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当今社会,什么投资方式适合拿来养老
如今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现行社会养老保险年龄的负担也越来越重,国家也提倡加快商业保险发展,未来养老理财会发展的越来越丰富多样,作为个体大家也会考虑养老理财计划,以保障老年生活质量。感觉目前的养老理财和真正的养老理财还有不符之处,银行和保险公司都有养老理财和养老保险产品,但是不是满足养老的需求还是见仁见智。所以想要考虑养老理财计划就不能拘泥于理财产品带不带养老二字。保险,储蓄,投资应该都是需要考虑的范围。
第三,进行一部分投资。可以投资风险收益高的理财产品,股票,基金,期货,黄金,房产等等。以获得一个较好的回报。可以考虑购买,国家发行的债券,三年期或5年期电子式,年化收益率4%左右,每年付息。商业银行特色存款,50元起存,30天期限的年化收益率3%左右,按月付收益,一年期限特色存款,年化收益率4.3%左右,这些都是可以,有条件提前赎回,或支取的,正规,相对灵活高信誉,金融产品。
② 日渐老去的农村六零后,以后靠什么养老呢
现在农村的60后们,已经开始面临养老的问题了。第一批60后,现在已经60岁的年纪了,早已过了年富力强的时候。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现在城里还有很多60后还在打工,对于他们来说,上有老下有小,赶上个孩子结婚啥的,负担更是重。
等到他们再老点的话主要就靠儿子一家的赡养,但是这又有一个问题如果儿子或女儿都是独生子女的话,下一代的负担将会更重,因为要赡养四个老人。
中国已经进入到人口老龄化时代,而且人口年龄结构严重失衡。50后、60后人口众多,而到80后、90后、00后人口就逐步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广大农村60后老人将来的养老问题,必然会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国家相关方面制度也一直在提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相信未来农村养老制度,也会做得越来越好。所以其实大可不必担心的。
③ 未来养老你觉得靠谁什么好
未来养老的方式有很多种,只要有养老保险,可以选择的方式也很多:
1、家庭养老这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在家庭内部进行的“反哺式”养老模式。但家庭养老缺少制度保障,且由于世代同堂的家庭结构,容易产生家庭矛盾和代际冲突。
2、家政养老是指由家庭成员或老人自己出资,让专业家政服务公司培训家政服务人员,以派遣的方式进入老人家庭,从事家政养老服务。
3、老年公寓是逐渐兴起的一种具有综合管理能力的老年居住模式。但和家政养老一样,该模式在法律法规方面还不够健全,且家政服务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3)未来靠什么养老最好扩展阅读:
关于养老的国家计划
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表示,十二五期间,民政部决定,连续五年开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年活动,用多元方式来解决养老问题。启动敬老、爱老、助老工程,工程有个六个计划作为支撑。
1、在大中城市要建设一批集养老示范、培训实训为一体的较大型的养老机构,简称为“阳光计划”。
2、在区县一级,每个区县都要建设一所以养老为重点、兼具为残疾人和孤儿服务的综合性服务设施,简称为“月光计划”。
3、在社区要建设为居家养老服务的、星罗棋布的站点,简称为“星光计划”。
4、在农村乡镇继续建设为五保老人服务的五保敬老设施,简称为“霞光计划”。
④ 现在哪种养老模式比较受欢迎
第一种:侯鸟式养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旅居养老,在你认为合适的季节到你最想去的地方,连住带玩儿。作为东四省的海南,就是最典型的候鸟式养老聚集地。每年冬天海南的各个角落都能听到,“干哈去啊”。咱不一定非要在当地买房子,全国有同样想法的可以把房子共享呀,南方的你终于可以在北方的寒夜里,裹上新买的貂,北方的你也可以在南方的艳阳里露下腰。
第二种:抱团养老。这是我听到的身边的朋友说得最多的一种畅想。一批志同道合的伙伴住到一起,喝酒,打牌,侃大山,也可以一起开个小茶馆,每天咱自己就是茶馆里的终身VIP大客户。实现爱人在身边,朋友在隔壁的理想生活。
第三种:搭伴养老。哪天有人敲敲门对你说,咱们同居吧,很正常,可以是老年人与老年人,也可以是老年人与年轻人。这可不是乱伦,它就是一种搭伴养老的生活方式。在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已经非常普遍。咱年龄大了,找个能聊得来的,生活习惯也趋同的,有共同爱好的,搭个伴一起生活,万一有个什么意外,还能帮你打个电话。我有一个老师,他的母亲93岁,活泼可爱,住在养老院,被三个大爷追,通过PK,最后还是同样多才多艺,手抄名著800万字的95岁的大爷获得了奶奶的芳心,现在两个人住在了一起,特别幸福。老师也觉得母亲和相互喜欢的大爷在一起生活放心多了。搭伴养老也可以是老年人和年轻人,老年人那么大的房子一个人住也很孤单,年轻人不用交房租,但是闲暇时间可以陪陪老人,做下饭打扫下卫生什么的,节约了生活开销,大家约定好规则签好协议就行。
第四种:众筹养老。去年一则5位单身成都女子凑钱在丽江买房养老的新闻上了热搜。都是志趣相投,三观一致,相识一二十年的老朋友,知根知底。众筹买房或者租房,选择一个大家都喜欢的地方,一起养老,特别是未来单身主义的人越来越多,众筹养老未尝不是一种选择。
第五种:共享姥姥。大多老年人退休了,身体状况还特别好,不以赚钱为目的就想发挥余热,到有需要的家庭里把自己的劳务和知识共享出来。隔壁一对年轻夫妇带着个孩子,两人都上班,孩子没人接,身边没有孩子的退休老教师,帮她接孩子,给她做饭,辅导作业。孩子的接送和辅导问题解决了,老太太的孤单寂寞也解决了,还享受了隔代亲的快乐。别说,如果相处的融洽,时间长了,真成姥姥了。当然除了共享姥姥,姥爷也行呀。呃,怎么听起来有点别扭呢。
第六种:时间银行。是一种义工服务模式,你做了多少时间的义工可以存起来,在你需要的时候享受同等时间的义工服务。其实这种模式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出现,很多国家都有,我国部分城市也有,但还不完善。主要是没有建立互联网平台。假如我现在义务去照护一个社区空巢老人,累计服务了100个小时,等我老后,也希望社区有人来照顾我100个小时,去找谁呢。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老龄化的加剧,把他平台化正规化制度化了,用公益服务进行置换,时间银行是非常好地缓解老龄化的方式。我知道现在有很多机构部门都在探索研究,相信应该不会远了。
第七种:共享养老院。据民政部统计2020年全国各类养老机构入住率只有50%。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养老机构有3.4万家,床位761万张,将来会更多。那为什么不能像滴滴打车一样,建立一个大的共享平台,想住哪住哪,哪里有床位,什么条件,随便选,你发不出需求,符合的养老院就可以抢单。即能将闲置床位激活,老人选择也更多,竞争之下提供的服务也会更好。
第八种:共享陪护。很多人不愿意去养老院,但是日常还是需要一些陪护。什么共享家政,共享护士,共享陪聊,我国很多地方都已经开始尝试了。那句经典的“再聊个10块钱的”就是小品《钟点工》,宋丹丹到赵本山家里陪唠嗑的经典台词。在国外有些国家这种服务已经比较成熟了,比如在美国,陪人走路,一个小时30美金起,聊嗨了说不定还给你10块钱小费,再打个5星好评,下次你可能就是40美元起步了。
⑤ 80后、90后未来靠什么来养老
80后90后未来还是要靠社会来养老,但是在自己正值壮年的时期,必须积攒足够的钱财。
以后,孩子们的负担也会更加的重,也会注重个人的自由度,指望儿女养老是靠不住的。
⑥ 未来养老只能靠自己,这个产品特别适合养老储备
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未来养老形势严峻,8090后会成为没有多少养老金领取的一代人,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商业养老保险作为补充。
目前的养老方式主要有三种,社会养老即社保、家庭养老和自我储蓄养老。社保也能起到养老作用,但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单靠社保养老仍有不足,这也是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商业养老保险的原因。除开社保之外,剩余两种养老方式都是要需要足够的养老金,不管现在赡养父母还是未来自己养老。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人已经达到2.64亿,占总人口数的18.7%。也就意味着这部分人群未来都是要面临退休养老的,而有专家表明我们养老金储备将在2035年耗尽。未来的我们将面临着退休无养老金可领的_态。
⑦ 中国养老未来六大趋势是什么
中国养老未来六大趋势是:
一、居家养老:多数人的归宿
无论从情感还是现实来看,居家养老都将是未来“中国式养老”的主流。从民政部获悉,“十三五”期间居家社区养老将成为政策投放的重点。
二、机构养老:让“刚需”老人“有的进”
虽然机构养老不是健康老人们的首选,但却可以为那些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专业化的服务。近年来,养老机构的“兜底”作用正日益强化。让“刚需”老人“有的进”,也要使更多老人“有的选”,这将是未来中国养老机构担负的“双重职责”。
三、以地养老:为农村养老“破题”
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大的农村人口,也拥有世界上最为复杂的农村养老问题。数据显示,中国农村老年人口已超过1亿,同时,留守老人的数量正逐年增多。除了没有子女在身边照料外,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没有退休金,他们只能靠土地维持生活,一旦失去劳动能力,也就失去了生活来源。
四、老老相助:养老方式的特色补充
“小老人”照顾“老老人”,身体好的照顾身体弱的,邻里乡亲照顾留守、空巢老人……这种更强调普通百姓之间相互帮扶与慰藉的养老模式,将成为未来中国城乡居家和机构养老的特色补充。
五、专业服务:未来养老产业“必修课”
养老护理不是家政服务,养老护理员也不是保姆。目前中国养老服务业专业化水平不高的现实影响着养老服务质量的提高。从发展趋势看,专业化将是养老机构的“必修课”。
六、护理保险:老年人尊严的保障
目前,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已达3500万。由于护理费用长期无法纳入医保,“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成为许多困难家庭的真实写照,也使许多失能老人无力保持最起码的尊严。
⑧ 你觉得最好的养老方式是什么,如何保证老年生活质量
人生入戏,开头不重要,结局最重要。退休后的老人,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可以规划适合自己的养老。
1.闲不住的老人可以发挥余热,返聘回到以前的行业,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去帮助年轻人。
2.在社区做热心服务, 帮助需要帮助街坊邻居,免费做些力所能及的公益事业。
3退休后的老人时间充裕,可以弥补自己曾经的遗憾,圆自己学习的梦,自学舞蹈,外语,京剧,游泳,围棋等等,来充实自己的晚年生活。
4.老人都喜欢儿孙绕膝,当今很多家庭子女生活工作压力大也需要父母的帮助,那么就在子女所在的城市定居,可以互相照顾。
5.老一辈生活在农村的,也可以回农村养老,农村空气好,房前种花屋后种菜,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6.喜欢旅游的老人幸福 了,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跟团去各地旅游,走遍祖国的山川河流,感受各地风土人情。
老年生活质量没有一定标准,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来安排,不追求奢靡,养老金就能保证自己生活,加之现在我们国家政策好,有大病医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