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养老保险公司所缴纳的部分是怎么计算的等到退休时属于个人的吗
首先,你说的这个养老保险是属于社保的,社保跟保险公司没半毛钱关系,保险公司卖的是商业保险。
其次,养老保险个人缴费部分是计入个人账户的,单位缴费部分则计入统筹账户,两部分是分开的。但不管是个人账户还是统筹账户都不是保险公司在负责运营。
第三,个人缴费部分不会退休后一次性取出来。现在的养老金计算公式是这样的,根据你的退休年龄会有一个对应的计发月数,男的60岁退休以前对应的计发月数我记得是120个月,现在改了没有不清楚。然后把你的个人缴费部分总额除以这个计发月数,得到一个金额,加上当地上1年度的社平工资,就是每个月应领取的养老金。至于说能否拿完个人账户的余额,或者说领取退休金的月数是否超过计发月数,不管的。比如计发月数是120个月,那么如果没拿满120个月,事实上就等于没拿完个人账户余额,;如果超过120个月,则全部拿空还多拿了。不管是少拿还是多拿,都不管的,少拿不退多拿不扣。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❷ 社保退休金如何计算
2021年退休工资计算器计算公式如下: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1、120了)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退休金计算介绍:
目前,我们可以通过三种方法来领取养老金,分别是个人养老保险,账户养老金以及基础养老金,下面就来分别谈一下养老金计算方法有哪些。
个人社会养老保险。
参加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实际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满15年以上的,按月计发基本养老金。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养老金计算方法=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
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养老金计算方法=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个人基础养老金。
养老金计算方法=(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示例】假定男职工在60岁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❸ 交满15年社保后,退休后能拿多少养老金,如何计算
养老金算法如下:
1、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12。
3、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缴费年限=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缴费年限。
4、公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❹ 社保养老金怎么算
一、退休工资如何计算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缴费年限累计满10年或15年及其以上者,基本养老金按以下办法计发: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退休金计算方法:
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十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除以2乘本人缴费年限)乘1%。
2、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有独生子女证的,增加养老金总额的5%。1998年9月30日及以前参加工作的,另有过渡性养老金。
二、退休领取社会保险养老金的2个条件:
1、参保人的实际缴费年限在10年(1998年9月30日及以前参加工作的)或15年(1998年10月1日及以后参加工作的)以上;
2、参保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达到退休年龄而缴费年限不足的,继续缴费直至缴足方可退休)。
❺ 企业缴纳养老保险的计算公式
一、个人社会养老保险计算公式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注释】参加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实际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满15年以上的,按月计发基本养老金。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注释】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三、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❻ 社保怎么计算养老金
社保退休金怎么算|社保退休金如何算这正是社会养老保险的优势之一。将来退休时能拿到多少养老金,现在是无法精确计算出来的,因为未退休之前,参保人的缴费年限和缴费水平无法确定,将来退休时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无法确定。从养老金的计算办法来看,缴费年限越长、缴费基数越高、退休时的社会平均工资越高,将来能拿到的养老金就越多。比如,作为养老金的“大头”———基础养老金,就与职工的缴费相对于职工平均工资的高低、缴费时间的长短以及将来退休时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等直接挂钩。因此,虽然现在不知道将来具体能领多少钱,但将来的退休金是可以保证其基本生活的。并且,国家规定各级财政要保证养老金的支付,即作出兜底承诺,这样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障就更加牢靠了。 此外,国家还规定退休后养老金每年根据人均收入、物价水平等因素进行调增。 个人如何办理退休? 专家分析:要按月领到社保退休金,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个人的累计参保缴费年限一般要达到年(对于老职工,如果过去有国家承认的连续工龄,相应年限可以视同为已缴费。另外,按规定,年月日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年月日前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累计缴费年限要求为年)。 二是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男性周岁,女性干部周岁,工人周岁)。 办理养老金领取手续分两种情况,一是有用人单位的职工由单位在达到退休条件当月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二是社会失业人员在达到退休条件前三个月由本人到户口所在区的退管机构申请、办理。
❼ 社保养老金计算方法
一、社保养老金计算的方法是什么
1、社保养老金计算方法是:
(1)社保累计期限缴纳满足15年,这里的期限指的是累计期限,不管断交多长时间,只要缴纳的期限加起来超过15年;
(2)到达指定的退休年龄,缴纳城镇职工社保的话,男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就可以退休了。缴纳城乡居民社保,男女均需要年满60周岁才可以退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六十三条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
二、社会保险费的征集方式有哪些
1、比例保险费制。这种方式是以被保险人的工资收入为准,规定一定的百分率,从而计收保险费。采用比例制,原来社会保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补偿被保险人遭遇风险事故期间所丧失的收入,以维持其最低的生活,因此必须参照其平时赖以为生的收入,一方面作为衡量给付的标准,另一方面又作为保费计算的根据。以工作为基准的比例保险费制最大的缺陷是社会保险的负担直接与工资相联系,不管是雇主雇员双方负担社会保险费还是其中一方负担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的负担都表现为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其结果会导致资本排挤劳动,从而引起失业增加;
2、均等保险费制。即不论被保险人或其雇主收入的多少,一律计收同额的保险费。采用此种方法征收保险费的国家,在其给付时,一般也采用均等制,具有收支一律平等的意义。但其缺陷是,低收入者与高收入者缴纳相同的保费,在负担能力方面明显不公平。
❽ 交社保拿养老金如何计算
西安新政策将把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的部分去除。
缴费比例则由个人缴费和单位缴费组成。
个人缴费根据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
最低数为上年全市职工工资的60%;最高数为上年全市职工工资的300%的8%缴纳。
单位缴费根据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15%缴纳,单位缴纳的15%划转为社会统筹。
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前一年月平均工资×20%
(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按15%)
+个人账户本息和÷120+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997年底前缴费年限×1.4%。
例子,小王55岁退休,退休时买了25年社保,退休时上年度月平均工资4000元,小王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2000,每月能领多少基本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4000+2000)/2X25%=750
个人帐户养老金:80000/170=470(退休时个人帐户累积额,这里以8万元来算,55岁退休的人计发月数为170个月)
上面两项加起来,小王月领基本养老金大约1220元。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❾ 社保养老保险怎么算
法律分析:养老金计算公式举例(以深圳为例) 例如:根据上述公式,假定男职工在60岁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时: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个人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39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第十三条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