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老服务 > 不想养老族该怎么养

不想养老族该怎么养

发布时间:2022-08-24 23:13:23

① 老人80多岁了,不愿去养老院养老,只愿意自己的儿子伺候怎么办

过去老人想让儿女伺候是人之常情,现在许多人都觉得伺候不起。是这辈人没良心了,还是真的难以实现?是不愿意伺候找客观,还是确实有心无力?

有“叶落归根”的想法。

有儿有女的他们不愿意去养老院。他们心目中养老就是要居家,有儿女在身边,他们要在自己的家生老病死,就只愿意自己的儿女伺候,是受叶落归根传统观念的影响。

老人要住自己习惯了的地方,作儿女的尽可能满足。因父母养大自己有养育之恩,父母年老了多关心多陪伴多照顾,不让自己受良心责备,内心也会少些遗憾。


老人就想待在儿女身边有个照应。

人近暮年最怕孤独,和陌生人一起说不上话。儿女陪伴身边不留遗憾,尽量让老人过几年舒坦日子,都尽心尽力了,以后不后悔。

老人只是害怕孤独,怕去养院,就感觉被撵出门去,被儿女遗弃了。还怕多花钱,住在家里自己儿女照顾就不花冤枉钱。

照顾老人,也是给下一代树立榜样。

根据自家情况合理安排,让老人有个快乐的晚年,最后的人生不留遗憾。

如果儿女愿意照顾"车到山前必有路,桥到桥头自然直",总是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杨降说:“一个人,最高的素养,就是理解别人的不同;一个人,最大的善良,就是理解别人的不容易;一个人,最深的感恩,就是理解别人的付出。理解别人,就是善待你自己。”

多留点耐心给自己和老人,让他们没有遗憾地安度晚年,让自己尽一片孝心,就不会让自己后悔,也不让自己留下遗憾。

2.相互协调,尽力而为

人的平均寿命延长了,目前市场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社会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具体体现在各家照顾老人的情况上,幸好现在的老人都不只一个孩子。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在老人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就想跟孩子在一起,孩子就该照顾自己。

儿女各家条件有所不同,但对老人的想法还是统一的,虽然说老了就小了,对老人会很无奈,打不得、骂不得、管不得。只有哄了,老人高兴了,全家都开心。

有的老人只愿意让儿女照顾,雇保姆就把人家骂走。

有一位老太太儿子太累了想睡会儿也不让,她让儿子给按摩腿,说腿累得慌,最后儿子一头栽到地上,脑溢血没抢救过来走了。

后来兄弟姐妹们觉得看实在不行,坚决雇保姆,她哭闹一阵也就认了,现在过得挺好。孝顺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要孝顺,不能愚孝。在实际情况面前,说服老人也能接受。

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也可以尽量动员去养老院。

遇上不去不行,去了家里确实有点放不下,而且有些老人还理所当然地要求24小时的伺候,作为身体已经走下坡路的儿女确实有些受不了。

兄弟姐弟之间相互商量,由能脱得开身的在父母家负责照顾老人,照顾不了的出钱给照顾费,这样大家都放心。

还可以商量老人拿出自己的一部分钱,每月给照顾的家庭。以其走了留给后人,不如他活着时用于自身。

让他活得更有遵严,轮到那家都不是负担,而是香饽饽。经济能力有限的人家,也就不用为出不去赚钱着急上火。


3.雇用保姆,尽心照顾

经济有限的父母,儿女又抽不开身的,可以商量掏钱雇用保姆,但是该给的温暖不能少,一定得问寒问暖。

与保姆一起照顾老人一段时间,等老人适应,有安全感和依恋感了,定期看望老人,这样两边都能兼顾。

看到儿女确实很累,老人也会体谅孩子。等与雇的保姆相处熟悉了,老人就不会排斥了。

心底无私天地宽,笑对生活每一天,知足常乐身体好,人生活到六七十,还有双方父母亲可照看这是福气,同时爱护好儿女的下一代。

虽然上有老,下有下,但是人生最美的幸福感也是在为家人付出中获得的,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只要有健康,知足常乐吧。

孩子们要给孤独的老人以安慰,就像父母要给孩子安全感是一样的道理。有安全感的孩子不焦虑,情绪稳定的孩子不怕孤独。有安全感的老人又何尝不是!

所以儿女们要多点时间经常陪伴老人,让他们感觉是有依靠的,是有儿女关心的,他们就不会总是逼着孩子去陪伴了。

有书君觉得现在六七十岁的人,体会过照顾老人的辛苦,基本不会再要求儿女照顾自己了。

社会进步了,养老的方式也多了,而且更多人都是接受过教育的,不再有过去的养老观念,转变了观念的人都不想给孩子添麻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来养老。

② 不婚族和丁克族越来越多,他们以后如何养老

现在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养儿防老已经不再是以后唯一的养老模式,而且越来越多的人结婚后都不想要孩子,因为他们觉得照顾一个孩子需要付出太多的精力、财力、时间,责任太重,与其花费这些来养孩子还不如自己自由生活,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事业中。还有一部分年轻人甚至都不愿意结婚了,也就是现在的不婚族,对于以后的养老,他们也是毫不担心。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观念改变,以房养老、养儿防老已经不再是以后养老的主流形式,对于不婚族和丁克族在退休后选择的养老方式也是更加多元化和丰富性,他们以后的生活也是很开心、幸福的。

③ 如何解决啃老族的问题

1、讲道理

如果孩子老想着依靠父母甚至抱怨父母,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孩子讲道理,告诉孩子自己马上老了,已经没有能力再向年轻人一样了,他应该承担起家中的重任,父母没本事,如果他要过得好,就得靠自己努力。

也许孩子会对你的行为感到失望,但是我们千万不能心软,因为我们不能管他一辈子,他自己的生活得由他自己来造就。

2、社会的帮助减少啃老族

在当前就业压力日增,独生子女队伍壮大的前提下,“啃老族”有扩大的迹象。要将“啃老族”转变成“养老族”,需要依靠社会各界特别是政府和劳动保障等相关部门加强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出台优惠政策予以年轻人的创业进行扶持、提供更多工作岗位,以让他们有机会成为有能力养活父母的“养老族”。

除此之外,规范劳动力市场和企业用人等相关制度或相关法规,在最大限度上保障毕业生和合法劳动力得到肯定和实现其价值,使毕业生的合法权利得到法律的保护,只有毕业生在求职道路上顺了,才能从根源上降低“啃老”现象产生的可能性。

3、父母需要先狠下心来切断亲子心理脐带

其实为什么很多人会成为啃老族,父母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绝大多数的父母都是无怨无悔地为子女倾尽毕生的财力、精力,但现在很现实的问题就是,一部分年轻人理所当然地啃着老,还一边嫌弃着父母们。

所以这就需要父母首先从自身做起,从根本上转变亲子观念,要明白孩子成年之后就应该独立出去,强行为他们断奶, 不再成为孩子们的依靠。

4、运用法律武器

法律针对于“啃老”啃老问题,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要求老年人经济资助的,老年人有权拒绝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以物质或者其他理由骗取克扣或者强行索取老年人的财物。老年人要懂得用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听之任之。

④ 那些不想进敬老院的农村五保户,他们该如何养老呢

自《1956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开始实施五保政策以来,只要是鳏寡孤独和有子女,而子女没有抚养能力的人员,都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救助,让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从那个时候开始农村也没有寡妇、孤人的叫法,改而叫五保户了,现在只要说五保户,大部分人都知道是鳏寡孤独人员。



对于这种生来就好吃懒做的五保户,是不是就该让他们去养老院,而少浪费点国家对农村的扶贫资源呢。如果不愿意去,直接取消五保资格,就不信他们不去,大家对于这种现象怎么看?

⑤ 对于不结婚或者丁克的人,最稳妥的养老方式是什么

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结婚生子、传宗接代是一个人一生中必不可少的大事件。而古话也常说,多子多福、养儿防老。这些古话无一不在向我们传达着一种观念,即日后一定要生个孩子,最好是一儿一女,凑成一对“好”字。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加快,人们的思想方面也受到了很大的改变。受各国文化以及国家教育的深刻影响,重男轻女的观念逐渐被人们唾弃,认为其侵犯了女性的主权,不符合男女平等的观点。

同时,也随着时代发展的越来越快,还有极大一部分人甚至由于压力大、怕麻烦等原因直接放弃结婚生子。选择自己一个人自由自在地单过,这种思想也很快在大众心中盛行了起来。
一、 不婚族和丁克族
不婚族,顾名思义就是不打算结婚的这类人。而丁克一词的概念是从希望国家引进的,指的是在未来的计划里面没有生孩子这一项。这两类人群的诞生,也引起了我们社会的广泛关注。
首先便是他们是如何兴起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社会也越来越方便快捷,这也是科技兴国的根本要求,但科技发展迅速随之而来的便是人们压力的积累。

首先便是就业压力,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渐成熟,机器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屡见不鲜了。不管是在餐厅看到的机器人取代人工服务员,还是我们在家中使用的扫地机器人代替人工等,这都是机器人替代人工的证明。

其中服务类人员深受影响,随着越来越多的智能机器人的发明,再加上其性价比更高、差错更小。所以更多的商家愿意去使用机器人而非人工,造成了大量人员失业。

其次便是教育成本过高,随这社会的发展迅速,社会的竞争关系也越来越明显、越来越激烈。养一个孩子的费用更是不可预估的。许多家长秉持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原则,疯狂投资。这也就造成了社会上另外一部分佛系家长的恐慌,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内卷”现象。

反观我们以前社会,孩子只要饿不着、冻不着就能养活,而如今社会的激烈竞争,早就不允许家长继续这样佛系养娃了。更多的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更好,至少不能落后于同龄人中的大部分人。这就给工资本就不高的家长造成了一种教育压力。从孩子出生后使用的奶粉、奶瓶、尿不湿开始,到后面上幼儿园是选择普通还是双语类,再到后面小学、初中的择校费等等,无一不需要足够的资金以及时间和精力的支持。
最后最为关键的便是当代年轻人所面临的巨大的买房压力。在当今社会,据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买房的压力已经变成了当代年轻人生活压力最大的一部分。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以及城镇差距的加大,越来越多的人口都纷纷涌入城市发展,造成城市的人口过多。要组建一个家庭并结婚生子的话,都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家,而房子问题更是重中之重。
而在网络上更有笑称“房价涨得比我血压都高”、“要想在一线城市买套房,我们家就应该要从祖宗那辈人就开始攒钱”。由此可见,房价的涨速已经到达了一般人消费不起的程度。更像是一种非常昂贵的奢侈品,并且一般人的能力都只能够付首付,后半生几乎就要成为“房奴”,更别说有其他资金用来养孩子了。
二、 养老问题
这便是不婚族和丁克族兴起的原因。他们认为自己的经济实力以及精力不足以承担起养一个孩子的费用,所以索性也就不生了。自己一个人生活或者跟爱人两个人一起相伴终生也挺好的,没什么压力。

但这便涉及他们后半生的一个重要问题,那便是养老。生孩子除了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乐趣与幸福感外,其中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养儿防老。这也是我们传统观念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内容之一,养老问题也一直深受大家关注。毕竟随这社会的发展,科技创新的速度远远超出了我们人民所能够接受的速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不难发现,老年一辈的人的的确确是被社会所抛弃的。不管是智能化交通还是智能化就医,都给了使用老年机的老人们一个巨大的挑战。

而孩子在其中就能够起到很好地调和作用。但不婚族和丁克一族老了之后又该如何养老呢?其实这一代年轻人早就为自己找好的后路。首先便是自力更生,自己照顾自己。当代年轻人早就已经习惯了独居生活,所以照顾自己早就是他们的生活必备技能。

但如果年纪到了已经需要人照顾的程度时,他们就会为自己找好养老院。在养老院里跟自己的好姐妹们一起下下棋、逗逗猫猫狗狗啥的。这也是当代年轻人的新颖想法。
再加上现在的养老院设备更加先进,服务更加良好,早就已经不是我们刻板印象中虐待老人的那种地方。在养老院里,你可以遇到跟你年纪相仿的老头老太太,你们甚至会有很多的相同的兴趣爱好。这也更能够充裕他们的养老生活。

⑥ 六十多岁的人,当子女不愿意为自己养老应该怎么做

老人辛苦了一辈子,步入晚年后,面临着的重要的大事,就是养老的难题。


对于多子女家庭来说,给老人养老并非难事,为了公平起见,轮流养老,似乎成为了儿女们默认的顺理成章的事情,每家各出一份力,谁也不吃亏。


然而,现实生活里,轮流养老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反而成为儿女推脱赡养责任的借口,老人在子女间艰难生活,60岁老人说出了大实话,让人心酸。

六十多岁的人,当子女不愿意为自己养老应该怎么做?

儿女轮流养老并不是唯一的方式,养老要尊重老人的意见

1. 固定一家养老,其他子女提供物质帮助


如果老人跟其中一个子女比较亲近,生活比较融洽,那么可以让老人固定在这一家居住,这样可以避免老人频繁换地方,造成的心理伤害。

毕竟婆媳相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生活习惯的差异,饮食文化的不同,都可能造成老人和年轻人的矛盾。其他子女可以每个月支付赡养费,让老人不用为经济发愁,过得舒适。

⑦ 现在怎样做,才能保证以后不为养老发愁

作者耕叔

来源耕叔说钱

1

耕叔前不久看到一篇文章《养老金连涨14年,但36%的中国人65岁后仍继续工作!我们这代的宿命可能是“人还在,钱没了”》,文中提到,现在有36%的中国人65岁以后还在继续工作。

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平均寿命的增加,中国将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据估计,到2050年,全世界每5个人中有一位老人,而中国每3个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数量达4.87亿,其中80岁以上老人高速增长,预计将达9700万人。

可以想见,在今后的日子里,养老将会成为摆在个人和国家面前的一大难题。

2

在中国,网上关于延迟退休的意见特别大,大家都希望能早点退休,但实际中很多到了退休年龄的人,还希望“再干几年”,问单位“能不能被返聘回去”。

说起退休,一些人的感觉是自由、机会、悠闲、享乐、兴奋,还有些人的感受是穷、无安全感、孤独。

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情况,很大的差别在于财务状况。

为什么如此多的人在退休之后还在继续工作,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钱不够多,如果钱多,足够安度晚年,谁还会在年逾花甲,年老体衰之后选择继续工作呢?躺在家里享清福不是更好。

未来最大的悲哀不会是“人没了,钱还在”,而更可能是“人还在,钱没了”。

很多人会说,我们不是还有养老金吗?

的确,我们还有养老金,但是养老金的数额,充其量也就能保证我们的基本生活,想保持生活生平,让退休生活过得惬意一点,基本不可能,万一不幸生个什么病,那养老金就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了。

而且,现在我们大多数人可能正值青壮年时期,离退休还有二三十年,等到几十年以后,谁又知道政策会变成什么样呢?

活到老干到老,可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宿命。

但是我们是不是就应该接受这一宿命呢?

当然不是!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为了能过上一个惬意的晚年,我们必须尽早开始准备。

3

那么,为了保证我们退休后的生活水平,现在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呢?

先假设一下我们希望过的退休生活,

首先,耕叔这里假定房贷是还清了,不然退休后想要过安稳生活基本没戏。

按照目前的物价,夫妇二人一个月4000元可以保证基本的生活,小城市可以降为3000,大城市可以升为5000,这里就取4000元计算。

接下来是休闲旅游,一年出去玩两次,每次一周,一次按1万元计算,这样,按照目前的物价水平,一年6.8万可以生活的比较惬意,这里生病暂且不考虑,如果考虑的话,可以生病时将休闲旅游的钱用作看病。

6.8万元是按照目前的物价,等到退休后肯定不是这个数了,假设你目前30岁,60岁退休,那么就是30年后。

现在的6.8万元相当于30年后的多少钱呢?

耕叔来简单估算一下,现在的通胀水平,低的时候有2%-3%,高的时候7%-8%,这里我们就取个平均数,按4%来计算,那么30年后6.8万相当于22万元。

也就是说,为了保证退休后的生活水平,需要22万一年。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我们该怎样凑够22万一年呢?

现在的退休金为1500元左右,两个人是3000元,同样按照一年4%的涨幅,30年后退休金将变为11.7万,缺口还有10.3万元。

这十万元的缺口就需要我们通过投资理财来补足。

一年10.3万的收益,投资理财的年化收益按5%来计算,那么我们需要206万元。

现在问题来了,我们应该怎样投资才能在30年后积累206万的本金呢?

这里我们假设从现在开始定投ETF指数基金,平均年化收益为7%,这个收益应该是比较容易达到的,按照这个收益,我们每年需要定投2.2万。

每年定投2.2万元,对现在的一个家庭来说,应该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但是如果你是从40岁开始投资,收益不变,那么每年的投资额就变成了5万元,压力瞬间增加了很多。如果变成50岁开始,那么每年就变成了15万元。

不难看出,开始准备的时间每晚几年,那你需要投资的资金就会翻倍。

4

为了攒够充足的养老钱,耕叔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增加投资时间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越早开始准备,我们的负担就越小,开始得足够早,这甚至都算不上是一个压力,但如果开始得太晚,恐怕就会力不从心了。

2、增加本金

想要获得更多的收益,增加本金无疑是最直接的方法,但这个方法的前提是你要保证投资的收益,如果是亏损的投资,那么投入越多,也只会亏得越惨。

3、提高收益

收益在投资中起到的是乘数效应,刚开始可能效果不明显,但是时间越久,其差距就会越明显,1元的本金,年化收益7%,10年后是1.97元,20年后是3.87,但是收益率如果变成10%,10年后就是2.59元,20年后就会是6.7元。

耕叔知道,每个人的消费水平都不一样,可以用来理财的时间也不尽相同,但是这个思路是可以借鉴的,我们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计算自己要拥有一个惬意的退休生活,每年需要投入多少钱。

⑧ 不想上班,不想在家养老!该做什么

自己做点自己喜欢的事。不想上班是你不愿被管理,不想在家养老是你还不想就这么闲着。那就自己给自己做老板,做打工,哈哈,悠哉,利润风险都是自己担着,也挺好

阅读全文

与不想养老族该怎么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农村养老金算在收入 浏览:104
深圳养老保险论坛 浏览:850
养老金调增或调减是什么意思 浏览:133
赞美老年大学老来俏 浏览:823
以孝顺为题作文400字 浏览:182
为什么老人家知道自己要走了 浏览:291
老年人的另类情感故事 浏览:249
1967年女什么时候拿社保退休金 浏览:936
温江养老院多少钱一个月 浏览:473
老年人尿频尿胀怎么回事 浏览:810
60岁老人如何申请生活补贴 浏览:309
关爱孝敬老人的话语 浏览:498
农村养老保险可以去社保局交吗 浏览:398
父母为什么害怕猫 浏览:624
老年人蒸腿可以吗 浏览:618
有关孝敬父母的简介故事 浏览:557
体现孝顺的图 浏览:363
社保养老金今年增资多少 浏览:24
老年人吃什么养生品最好 浏览:893
为什么说养老是个大数据 浏览: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