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果没有小孩,将来怎么样给自己养老送终
别说得好像有了后代就万无一失似的,养老金是干啥用的?养老院是干啥用的?比如你请个护工,和你有雇佣干系,自然会照顾你,但是后代呢?没有利益就凭那点孝心你能指望上什么。若是小时候你教诲不妥,孩子也不会有多少孝心,更不会很乐意体贴你,顶多定期给你扔点钱罢了。个人认为为了以后自己可以有人养而生孩子是最自私的做法。
有没有孩子真的不重要,现在有孩子的哪个能靠上孩子呢?孩子们过的也不宽裕,有时候父母还得拉一把孩子,毕竟父母总是盼望自己的孩子能过的好些,这都是为人父母共同的想法吧。少给他们增长贫苦,于是自己照顾好自己的身子才是对后代最大的资助。
现在国家也渐渐对老年人养老方面也开始珍视起来了,将来老年人到一块也可以相互照顾,经济条件好的也可以三五好友抱团养老。
B. 养老送终的义务
法律分析: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子女不支付赡养费的,父母有权向法院起诉要求其子女支付赡养费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三条 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C. 养老送终是儿子还是女儿
养老送终,是儿子还是女儿,我觉得大部分都是儿子,但女儿也有很多呀。现在也不分儿子还是女儿的。
D. 如何给农村的父母养老送终
您说的是实情,。老人大多如此,恋家,。生死不离故土,。如果作子女的在内外工作,照顾起容来太难了,。实在不行,。可以给老人请个保姆,到农村给与照顾。。我们这里就有如此做的,也是可以的,。一切问题也都解决得差不多了,。保姆照顾老人的起居,做子女的,每个礼拜轮流的去看一看。
E. 民间说送终是怎么回事,送过终的人是好事还是坏事
您好!俗话说“养老送终”,养老好理解,就是照顾老人,给他们提供给养,让他们安度晚年。
送终,指的是送老人最后一程,就是发送死者,将他们安葬。养老送终的人心地善良,会得到人们的称赞。人们会认为这是一个孝顺懂事的人,知道他们人格高尚,讲究信用。如果他们借钱,不担心他们不还。如果他们有儿女,愿意与他们联姻。所以说养老送终是好处的。好人有好抱,在他们身上得以体现。
F. 给老人养老送终包括哪些内容
法律分析:孤寡老人的养老送终,一般可以通过遗赠抚养协议的方式进行解决。遗赠抚养协议是遗赠人和扶养人之间关于扶养人承担遗赠人的生养死葬的义务,遗赠人的财产在其死后转归扶养人所有的协议。这里的扶养人一般是指继承人以外的人,包括自然人和组织。签订遗赠扶养协议的目的在于使那些没有法定赡养义务人或虽有法定赡养义务人但无法实际履行赡养义务的孤寡老人,以及无独立生活能力老人的生活得到保障。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G. 养老送终协议怎么写
法律分析:就写明具体情况就可以了
比如房子在哪儿有多大,其余继承人同意由继承,自己放弃该房子的继承权;
然后写明三女儿需要扶养老人知道送终,期间不能发送虐待老人、有病不给治的情况,否则不得继承该房产。
最后写明三女儿扶养老人期间所花费的老人的生活费、医疗费,老人过世后的丧葬费等费用由其承担。
然后所有人签字就可以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 第十一条 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子女,是指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继子女。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是指老年人的孙子女、外孙子女。
H. 一个老人没有儿女,应该怎么解决他的丧事养老送终
房产继承法律规定是按照《继承法》的规定,把被继承人所遗的房产转归继承人的行为。它是房地产转让中的一种方式。但这种转让方式主要是指土地使用权或房屋所有权的转移行为,而不是直接反映商品的关系。继承是一种法律制度,继承关系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
一、继承应当在被继承人(在房产继承中就是遗留下房产的人)死亡后才能发生。这是继承的首要条件。有的房产所有权人为了避免继承人在日后可能会因争夺房产而产生纠纷,在生前就将房产权交给继承人,如分给某个或各个子女,这也是合法的行为,但这不是继承,因为这时继承还没有开始,而是生前的赠与行为。
二、继承遗产的人应当是被继承人的合法继承人,就是依照法律的规定能作为继承人的继承人。这是继承的
第二个条件。被继承人如果立下遗嘱,将房产指定给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或是捐献给国家、集体,这也是被继承人处分遗产的方式,但这不是继承而是遗赠。
三、遗产应当是被继承人生前属于个人所有的财产。这是继承的
第三个条件。有的房产是共有的,如常见的夫妻之间的共有,当一方死亡以后,并不是所有的房产都成了遗产。这时,应当先将房产进行产权分割将属于被继承人配偶的份额(除有约定者外,一般应分出房产份额的一半)分割出来以后,再对遗产进行继承。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被继承人死亡后,如果生前立有遗嘱,或是曾经与某一社会组织或个人签订有遗赠扶养协议的,应当先按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的内容对遗产进行处理。没有遗嘱或协议的,则按法定继承处理。法定继承是依照法律的规定,由继承人按继承顺序、继承份额进行继承。《继承法》规定的法定继承人是: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顺序是指上述继承人继承遗产的先后顺序。《继承法》将继承人分成两个继承顺序: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先由第一顺序的继承人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包括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及虽有第一顺序继承人但全部放弃或丧失继承权的,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继承份额是指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时,份额一般均等。对于有特殊困难的人、未成年人、缺乏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的继承人,应该予以照顾,适当多分配一些遗产。对于有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抚养
I. 残疾人如何养老送终
关于养老院送终的思考:
住进养老院,他们不用再做事,每日主要日程是散步、逛吃、养生、会友,发呆、以及游览青山绿水。日复一日,闲得久了,他们不再能淡然以对时间的荒原。我在他们眼中捕捉到一种安享晚年的寂寥与无奈。我悲哀地发现,自由舒适的日子过久了,与繁忙焦躁的日子过久了,结果一样都是厌倦。
敬老院,曾经以为是老人们的天堂,老人们在那里衣食无忧、安享晚年。今天是我第二次去敬老院看望老人们,和第一次一样,老人们脸上流露的是难得的快乐,我从他们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悲凉,那种令人无法呼吸的能将空气凝固的孤独,也许只有死亡的灵魂才能忍受吧!
于是我找到了关于美国敬老院的一篇文章《美国养老院那一楼孤独的老人》:银山养老院位于威尔威斯城郊,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据院负责人介绍,该院共117名老人,年龄最大者98岁。除老年人外,养老院还收留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养老院有75名工作人员 ,绝大部分是志愿来此工作的女青年。住院老人的费用一半由养老金支付,一半由政府拨给。他们的衣食住以及生病送终等全部由养老院负责。我们参观了老人们的住房楼。这是一幢类似卫星式的建筑,,中间一圆厅是接待室、办公室、医疗室等枢纽机构;分别向六面放射式建造的是宿舍楼。根据老人的年龄和身体情况分别安排居住。老人的住房宽敞舒适,设备齐全,一般是两人一间。各种保健器械、电视、书籍等应有尽有。走出这幢几乎没什么声音的楼,我们以为参观已结束了。可主人指着不远处的一幢楼说:“ 那里还住着一些老人,你们愿意去看看吗? ” 我很诧异:“这幢楼里还有很多空房间,为什么要分开住呢?” 主人答:“一般养老院的老人分两种。一种是时常有亲友来探望,或偶尔有人来看望的老人;一种是被自己的子女送来后就再也没人来探望的老人。为避免这些从没有人来探望的老人触景伤情, 就把他们分楼安排。 难道儿女没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吗? 我觉得奇怪。主人笑笑:“儿女长大就可独立在外闯荡,有的偶尔回来看望父母,有的一去不返,音信全无。” 这幢楼较前一幢要显得破旧些。老人的衣着,也不似前楼的老人那般整洁。他们独坐房中,神情忧郁,默默无语。我们的到来并未引起他们太大的注意,他们好像已习惯了孤独。细看去,能见到他们皱纹满布的脸上、眼中,似有泪光点点。我们的到来毕竟还是给这幢暮气沉沉的孤楼带来了一些生气。有的老人似从木讷中醒来, 开始喋喋不休地向我们诉说着什么, 好像全然忘记了语言的障碍。演出安排在新楼外的院子里, 绝大多数老人被工作人员用轮椅推出来观看演出。看着我们的年轻演员又唱又跳,不少老人的脸上绽开了笑容。演出结束后,一位82岁的老人请工作人员代她朗诵了一首她自己写的诗。这首诗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你们精彩的表演,为这个寂寞的世界带来了欢乐。”
所以即使生活在熟悉的老宅院里,也比生活在养老院强,即使养老院的服务更让老人生活方便。但老人需要爱、和亲情,这才是最主要的。熟悉的老宅院生活,让他们充实,让他们能回忆曾经的亲情和忘事。
人生大多数东西,没得到时以为得到了该有多幸福啊,可真得到了,又觉得不过如此。
关于养老院送终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