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老服务 > 失地养老有什么优缺点

失地养老有什么优缺点

发布时间:2022-07-27 21:35:03

养老保险和失地保险有什么不同可以同时买吗

当然是可以同时买的,但是前提条件是必须得有单位,单位给交失业保险,自己交很少。

② 失地养老保险划算买吗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有些地方需要征收部分农民的土地,种地是农民的基本生活来源被征收之后很多农民就失去了生活保障,为了让农民更好的生活各地政府开始给失去土地的农民缴纳保险。这种保险被称为失地保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养老保险,农民只需要缴纳一小部分,村集体、镇街道以及国家会补贴很大一部分 。

这个年龄段生活压力比较大,很多人到了这个年龄都是上有老下有小,花销费用非常大,家人都要缴纳养老保险的话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当然,对于失地农民来说虽然没有了土地,但是国家为了能够让失去土地的农民能够老有所依给失地农民缴纳保险,会给农民补贴很大一部分,所以无论什么年龄的失地农民只要及早的缴纳养老保险都是划算的。

③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失地农民养老保哪个划算

对于农民来说,失地保险比较合适。
农民失去土地后,多会出现收入来源不稳定的情况,而现行的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无力考虑和承担失土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为了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我国各地相继出台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各地政策实施有所不同,一般按照不同的年龄段采取不同的缴费比例,按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确定缴费数额,并且逐步提高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一般条款如下。
参保对象
失地农民指因政府统一征收农村集体土地而导致失去全部或部分土地,且征地时对所征土地享有承包经营权的人员。规定年满18周岁及以上的失地农民方可自愿参保,年龄以居民身份证登载的出生日期为准,征地时间以征地批文为准。
养老保险金待遇
对于男性年龄在60周岁以上,女性年龄在55周岁以上的失地农民,地方社会保障部门根据每年养老保险金水平,按15年期限,从政府土地征用收益中扣除一部分资金用于养老保险费用的支付,个人不负担缴费。从失地的当月起,开始领取养老保险。
对于男性年龄在45-60周岁之间,女性年龄在40-55周岁之间的失地农民应加入到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项目中。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与失地农民实际年龄之间的差额即为实际缴费年限。每年所需缴纳的费用由政府,集体,个人三方共同承担。政府负担的部分从政府土地征用收益中扣除再加专项的财政拨款,集体承担部分从土地补偿费和集体经济积累中提取,失地农民个人缴纳的部分每年定期自我支付。具体比例要合理,政府出资应在50%以上,集体出资应在30%左右,个人出资在20%左右,坚持政府保障为主,个人保障为辅的原则。失地农民达到缴费年限后,可以领取养老保险金。
对于男性45周岁以下,女性40周岁以下的失地农民,当地社会保障部门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劳动力再就业,应从集体获得的土地补偿费中,提出一部分就业培训专用资金,使失地农民掌握新的劳动技能,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就业进程。当这部分失地农民自谋职业后,应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项目,凭借失地农民身份证明,享受一定的养老保险缴费的优惠待遇。同时也应特别注意农村低保人员失地后的养老保险安排,对于失地低保人员,社会保障部门应不分年龄差别,对其实施城镇最低生活保障。
失地养老保险制度将失地农民全部纳入社保,将从根本上解决被征地农民的长期基本生活保障的需要。

④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存在问题

(一)失地农民再就业比较困难失地农民本身综合素质较低,有一技之长或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仍是少数,大多数缺乏非农劳动技能、年龄偏大、思想观念落后。农民在失去土地后,一部分从事着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低、工资待遇少的工作,其劳动所得很难养家糊口,生活处境艰难;另有大部分农民处于失地又失业的困境。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保障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二)全国性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建立目前,绝大多数地方政府采取一次性支付安置补偿金的方式让失地农民自谋职业,没有对失地农民的生活、就业、社会保障作出合理的制度安排。全国性的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尚未建立,各地养老保险制度形式各异,失地农民大多采取自愿原则选择养老保险形式。由于对养老保险政策一知半解,许多失地农民并未参加社会保障。农民失地后的社会保障问题没有解决或解决不到位的现象严重。(三)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保险性不强征地过程中的安置方式隐含着一定程度的意志强制,如强制性地扣留农民的土地征用补偿费,或征用补偿费由村级集体组织提留,缺乏长远考虑且容易滋生腐败,不能有效地保障养老救济。另外,农民养老保险存在统筹层次太低、续保不能及时衔接的问题。农民在征地补偿款用完或发放不到位时,拿不出钱办保险,其后顾之忧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失地农民已经成为一个弱势群体和被边缘化的群体。目前,有关失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由于操作过程隐含着一定程度的意志强制,当农民权益受损时,缺乏畅通、有效的权利救济机制。(四)征地行为没有统一的市场交易规则目前的征地补偿安置政策具有较强的计划经济和强制色彩,在土地升值加快的背景下,农民没有与政府平等商议土地价格的“话语权”,补偿标准并未随土地的增值而增加。土地补偿的方案和标准由政府制定,补偿款分配不平等,存在私下交易、暗箱操作的现象。没有统一的市场交易规则,滥用征地权,补偿款被层层盘夺、层层截留,造成土地收益分配机制扭曲,导致农民土地权益受损。

⑤ 在保险中,失地保险可靠吗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是指农民失去土地后,多会出现收入来源不稳定的情况,而现行的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无力考虑和承担失土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为了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我国各地相继出台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正常现象,在工业化过程中,农民的农业土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国家出台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以保障农民的权益。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2-02-17,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⑥ 失地养老的条件和政策

失地养老的条件和政策有以下几点:
1、政府依法征收土地造成农村居民失去全部或大部分土地,年满16周岁及以上居民,征地时间以征地批文为准;
2、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就算没有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依然可以领取失地养老金
3、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缴费标准分为5个档次,分别为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
4、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第七条 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社会保险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社会保险工作。第六条 国家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严格监管。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制度,保障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有效运行。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

⑦ 职工养老保险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有什么区别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是国家出台的养老政策,以失地保障农民的权益,职工养老保险则属于为职工进行一种保障的一款养老保险。两者缴费比例不同,缴费对象也不一样。

⑧ 养老保险和失地养老保险的区别

两者主要有以下三点区别:

区别一:概念不同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是国家出台的养老政策以失地保障农民的权益。我国各地相继出台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各地政策实施有所不同,一般按照不同的年龄段采取不同的缴费比例,按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确定缴费数额,并且逐步提高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之所以被称为新农保,是相对于以前各地开展的农村养老保险而言,过去的老农保主要是农民自己缴费,实际上是自我储蓄的模式,而新农保最大的特点是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模式,有三个筹资渠道。

区别二:对象不同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对象是因为国家征地,剩余土地不足于满足生活需要,由政府、村集体、村民个人共同缴费。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对象是农业户口、16周岁以上的农村居民(不含在校学生和现役军人),保费标准分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8个档次;

由个人选择,60岁以下居民需缴费满15年,参保时距60岁不足15年的,可向前补缴足15年,60岁后按月领取养老金;实施新农保时已满60周岁的,个人不缴费,直接领取养老金。

区别三:养老金标准不同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养老金标准一般是当地城镇低保标准。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养老金标准为:每月55元基础养老金,再加个人账户资金(个人缴费、政府补助、利息)/139个月。基础养老金由中央财政负担,退休后的养老金多少还取决于:

1、政府补助,由省、市、县三级财政负担,各省的补助标准不一样。

2、个人缴费的年限和标准。

(8)失地养老有什么优缺点扩展阅读:

参加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且符合办理规定条件的,按以下程序办理参保手续。

被征地农民参保应提供以下资料:

(一)由各被征地村(社区)提供征地协议及土地补偿合同;

(二)被征地农民身份证及户口本等证明;

(三)填报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花名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申请表》及《被征地农民待遇审批表》;

(四)由国土资源部门审核后的《征地情况及保障资金明细表》。

经农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审核后,发放《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手册》或《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待遇证》。

已经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被征地农民转入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应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一)办理终止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手续;

(二)本人提出参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申请;

(三)各被征地村(社区)为其办理增员手续;

(四)个人补缴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费;

(五)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为其办理参保手续。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关系向外省市转移应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一)由本人提出申请并提供转入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开具的接收证明;

(二)市农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应为其办理转移手续,并将其个人帐户本息额转出或一次性退还给本人;

(三)终止其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关系。

参保人员达到享受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待遇年龄时,各被征地村(社区)携带参保人员身份证及《被征地农民待遇审批表》,报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核定待遇。


阅读全文

与失地养老有什么优缺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宜春老年大学有人说不要养老金 浏览:505
女60岁失地保险 浏览:55
长春市开养老院政策 浏览:792
四川绵阳万人养老院 浏览:654
慰问敬老院活动简介 浏览:831
养老金企业和个人 浏览:70
关于重阳节的口诀 浏览:519
用冰糖雪梨孝敬长辈们的作文 浏览:307
70岁以上还能买车吗 浏览:940
长寿花浇什么水能长成 浏览:653
2018退休金上涨到6000 浏览:190
厦门哪里有不体检的厂 浏览:679
佛山环市街道敬老院 浏览:559
女性的美容养生馆一般有哪些项目 浏览:500
父母节的值是多少 浏览:309
养老保险异地提现 浏览:453
一个长寿花多少钱 浏览:86
3500养老保险工资单位交多少 浏览:487
体检口腔是检查怎么写 浏览:385
小志愿者看望敬老院老人 浏览: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