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个人养老金退休后大概能领多少
因人、因地而异。养老保险退休后每月可以领基础养老金=本人退休时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20%,个人账户养老金=本人帐户存额÷120。依据国家的相关政策,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员必须达到退休年龄且缴纳社保满15年以上,方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自己需要注意。
因人、因地而异。
依据国家的相关政策,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员必须达到退休年龄且缴纳社保满15年以上,方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
因此,社保在累计交纳满15年之后是可以选择停交的。在此,需要提醒您注意的是,一般情况,社保的缴纳时间越长、缴费越多,将来退休后领的养老金也是会越多的。
社保交满15年,退休后一个月能领多少钱?社保交满15年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是:月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本人退休时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20%;
2、个人账户养老金=本人帐户存额÷120。
如果有单位,即使缴满15年,但职工还未退休,企业还得继续缴费,直至退休;个人缴纳社保的话,可停缴,也可继续缴纳,根据当地政策,肯定也是继续缴纳好,养老保险是遵循“多缴多得”的原则,缴费基数越高、年限越长,退休时领取养老金也越多。一旦停缴,将直接影响到退休后养老金待遇。
㈡ 退休可以领多少养老金
退休后可以领取的养老金是不确定的。基本养老金的计发与参保人员退休时省上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本人缴费年限及缴费金额密切相关。简单说来,就是平时个人缴费的多少将直接影响日后领取养老金的多少。缴费时间越长、缴费金额越多,退休后所得的养老金就越多。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养老保险待遇,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
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就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就是说,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要领取养老金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二是累积缴纳养老保险费满15年。如果累计缴费不满15年,那么在退休时可以一次性领取个人账户中的累计部分的资金。事实上,养老保险交得多不等于得的多,社保养老保险不是一种理财工具,而是一种基本保障。
基础养老金都是一样的,但是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不同,对于个人来说,要想退休领的多,就要坚持长期缴费、提高工资然后多缴费,未来的保障水平当然就越高。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一)第十五条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二)第十六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㈢ 个人养老金制度退休后能领多少
一般来说,个人养老金可以一次性领取,也可以按月领取,还可以购买商业养老保险领取一辈子。如果是按照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按月领取方式,50岁退休计发月数195个月、55岁170个月、60岁139个月计算,分别每月可以领取6033元、6920元、8464元(扣减了3%的个人所得税的税后结果)。
个人养老金是一种个人所得税优惠的养老制度。参加的时候,缴纳的额度可以进行应税所得额扣减,这一部分钱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领取的时候是按照缴费的3%缴纳个人所得税,一般来说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用户参加会比较划算。但由于个人养老金的强制积累优势、理财产品收益优势、基金产品手续费优势、持有环节的税收优势等等,不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人群也是可以参加的。
个人养老金,是根据个人投资意愿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投资产品的。人们可以选择的投资产品主要有四大类:保险类产品、理财类产品、基金类产品和储蓄类产品。目前查询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基金类产品有100多种,保险类产品有7种,理财类和储蓄类产品暂时还没有上线。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㈣ 今年的退休金能涨多少
根据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印发《关于2020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鲁人社发【2020】9号),确定从2020年1月1日起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范围包括2019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离职手续并按月领取养老金的退休、退职人员(以下简称退休人员)。㈤ 个人养老金到时候能领多少
个人缴纳养老保险退休后能拿多少
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
假设按照60%最低基数缴费(这是多数灵活就业人员为了降低负担的选择)。假设社平缴费基数是6000元。
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按照60%基数缴费,实际上缴费指数就是0.6。这样缴费一年,基础养老金等于0.8%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如果是15年,自然基础养老金就是12%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了。
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一般恰好等于当年的社平缴费基数。不过它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每年有国家统计部门统计并公布的。每年都有8%~10%的提高。
过去我们都采用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作为社平工资,多数地区社平工资直接降低了20%。
如果我们退休时社平工资能够达到1万元,最低基数缴费一年产生的基础养老金待遇相当于每月80元,15年可以达到120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的余额实际上是每月划入个人账户的钱数确定的,不过每年也计发个人账户记账利息。个人账户记账利率这两年一直是7%~8%之间。
如果我们按照3600元的缴费基数(6000×60%)缴费,每月进入个人账户的钱数是3600元×8%,结果是288元每月,一年是3456元。
假设退休时,这一年缴纳的个人账户余额能够涨到8000元。我们可以用8000元除以计发月数就得出个人账户养老金了。
个人账户计发月数,50岁退休是195个月,55岁是170个月,60岁是139个月。
那样如果50岁退休,每月可以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是41元,55岁是47元,60岁是57.5元。
㈥ 单位交的养老保险退休可以领多少
退休后每月能领七八百元左右。这个数目是按照你缴纳的社保基数和现行规定作为参照而算的。但是社保基数会在未来的社会里会根据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调整,因此领到的退休金也就不一样。现在全国统一的职工养老保险计算公式:养老金由“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
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储蓄额÷计发月数(139个月)。这部分主要取决于缴费年限,缴得越多,储蓄额越多。
2、基础养老金=(社会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工资)/2*缴费年限*1%。
本人指数化工资自己的工资/社平工资*退休时的社会平均工资,所以基础养老金=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如果社保缴纳了15年,正好在今年退休,则缴纳费用在1万-10万之间,退休金在1000-2000左右,占当地社平工资的20%-30%。如果是从今年开始缴纳社保,缴满15年后在2033年正好退休,缴纳养老保险将高达30-50万,每月能领取4000-6000的养老金,随着通货膨胀,养老金也占当地社平工资的20%-30%。
灵活就业人员也就是没有单位的自由参保人,交满15年后退休的,可以每月领取退休金800多元,有单位的同等交满15年退休,每月可领取1600元左右,如果无单位的自由参保人想要能领更多的退休金,就要"延长缴费年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条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㈦ 60岁退休后,一个月能领多少退休金
个人账户中有45000元的话,在60岁退休后每月大概能拿到800元左右,这种情况一般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139,也就是45000÷139,每个月能够领取324元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情况不同,所以基础养老金存在差异,2021年很多城乡基础养老金都在150元左右,居民基础养老金也在不断进行调整,15年之后基础养老金大概可以上涨到400元左右,因此退休之后每个月大概能够领取800元左右的养老金。
并且地方的相关部门还会每年给付参保人一定的补贴,补贴标准一般不会低于30元;缴费档次在500元以上的,补贴标准不会少于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