险可以累计计算交纳年限,即断断续续交纳是允许的。医疗保险至少需要交纳25/30年,达到退休年龄就可以申请享受养老金待遇和医疗报销(只要续费平时也是可以的);
4、养老保险可以选择补,或者不补均可,只要交足最低15年即可,而医疗保险自停交之日起有三个月缓冲期,定期交纳相关待遇不受影响,否则就需要重新累计交纳年限,且不享受医疗报销。
个人养老保险怎么买最划算
1、年轻的时候尽早买越好:不对于个人养老保险怎么买最划算,其实一句话是在适当年龄购买是比较科学的,不宜太早或太晚,亲中年时30岁到40岁去购买是最合适的,毕竟交费的持续能力也有,也可以保障利率的最大化,又能够很好的对抗通货膨胀;
2、选择回笼时间比较快的产品:提起买理财保险,特别是个人养老保险,应当选择回笼时间比较快的保险产品,很多商业理财保险都可以作为个人养老保险使用,如市场上香饽饽--终身终额寿险,提早锁定收益率,并且不少产品,选择3年缴费,最快的个别险种,能达到4年回本,回本速度非常快;
3、选择预期收益比较高的产品:关键还是看投保者的个人需求,一个利率的增长情况,可以选择预期收益比较高的产品,如看的见收益的终身终额寿险,但是最终的收益率IRR值很难超过3.5%,或者是年金保险开门红产品,附加了万能账户后,预期收益会比较高。
4、险种选择方面:假定60岁退休,开始领取养老金40岁以前,选择年金险附加万能账户,预期收益最高;40-45岁,选择增额终身寿险,利益确定,收益水平比较高超过45岁,选择商业养老年金险保险,45岁年交2万,交3年,60岁开始每年固定领取5926元,相当于每个月固定领取494元,领终身。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❻ 查养老保险怎么查询个人账户
查养老保险查询个人账户的方法如下:
1、参保人员登录当地社保局官网,找到养老保险查询板块,输入自己的身份证号码、社保卡的密码以及验证码,就可以查询到自己的社会养老保险账户余额以及缴费信息了。注:养老保险查询个人账户初始密码是123456或本人身份证最后六位数字,如果已经更改过了,那么就是后来更改过的密码;
2、参保民众还可通过打电话来查询个人账户信息,拨打12333切换到自己参保地的社保局客服中心,然后通过人工服务获得自己社会养老保险账户余额或缴费信息;
3、社保大厅查询,这种查询方法十分简单,比较适合对自己社会养老保险账号不太清楚的市民使用,携带身份证到各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办理大厅查询养老保险账户信息即可。
养老保险能取出来吗
1、养老保险金一般是不可以提前取出来的;
2、如果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可以按月领取养老保险金;或者参保人员具有出国定居、死亡等情形的,才可以领取养老保险金;
3、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记账利率不得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征利息税。个人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4、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5、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养老保险缴费比例
1、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比例为8%,用人单位缴费比例为20%;
2、医疗保险,个人缴费比例为2%,用人单位缴费比例为9%。灵位个人要交10元的大病统筹费用;
3、失业保险,个人缴费比例为0.5%,用人单位缴费比例为1%;
4、生育保险,个人缴费比例为0%,用人单位缴费比例为0.5%;
5、工伤保险,个人缴费比例为0%,用人单位缴费比例按照行业的风险程度不同,0.2%至1.9%;
6、用人单位和职工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费基数的最低和最高标准分别为2812元和14058元。先行参加养老、医疗和工伤保险的农籍职工缴纳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的最低标准为2109元;
7、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基数为6047元。按照6047元缴费确有困难的,可在6047元与2912元之间选择确定缴费基数。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基数为2912元;
8、灵活就业自谋职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基数为2912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社会保险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国家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险资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社会保险事业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社会保险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