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老服务 > 空巢老人养老面临什么问题

空巢老人养老面临什么问题

发布时间:2022-05-28 06:25:31

⑴ 论述空巢老人面临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一、现阶段“空巢老人”的现状
空巢老人的定义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性加大,家庭结构也在不断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单独居住或老年夫妇独立生活在一起,子女均成年且长期不在身边,又无他人照料,便逐渐形成的一个新的群体。根据民政部的数据,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城乡家庭养老条件明显缺失。而且,空巢化还在持续。不仅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上学造成大量家庭“空巢”,城市青壮年外出上学、就业以及异城居住和同城分别居住情况也十分普遍。这对于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形成了强烈冲击,而且“空巢老人”的生活也出现各种问题并逐渐为大众所关注。
(一)空巢老人生活孤独,缺乏照料
这几乎是所有空巢老人的写照,因为自己的子女不是在外就学就是在外就业,要不就异城居住或者同城分别居住,只有放假有时间的时候才会回来和家中的老人聚聚,可见日常的日子里这些空巢老人生活该有多孤独。几乎所有的空巢老人都一样,平时只有自己和老伴在家或者自己单独一人在家,没有什么人照料,生活起居全靠自己,而且老年人都有些许疾病所以更加不敢出门,害怕一出门发病的话晕倒在外。一般城市的基本设施要好于农村,有些老人还可以在一起打打牌,晚上去广场跳跳广场舞,但是在农村由于基础设施落后没有固定的娱乐场所所以生活更加单调。
(二)空巢老人精神空虚
正是因为空巢老人生活孤独,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所以常年自己在家就更会造成精神空虚。两个老人在一起可能还好一些,可以说说话。但是老伴去世的“空巢老人”因为年纪大了社交圈变窄,常年一个人独处,孤单、落寞的情绪不断增多,这也是老年人最怕的。如果长期生活在寂寞、沮丧的情绪里,不仅容易引发情绪障碍、抑郁症等,也会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很不利的影响。这些不同程度上的焦虑、不安、孤独、失落、抑郁等情绪,与病痛等肉体上的伤害相比,对许多“空巢老人”来说则是一种更大的伤害。经常独处、很少与人交流的老人往往更容易产生悲观情绪,甚至会产生厌世的念头。
(三)空巢老人的人身安全问题
一方面老年人的身体已经衰老,一旦出现急性的疾病而身边又没有人及时救助时就会出现事故。而且空巢老人都是和子女分开住,城市里有退休金的老年人还好最起码有经济来源,而对于农村里的老年人来说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只有靠子女接济,但为了减少子女的负担,好多老年人都会隐瞒自己的病情,有病就拖,一拖再拖,往往错过了最好时机。另一方面,老年人自己在家行动不便,更易出现事故。一旦家中遭到盗窃或者出现其他问题,老年人的人身安全就是最大的问题。
二、空巢老人出现的原因
(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不断增多
从老年人口规模上看,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老年人口。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78亿,是全球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3.6%。而从老龄化的速度来看,中国是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的。“十二五”规划期间,中国将迎来第一个老年人口高峰,年均增加860万左右,预计到“十二五”期末全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2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6%。可见我国老年人数量大增,老年人口不断增多。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随之出现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空巢老人”问题。
(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现在我国已经开放“二胎”政策了,说明我国劳动力红利已经消失。曾经的计划生育规定只能要一个孩子,人口的增长速度的确放缓了,但是独生子女家庭造成了很多问题,就像:失独老人问题、老龄化问题、空巢老人问题等。因为只有一个孩子所以家长肯定对这一个孩子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够吃最好的、喝最好的、上最好的学,所以等到孩子上学之后就变成了父母自己一人在家,孩子在外上学或者孩子在外打拼的局面,造成了空巢老人的社会现象。
(三)年轻人和老年人的观念存在差异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也不断发展。随着大城市的不断发展,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不断提高,很多年轻人更倾向于在大都市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近年来“北上广”还有东部城市不断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年轻人。更多的年轻人为了追求在大都市里生活,宁愿在大都市里蜗居、当蚁族也不愿意回自己的老家,陪陪自己的父母,而老年人为了不耽误自己的儿女的前程也就独自生活了下去。
还有一些年轻人觉得老年人和自己的观念、行为有差异,为了不引起没有必要的误会,所以会选择和老年人分开住。有些老人想得开认为自己有自己的活法,但是也有些老人认为那是年轻人嫌弃自己,所以心情更加抑郁。
三、空巢老人的解决对策
(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培育专业的护理人员
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对于那些孤苦无依、生活困难的特殊空巢老年人,政府有责任进行免费救助,通过机构供养的方式,让这部分老年人安度晚年;国家应通过兴办养老福利机构和建设养老福利设施,培育和发展养老护理服务市场,运用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相结合的方式,解除空巢老年人缺少日常护理和社会照料的困境,使“空巢老人”的生活不在拮据并且得到照料并得到改善。并且我国目前老年专业化服务水平不高,既缺乏专业的管理公司,又缺乏大批专业的护理员。而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必须不断探索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专业化服务,以应对老龄化问题。
(二)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积极应对“精神空巢”
要鼓励城市和农村因地制宜的建设老年文化场所。经常性地搞一些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让老人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加大社区活动场所建设,同时培养护理人员和志愿者队伍。从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出发,提供就餐、就医、生活料理等各种形式的免费或廉价人性化服务,基本实现老年人“困有所助、需有所帮”的要求。整合村庄、校舍,利用农村文化大院、体育大院、文化书屋等各类场所,整合资源。不论利用哪些形式最终的结果都要解决老年人精神空巢的问题,让抑郁、孤独情绪远离老年人。
(三)加强“孝”文化的宣传,提高子女的责任意识
虽然我国制定了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年轻人的责任感,但这并不是根本的解决措施。一方面,弘扬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加大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子女自觉地陪伴父母,赡养父母,承担起自己责任。政府对那些做得好的典型要加以宣传并奖励,这是社会的导向问题,引导子女“见贤思齐”。要在道义上谴责做的不好的人改过自新,最终形成良性循环。另一方面,恪守孝道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以在中小学教材里增加更多的尊老爱老内容,让公民们在小时候就接受孝的教育,这才是事半功倍的长远之计。

⑵ 空巢老人的社会问题及措施有哪些

空巢老人的社会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而导致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损失。

解决空巢老人的社会问题的措施:

1、便捷服务

救助服务,不用拨电话就可以享受及时便捷的救助,家中只需安装一个呼叫器,轻轻按下按键,大病小灾都能第一时间得到回应,同时还可以享受家政等日常服务。

2、爱老活动

减轻政府负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尊老敬老为己任,传播爱老美德,服务老龄化社会,是企业公民积极奉献爱心的契机。

也是构建企业和政府关系的良好健康渠道,通过企业向社区老人捐赠援通一按灵,让更多需要帮助的空巢老人得到全面的居家养老安全保障。

(2)空巢老人养老面临什么问题扩展阅读:

“空巢老人”使现有的养老体系面临三大挑战:

1、生活保障

主要是经济方面,尤其是农村地区老人的养老问题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任务,目前的新农保水平还太低。

2、日常照料服务

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服务,是当前应对老龄化的核心问题。目前的老年专业化服务水平不高,既缺乏专业的管理公司,又缺乏大批专业的护理员。

3、精神慰藉

目前老年人的精神慰藉主要靠家政服务员,专业的心理从业人员较少。在不少专家看来,受到冲击最为严重的正是作为养老最基础的家庭层面。

⑶ 如何解决空巢老人的社会问题

1、要尽早建立和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其次,要尽快并认真建立农村养老制度,推广实施社会基本养老不仅在城市,即使在农村也日显其重要与紧迫。

2、要积极发展老龄产业,开拓老年消费市场。根据老年人口的特殊需求推动老龄产业发展。

3、要让老年人融入充满活力的经济社会生活,充分发挥老年人力资源优势的作用,认识老年的价值,愉快安度晚年。

4、增强空巢老人的幸福感,常回家看看。情感寂寞是空巢老人都会存在的问题,多给予老人关心,陪伴父母,让父母老有所依。

5、把建立“一键通”、“一号通”、“社区呼叫中心”列为社区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属于国家公共财政支持的范畴,正是满足人民群众实际生活需求的重要举措,也是帮助空巢老人更好的面对突发状况。

空巢老人性格特征

家庭“空巢”综合常常表现出的症状是心情郁闷、沮丧、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平时愁容不展,长吁短叹,甚至流泪哭泣,常常会有自责倾向,认为自己有对不起子女的地方,没有完全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另外也会有责备子女的倾向,觉得子女对父母不孝,只顾自己的利益而让父母独守“空巢”。

社会针对老年人的电视节目少、健身娱乐设施不足,导致老人的精神生活贫乏。再加之空巢老人社会活动减少、子女关怀不够,极易引发精神疾病。

⑷ “空巢老人”晚年生活很孤独,独生子女家庭如何解决父母养老问题

“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人。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首届全国智能化养老战略研讨会介绍,空巢老人比例很大,到2050年,我国临终无子女的老年人将达到7900万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占54%以上,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也再次引发关注。

未来怎么养老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在子女自己出力外,还希望能有一些政策帮扶,健全我国养老体系,让老人安享晚年。

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

⑸ 那些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的飞速发展,中国在20世纪末迅速迈入了老龄化社会的行列。而当老龄化遭遇“空巢”现象时,空巢家庭的养老问题便突显出来,空巢家庭及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也便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国内学者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城市空巢家庭及空巢老人的研究上,对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较少涉及,而专门针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经验研究更少(陈建兰,2008)。因此,本文对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展开专门的调查与研究,这在理论上是很有意义的。同时,研究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并据此提高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也关系到农村和谐社会的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研究中,在全国范围的大型抽样调查没有展开的背景下,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中国农村空巢老人展开分地区的研究,是比较可行的研究路径。而江苏省苏州市可以作为中国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代表之一,2008年,苏州的GDP达到6701亿元,位居全国城市第五位,而同年苏州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1680元,远高于全国4761元的平均水平。此外,苏州市在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面也已经做出了一些领先全国的探索实践,例如,在苏州农村地区,老年农民(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无需缴纳养老保险费即可获得每月100元以上的养老补贴。因此,本研究以苏州农村为例,分析中国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这不仅对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挑战有现实意义,而且对中国其他地方也有借鉴意义。

⑹ 什么是“空巢老人”现在的养老现状是什么

空巢老人。从字面理解就是说 。老人自己在窝里呆着。没有别人的陪伴。回
引申为人老了退休了。儿女答相继长大工作。有自己的生活和事业。老人就自己生活。
每天与寂寞为伴了。
行动力不足的老人或者单身老人一般就会被送去养老院。这就是说消费养老。
儿女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原因。工作和家庭的牵绊导致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老人。
其次是心理层面。人老了爱唠叨。记性差。行动力缓慢。儿女会很没有耐心去照顾关怀老人。

⑺ 空巢老人的社会问题及措施是什么

空巢老人的社会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而导致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损失。

解决空巢老人的社会问题的措施:

1、便捷服务

救助服务,不用拨电话就可以享受及时便捷的救助,家中只需安装一个呼叫器,轻轻按下按键,大病小灾都能第一时间得到回应,同时还可以享受家政等日常服务。

2、爱老活动

减轻政府负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尊老敬老为己任,传播爱老美德,服务老龄化社会,是企业公民积极奉献爱心的契机。

也是构建企业和政府关系的良好健康渠道,通过企业向社区老人捐赠援通一按灵,让更多需要帮助的空巢老人得到全面的居家养老安全保障。



多关爱老人:

1、老人要从思想上摆脱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建立新型家庭关系。

减轻对子女的心理依恋。要尽早将家庭关系的重心由纵向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转向横向关系(夫妻关系)。适当减少对子女的感情投入,降低对子女回报父母的期望值。特别是子女到了“离巢”的年龄,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逐步减少对子女的依恋状态。

2、老人要及时地充实新的生活内容,尽快找到新的替代的角色。如培养兴趣爱好,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调整生活方式,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和公益性劳动等。

3、儿女应加强对老人的“精神赡养”,常回家看看。

儿女应该在情感上和理智上有体贴父母的习惯,即使 “离巢”,也要增加与父母的联系和往来的次数,以避免父母家庭“空巢”综合征的发生。和父母住同一城镇的子女,与父母房子的距离不要太远。

对于身在异地的子女,除了托人照顾父母,恐怕更加要注重对父母的精神赡养了。子女要了解空巢老人在情绪上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应经常与父母通过电话进行感情和思想的交流。

⑻ 如何解决空巢老人家庭养老问题

无论是空巢老人还是独居老人都存在养老问题。

养老问题已日益重专要,无论是城里属还是农村,有一个最佳方案可以满足各个家庭父母子女的内心需求,对大家来说也比较能接受。

建议在社区建托老所,如果有托老所,养老就不是问题。

人的一生有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工作单位这些社会平台,唯独老年人缺少托老所。

有人说有养老院,对大多数人来说经济条件达不到,离家远,儿女探望不方便,老人身体不好还是要请假照顾。

在居住区建托老所的好处:

1,健康的老人每天来去自由,有活动交流的场所,解决孤独寂寞;

2,对于身体不好或空巢的老人,可以寄宿在托老所,有专业的医务人员和护工;

3,老人上托老所可以去自己居住区的,身体不好的也可以去儿女居住区的,这样儿女放心,工作不受影响,探视方便;

4,创造大量的服务就业岗位。

最后需要我们共同呼吁,这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需求,巨大的市场,有资源有资本的投资进来,希望政府部门从政策方面提供配套支持,比如基建配套,对社会发展养老事业也是贡献,因为谁都有父母,谁都会老去。希望老人都有尊严的老去。

⑼ 空巢老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独居老人面临的最大困难有哪些?

(一)老年疾病

空巢独居加上老龄退化会有身心困难。一是我国老年人中70%患有慢性老年病,15%患严重疾病。慢性疾病伴有不可逆的并发症,需要终生治疗及护理。二是老人行动迟缓或不便,常引发伤亡事故,如上下楼梯跌落、用煤气时烧伤烫伤等。三是日常起居需要有人提供卫生清扫、购物、洗衣、做饭等帮助。

(二)心理问题

子女不在身边易产生心理问题。一是行为偏离,缺乏交流沟通使得性格病态:处事认真的变成固执生硬、急躁、乖僻;文雅清高的变得不爱交际;性格随和的发展成任性粗野等。

二是孤独抑郁,独居老人有可能会出现孤独、压抑之感,情感日渐脆弱,会产生衰老和死亡的联想,导致自卑、烦躁、焦虑、多疑。三是失落依赖,生活单调注意力无法转移时会产生内疚、负罪、失落和依赖,常常因为小事而抱憾终身。

(三)经济困难

部分空巢老人,因为经济收入低,对社会依赖性很强,这一特点在孤寡老人、高龄老人和老年妇女当中特别突出。经济困难导致入不敷出,会影响到老人健康保障和医疗保障等必要的开支,而致恶性循环。

(四)操劳过度

儿女的孩子要操心,儿女们的地也要操心,儿女们都有工作,地里的活都是老人们在管,久而久之会造成身体不支,出现疾病。

阅读全文

与空巢老人养老面临什么问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户口影响退休金吗 浏览:144
养老金缴费基数不同有什么区别 浏览:974
我的父母的作文有哪些 浏览:443
重阳节手抄报简单小学生 浏览:309
深圳职工养老金基数 浏览:477
老年人健康思想 浏览:935
教师养老保险交多少 浏览:510
老年人干咳什么原因 浏览:533
北京市中人退休金有消息吗 浏览:560
潍坊市老年大学瑜伽表演视频 浏览:897
北京社保养老金怎么涨 浏览:790
农电服务公司退休年龄 浏览:729
养生馆在美团选什么品类 浏览:155
2017农村养老险 浏览:300
老年人患上肠梗阻应注意什么 浏览:433
养老保险转吗 浏览:567
特禀体质的人如何养生 浏览:242
股市养老金是什么 浏览:117
乐清男孩父母为什么要报警 浏览:219
退伍军人到四川养老保险怎么交 浏览: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