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退休老人过世有什么补贴
退休人员死亡补助标准如下: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标准和计发办法,按照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发放办法的通知的规定执行。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民政部、财政部,关于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工伤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参加统筹地区工伤保险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属于因公死亡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按当地工伤保险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七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B. 敬老院的五保老人死亡后,丧葬费是由亲人领还是由敬老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18
C. 老人去世后社区有补助吗
摘要 由子女或者是配偶承担
D. 农村老人去世后有那些补助
农村老人过世之后,国家丧葬补贴是800元。
农村丧葬补贴,也叫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丧葬费,从2015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共分为以下2种情况:
1.对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未达到领取养老金年龄而过世的人员,会退回其累计缴纳养老保险费用以及国家相对应给予的财政补贴,无相应的丧葬补贴。
2.对过世的已经领取养老金的人员,退回未领完的保险金,并且给予800元丧葬补贴。
农村火化补贴,需要相关领取补贴的人员到乡镇的人社部提出丧葬费的领取条件,审核条件合格之后,乡镇就会把钱打到村集体当中,由村民凭借身份证自行去领取。
另外,农村老人去世后养老金就不可以领取了。也就是说参保人死亡,其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除政府补贴外,由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一次性领取。继承人只能领取账户中的资金余额如果继续领取而没有上报死亡,就会形成骗取养老金的行为,要负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E. 养老院老人去世殡葬补贴放什么科目
工会财务,丧葬费用计入职工福利费。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贷:银行存款。
职工福利费(employee services and benefits)是指企业按工资一定比例提取出来的专门用于职工医疗、补助以及其他福利事业的经费。
丧葬费是指用于职工因工死亡或因工残废退职后死亡时丧葬事宜的一次性费用。由原工作单位支付。
丧葬费是指用于职工因工死亡或因工残废退职后死亡时丧葬事宜的一次性费用:
由原工作单位支付。国家有关劳动保险条例规定,其数额一般是该企业全部职工3个月的平均工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死亡时,所办理丧事的有关费用支出,不论职工级别,按规定的数额一次发给,由家属掌握包干使用。
F. 退休老人去世后的补贴有哪些
1.
退休老人去世后,配偶可以领取退休老人的丧葬费
2.
可以领取一次性非因工死亡退休人员补助金,
3.
如果退休人员的配偶无工作,或者无养老金,可以每月领到补助金。
4.
具体领取金额,看本省有关规定。
G. 敬老院的五保老人死亡后,丧葬费是由亲人领还是由敬老
五保老人过世后,一般由敬老院办理后事,丧葬费当然由敬老院领取。
H. 老人住养老院,国家有补贴吗
【法律分析】:具有本地户籍且入住市内六区养老机构的六类老人(60周岁及以上的特困人员、低保家庭老人、社会孤老、重度失能老人、9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和计生特殊家庭老人)可与社区居家养老的六类老人一样,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享受补贴,补贴个人账户实行半年清零制度,不结转、不继承,过期未发生的服务和未使用的服务额度自动清零。敬老院的收养对象主要是五保老人。有条件的敬老院,还接收享受退休金的自费老人,坚持入院自愿、出院自由的原则。敬老院经常组织一些老人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适合老人特点的文娱体育活动。
【法律依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第二条 社会救助制度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社会救助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社会救助工作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的原则。
第三条 国务院民政部门统筹全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国务院民政、应急管理、卫生健康、教育、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相应的社会救助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应急管理、卫生健康、教育、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相应的社会救助管理工作。
前两款所列行政部门统称社会救助管理部门。
第四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有关社会救助的申请受理、调查审核,具体工作由社会救助经办机构或者经办人员承担。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协助做好有关社会救助工作。
I. 有退休工资的老人死后配偶有补贴吗办理补贴需要什么手续办理
直接亲属持本人身份证、死者身份证、死亡证明,到社保办理遗属待遇。
遗属补贴是一次性发放的,标准是:退休人员(含退职人员),以死亡时本省上一年度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基数,根据本人在职时的缴费年限确定最高发放月数(计算方法与在职人员相同),每领取1年基本养老金减少1个月,发放月数最低为9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