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养老护理员和养老护理师的区别
1、护理员有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在护理长(班、组长)领导下和护士指导下进行工作 。不断学习和更新老年人照护知识,积累工作经验,在老年养护专业方面不断进步 。
2、护理员应根据老人不同身体状况,按级别对老人进行24小时护理,保证工作程序的到位。
3、护理员要树立全心全意为老人服务思想,在服务工作中做到热情、周到、耐心、细心,照顾好老人的饮食起居,根据老人身体状况和需求订餐。
4、护理员主要承担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包括生活起居,个人清洁卫生,如洗脸、漱口、刷牙、洗头、洗澡等。及时更换瘫痪老人的尿布、垫片, 按时翻身擦洗。
5、护理员负责巡视老年人入住区,观察老年人有无不适及异常。保护老年人的安全,防止挥伤、烫伤、噎食、坠床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6、护理员及时解决老年人日常生活遇到的问题。协助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定时喂饭、喂水、送开水,了解饮食情况、如厕等。帮助卧床不起的老年人翻身,递送便器,预防压疮。
7、护理员协助配餐员做好老年人房间内的饮用水的供应及配膳工作 。
8、护理员负责搞好老年人被褥、家具的管理。定期清洁和消毒老年人使用的脸盆、茶具、便器等物品。按时清点、送接老人所洗衣物。
9、护理员护送老年人外出检查、治疗和康复。及时报告危重病人病情, 并与家属取得联系。
10、按照康复计划和要求,进行集体的或个人的康复训练及娱乐活动。认真填写好24小时当班记录和特别护理记载,并做好交接班工作 。
11、随时巡视房间,密切观察危重老年人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解决老年人的需求。
12、经常和老人交谈,帮助老人了解自己的疾病情况和为恢复健康所采取的各项措施,鼓励老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战胜疾病, 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指导工作。
13、为病故老人擦澡穿衣,协助处理后事事宜,做好去世老人房间等物品消毒处理工作。
什么是护工
护工,又称护理工,是指在医院里,受雇担任病人生活护理的人员,协助护士对病号进行日常护理和帮助的工作人员,也有大多从事家政服务工作,比保姆和病陪更具有专业性。(网络给出的词条解释)
护工一般学习基本护理、康复护理及特殊病人的生活护理等知识和技能,能够对术后病人、植物人、瘫痪卧床的病人等进行专业的康复护理。
岗位职责:
1、上门负责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
2、协助维护老人卫生、仪表及仪容、清洁及整理,如洗脸、梳头、口腔清洁,擦身、更衣、助浴,协助入厕或使用便盆便壶等。
3、协助老人满足营养需求,如喂饭、水,协助进餐等。
4、维护老人的安全,协助其上下床,坐轮椅,摆放体位及在指导下活动关节。
5、协助老人舒适及缓解焦虑。
功能需求对比
养老护理员:
养老护理员作为养老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主要为老年期的人群提供生活照料服务。养老护理员需要提供给照料对象的服务可以从60周岁开始一直到人生结束。
所以,作为养老护理员,必须明白且能了解照料对象的详细信息。包含但不仅限于:兴趣爱好、生理特点、心理特点、禁忌、风俗、生活习惯等内容。
护工:
护工主要负责照料的对象同样为病人,但是护工角色并没有专业的照护能力,只负责阶段性的照料,病人好转后,或者家属有能力陪护时,护工角色失去意义。
所以,在需求角度方面,护工能够起到的作用仅为临时替代,不负责提供完成服务后的跟踪、调研、汇总工作。
笔者看法
很多地方,已把养老护理员等同于护工。
1、个人觉得养老护理员和护工最大的不同,在于叫法和年龄。
2、护工的叫法是从医院延续过来的,但医院护工的工作性质和养老院的工作性质有较大的不同。
3、以往的传统养老院一般称照护养老院老年人的工作者为护工,而这些照护人员一般年龄比较大但经验比较足;反之,新的养老机构,对于年轻的照护人员,一般称呼为养老护理员。
4、养老护理员一般都有相关职称,护工不一定有相关职称。
5、不管是养老护理员还是养老院护工,其实都是照护服务养老机构的老年人。
6、不管是养老护理员还是养老院护工都是严重短缺的工种,我国目前有约2.54亿老年人、4000万左右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对养老护理员的需求多达600多万,但是我国目前仅有50多万名从事养老护理的服务人员,远不能满足需求。
参考来源:
1.网络;
2.腾讯。
欢迎关注视频号:养老解忧杂货铺
B. 某某中心的 第一把手 一般用什么 什么称谓
中心第一把手,一般叫主任。
有盈利性质,叫经理也可以。
C. 护士一般都怎样称呼上级
同事或领导见面如果距离远点或在不方便说话的情况下就应该点头微笑?另外在上班时对不太熟悉的同事应该叫个大哥大姐的?熟悉后就可以叫“张哥”啊“李姐”啊!什么的。见了领导个人觉得还是称呼“护士长”或“院长”之类的
D. 遇到老领导应该怎么称呼
回答:
1、若老领导已退休或者“卸任”,原来怎么称呼,现在还是怎么称呼;老领导若是让改个称呼,那就听老领导的。
2、若是老领导升职,称呼:姓氏+现在的职位。
延伸:
称呼,拼音为chēng hu,汉语词语,意思是把…叫做、称为。出自《初刻拍案惊奇》。
出处
1、《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继之道:‘这件事,大人很可以自去说,卑职怕说不上去。’雷溪道:‘老哥乃不可这么称呼,我们一向相好。’”
2、郭小川《投入火热的斗争》诗:“‘喂,年轻人!’不,我不能这样称呼你们,这不合乎我的也不大合乎你们的身份。”
3、唐·崔令钦《教坊记》:“有儿郎聘之者,辄被以妇女称呼,即所聘者兄弟,兄呼为新妇,弟呼为嫂也。”
4、宋·刘克庄《浪淘沙·丁未生日》词:“骨相太清臞,谪堕须臾。今年黄敕换称呼。”
5、孙犁《秀露集·关于编辑和投稿》:“编辑是一种工作职称,目前,‘张编辑’、‘李编辑’的称呼,不太妥当。”
E. 各单位领导怎么称呼
这个问题比较广
一般企业分为: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总助)、部长、主任、主管、组长
事业单位称呼不一样,例如:局长、科长、所长。。。。
F. 公司各部门领导怎么称呼
一是称呼职务。称呼领导职务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安全的一种称呼,如“王局长”、“张书记”、“李主任”等。但这种称呼有些太正式、太官方,不够亲切,于是有人就改良一下,直接称呼职务,如“局长”、“书记”、“主任”。
还有的称“名字+职务”,如“建国局长”、“和平书记”、“晓成主任”等,这样就更亲切,距离更近一些。但领导的名字不是谁都可以叫的,称呼“名字+职务”大多是班子成员之间,或者跟领导特别熟悉的人,至少也要得到领导的认可。所以,如果对领导不够熟悉,或者不知该怎么叫时,还是称呼领导职务为宜。
二是称呼同志。革命年代大家相互之间都称同志,现在党内也提倡称同志,但实际工作中称同志较少,这样称呼感觉太正规、太严肃,关系有些生分。称呼同志更多时候是在民主生活会上、在组织生活中,那是会议的要求,也只是在会上用用,会后就改称职务了。
三是称呼姓名。有的领导说:“你们不要叫我职务,叫我名字就好了。”那是一种自谦的表示,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但职场上真正直呼领导姓名的情况较少,一般单位“一把手”对副职可直呼姓名,老领导对年轻领导可直呼姓名,班子成员之间有时也可直呼姓名。如果下级对领导直呼姓名,那可就是大不敬了,不仅领导可能不高兴,同事也认为你不懂规矩、没大没小的。
四是称呼“领导”。有的同志喜欢称领导为“领导”,如“领导下来指导工作呀?”“领导今天有什么指示?”等等。这种称呼表面上对领导很尊重,实际上却拉开了与领导的距离,有的领导也不喜欢这种称呼,一口一个“领导”,感觉有些过了,有些假打,甚至有些油腔滑调的。
五是称呼“老总”。过去企业里喜欢称呼领导老总,如“张总”、“李总”、“王总”等,因为叫“总”比不带“总”的大。现在企业老总有些泛滥了,不大个企业也有“总监”、“总经理”,老总的称呼就没有原来那么中听了。
还有的姓氏称“总”不太雅观,比如“牛总”、“马总”等。一个企业就曾专门下发通知规范对领导的称呼,要求下属单位称呼领导为“总经理”,不能随口叫“朱总”。
G. 领导怎么称呼
称呼领导一般可根据自己与领导的亲蜜度来称呼,关系较亲蜜的可统称领导,关系一般的要尊称他的职务,诸如经理、科长、组长等等。
H. 怎么称呼领导
正常来说,对于不知道职务,姓名,但是又知道是领导岗位的人。见到的时候姿态放低,称呼只有1个“您好”,通常是领导的话,边上都会有人介绍的“这是XX经理,或XX总"
如果想尽快的进入企业的文化,建议多问问老员工,主要的管理层基本在1天会了解
I. 老年公寓的领导怎么称呼(就是职位最大的最大的)
老头的头
J. 如何称呼领导
要看多大的领导啊。一般都是姓后边跟职务,适合经理职位的男女人群。小的私人店面就可以称呼哥啊姐啊之类的比较亲切的称呼。特殊姓氏,比如史啊,渐啊等等之类的,可以直呼职位。大型企业还是正规的叫职务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