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养老保险账户管理费计入什么会计科目,管理费用还是财务费用
养老保险账户管理费计入管理费用的会计科目。
一、按照人员的岗位列支“制回造费用”答、“生产成本”、“管理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可以列为管理费用的科目。
二、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一般来说养老保险:单位20%,个人8%。
(1)养老保险统筹金属于什么科目扩展阅读:
帐户建立:
1、个人帐户用于记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从企业缴费中划转记入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以及上述两部分的利息金额。个人帐户是职工在符合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并办理了退休手续后,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主要依据。
2、个人帐户的建立由职工劳动关系所在单位到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由工资发放单位向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个人的工资收入等基础数据。
3、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社会保障号码(国家标准GB11643-89),为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每人建立一个终身不变的个人帐户。目前国家技术监督局尚未公布社会保障号码校验码,在公布之前可暂用职工身份证号码。
B. 养老统筹金是什么
养老统筹金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由每个统筹区统一筹划养老保险基金的征缴、管理和使用。每个统筹区各自负责其区域养老保险基金的平衡,并且可支配和适用其区域内的结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第六十四条
社会保险基金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除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与生育保险基金合并建账及核算外,其他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按照社会保险险种分别建账,分账核算。社会保险基金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社会保险基金专款专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或者挪用。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实行全国统筹,其他社会保险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具体时间、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C. 养老保险记入什么科目
摘要 1.企业提取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可以计入“管理费用”科目, 缴纳时的分录 借 管理费用-社会保险费 贷 银行存款 2.医疗保险应计入“应付福利费”科目,不过年底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可以进行纳税调减。 缴纳时的分录: 借 应付福利费-医疗保险费 贷 银行存款
D. 养老保险记在什么科目
社会保险费主要集中在管理费用、应付福利费、其他应付款这几个科目:
1、单位负担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这些作为管理费用核算
借:管理费用-养老保险、失业保险
贷:其他应付款-养老保险、失业保险
2、单位负担的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作为应付福利费
借:应付福利费
贷:其他应付款-医疗保险、工伤保险
3、职工负担的保险通过应付工资核算
借:应付工资
贷:其他应付款-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
4、其他的商业保险也是通过应付福利费核算,特殊工种的商业保险可以在管理费用或成本中核算
以上都是计提保险的分录,计提以后就要上交
借:其他应付款-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
贷:银行存款、现金
通常也算一部分是需个人自己承担的费用,由公司从工资中代扣代缴,另一部份由企业承担的。其中,由员工自己承担的费用,企业在发放工资时,将其从员工工资中扣下,计入“其他应付款--养老险/失业险”明细中,待银行托收后,再从该科目中转出;另外由企业承担的部份,企业会计在银行托收时,根据员工的部门性质,直接计入“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下设的“养老险、失业险、工伤险、生育险”明细科目中。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E. 养老保险属于什么科目
养老,辞典解释为奉养老人。这里是每个人在年老时能够从家庭、社回会、国家取得一定的收答入或物质帮助,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
一般意义的保险,是由参加保险的单位或个人向保险机构缴纳一定数量的费用,保险机构对集中起来的分散资金进行管理和运用,对遭受灾害、意外事故或人身伤亡造成损失的投保人给予一定经济补偿的制度。
养老保险定义为:政府为保证劳动者在老年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劳动力队伍后能得到基本生活保障,通过法律形式的制度安排,要求劳动者在其有收入来源(能力)的情况下向专门保险机关缴纳部分收入,由专门保险机关负责管理、统筹使用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F. 养老保险是什么科目
你可以在“管理费用”下设二级科目“社会保险费”,同时为了更详细的记录各种社保缴交记录,为年度审计和所得税汇算清缴打好基础,所以建议再增设三级科目“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这样就更完整了。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G. 养老保险金属于哪个科目
一、计提养老金时,通过“应付职工薪酬”核算。按职工服务的受益对象: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一一设定提存计划一一基本养老保险费
二、解释
1、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职工薪酬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受赡养人、已故员工遗属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也属于职工薪酬。
2、计提养老金属于离职后福利中的设定提存计划。离职后福利计划,是指企业与职工就离职后福利达成的协议,或者企业为向职工提供离职后福利制定的规章或办法等。其中,设定提存讨划,是指向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企业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
3、对于设定提存计划,企业应当根据在资产负债表日为换取职工在会计期间提供的服务而应向单独主体缴存的提存金,确认为应付职工薪酬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一一设定提存计划"科目。
三、向有关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养老保险金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一一设定提存计划
贷:银行存款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H.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金在会计上应该计入什么科目
作为参考吧,以前的收藏资料
对于养老金的会计理论和实务问题的研究,我国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对经办机构经办的社会保险基金,还是对企业负担的养老金等社会保障费用,基本上没有形成完善的会计理论体系和框架。只是财政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1999年6月联合发布了《社会保障基金财务制度》、《社会保障基金会计制度》,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经办的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医疗保险金会计处理作出了规定,从1999年7月1日起实施。这两个制度的特点是:以基金为会计核算的主体;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设置较为特殊的基金账户;适用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经办的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等三项基金。但由于种种原因对企业养老金费用等社会保障支出的会计处理却没有相应的规定,如养老金费用怎样确认、遵循什么核算原则、如何披露等,造成实务中存在多种会计处理并存的局面,相关的会计信息披露极不规范。目前我国企业对支付的养老金费用等社会保障支出存在以下几种会计处理方式(在此仅以养老金为例,下同):
一是将养老金支出记入“福利费”,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计提养老保险基金时,
借:应付福利费
贷:其他应交款———养老保险
支付养老保险基金时,
借:其他应交款———养老保险
贷:银行存款
二是将养老金支出记入“管理费用”但不记入“应付工资”,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计提养老保险基金时,
借:管理费用
贷:其他应交款———养老保险
支付养老保险基金时,
借:其他应交款———养老保险
贷:银行存款
三是将养老金支出记入“管理费用”和“应付工资”,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计提养老保险基金时,
借:应付工资———养老保险
贷:其他应交款———养老保险
支付养老保险基金时,
借:其他应交款———养老保险
贷:银行存款
分配应付工资时,
借: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社会保障费
贷:应付工资———养老保险
从上述三种处理方式看第一种会计处理方式是不妥的,福利费是企业对本单位员工的责任,而养老金支出是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换句话说是对所有被雇佣者的责任,因为企业交纳的养老金由国家组成养老保障基金,被所有雇佣者享有,所以两者根本不是一个性质的业务。而且,养老金费用属于企业业主的责任,记入福利费岂不是要职工来承担业主的责任?第二种会计处理方式是合适的,养老金费用是企业的一种费用支出,其会计处理也应和一般费用的处理是一样的。第三种会计处理方式也是不妥的,主要是混淆了企业负担的养老金支出和职工个人负担的养老金支出,不知道这属于两种不同性质的业务。职工个人负担的养老金支出是将工资的一部分作为个人一种支出行为,是职工个人对自己工资的使用,只不过是委托企业来办理而已,这部分支出已经记入“应付工资”借方,自然会计入当期成本费用。企业负担的可以不通过应付工资科目,不存在分配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上面第三种方法的分录是适合职工个人负担的养老金支出这种情况的。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I. 统筹费计入什么会计科目
计提统筹费,
借:管理费用或生产成本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费
缴纳统筹,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费
贷:银行存款
J. 养老保险应入哪个科目
企业提取的养抄老保险,失业袭保险,住房公积金,可以计入“管理费用”科目
2.医疗保险应计入“应付福利费”科目,不过年底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可以进行纳税调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