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社保 早交与晚交的区别
社保的医疗是和社保的养老是一起交的。如果不做养老保险那也不能做医疗保险,而且社保的基数是不确定的。只能是一年比一年交的多,不是交够十五年就可以领养老金,是最少十五年且已经到了规定的退休年龄才可以领取养老金。,早交,个人账户资金就多,领取养老金的公式是。个人账户的资金÷138(60岁退休)加上当年度平均工资的20%或30%(以缴费年限)交几年就乘上百分之几。
② 养老保险早交和晚交有何区别
养老保险早交和晚交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两点:
体现在年龄上。养老保险有个最低缴费年限15年,如果迟交了,那么到了养老的年龄的话需要补满15年的费用,不划算。
体现在费用上。只要社保稳定,消费不断上涨,工资不断上涨的情况下,社保会越交越高,越迟交,交费会越高。
(2)养老金早缴和晚缴哪个更划算扩展阅读
缴费年限的漏洞
现实中,15年年限“硬件”设置可谓“漏洞”重重:其一,违背了社会保障宗旨。目前国家所倡导的养老保险基本宗旨是“低标准,广覆盖”,如果养老保险法硬性规定15年的最低缴费年限,达不到最低缴费年限的不能领取养老金,这不仅等于将已经纳入保险的职工再排除出去,而且更与社会养老保障宗旨相违背。
其二,可能会给缴费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譬如有的参保者就差一两载就退休了,缴不足法定的年限;也有的参保者因失业或者不可抗力的因素,中断了缴费。等等。像类似情况倘若出现,最后只能退回个人账户中的钱。
现在大多养老保险费费率是单位缴20%,个人缴8%,其余政府补助,而记入个人账户的仅为8%。如果缴费不满15年,对个人来说不但不合算,而且会丢掉一笔可观的养老钱。
此外,也会加剧弱势群体贫困程度。倘若国家严格执行最低缴费15年的规定,利益受损最严重的是困难群体。因为,从目前中断缴费的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是下岗失业人员,尤其像眼下的经济危机时期,成千上万的失业者都会因失去工作,让原来的缴费年限作废。
尽管按照此次审议草案,养老保险缴费方式更灵活,可以一次性全缴,也可以在间断后继续缴,但是,对于弱势群体来讲,15年的缴费“门票”,仍会觉得异常昂贵。
③ 养老保险早交和迟交的区别
养老保险早买和迟买的区别是养老保险累计缴纳满15年,退休后就可以领取养老金,也就是买够15年越早,等待领取养老金的时间越长,因为缴纳的养老金有一定的利息,到时候领取的也就多点。
养老金计算公式: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按15%)+个人账户本息和÷120+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997年底前缴费年限×1.4%。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④ 假如同样交15年,养老保险先交和后交哪个划算,退休拿的钱一样多吗
您好!您说的这个问题没有划算与不划算之说。养老保险都是版现在交的时间越长,交权的越多,将来领的养老金也就越多。
但是,这里建议您还是早一点缴纳养老保险比较好。
首先,如果20多岁就缴纳的话,如果辞职,或者停缴几年都没有关系的,到时在办理续交就可以了。而如果等到45岁再交的话,如果中间出现断交,那么可能就会延迟领取养老金的时间,或者是需要一次性补缴的。
其次,20多岁开始缴纳,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以多交一些年限,那么到时领导养老金就会更多一些。而45岁开始交,等到想要多交几年,也不可以了。
最后是,至于您说的通货膨胀,当年的社保费用是按去年平均工资来计算的,所以未来是平均工资会越来越高的,所以早交还是比较好的。
希望我的回答会对您有帮助!
⑤ 养老保险交的早好还是晚好,国家要求要交15年,早交多交可以吗
“五险一金”讲的是五种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这里要注意的是“五险”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五险一金”的缴费比例是什么?目前北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0%(其中17%划入统筹基金,3%划入个人帐户),个人8%(全部划入个人帐户);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单位10%,个人2%+3元;失业保险缴费比例:单位1.5%,个人0.5%;工伤保险根据单位被划分的行业范围来确定它的工伤费率;生育保险缴费比例:单位0.8%,个人不交钱。公积金缴费比例: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但原则上最高缴费额不得超过北京市职工平均工资300%的10%。(统筹基金即:在养老保险制度从国家—单位制逐渐向国家—社会制转变的过程中需要国家统筹,以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及人口老龄化等问题。(1)以企业缴费为主建立社会统筹基金;(2)由职工和企业缴费为主建立个人帐户;(3)政府负担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费用。这种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半基金制有利于应付中国人口老龄化危机,逐渐分散旧制度到新制度的转轨成本,逐步实现由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到个人养老保险制度的转变。)四险一金的缴纳额度每个地区的规定都不同,基数是以工资总额为基数。有的企业在发放时有基本工资,有相关一些补贴,但有的企业在缴纳时,只是基本工资,这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具体比例要向当地的劳动部门去咨询。关于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支取,是在法定允许的情况下才可以领取,是由设保登记部门来发放,比如“养老保险,要达到法定哪炅洳趴梢裕?б当O诚n金的领取也是要具备条件,比如你到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办理失业证明,同时又办了求职证,就是指你失业以后还必须有求职的意愿,这样的条件才可以领取。如果失业之后你不想工作,那么就不能给你发保险金。另外,养老金和失业金是不能同时享受的。·试用期内是否享有保险?在试用期内也应该有享受保险,因为试用期是合同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是隔离在合同期之外的。所以在试用期内也应该上保险。另外,企业给员工上保险是一个法定的义务,不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思或自愿与否,即使员工表示不需要交保险也不行,而且商业保险不能替代社会保险。养老保险的享受待遇累计缴纳养老保险15年以上,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可以享受养老保险待遇:1、按月领取按规定计发的基本养老金,直至死亡。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如下: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按15%)+个人账户本息和÷120+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997年底前缴费年限×1.4%。2、死亡待遇。(1)丧葬费(2)一次性抚恤费(3)符合供养条件的直系亲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按月发放,直至供养直系亲属死亡。注意:养老保险应尽量连续缴纳,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凡企业或被保险人间断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或按有关规定不缴费的人员除外),被保险人符合国家规定的养老条件,计算基本养老金时,其基础性养老金的计算基数,按累计间断的缴费时间逐年前推至相应年度上一年的本市职工平均工资计算(累计间断的缴费时间,按每满12个月为一个间断缴费年度计算,不满12个月不计算)举例来说吧:如果你2020年退休,正常你的基础养老金是2019年的社会平均工资×20%,但是如果你在退休之前养老保险中断了30个月,就是中断了2.5年,按2年算,你的基础养老金就是2017年社会平均工资×20%医疗保险的享受待遇1、门、急诊医疗费用在职职工年度内(1月1日-12月31日)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范围的医疗费累计超过2000元以上部分;2、结算比例:合同期内派遣人员2000元以上部分报销50%,个人自付50%;在一个年度内累计支付派遣人员门、急诊报销最高数额为2万元。3、参保人员要妥善保管好在定点医院就诊的门诊医疗单据(含大额以下部分的收据、处方底方等),作为医疗费用报销凭证;4、三种特殊病的门诊就医:参保人员患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肾透析、肾移植后服抗排异药需在门诊就医时,由参保人就医的二、三级定点医院开据"疾病诊断证明",并填写《北京市医疗保险特殊病种申报审批表》,报区医保中心审批备案。这三种特殊病的门诊就医及取药仅限在批准就诊的定点医院,不能到定点零售药店购买。发生的医疗费符合门诊特殊病规定范围的,参照住院进行结算;5、住院医疗●住院押金:符合住院条件的参保人员,在收入住院时,医院收取参保人员部分押金,押金数额由医院根据病情按比例确定。如被派遣人员单位和参保人员未能按时足额缴纳医疗保险费的,住院押金由派遣人员个人全额垫付;●结算周期:参保人员住院治疗每90天为一个结算周期:不超过90天的,每次住院为一个结算周期;●恶性肿瘤患者门诊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肾透析、肾移植后服抗排异药、患有精神病需常年住院的患者其发生的医疗费用每360天为一个结算周期;●参保人员在定点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家庭病床治疗发生的医疗费用,每90天为一个结算周期;●参保人员出院或阶段治疗结束时,需由派遣人员个人先与医院结清应由派遣人员个人自费和自付的费用,应由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大额医疗互助资金支付的医疗费用,由医院向医保中心申报审核、结算;●参保人员住院治疗,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范围的医疗费的结算,设定基本医疗统筹基金支付起付线和最高支付额;●起付线第一次住院为1300元,以后住院为650元,最高支付限额为5万元;超过最高支付上限的(不含起付标准以下以及派遣人员个人负担部分)大额医疗费用互助资金支付70%,派遣人员个人负担30%。在一个年度内最高支付10万元。住院费用的结算标准,在一个结算周期内按医院等级和费用数额采取分段计算、累加支付的办法。(各项比例有调整时,按新的标准执行)注意啊:非因公交通事故,医保是免责的!失业保险享受待遇失业保险连续缴纳一年以上,档案退回街道后。可以在街道享受失业保险待遇。1.失业保险金:是指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按规定支付给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费用,它是最主要的失业保险待遇。失业保险待遇根据北京市相关文件执行;2.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医疗补助金:是指支付给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的补助。根据北京市有关政策法规执行;3.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的失业人员的丧葬补助金和其供养的配偶、直系亲属的抚恤金按有关规定执行。工伤保险享受待遇在合同期内不幸发生意外,需向企业索取情况说明,并加盖企业公章,尽快(最好在三个工作日内)申请工伤认定并需提供下列材料:1、初次治疗诊断书或住院病历;2、职业病诊断证明(原件、复印件各一份);3、交通事故需提供交通大队的事故裁决书或交通部门的交通事故证明;4、身份证复印件;5、有效期内的劳动合同原件生育保险享受待遇可以报销与生育有关费用报销范围包括,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用、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用、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其他与生育有关的费用。生育津贴按照女职工本人生育当月的缴费基数除以30再乘以产假天数计算。生育津贴为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生育津贴低于本人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由企业补足。生育医疗费用包括女职工因怀孕、生育发生的医疗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品费。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用包括职工因计划生育发生的医疗费用。现在要求,医保缴够20年,养老交够15年才有资格领养老金和享受退休后的医保报销然后还有一点在网上查不出来的东西首先如果去非户口所在地工作比如原户口在北京而去深圳工作无论户口是否转过去深圳万一将来不在深圳工作了那么在深圳交的五险一金能否转出来就很成问题因为现在全国五险一金这个东西没有联网只有北京市内的联网了就是说如果你本来在北京的一家单位工作几年后跳到另外的一个北京单位工作这样五险一金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从其他省市跳的话转的时候会很麻烦能不能转还成问题关于前面提到的五险中的三险是企业和个人共同交纳意思是这样比如对于养老保险比如你的工资是2000那么你个人要交纳8%单位给交纳15%(以上数据都是假设),这些钱都存到你的一个帐户里等到你满足了可以享受养老保险的时候才可以支取(具体条件见前面)然后考虑到上面一段写的内容万一要是转不了的话那么你的钱就白交了还取不出来所有企业和个人共同交纳的部分都是这样的住房公积金也是这样比如按照工资乘以比例假如你每个月要交500单位给你交1000如果你跳槽了这些钱又不能转那么你每个月500就白交了也不能取出来——因为你不符合享受住房公积金的条件,只有到买房子的时候才能取出来那么有人可能会问了那我如果不打算在刚开始工作的城市发展一辈子为了防止将来转不出来五险一金我能不能不交纳?答案是不能至少三险那部分是国家强制必须上的所以比较无奈另外关于五险一金上缴的基数就是拿你哪部分工资乘以那个百分比的问题是这样的首先来看一下工资的构成基本工资+各项福利+奖金很多企业都是只按照基本工资上五险一金的因为如果按照三部分来算的话你个人上的多一些但是单位给你上的更多(企业和个人共同交纳的五险一金都是个人交小头单位交大头)所以很多企业为了给自己省钱基数都是能少则少另外对于福利部分有很大猫腻这个大家将来在签合同的时候一定要问!前面说过住房公积金也是企业和个人共同交纳的但是企业给你交的那部分早晚也是你的(只要你将来买房的话是可以一次性取出来的)比如说你每个月按照比例交500单位可能给你贴1000虽然在你买房子之前这1500是取不出来的但理论上说那1000也是给你的那么有的企业就会把那1000算做给你的福利其实不应该算的!!!!因为那1000是虚的是你在不买房子的时候就取不出来的所以大家在签的时候要问清楚这福利里面有没有包括住房公积金小心啊小心!
介绍你到此网站上查看!什么是养老保险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所谓养老保险(或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这一概念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1)养老保险是在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才自动发生作用的。这里所说的"完全",是以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脱离为特征的;所谓"基本",指的是参加生产活动已不成为主要社会生活内容。需强调说明的是,法定的年龄界限(各国有不同的标准)才是切实可行的衡量标准。(2)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3)养老保险是以社会保险为手段来达到保障的目的。养老保险是世界各国较普遍实行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由国家立法,强制实行,企业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参加,符合养老条件的人,可向社会保险部门领取养老金;②养老保险费用来源,一般由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或单位和个人双方共同负担,并实现广泛的社会互济;③养老保险具有社会性,影响很大,享受人多且时间较长,费用支出庞大,因此,必须设置专门机构,实行现代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统一规划和管理。来看一下今年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吧!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的规定,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这意味着个人养老金计算有了新办法。那么,这种计发办法的变化对职工影响大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次计发办法改革,是以参保缴费年限为基础,以计发基数、计发比例和计发月数调整为重点,以建立参保缴费的激励约束机制为出发点,以保障参保人员的养老保险权益为目标,采取“新人新制度、老人老办法、中人逐步过渡”的方式来设计的。因此,职工的负担不会增加,待遇不会降低。制度设计中的“新人、老人、中人”?关于“新人”——《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实施后参加工作的参保人员属于“新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退休后将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与缴费年限的长短、缴费基数的高低、退休时间的早晚直接挂钩。他们的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关于“老人”——《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实施前已经离退休的参保人员属于“老人”,他们仍然按照国家原来的规定发给基本养老金,同时随基本养老金调整而增加养老保险待遇。关于“中人”——《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实施前参加工作、本决定实施后退休的参保人员属于“中人”。由于他们以前个人账户的积累很少,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退休后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逐步开始做实?《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中明确规定,从2006年1月1日起,养老金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城镇企业和职工的缴费比例仍为28%左右,其中单位缴纳20%,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同时,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都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统一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缴费比例为20%,其中8%记入个人账户,退休后按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出于以下考虑:一是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维护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权益。二是改变各地政策差异较大的现状,统一规范基本保险制度。三是国家出台优惠政策,为统一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办法创造了条件。他表示,这次完善制度,既不会增加企业和个人的负担,也不会降低退休人员的待遇。????问题解答:为什么要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说:计发办法是养老保险制度的关键环节,涉及广大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按照现行计发办法,缴费满15年以上的,基础养老金按当地职工上一年度平均工资的20%计发,个人账户养老金按账户储存额的1/120计发。这种办法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缺乏参保缴费的激励约束机制。缴费15年以上的参保人员多缴不能多得,不符合社会保险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原则,而改革后按照新的计发办法,多缴就能够多得。在老办法下,还有少数人缴费满15年后就不愿缴费了。二是不符合退休人员实际情况。目前我国退休人员退休后的平均余命在25年以上,而按现行计发办法个人账户储存额领取10年后就领完了。因此,这种不够合理的办法应当予以改变。按照新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参保人员每多缴一年增发一个百分点,上不封顶,有利于形成“多工作、多缴费、多得养老金”的激励约束机制,而且这样也更加符合退休人员平均余命的实际情况。??????问题解答:为什么要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说:一是有利于实现部分积累的制度模式。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目标是实现基金的部分积累,也就是说,统筹基金现收现付,用于互助共济;个人账户基金实行积累,用于职工个人未来养老。但在实际运行中,由于养老保险没有资金积累,而退休人员越来越多,为了确保养老金当期发放,不得不动用本应留作积累的个人账户基金。这样既不利于养老保险制度的稳健运行,也会影响将来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要真正实现部分积累的制度模式,就必须做实个人账户。二是有利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到来,必须及早进行基金准备,以承接老龄化高峰时养老金支付的压力,届时如果仅靠当期征缴和财政补助将难以为继。三是有利于促进劳动力流动。参保人员因个人账户没有做实,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受到影响,制约了劳动力的正常流动。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后,个人账户基金具有可携带性,参保人员工作变动时完全可以带着做实了的账户走,从而有利于参保人员流动。当前,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收入也逐年稳步增长,这些都为做实个人账户创造了良好条件。新政出台我们能领多少养老金?按照新制度的设计,职工退休后的养老金分为两部分:一是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二是个人账户养老金,标准为每月发放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的1/120。另外,国家对于“中人”还将给予以过度性养老金为方式的补偿,但是,对于过度性养老金的制定和发放标准新政尚未明确。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中人”的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具体算法为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缴费期限不满15年的按15%)+个人账户本息和÷120举例:北京居民王先生是“中人”,他的平均月薪3000元,养老保险缴费期限为10年,假设10年后北京月平均工资是3000元,那退休后,他能领到多少退休金呢?个人养老账户的规模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后,王先生退休后每月可领到的养老金=3000元×15%+3000元×8%×12×10÷120=690元。其中,(3000元×15%)为基础养老金;(3000元×8%×12×10÷120)为个人账户养老金。
回答者:zsh502-魔法师四级1-1112:08
目前养老保险分为社会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社会养老保险就是楼上各位所介绍的,非常详细,不再赘述.下面通过对比方式来了解一下商业养老险.同社保相比,商业养老险有以下特征:1、保额不受社平工资和相关基数影响。计划退休后每月领1万也可以,计划退休后每月领800也可以,想买多少买多少,不受控制;2、养老金保证领取。社保在领取期内被保险人身故,只能拿到一少部分钱,多数钱都归到统筹里帮助别人去了,也就是说活得越长领得越多,商业养老险相反,计划退休后领20年,即使领取期内身故,余下的养老金也由子女继续领全,不归入任何统筹;3、领取方式更灵活。可以选择一次性领、每年领、每月领等多种领取方式,变通空间较大;4、交费高。社保的保费有单位和政府负责一部分,个人缴纳数目较少,而商业保险所有保费均由个人缴纳,政府或单位不提供补贴,因此费用较高。建议先完善社保,经济宽裕的话,用商业保险作为社保补充,这样可以给未来养老规划较全面的保障。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⑥ 养老保险交哪个档次最划算
您好,农村养老保险与居民养老险是一样的.最好买最高档的.一年费用不高无风险.缴的费永远是你的,比单存钱在银行好多了.个体参保者与个人及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保.每月缴的养老保险费是由_部份组成的(统筹费和个人帐户费)月缴费的60%将被统筹掉.月缴费数的40%进入个人帐户.退休领多少是看个人帐户累计总额来定的.单位参保的职工不缴统筹费只缴个人帐户费.所以,个人参加社保是不划算的说白了就是用自己的钱买了个退休名,到退休时,并非缴得多就领得多.而是缴出多领回少.在寿龄正常的情况下,单位退休的只需4年就能领回个人全部投资.而以个人名义投保的要8年.所以需慎重,参前预算和评估身体.中途不退.年年有涨幅.目前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若把这笔钱投入购房养老.理财等,更实在.社会职工医保可单独买,这个险实际些,回报快.居民养老险可以买比单存钱好.
1、当然是越早参保越有利于当事人届时的养老金 2、根据《社会保险法》,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累计缴费满15年即可按月领取养老金 3、自己参保可以参加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需要到当地社保机构办理参保手续,届时涉及到当事人身份证、户口本、照片、个人档案等资料,年缴费=自己选择的缴费档级*20%,一般是数千元 也可以参加所在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年缴费100~2000左右,自由选择。 当然后者的养老金远低于前者的。
1、当然是越早参保越有利于当事人届时的养老金 2、根据《社会保险法》,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累计缴费满15年即可按月领取养老金 3、自己参保可以参加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需要到当地社保机构办理参保手续,届时涉及到当事人身份证、户口本、照片、个人档案等资料,年缴费=自己选择的缴费档级*20%,一般是数千元 也可以参加所在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年缴费100~2000左右,自由选择。 当然后者的养老金远低于前者的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
⑦ 养老保险是不是早交晚交区别不大
不一样!
养老保险主要根据缴费年限的多少以及缴费基数的高低。
如果同样缴15年,早缴和晚缴也不一样,如:男性甲,从40岁缴到55岁停缴,;男性乙,从45岁缴到60岁,二人年龄相同、缴费年限、缴费基数一样,同时在60岁退休,甲的养老金比乙低,但甲化的钱比乙少。
掌握一个原则:有单位给缴社保的,越早越好、年份越多越好;全部由个人缴费的,缴够15年就行了,当然经济条件好的话,多缴的,今后的生活多点保障。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⑧ 早交和晚交养老金的两大差别,你知道是什么吗
有部分人觉得,既然养老金只要交足15年,退休后就能够领取,那么早交晚交都一样,只要在达到退休年龄前保证交足15年就行。但我想说,实际缴纳时,早交和晚交有这两大差别:
只从时间上看也许不会有什么概念,举个例子,如果两个参保人员,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都是按照8000元计算,缴费指数都是0.6,缴费38年的人,基础养老金=(8000+8000×0.6)÷2×38×1%=2432元,而缴费15年的人,基础养老金=(8000+8000×0.6)÷2×15×1%=960元,也就是说,交38年保费的人最后要比只缴费15年的人每个月多领将近1500元的养老金。这里只是举一个例子,实际缴纳时,还是按照自己所在省市的工资标准来计算,总的来说就是,想要退休后多领养老金,越早交养老保险是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