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退休后退休工资的计算方式: 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养老金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个人账户养老金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㈡ 退休养老金计算方法
退休养老金如何计算
根据最新的退休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基础养老金,况且,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根据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领取得越多,相对于交费来说,肯定更加划算。
例如:根据上述公式,假定男职工在60岁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
个人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39
平均缴费指数就是去年你按1000基数缴纳,而社会当年平均工资2000那你的当年指数就是0.5,把每年的算出来平均,很容易,到时候你自己都可以计算多少养老退休金的.
㈢ 退休金如何计算
退休后每月退休金的计算方法如下:退休后每月退休金=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养老金加过渡性养老金。㈣ 60岁退休的养老金计算
2022年,男性60岁退休,每月能领多少养老金?主要看缴纳的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还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两种养老保险都遵循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原则。退休后养老金的多少,主要与2个因素有关:一是个人缴费情况;二是退休地。下面结合问题,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男性,2022年60岁退休,能领多少养老金?
1、计算公式
城镇职工养老金由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组成,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2、举例计算
王大爷,个人账户余额为173680元,在山东省办理退休,山东省2021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6893元,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4500元,缴费年限25年,6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39个月。
个人账户养老金=173680÷139=1249元。
基础养老金=(6893+4500)÷2×25×1%=1424元。
一共能够领取1249+1424=2673元,不到3000元,不过维持基本的退休生活还是没有问题的。
第二,缴纳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男性,2022年60岁退休,能领多少养老金?
1、计算公式
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构成,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余额÷计发月数。基础养老金由各地区自行确定,目前各地标准不一,多数地区在500元以下,比如贵州为113元,重庆125元,江苏省基础养老金标准为187元,其中南京市基础养老金标准为500元,苏州市基础养老金标准为630元。全国只有少数地区达到800元以上,甚至达到1000元以上,比如北京为850元,上海为1200元。
2、举例计算
我们举个例子进行计算,贵州地区的某爷爷今年60岁,参加贵州省最低档次缴费累计满15年,由于贵州省2021年缴费标准上调,普通人最低档次为300元每年,补贴每年30元。因此某爷爷的个人账户余额为1400+300+30×15=2150元,再加上利息约有300元,个人账户余额约为2450元,那么某爷爷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约为2450÷139≈18元。贵州省2022年基础养老金为113元,某爷爷最终每月能领取113+18=131元养老金。
㈤ 60岁退休的养老金计算
基础养老金(省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全部缴费年限×1%。2、过渡性养老金(省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建立帐户前缴费年限×过渡系数1.4%+符合政策增发额。
法律分析:基础养老金(省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全部缴费年限×1%。2、过渡性养老金(省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建立帐户前缴费年限×过渡系数1.4%+符合政策增发额。虽然都在缴纳养老保险,但是等到退休的时候,我们会明显发现,有的人领取到的养老金比较多,有的人领取到的养老金比较少。当然,这些都是有具体的养老金计算公式来控制的,也是与一定的因素相关的。(一)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二)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三)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计算公式为: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四)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按一定比例计发。
法律依据:《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㈥ 61岁一次性买15万养老保险每月能领多少钱,以前从未买过
按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计算方式,养老金分为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个部分。其中基础养老金预计在2020年平均每人每月在120元左右,这是由国家财政全额支付的;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一次性缴纳15万元,由于一次性补缴是不享受政府补助的,也不会产生资金利息,所以计入个人账户的资金就是15万元。那么每月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为1079元,再加上基础养老金的120元,每月养老金总额为1199元,达不到每月2000元的结果。
如果按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来计算,一次性缴纳15万元,相当于每年缴费1万元,每月缴费833元,每月的平均缴费基数为4165元,按照8%来计入个人账户,每月计入个人账户的资金为333.2元,每年为3998.4元,缴费15年为59976元。如果是在2020年办理退休,预计2019年的职工月平均工资为7000元。每缴费一年的基础养老金计发基数为56元,缴费15年,基础养老金为84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为441元。每月个人基本养老金总额为1281元,也达不到每月2000元的目标。
㈦ 60岁退休的养老金计算
法律分析:退休后退休工资的计算方式: 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其中,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㈧ 退休工资怎么算
一、退休工资的计算方式
当前,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计算办法如下: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是指从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中支付给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指数化月平均工资=平均缴费指数×退休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平均缴费指数=各年度缴费指数/缴费年限;
缴费工资指数=当年缴费工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2、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指根据参保人员退休时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计算出来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不是指某个退休人员实际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月数(因为在退休时无法预计),而是根据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测算出来的一个假定的指标。
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储存余额/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
国发[1997]26号文件实施前参加工作、国发[2005]38号文件实施后退休的参保人员属于“中人”。由于他们以前个人账户的积累很少,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退休后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发放办法按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具体制定的办法执行。
以四川省为例: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一年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1995年12月31日及以前未建立个人账户的累计缴费年限×1.3%(计算系数)
在企业人员退休工资的组成中有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这两部分的钱才能构成一个退休人员的月基本退休工资。其中,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十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本人缴费年限)×1%。而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二、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条件:
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缴纳的人员,男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特殊工种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且1997年12月31日以前参加工作,缴纳养老保险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1998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缴纳养老保险费年限累计满15年;退休后按月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缴费年限累计不满上述规定年限的,退休后不享受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待遇。其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同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
在企业人员退休工资的组成中有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这两部分的钱才能构成一个退休人员的月基本退休工资。其中,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十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本人缴费年限)×1%。而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法律依据】: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