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养老金怎样计算
1996年1月l1日后参加工作的参保人员属于“新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退休后将按月发给养老金,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与缴费年限的长短、缴费基数的高低、退休时间的早晚直接挂钩。其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沪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
1995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2006年1月1日以后退休的参保人员属于“中人”。由于他们以前个人账户的积累很少,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退休后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和调节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方法与新人相同。月过渡性养老金为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职工本人平均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与过渡系数(1.4%)的乘积;调节金月标准2006年按130元发给,从2007年1月1日起,每年月标准减少13元,2016年1月1日后不再发给。
⑵ 养老金计算方法
养老金计算方法是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
一、养老金计算方法
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
二、关于养老金
养老金,又名退休金、退休费,是中国的一种社会养老保险待遇。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养老金定义为: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养老金本着国家、集体、个人共同积累的原则积累、运作。当人们年富力强时,所创造财富的一部分被投资于养老金计划,以保证老有所养。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就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按照相关规定,中国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通知》,决定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自2018年7月1日起实施。实行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不会增加企业和个人缴费负担,也不会影响离退休人员待遇水平。
⑶ 养老金如何计算
法律分析:退休基本养老金计算办法如下: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是指从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中支付给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指根据参保人员退休时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计算出来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不是指某个退休人员实际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月数,而是根据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测算出来的一个假定的指标。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余额/计发月数。
法律依据:《中国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第十七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第十八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⑷ 【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以下正确计算是那一条
养老金的计算方式要用几句话是不容易解释明白的,只有自己去看当地社保的文件。不看原文,就会越来越糊涂。
一是目前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还没有统一,所以各地有一些区别。
二是即使计算公式相同,但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系数从1.2到1.4的都有。
三是增发项有差别。比如独生子女有的是一次性奖励,有的是增发2-5%
等等。
全国大多数省市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计算公式为
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即:
基础养老金 (A+A×Q)÷2×M×1%
个人账户养老金 (K÷L)
过渡性养老金 1.4%×(A+A×Q)÷2×M1(1996年后参保缴费的无此项)
(A)退休时上年度全市城镇经济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每年三月前后由当地统计部门公布)
(L)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55岁170、60岁139月等 略)
(Q)参保人平均缴费指数(各个参保月缴费指数的算数平均值)
(A×Q)指数化月平均工资
(M1)建立个人账户前实际缴费年限和实行个人缴费前视同缴费年限(多指1993年之前工作年限)
(M)退休年龄当月的实际缴费年限(M1+实际参保缴费年限)
此外,参保人如符合特殊贡献待遇、独子待遇、孤寡待遇和其他政策待遇的,有增发比例。养老金不足最低保障补足额的,按最低额补足。
⑸ 养老保险与退休金怎么计算
按照新制度的设计,职工退休后的养老金分为两部分:一是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二是个人账户养老金,标准为每月发放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的1/120。
另外,国家对于“中人”还将给予以过度性养老金为方式的补偿,但是,对于过度性养老金的制定和发放标准新政尚未明确。
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中人”的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具体算法为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缴费期限不满15年的按15%)+个人账户本息和÷120
举例:北京居民王先生是“中人”,他的平均月薪3000元,养老保险缴费期限为10年,假设10年后北京月平均工资是3000元,那退休后,他能领到多少退休金呢?
个人养老账户的规模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后,王先生退休后每月可领到的养老金=3000元×15%+3000元×8%×12×10÷120+=690元。
其中,(3000元×15%)为基础养老金;(3000元×8%×12×10÷120)为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规模由本人缴费工资11%调整为8%
单位缴费的部分不会减少;总体上退休后待遇不会降低
新政策规定: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并且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单位缴费将全部用于社会统筹,确保当期的基本养老金发放;个人缴费则全部用于积累,用于本人将来的养老问题。
很多人想知道,这是不是减轻了单位对个人的养老责任、会不会降低将来养老金的收入?
对第一个问题,专家的解释是:原本由单位缴纳、打入个人账户的3%,现在虽然不入个人账户,但会转而注入统筹基金。这相当于这部分钱从左口袋进入了右口袋,并没有跑掉,最终仍然会用于发放基本养老金。
对第二个问题,专家的回答是,这样调整,只是待遇结构发生了变化,待遇水平不会降低。
以职工缴费年限35年退休为例,改革前基本养老金的目标替代率是58.5%,其中20%为基础养老金,38.5%为个人账户养老金;改革后目标替代率调整为59.2%,其中基础养老金替代率调整为35%,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调整为24.2%。新老办法对比,基本养老金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基础养老金增加,个人账户规模有所降低,总体水平与改革前大体相当。
个体户参保
政策上给予倾斜,城镇企业职工缴费总比例为28%左右,个体工商户缴费比例统一调整为20%,计发办法相同
养老新政策在覆盖面上进一步扩大——明确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都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国家在政策上给予这部分人适当倾斜。目前,城镇企业职工缴费总比例为28%左右。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比例统一调整为20%。后者比前者的缴费水平总体上低8个百分点,但其计发办法相同。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测算表明,按改革后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退休后所领取的养老金要大大高于其本人缴费所能支撑的待遇水平。(白天亮)
⑹ 退休工资怎么计算 最准确的退休工资计算方法公式
养老金计算公式,全国就一个,从来就没有最准确和不准确之分。
⑺ 养老金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以上两项A+B之和为每月领取额)
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负担:企业按本企业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北京是19%,其他城市可能不同),职工个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缴纳(一般为8%)。
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以个人身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按20%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全部由自己负担。
所谓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是指企业或者职工个人用于计算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数,用此基数乘以规定的费率,就是企业或者个人应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金额。在我国,缴费基数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的申报,依法对其进行核定。
(7)养老金计算与养老金测算哪个正确扩展阅读:
申请条件
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已办理退休手续;
2、所在单位和个人依法参加养老保险并履行了养老保险缴费义务;
3、个人缴费至少满15年(过渡期内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如今,中国的企业职工法定退休年龄为:男职工60岁;从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职工55岁;从事生产和工勤辅助工作的女职工50岁,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女年满55周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