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老服务 > 没本人签字买断养老保险怎么办

没本人签字买断养老保险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2-06-30 06:14:57

❶ 本人没有签字的情况下给上养老保险导致欠养老保险钱 应该怎么办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应该把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也纳版入养老保险等社权会统筹体系。
现在国家做法是:各种企业的劳动者由个人和单位负责缴纳养老和医疗保险,退休后按照社会统筹领取一定的养老金
而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和医疗费却是由国家财政收入,即老百姓的税收来支付的。
目前的状况,导致企业退休人员和公务员退休人员的退休金差别竟然达到了1倍之多,严重的不公平。
而这种不公平并不是由于个体的贡献不同导致养老金的差别,完全是由于历史的错误原因导致的。

❷ 79年当兵三年后转业分国家单位正式工,05年买断我没签字,档案在单位。他们不给交养老保险我该怎么办

可以要求单位补缴。
《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要求,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为其职工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并申报缴纳社会保险费。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针对一些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规定明确,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0.5‰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❸ 企业改制没签字买断工龄。养老保险应该谁交

原则上你还是原单位职工,由企业和你共同缴纳养老保险。
如果你不上班,没有给企业创造效益,企业有权利拒绝给你缴纳养老保险。

❹ 办理养老保险需要本人去吗

【法律分析】:办养老保险当然是需要本人去的。如果有用人单位的话,可以直接让用人单位代办。具体的可以咨询当地社保中心的工作人员,因为不同地方的规定可能也不一样。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好了,很多人都会选择办理养老保险,因为养老保险可以保证自己退休后的权益。想办理个人养老保险还是比较简单的,可以直接以自由职业者的身份购买养老保险,另外医疗保险也是可以进行购买的。如果要符合参保的条件,是城镇户口或农转非户口。如果是个人第1次办理养老保险的话,那么就需要携带有效的身份证和户口本原件以及复印件,还有一寸的免冠照片两张,直接到当地的社区,街道社保服务中心或者是劳动保障局进行办理就行了,其他的工作人员会告诉你。在办理社保的时候一定要清除自己的缴费标准,因为养老保险的档次是不一样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需要注意的是,携带的身份证必须是在有效期之内,如果过期了的话是不能用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第五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自愿参加社会保险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应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号码。

❺ 养老保险职工不签字缴纳,怎么办

跟他们说清楚了,办养老保险是为了他们好,老有所养,晚年有保障,不签字办不成对他们将来不利。

❻ 买断了养老保险怎么办

买断工龄时,原单位已对买断工龄员工进行了补偿。
目前只能自己在户籍地购买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❼ 如果单位解体了,要职工下岗签字,但职工没有签字,那单位有权力停止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吗

最近,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在一个论坛上表示,由于国企重组等因素影响,要准备迎接第二轮下岗潮。这一论调立刻引发了舆论关注和焦虑,毕竟,上一轮下岗潮造成的梦魇,仍停留在很多人的记忆里。
不过,人们在媒体上读到了这样的言论,“国企改制和下岗潮是后来经济起飞的基础”,国企职工会下岗是因为贪图安逸、“在市场打拼远不如在国企轻松”,“从下岗潮走出来者,绝大多数人都过得更好”……
这种论调在过去的一些年相当流行,然而这些说法对那一次下岗潮中的职工并不公平。
●“下岗”是个中国特色的词语
下岗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
下岗的基本解释是指离开执行任务的岗位,与在岗和上岗区分。在上世纪90年代,下岗一词有了中国特色的含义:职工因企业破产或裁减人员等原因失去工作岗位。
实质上,下岗就是失业,但又与失业有着微妙的差别:失业人员已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档案已转入户口所在地街道、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而下岗职工虽然无业,但未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档案关系仍在原企业。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权威机构都只有“失业”这一概念,而不存在“下岗”这一词语。至于中国为什么会出现“下岗”这个词,2004年南方周末是这样说的:“按照官方的统计口径,有相当多的失业人口没有被统计到失业人口和失业率之中,比如下岗职工、国有企业中的隐性失业人口。”
根据2002年2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全国下岗职工报告:1998年至2000年,全国国有企业共发生下岗职工2137万人,其中,1998年,年初为691.8万人,当年新增562.2万人;1999年,上年结转610万人,当年新增618.6万人;2000年,上年结转652万人,当年新增444.6万人。
●下岗工人都贪图安逸、游手好闲吗?
这些年,有些媒体和学者将下岗工人描述成这幅模样:“没文化,没技能,好吃懒做,死要面子,脏活嫌脏,累活嫌累,干活嫌钱少,宁愿在家打牌搓麻将、上网发帖诉苦喊冤,一心沉浸在过去那种游手好闲不愁吃喝的幻想中不能自拔。”甚至还有人认为,正是这些工人的懒惰,才导致了国企大量倒闭最终破产,而下岗也是他们咎由自取。
这种说法对下岗职工来说极不公平,1998年出现“下岗潮”的原因在于:一,亚洲经济危机影响到中国出口,工厂开工率不足,工人没活干;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央政府提出“三年搞活国有企业”,除了少数有资源垄断优势的大型企业之外,其余数以十万计的企业被“关停并转”。21世纪初,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互联网企业的兴起,与工人下岗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联。
“游手好闲”,“好逸恶劳”,“吃大锅饭搞垮了企业”……是对下岗工人的污名化。当年的下岗工人很多还是技术能手,贾樟柯拍的《二十四城记》里,有个工人问厂长:“20多年,我有没有迟到?20多年,我哪年不是先进?”然而并没有什么用,还是下岗了。
●买断工龄,一夜间几十年的“单位人”成路人
在“下岗潮”之前,很多国企职工过着“单位人”的生活,最大的特点是“高福利低工资”,吃喝拉撒、教育、医疗、养老……一切都由单位来搞定,个人并没有什么财富积累。在很多国企集中的城市,工厂几乎就是城市的主体,比如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如果把工厂厂区和职工住宅区刨除在外,整个地区可能只剩下一两个公园。在这里,所有人的生活都是整齐划一的进厂上班和下班。
歌曲《杀死那个石家庄人》对当年国企工人的描述更加直观:“傍晚6点下班,换掉药厂的衣裳,妻子在熬粥,我去喝几瓶啤酒,如此生活30年,直到大厦崩塌……”
下岗改变了这一切。一开始,企业还给下岗费,后来很多企业干脆就不管了。当年国企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减员增效”(减少企业冗员,增强企业效益),职工虽然下岗了,但还挂靠在单位上,并没有达到“减员”的目的。所以,当时很多国企为真正瘦身,纷纷采取的一个重要手段——“买断工龄”:依据职工的工作时间长短,发放数万元左右的一次性安置补偿费,该职工从此与企业脱离任何关系,不再享有任何该企业的工资及福利待遇。
事实上,“买断工龄”的做法是违法的,当时的《劳动法》就已规定如果企业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员工即使不能迅速重新就业,也能依法享受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待遇,是不能够用“买断工龄”的方式与员工结束关系的。1999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贯彻两个条例、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加强基层征缴工作的通知》中规定:“任何单位都不能以‘买断工龄’等形式终止职工的社会保险关系。”
然而在实践中,采用“买断工龄”这一做法的却比比皆是,以至于成为一个默认事实。不少用人单位甚至以强迫的方式来“买断工龄”,《时代周报》曾报道,2000年7月,在河南省卢氏县公安局五楼突击召开石油公司职工大会,与会领导以“谁不在协解合同上签字就不让出门”相威胁,以此举迫使仅剩三个月、一年、三年、五年的时间就要退休的老职工下岗。
在2009年一项针对沈阳国企职工的研究中,随机挑选的21位被买断工龄的受访者,有11位是被强制买断的,有6位是半强迫半自愿,只有4位是自愿选择了买断工龄。
当时,一年工龄的价格在各省也不同,东北地区大约是2000元,江浙一带则是800元到1000元——也就是说,一个工龄二十年的工人拿了几万元钱就被推到了马路上。
●下岗工人的生活什么样?
当年买断工龄的工人一次性可以拿到几万块,算是不小的数目,但对于四五十岁,没有什么能力寻找新岗位的人来说,这仍然显得不够。何况,很多单位效益不好的下岗职工,根本没有机会拿到这笔钱,只能依靠“低保”生活。
1998年沈阳下岗职工的“生活保障金”为每月240元,只能领两年。此后如果生活难以维持,可以到民政系统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每月205元。想拿到这205元并不容易,只要家里有电器,不管多老多破,都不能申请低保。
根据当时的媒体报道,作为下岗重镇的沈阳市铁西区,那里的工人村农贸市场,猪肉每斤比沈阳别的区便宜5角钱,鸡蛋每斤少2-3角,即便如此,销售量依然很小。
专栏作家吴晓波在文章中还写过这样一件事:“一户家庭夫妻下岗,生活艰辛,一日,读中学的儿子回家,说学校要开运动会,老师要求穿运动鞋。家里实在拿不出买鞋的钱,吃饭期间,妻子开始抱怨丈夫没有本事,丈夫埋头吃饭,一语不发,妻子抱怨不止,丈夫放下碗筷,默默走向阳台,一跃而下。”
●下岗工人再就业有多难?
很多人质疑:下岗工人为什么宁可吃低保,也不出去打工再就业?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郭于华2004年曾对沈阳、长春两市的近千名下岗职工进行过专项调查,她当时的调查显示,下岗职工平均年龄42岁,其中45至49岁所占比例最大,占30.1%,其次是40-44岁年龄段,占26.9%。郭于华曾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这些人再就业很困难,其实大多数人没法再就业,甚至他们的子女,毕业以后,初次就业都出现了问题,你让这批人怎么再就业。”
一些人尝试做一些小生意,也并不容易。针对下岗职工,沈阳市曾有规定,下岗失业者做生意可以“减免一年工商管理费”,但条件是:这个下岗职工必须是首次自谋职业。对于很多没有任何商业经验的下岗职工来说,在几次不成功的创业之后,就要交齐各种税费:工商管理费、摊位租赁费、卫生费、报纸费、消防费……合起来,在当时每月要数百元。
在江浙等私营经济发达的地区,再就业还容易些;在老工业基地,下岗潮爆发的时候几乎影响了整个城市,这时候做小生意,顾客又在哪儿呢?
当时下岗潮爆发的城市,出现了自发组织的劳务市场,求职者胸前挂着牌子,上面写着诸如“水暖工”、“电工”等自己擅长的活计,一有人走过,求职者就追问:“要不要人,要不要人,干什么都行!”对于没什么技能的男性,干得最多的就是保安、门卫。
对于女性来说,再就业则更为酸楚。这些年,沈阳当地一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铁西区很多工人家庭全家下岗,生活无着,妻子被迫去洗浴场做皮肉生意,傍晚时分,丈夫用破自行车驮她至场外,妻子入内,十几位大老爷们儿就在外面吸闷烟,午夜下班,再用车默默驮回。沈阳当地人称之‘忍者神龟’。”
这种生活甚至直接影响到了下岗职工的下一代。纪录片《铁西区》的第三集“艳粉街”,描述了当时生活在铁西区的年轻人,他们几乎都是下岗职工的孩子。父母下岗,收入微薄;年轻人没受过多少教育,又失去了接班工作的机会,每天无所事事,对未来茫然无措。
●时至今日,下岗工人还要担心养老问题
十几年前的下岗职工,如今已经逼近退休年龄,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变得更好,反而要操心养老问题。
中国从1995年正式确立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至2005年最终确定了个人8%,企业20%的缴纳比例。然而,对于下岗职工来说,很多人从下岗的那一天开始企业就停止了为他缴纳保险,如果补缴需要个人承担全部28%的费用。
尽管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放宽缴费年限、免除滞纳金等政策,然而补缴十几年的养老保险仍需要数万元,这对于很多下岗之后就没有正常收入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其实,社保问题在下岗潮之初就引起过一些经济学家和官员的担心。1998年前后,世界银行和国务院体改办课题组分别对社保欠帐的数目进行过估算,一个比较接近的数目是2万亿元。包括吴敬琏、周小川、林毅夫以及出任过财政部长的刘仲藜等人便提出,“这笔养老保险欠帐问题不解决,新的养老保险体系就无法正常运作,建立社会安全网、保持社会稳定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吴晓波在专栏文章中提到:“2000年初,国家体改办曾设计了一个计划,拟划拨近2万亿元国有资产存量‘做实’老职工的社会保障个人帐户,然而,几经波折,这一计划最终还是流产。反对者的理由是‘把国有资产变成了职工的私人资产,明摆着是国有资产的流失’。”
后来,吴晓波在参加一个论坛时,遇到一位当年反对2万亿划拨计划的经济学家。他问,十年以降,对当年的主张有何反思。这位经济学家一边吃饭,一边淡淡的回答说:“不是都过去了嘛。”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❽ 公司实现工龄买断后我没有签字、也没有拿这笔钱,现在公司要求我办理内退、我 能要回买断工龄的钱吗

不能。
办理内退后仍是公司的员工,只是不用上班了,工资按内退员工发放。
所谓的"买断工龄",实际是与公司解除合同,拿钱走人,之后就不是公司的员工了。

❾ 用人单位没有经过本人的同意,就帮本人买养老保险,我该怎么办呢

不合法!
根据《劳来动合同自法》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订立,并由双方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盖章生效。用人单位未经劳动者同意,是不能订立劳动合同的,也订立不了劳动合同。但经劳动者授权他人代订的除外。
如果劳动者已经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且不存在以欺诈、胁迫您签订劳动合同等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条款,不属于用人单位擅自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形,视为双方协商一致订立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
第十六条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❿ 办养老保险需要本人去吗

不需要。
如果说光是单一的交费,也就是说按着灵活就业的方式来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或者说参保的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那么这种情况是不需要本人亲自去交费的,因为缴费都是通过社保局所指定的合作银行来进行交费的。
持有用户的养老保险手册和社保卡,那么就可以要求代办人去合作银行来进行正常的交费就可以了。所以说自行交费的是不需要本人亲自来办理的,一般情况下就算要办理社保转移关系,也是不需要本人亲自来办理的。

阅读全文

与没本人签字买断养老保险怎么办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到退休年龄没有提前通知辞退 浏览:819
办了下岗证还能交养老保险吗 浏览:266
40到50岁穿的裙子 浏览:739
体检吃胶囊是干什么用 浏览:400
50岁阳痿吃什么药调理 浏览:460
长寿驳船厂 浏览:639
中华传统文化孝顺名言 浏览:500
孩子的未来如何与父母相处 浏览:298
关于开展老年消费者活动的通知 浏览:632
什么是城乡养老保险交多少年 浏览:359
4月份的养老金什么时候发 浏览:347
养生堂肉怎么吃 浏览:295
红十字会在重阳节上的讲话 浏览:154
医院体检哪些免费 浏览:125
养老保险内容包括哪些 浏览:599
2016年90岁什么属相 浏览:335
西藏长寿果籽 浏览:408
老人手指甲边缘开裂是什么原因 浏览:826
养老险还有什么险种 浏览:413
80岁脑梗病人血压范围 浏览: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