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谁知道准确的社会基础养老金的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C1÷12×[20%+(H-15)×0.6%]
个人帐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120
过渡性养老金=X×建立个人帐户前的缴费年限×1.2%+调剂金
X=C1÷12n×(A1/C1+A2/C2+A3/C3+……An/Cn)
公式中:
X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A1、A2……An 为职工退休前1年、2年……n年的缴费工资
C1、C2……Cn为职工退休前1年、2年……n年的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
n为企业和职工共同缴费的实际缴费年限
H为全部缴费年限
2. 养老金计算公式是什么
1、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度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个人累计缴费年限×l%。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度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2、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60周岁为139,50周岁为195)。
3、社保养老金由两部分构成: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必须满15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3. 养老保险计算公式是什么
养老保险计算公式如下:1、月基本养老金等于,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养老金;2、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3、养老金等于,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养老金。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4. 养老金如何计算
法律分析:退休基本养老金计算办法如下: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是指从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中支付给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指根据参保人员退休时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计算出来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不是指某个退休人员实际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月数,而是根据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测算出来的一个假定的指标。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余额/计发月数。
法律依据:《中国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第十七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第十八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5. 养老保险的计算方式怎么计算
养老金的计算方法: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计发月数。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拓展资料:
1、基础养老金又称社会性养老金,它是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计发办法规定,基础养老金是指职工退休时上年度所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与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之和的平均值(即两个数之和的一半)作为计发基数,缴费每满1年(含视同缴费年限,计算到月)发给1%。用人单位在人事、劳动部门批准被保险人退休当月,携带经人事、劳动部门审批后的档案资料(包括退休证、养老保险手册、领退休费银行存折帐号等)到所属业务科,填报《养老保险待遇申报表》、《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增减表》办理在职减员、退休减员、退休增员及核发退休待遇的手续,社保局次月通过银行把养老金直接拨付给离退休人员,离退休人员在每月15日前可到开户银行领取养老金。
2、对1998年7月1日后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况且,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根据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领取得越多,相对于交费来说,肯定更加划算。
6. 养老保险领取计算方法是怎么算的
保险小编抄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您好!基础养老金=计发基数×缴费年限×计发比例(1%)
计发基数=(退休上年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
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退休上年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指数
本人平均指数=(a1/c1+a2/c2+……+an/cn)/N
其中:a1、a2……an为职工退休前1年、2年……n年的缴费工资;c1、c2……cn为职工退休前1年、2年……n年的省职工平均工资,2006年开始为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N为缴费年限。
另外,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老账户养老金+新账户养老金
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的计发与参保人员退休时省上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本人缴费年限及缴费金额密切相关。
7. 养老金的计算公式
1、个人社会养老保险计算公式: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注释】参加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人员,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实际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满15年以上的,按月计发基本养老金。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方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2、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注释】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3、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8. 养老金最简单的计算方法
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
成都养老金计算公式:
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
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
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账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况且,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根据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领取得越多,相对于交费来说,肯定更加划算。
例如:根据上述公式,假定男职工在60岁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 4000元×0.6)÷2×15×1%=4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 4000元×1.0)÷2×15×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 4000元×3.0)÷2×15×1%=12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 4000元×0.6)÷2×40×1%=12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 4000元×1.0)÷2×40×1%=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 4000元×3.0)÷2×40×1%=3200元
如果感兴趣,可以往下看看每个部分怎么来的,具体怎么算的:
简单来说,养老金的钱分两部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基础养老金的计算方法较复杂。下面小编就为您先拆分详解,然后再举例说明。
基础养老金部分
(注:以下内容较烧脑)
先说“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计算方法。
1、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A=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c1×本人缴费工资平均指数N。
2、本人缴费工资平均指数N=【a1/c1+ a2/c2+ a3/c3+ ……+an/cn】/n,其中n为退休时的缴费年限,a1a2a3 …an为退休前1年、2年…n年的本人缴费工资基数,c1c2c3 …cn为退休前1年、2年…n年的当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基础养老金=【( c1+A)/2】*n%,其中c1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A为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n为退休时的缴费年限。
综上所述,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历年本人缴费工资基数与当地平均工资的比例、缴费年限。这三个值越大,能拿到的基础养老金越多。
举例来说:你于2020年在北京办理退休,缴费年限为30年。假设2019年北京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8000元,你历年的缴费工资基数均是当地平均工资的1.2倍,那么你的基础养老金=【(8000+8000*1.2)/2】*30%=2640元。
个人养老金部分
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简单来说就是退休时你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这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个人账户储存额是多少,二是计发月数怎么算。
目前,企业职工所缴的养老保险,分为两部分,一是单位缴的部分,二是个人缴的部分。个人缴的部分,是本人缴费工资的8%,全部累计进个人账户。单位缴的部分,不计入个人账户。那么,个人账户储存额的多少,就取决于你的缴费工资和缴费年限了。你的缴费工资越高、缴费年限越长,个人账户储存额越多,退休后的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也就越多。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按照这个公式计算出的金额,就是退休后能拿到的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
举例来说:如果你的缴费工资为5000元(假设每月如此),缴费年限为30年,退休时年龄是60岁。个人账户储存额=5000*0.08*12*30= 144000元,计发月数为139个月。那么你的个人账户养老金=144000/139=1036元(约)。
月薪5000,退休后能领多少钱?
月薪五千,退休后能领多少钱呢?说实话,还真不一定。这取决于四个因素:退休上一年当地平均工资、历年本人缴费工资基数与当地平均工资的比例、缴费年限、退休年龄、个人账户储存额。
假设退休上一年当地平均工资也是5000元,历年本人缴费工资基数与当地平均工资的比例是1,缴费年限30年,退休年龄60岁,个人账户储存额144000元(月缴费工资为5000元,30年每月如此)。
那么,基础养老金=【(5000+5000*1)/2】*30%=15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144000/139=1036元(约)。养老金=基础养老金15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1036元=2536元。
9. 养老金计算公式
最新个人养老金计算方法
一、养老金计算方法与公式
计算养老金其实质就是如何计算养老保险待遇计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养老保险待遇的计算公式是:
(一)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3、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4、公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