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吉林省养老金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摘要 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每年交费2000元,交费15年的话,那么你个人账户当中的余额应该是3万元。利息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利息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所以说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就是3万元除以 139=216元你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是216元。然后再加上这个个人基础养老金,我们刚才假设的150元。那么你最终可以获得366元的养老金待遇。
所以说这个300多元的一个退休金待遇并不是很高,但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本身来讲他交的费用就是比较少的,每年经济也就只有2000块钱,而且他每一年交费的这个数额是固定不变的,所以说他获得的退休金相对也是比较少的。
所以说,你的这个退休金待遇每年也是会增长一部分的,虽然增长的不多,但是,比起刚退休时的一个收入待遇还是要多一些的。
❸ 吉林省养老保险的计算方法与缴纳时的计算方法
社会保障金的计提标准一般是按职工个人上年的工资收入标准计算,社保中心每年都要求企业统计上报职工收入,并经核准作为计算依据.扣除的标准是:
养老金:个人8%企业22.5%
医保:个人8%企业22.5%
失业:个人1%企业2%
工伤:企业0.5%
生育:企业0.5%
另外企业还要交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障金由两部分组成:
1.企业应交纳部分
2.职工应交纳的部分,是从职工工资中代扣的
单位在交纳时是一并缴纳,在计提工资时不作处理,发放工资时再处理,分录如下:
一.计提工资时
借管理费用--工资
贷应付工资
二.发放工资时(从中扣除职工应交纳的部分)
借应付工资
贷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障金(代扣职工应交纳的部分)现金(实际发放的金额)
三.一并交纳时
借其他应付款(代扣个人应缴的金额)
应付福利费(企业应交的医保金额)
管理费用(企业应缴的除医保外的金额)
贷银行存款(总交纳的金额)
注:上海市规定企业交纳的医疗保险在"应付福利费"中列支
想了解更多的保险知识,可以进入 >> “多保鱼讲保险”进行免费咨询!
❹ 吉林省最新的退休工资计算方法公式是怎样
当前,吉林省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计算办法如下: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储存余额/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
国发[1997]26号文件实施前参加工作、国发[2005]38号文件实施后退休的参保人员属于“中人”。由于他们以前个人账户的积累很少,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退休后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发放办法按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具体制定的办法执行。
过渡性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度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制度前视同缴费年限×1.2%。
吉林省人民政府
《关于调整和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
吉政发[2004]28号
六、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一)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组成。参保人员达到退休年龄、企业和个人累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满15年的,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实,报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办理退休手续后,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缴费累计12个月计为1年。
1、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参保人员退休是上一年度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原行业统筹单位按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下同)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一年发给1%。计算公式为: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度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个人累计缴费年限×1%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度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参保人员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到规定退休年龄为止。参保人员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是指从1995年起至退休上一年度本人历年缴费工资指数的平均值。参保人员当年缴费工资指数为本人当年缴费工资额与当年全省职工工资的比值。计算公式为: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a1/A1+a2/A2+……+an/An),公式中,a1、a2……an为参保人员退休前1年、2年……n年本人缴费工资额;A1、A2……An为参保人员退休前1年、2年……n年全省职工平均工资;
N为企业和职工实际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
2、个人帐户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月标准为本人个人帐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见附件)。
(二)在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制度前参加工作、本办法实施后退休的人员,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及调节金。
?1、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为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度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与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制度前视同缴费年限和过渡系数的连乘积。过渡系数为1.2%。计算公式为:过渡性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度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制度前视同缴费年限×1.2%
❺ 吉林省养老金计算公式
法律分析: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构成:1、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2、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五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加强社会保险费的征收工作。社会保险费实行统一征收,实施步骤和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六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缴、减免。职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将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明细情况告知本人。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直接向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缴纳社会保险费。
第六十一条 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应当依法按时足额征收社会保险费,并将缴费情况定期告知用人单位和个人。
❻ 养老金的计算方法
您好,退休金发放的标准一般和两个标准关系密切:一个是缴费基数,一个是缴费年限(缴费年限必须在退休前累计缴纳15年方可发放养老金)
1、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3、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4、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
5、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
二、养老金的领取期限
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基础养老金,况且,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根据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领取得越多,相对于交费来说,肯定更加划算。平均缴费指数就是去年按1000基数缴纳,而社会当年平均工资2000那当年指数就是0.5,把每年的算出来平均,很容易,到时候可以计算多少养老退休金的。关键是要知道自己的单位是按照什么基数缴纳的。
关于养老金发放计算问题的解答如上所述,缴纳养老金时会分为两个账户进行缴纳,因此在计算养老金发放的金额时会累计计算两个账户的金额,只要交纳法律规定的养老保险缴纳年限,退休后就会根据缴纳的金额按月发放,不会造成老无所养的状况,这是一种很长远的打算。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❼ 如何计算养老金
养老金计算方法为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相加之和。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度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个人累计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60周岁为139,50周岁为195)。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❽ 吉林省退休金计算公式2021
吉林省2021退休金计算公式如下:退休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其中退休上年度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是指全口径社会平均工资。
缴费指数指的是当年的缴费基数除以当年的社会平均缴费基数。一般来讲,我们的缴费基数上下限都是在60%至300%之间浮动,所以缴费指数一般就是0.6至3。2021年7月1日缴费指数上调到60%。
退休后社保养老金的领取方式如下:
1、参保人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一个月(特殊工种、因病提前退休需提前三个月申请审核或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由参保人或所在单位社保专管员向社保经办机构提交退休申请有关资料;
2、经社保经办机构对参保人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核,且符合按月领取待遇条件的,发放《职工退休证》,从次月起按月支付基本养老金;
3、参保人在领取《职工退休证》的次月15日后,携带身份证、社保卡、退休证到指定银行办理养老金代发借记卡,将账户提供给社保机构,社保部门按照规定每月支付养老金到您指定的账户。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