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个人缴纳社会保险如何办理退休领取养老金
办理养老金领取手续分两种情况:
一是有用人单位的职工由单位在达到退休条件当月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
二是灵活就业人员在达到退休条件前一个月,由本人携带身份证到海口市社保局二楼窗口申请办理退休。
个人缴纳社保办理退休领取养老金的流程:
对符合退休条件审核通过的退休人员,社保局将会在受理的次月15日前,将有关退休人员养老金拨付到退休人员所开设的农行养老金存折(卡),退休人员凭存折(卡)到农行各网点领取。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申请办理正常退休,须于每月1-15日(机关事业单位)、1-20日(企业单位)到社保局二楼养老服务大厅窗口递交有关材料,办理有关手续。
办理退休时需要准备的材料:
1、须提供人事档案(有视同缴费年限)或劳动合同;
2、《城镇从业人员退休登记表》(一式二份);
3、《养老保险手册》及缴费清单(在三楼服务大厅打印);
4、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3张;
5、3张1寸免冠相片。
退休人员在领取养老金后3个月内,可自带身份证和一张1寸免冠相片到社保局社会化服务窗口办理退休证,领取养老金。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B. 2022年城乡居民60周岁养老怎么领取
2022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到了60岁的人,是可以办理养老金的领取的,通常情况来说是在户籍所在地去办理缴费最低年限应该是15年,现在的养老金的领取金额应该是几百块钱,比起职工养老保险,差距还是很大的。只要大家年龄到达60周岁之后,也可以申请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和新农保养老保险金。到社保局去办理就可以了。
城镇和农村居民年满60周岁每月60元的基础养老金可以领取。2015年,最新养老保险政策规定,凡年满60周岁的本区农村居民,在子女均参加社会保险并正常缴费的情况下,不用缴费即可领取每月60元的普惠式基础养老金
60岁养老保险领取条件
农村居民年满60周岁,欲领取每月60元的基础养老金,需不需什么条件?
答:根据《市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第十三条:参保人员年满60周岁,可享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一)本办法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的,可不缴费,直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也可按当年缴费标准一次性补缴15年,全部计入个人账户,按月享受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60岁养老保险规定
60岁养老保险是为了给60岁以上的老人在年轻的时候由于某些原因,没有缴纳养老保险,导致晚年生活无法得到保障。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出台了60岁养老保险政策,旨在为未参保老人提供基本的晚年保障。养老保险金是指职工因在一个企业工作到一定年限,不愿继续任职或因年老体衰、工残事故导致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企业为保证其老有所养而付给的年金或一次付清所得金。其来源是由职工所在企业以及职工在职时按一定比例共同交纳的,并由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社会保险与专门机构管理。
农村养老金缴费标准
参加居民养老保险的居民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全省统一设为每年100元、300元、500元、600元、8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12个档次。其中,100元档次只适用于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的最低选择。除100元档次外,参保人自主选择缴费档次,按年缴费,多缴多得。缴费方式由当地政府确定。个人年缴费额不得超过最高缴费档次。
C. 个人交的养老保险怎么领取
根据现有制度,养老金一般不可以提前支取。只有两种情况可以提前支取个人部分:一是出国定居,二是死亡。退休时如未缴满15年,只能提取个人部分。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要领取养老金,必须同时符合两个条件才能每月领取,一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二是累积缴纳养老保险费满15年。
那么我们退休时,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金额决定领取养老金的多少。
每月退休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如何计算呢?这里有公式:
基础养老金=(本人退休时全省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实际账户累计额/计发月数(60岁退休按139个月计算)。
我们还以年工资25000,每月2083低水平为基数缴纳,缴纳15年,假设我们60岁退休时当地工资水平为4000!那么他的养老金为:
(4000+2083)÷2×15×1%+(2000×15÷139)缴15年月领养老金约为672元。
D. 如何领取社保养老金有什么领取条件
如何领取社保养老金
1、延长缴纳年限
很多人都知道,领取养老金的前提是,在退休之前累计交满 15 年即可。这在理论上没有任何问题,但在实际中,如果真的只是交了 15 年的养老金,那么退休之后,可领取的养老金额可能是非常低的,也许只够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所以对于有条件的朋友们,还是建议大家尽量把养老金的缴纳年限拉长;
2、提高缴纳基数
这个很容易理解,同样的缴费比例,缴费基数越高,交的钱就越多,所以领的就越多。按照国家规定,个人的养老金缴费基数应该是“上一年的平均月工资”,也就是说工资越高,其实际缴费基数就越高,退休后领的就越多。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用人单位为了尽可能的节约用人成本(因为养老金是单位缴大额部分),会按照比实际工资低的基数,甚至是当地规定的最低缴费基数,来给职工缴纳社保。但这样做,会对职工未来的养老金领取额度产生很大影响,所以大家还是尽量去找那些按照实际工资缴纳社保的单位,享受更好的福利待遇;
3、在发达城市退休
简单来说,由于养老金的计算与退休城市的平均工资直接挂钩,所以经济水平越高的城市,平均工资就越高,那么同等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的情况下,可领取的退休金额比经济水平低的城市也要多很多。
E. 自己缴纳养老保险怎么领取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养老保险可以按照10、20、终身,这样来领取
你说的这种事,要看你当初是怎么和保险公司协商的了
只要不是按照终身领取,那剩下的钱就会被算为遗产分给你的受益人
因为养老保险的钱是保证领取的
除非你想终身领取,终身领取的意思是不管你活到多少岁,就会一直领取养老金
比如60退休,可以领一年,假如能活100岁,就可以领100年
F. 怎样申请灵活就业养老保险
法律分析:一、所需资料
1、《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申报表》(一式两份)。
2、申请人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即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中的任意一家银行开立的通存通兑个人活期存折首页复印件。
3、《委托银行自动结算社会保险资金授权书》(一式两份)。
4、申请人的户口簿原件和复印件。
二、办理程序
1、申请人向社保局递交申报材料,社保局经办人员当场对资料和申请人的条件进行审核。
2、符合条件的即时办理,并打印《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核定表》(一式两份),一份由申请人备存,另一份交申请人签名确认后由我局备存。
3、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并向申请人说明原因。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不同、缴费档次不同,领取标准也不同。
1、缴费满15年的: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基础养老金=本人退休时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20%,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20。
2、当地实行统账结合养老制度改革前参加工作的原国有、集体企业或事业单位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后按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办法参保的,退休后其月基本养老金按城镇企业职工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
3、缴费不满15年的:灵活就业人员若不愿继续缴费的,不能按月享受基本养老金待遇,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和从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中划入统筹基金的部分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同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按照上一年当地的平均工资计算,可以分为五档,灵活就业人员选择其中一档缴费基数,再按照缴费比例缴费即可。
一档:社保平均工资60%;
二档:社保平均工资70%;
三档:社保平均工资80%;
四档:社保平均工资90%;
五档:社保平均工资100%。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第十三条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
G. 自己买社保怎么领退休金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那要看你个人缴纳的社保费用是哪个档的,如果是本市居民个人缴纳1千左右的社保费是目前的最抵档,在国家政策不变的情况下,你退休后大概可以拿到1800元的退休金(个人帐户金额+基础帐户金额)而退休后的连续领十年左右你才可以把你这15年缴纳的本金领完,之后就是你赚得了,所以你必须得活的够久!
H. 养老保险怎么领
法律分析:
如果职工足额缴纳养老保险累计15年,在退休后可按月领取养老金。流程如下:
1、到社保服务中心办事大厅预约,办理退休审核手续;
2、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设立的窗口办理退休审批手续;
3、符合退休条件的,请带退休审批表、本人到个人缴费窗口修改基础信息,确认缴费情况;
4、到指定银行办理养老金代发。
养老保险,全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衍生问题:
养老保险特点有哪些
一般来讲,养老保险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强制性。
国家通过立法,强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必须依法参加养老保险,履行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缴纳养老保险费,待劳动者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可向社会保险部门领取基本养老金,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保障退休以后的基本生活。
(二)互济性。
养老保险费用来源一般由国家、企业或单位、个人三方共同负担,并在较高的层次上和较大的范围内实现养老保险费用的社会统筹和互济。
(三)普遍性。
每个人都有老年岁月,这是人生的必经阶段。养老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而且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或社会的经济、文明发展,需要予以足够的重视。由于养老保险的实施范围很广,被保险人享受待遇的时间较长,费用收支规模庞大,因此,必须由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在全社会统一立法、统一规则、统一管理和统一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