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男同性恋到老了怎么办
在年轻的时候就领养一个啊,同性恋族群人数太少,所以他们一般比普通人来的更痴情,不用担心始乱终弃啊。。。
『贰』 同志如果不结婚,没有子嗣,老了以后怎么办
同志已经不为世俗所束缚,为的是享受内心。结婚,生孩子的事情都没有考虑。
『叁』 同性恋不想结婚不领养孩子,怎么给自己养老呢
不知道有多少人认为同性恋是一个另类,有关他们的养老问题,大家实际回不必担忧的,现代答社会一是有社会保障,一是可以缴纳专门的养老金,也就是说没有孩子也能不担心养老问题。
大家想一下,即使有了孩子,不管是亲生的还是领养的,如果孩子不养他们的父母,或者是无能力养他们的父母,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的,那么只有通过缴纳养老保险才能过好他们自己的晚年。
『肆』 同志如果不结婚,没有子嗣,老了以后怎么办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当我们日渐成熟,回过头想这句话其实觉得很天真。我们是自然人,成家立业,养育后代是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说什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但人总不能只为自己活着,我们需要承担社会的压力和世俗的眼光,年轻的时候可以潇洒一时,甚至可以放荡不羁,但人老了就不行了,我们身边的亲人会一个一个逝去,身边的朋友不可能陪你到老,即便如此也会作古。你不结婚,没有子嗣,等你垂垂老去的时候,剩下的只有孤单和寂寞。满头白发的那时,试想一个人吃年夜饭,一个人每天对着空荡荡的房子,心里是什么滋味?甚至等你老了,手脚不灵活了,走路都成问题的时候,谁陪在你身边?等你渐老病多的时候,又有谁来照顾你?有很多人可能会有各种借口,比如去养老院,比如找个人过一辈子,但是这些不过是幻想,现实却是残酷的。我们所处的时代,我们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以及社会现状决定了中国同志走的路和西方人是不一样的。
『伍』 Gay话题:同志老了以后怎么办
虽然我也不到四十。但鉴于我在BLUED,爱彩虹,柜柜交友也阅人无数了。而且一想到自己的未来多少还是会上点心。
一来,有些G肯定还是能找到对象的。毕竟林子大了,口中味也多了。有一些年轻人也有喜欢中老年的。这在推上也不算特别少。当然了,作为鄙视链来说中老年的确不是最受欢迎的人群里。不过也不用太悲观。毕竟就像中老年直男也会喜欢中老年老太。有人存在就 会有寻求。更何况男性的功能更强一些吧。所以在性方面应该问题不大。当然了,现在同志浴室里大部分都是中老G(这是柜柜交友上的朋友告诉我的,他是个恋老的有为青年)。
另一方面可能是关于养老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我一直想过。感觉同志群体应该组织一个互助的团体,毕竟现在很多 G需要照顾,如果能建立起一个长期一代照顾一代的模式就好了。可惜,好像大家只看得到现在。看不到中老年的现在是我们的未来。就是有 点可怜。不过退一步讲,人总要走的。对自己好点心放宽点多点爱好。其实除了临终会被世人看来会有些许凄凉。但都走了无所谓啦。我是这样认为的
『陆』 独生子+同性恋怎么处理给父母养老的问题
养老和是不是同性恋没有直接关系,想养的就会养,不想养的就不养。如果是你本人请端正养老问题,如你是同性恋的父母,请你放心,异性恋中不养父母的比例不比同性恋低。不论你是谁请正确对待恋爱观。
『柒』 同性恋无儿无女,老了怎么办
这样的事迹也有!有的是领养孩子,有的女人是受孕有了孩子。那么总有些无儿无女的,他们是怎样呢?其实就是和孤老年人一样的,进去养老院是一个选择,互相照顾,后者可能就要靠之前做好的准备了,比如敬老院,比如保险了,有钱可以找护工都可以。没钱就算不能善终,自己死了其实自己也不知道痛苦了,只能说死之前是痛苦和困难的,需要别人的帮助,可以村里或者市里总有出面的人帮助料理后事。但是老了确实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但你大可不必为他们担心,因为他们在老之前甚至在年轻的时候就想好了出路以及今后的生活!
『捌』 看新闻上说男同性恋者已有一对被认可了,他们的养老及后代问题怎么解决
我想问LZ,为什么不应该认可他们呢?只因为他们是同性恋吗?
面对爱情,每个人都有爱和被爱的权利,只要是真爱,就值得尊敬。在现在的中国,同性恋比异性恋生活的更加艰难。两个异性要走到一起,已经不易,何况是同性恋,需要客服的困难和面对的阻力是你们无法想象的。同样是为求真爱而努力,同性恋付出更多,却为何不被认可?
在同性恋、异性恋这个问题上,传统的道德、伦理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更多的是一种自我的约束和禁锢。我们很少会去考虑这样的问题:同性恋违背了怎样的道德和伦理观念?这些道德伦理观念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它们给我们带来诸多行为和思想约束以外,究竟为我们创造了什么?这些问题很深刻,也很有意义。
目前社会将异性恋视为主流,同性恋别划为非主流,甚至是异类。但试想为什么如此呢?只因为同性恋占了少数?那么觉得多数人是右撇子,而左撇子占少数,我们为何不将他们视为“非主流”?
在性方面,异性恋可以繁衍后代,而同性恋之间,至少在目前的科学和医学水平上很难实现,难道就因为这样而认为同性恋有违伦理吗?难道我们的伦理价值仅停留在为繁衍后代这样的低级层面吗?
其实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在于人们很少、甚至从不去质疑那些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盲目的侍从。如果我们跳出这些思想的禁锢,还原人作为动物的根本属性,我们每个人都渴望爱与被爱,这是本性的需要,而这一本性并没有限定性别,就如你喜欢蓝色,我喜欢红色,他喜欢绿色,这些爱与喜欢,又何来对与错、是与非、主流与非主流之分呢?
爱情本身又怎会关乎性别?就如同我们的父母彼此相爱,爱的难道仅仅是对方的性别吗?
我为国家的认可而鼓掌,这是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必然。
对于养老问题,这应当是社会的问题,而不是仅仅靠子女来养老的。
『玖』 同性恋老的时候怎么生存
其实这话题以前也曾和G友聊过的,记得那时我说:“要不然在郊区买个小院,把认识的几个好G友都叫上,咱们一起养老得了”,当然这是我的一个希望,但难度很大,也就是即兴这么一说。
但是在《叔叔》这部电影中,就真有这样一个情节:有一个同志小组为同性恋者争取权益,想让政府为同性恋者修建一个“同志安养院”,目的是让老年同性恋者有一个安度晚年的“家”。
其实“同志安养院”的意思就是“同志养老院”,但问题是,就算这个“安养院”建起来了,会有多少老年同志入住?这个影片中还有不少老年同志的角色,有的说“我不住,我不想老了之后让我儿子知道我是同志”,有的说“我不住,住进去之后不是自己把自己给曝光了吗”,当然还有更多已婚的老年同志,他们更不可能入住,这也是影片给我们提出来的一个现实问题, 同性恋者进入老年之后,你打算怎样?
现如今,社会上的年轻同志有很多,但我觉得中老年同志同样不少,我不认识老年同志,也没和他们接触过,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过的,但细细想来,不外乎有这么几种情况:“单身、已婚、老伴去世和孩子一起过”,大致是这样;
而中年同志,就好比快50岁的同志或者50多岁的同志,是不是应该提前为自己以后的老年生活盘算一下呢,换句话说“ 同性恋者在进入老年之前,我们要如何打算?”。
如果就按上面这三种情况去分析,我觉得单身同志可选项最多,因为不少单身男同已经找到了伴侣,两个人就这么一起过也就是了,就比如我,已经这么打算了,假如中途爱情夭折,凭借单身优势可以再次寻找,难度应该不是太大。
但是第二种,已婚同志,在步入老年之前是做何打算的呢?
我觉得,既然已经在婚姻中坚持到了老年,那就不要再做他想,第一人老之后,生理功能大大减退,需求明显减少;第二,步入老年就是走向衰老阶段,既然这么多年都挺过来了,到了人生需要人照顾的阶段,那就继续走异性恋家庭的风格吧,儿孙满堂,养老自然也没有问题。
第三种,老伴已经去世,和孩子一起生活,或者单身生活。
我觉得这种情况最难抉择,虽然自己有房,但无法找个同志一起生活,因为孩子肯定会老来,除非和自己的孩子出柜,但估计也没这个勇气,所以我觉得最终也会入住养老院。
你或许会说,不管同性还是异性最后一个人的时候不都会住进养老院么,这倒是,但当进入老年之后自己身体还可以、还能行动自如的时候,是不是就必须要孤单一人生活呢? 我也想知道更多答案,如果你是一位同志,希望你留言,我们共同讨论这个话题吧。
『拾』 得同性恋的人,身无后代,到老了怎么办
摘要 亲~这道题由我来回答,打字需要一点时间,还请您耐心等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