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为什么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降低了
1月,全国迎来职工社保重要调整!
这是您在祥顺财税俱乐阅读的第16,001篇
根据国家部署,2022年1月1日起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统一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和缴费基数是全国统筹制度的重要内容。多地社保缴费规则发生了变化!赶紧学习下!
01
统一全国缴费标准
又涨了!
2021年多省陆续发文,明确将逐渐过渡统一全国养老缴费标准,单位部分社保费将增加,员工到手工资也将发生变化!
(1)逐步统一养老缴费比例
2022年1月起,全国各地将统一执行国家核准的参保单位和个人缴费比例,调整后,养老保险缴费统一为:单位缴费比例为16%,个人缴费比例8%。
养老缴费金额=缴费基数×缴费比例
2022年1月起,广东、厦门、浙江、四川等地将调整单位养老保险缴费标准,单位缴费比例低于16%的市,统一将调整为16%,对于单位而言,人均缴费金额上涨了!
2021年年底,浙江省发布关于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政策的规定,明确从2022年1月1日起,统一按职工个人缴费工资之和核定单位缴费工资,单位缴费比例调整为16%,城镇个体劳动者缴费比例调整为20%。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雇主的养老保险费全部由其本人缴纳;雇工的养老保险费,由雇工缴纳8%、雇主缴纳12%。
本次调整,只是把单位缴费比例由原先的14%,上调整为16%,个人部分保持不变。在缴费基数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社保缴纳的单职工社保费用增加了79.74元。
(2)逐步统一养老缴费基数
按照国家部署,统一以「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依据核定参保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上下限。
2022年起,全国各省将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下限过渡至「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的60%。
2021年年底,四川省发布关于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政策的规定,明确2022年1月起,以全省上年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0%和300%分别作为个人缴费基数下限和上限。
调整后,四川省社保最低基数从3416元调整为3726元,涨了310元!
小编提醒:福建省、广东省等仍可按照不低于最低工资进行缴费,后续也将过渡至国家标准。但HR需要特别注意关注政策变化,以便及时响应。
02
平均工资影响社保权益?
(1)什么是平均工资?
社会平均工资,简称平均工资,通常指某一地区或国家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全部职工工资总额除以这一时期内职工人数后所得的平均工资。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9〕13号)规定:各省应以本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加权计算的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核定社保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
(2)平均工资如何影响你的社保权益?
03
调整社保年度为自然年度
目前全国各省对于社保缴费年度的设定暂未统一,存在两种标 准:①每年7月到次年6月为一个“年度”;②每年1月到12月为一个“年度”。
2022年开始,统一“社保缴费年度”也是国家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一项重要措施。
全国多地也开始调整社保缴费年度,如厦门市从1月起,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度调整为自然年度(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江苏省也在2021年下半年11月的时候,公布了2022年1月31日—2022年12月31日的缴费基数。
(1)为什么要关注“社保缴费年度”?
一个城市,同一个年度只有一个缴费上下限标准,每年当地人社局都会更新缴费上下限标准。
因此对于财务和HR来说,需要十分关注当地的“社保缴费年度”,关系到年度内的员工社保缴费标准调整、补差。同时,个别地区社保跨年度补缴难度加大、产生滞纳金,需要财务注意在年度节点,检查清楚单位参保缴费情况,以免增加企业风险!
(2)忘记调基申报怎么办?
如果没有在规定时间之前进行申报或者忘了申报,那社保基数将上调,这是《社会保险法》中的规定,如果你没有申报,就按照上一个月基数的110%作为新的申报基数。所以财务们一定关注基数变化。
04
五险一金合并申报
继北京五险一金合并申报后,上海也于今年开始五险一金合并申报了。
一、 优化企业缴费工资申报流程,实现合并申报、数据互认,每年 4-6 月企业可登录 上 海“一网通办”, 点击“税费综 合申报” 栏目,按规定进行社会保险费(包括养老、医疗、失业、 工 伤、生育)和住房公积金缴费工资申报,实现“五险一金”缴 费工资合并申报、数据互认。
二、完善企业缴费工资申报系统,最大化便利企业税费申报 企业进行“五险一金”缴费工资申报,系统可自动获取企业基本信息,智能预填申报表数据,逐步实现企业从“填表”到“补 表”、“补表”到“核表”的转变。
三、各参保单位应在申报期限内按规定申报“五险一金” 缴费工资,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确保参保职 工的合法权益
五险一金合并申报,给企业提出一个什么需求呢?
如果你要想合并申报,有三大条件要符合才能合并申报,第一个就是信用代码、社保、公积金必须要一致;第二个就是社保人数一定要多于公积金人数,而且信息是一致的;第三个就是公积金已经完成了汇缴,而且是正常的缴费状态,不是欠费状态。只有这三个条件都符合才可以进行合并申报。
05
这些社保变化
这将给企业带来什么影响?
1、企业社保成本增加,企业将面临多重压力
(1)单位缴费减免“刚性回调”压力
2020年,全国普遍性开展社保阶段性减免,主要涉及到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中小企业免征,医疗、生育保险单位缴费减征。
2021年,大部分稳岗减负政策仍在持续进行中,社保各项费用都有不同比例的减免,企业还有一定的扶持政策。但2022年,这些减免政策是否延续,仍是未知数。如果不延续,那么单位缴费减免将面临“刚性回调压力”。
(2)政策制度差异“洼地拉齐”压力
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后,洼地地区将感受“洼地拉齐”的压力。
2、社保合规必要性增加
2021年,国税总局发了一个通知,提到了很多大数据的联动:比如在2025年,要实现大数据和税务的监控、监管的深度融合,2025年要进行全面的数据整合、数据共享,进行数据的风险评估来去看企业的数据。
如果企业全部按照下限来申报基数,那大数据就会算出来企业是有异常情况的,因为不可能企业所有人的员工的工资都是一样的。所以企业要注意,未来通过数据去比对,通过数据看到异常是作为财务来说要特别关注的。如果五险一金合并申报全国普及,那么部分企业不为员工交公积金的情况,也很难继续。
社保基数跟工资是挂钩的,现在社保费已经全面转由税务征收。税务部门是有工资数据、个税数据的,如果再掌握社保数据,那比对起来是非常容易的,只是什么时间点比对,所以合规从来不是方向的问题,只是时间和时机的问题。
3、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之后,可能让以前可能存在的重复参保、交错参保、缺漏险种参保等问题浮出水面,企业需要提前梳理和规范管理内部社保关系。
企业应当对社保扩面全覆盖趋势有正确预判,结合企业自身用工实际情况,从被动侥幸走向主动设计,拥抱趋势,提前规划用工社保合规管理,梯次消化合规成本,推进参保覆盖和社保合规。
文章来源:注册会计师、高顿中级会计职称,内容仅供读者学习、交流之目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⑵ 为什么直接把我养老保险的基数给我下调了
摘要 养老保险的基数下调,说明我们所承受的社保缴费金额,包括企业单位的缴费金额和我们个人的一个缴费金额,都会相对应的有所降低,这就是社保缴费基数降低,给我们带来一个实实在在的好处。
⑶ 社保缴费基数降低会影响退休金吗
会的丶因为退休养老金与社保费紧密相关。交纳基数是上年度平均工资。随便降低涉嫌违法。
⑷ 养老保险单位缴费降到16%,对职工将来退休收入有影响吗
写在最前,职工的养老保险缴费结构是单位缴费+个人缴费。
现在养老保险单位缴费降到16%,对职工将来退休收入是没影响的。
事件经过
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实施方案》,各地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从原来规定的20%,下降到16%,同时把缴费基数的核定标准也相应下降。还有在2020年底之前实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筹,以及提高养老金中央调剂的比例到3.5%。
影响职工退休金的因素有以下:
1.缴费年限的长短;
2.缴费水平的高低;
3.退休时候的社会平均工资;
4.退休年龄;
最后总结
这次降低的是单位缴费率,从20%下降到16%,主要影响是宏观的,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经济,可以让企业降低人工成本,以及鼓励小微企业为员工缴纳社保,同时时为了做个养老保险的统筹。
⑸ 为什么直接把我养老保险的基数给我下调了
摘要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⑹ 保险基数调整对个人有什么影响
社保基数调整对个人的影响如下:一般来讲缴费基数越高,养老金待遇就越高,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待遇也会越高。我国的养老和医疗保险都是采取统分结合的方式运行,也就是个人交一部分,单位再按相应比例交一部分,两部分的资金组成了个人账户基金。而个人、单位交多少就取决于社保基数,所以基数对养老金以及医疗保险的影响是决定性的。以养老保险为例,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保险金、过渡性养老金和补贴构成。社保缴费基数低会影响个人账户养老保险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⑺ 今年养老基数下调会不会影响退休后养老保险金的降低
1、会有影响,基数低,缴费就少,个人账户金额也就少了。
2、影响养老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退休上年度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基数的高低、缴费年限的长短等,缴费基数越高、年限越长,退休时领取养老金也越多。
⑻ 公司把我的缴费基数下调了会给我们来带什么影响
降低社保缴费基数,有利于减轻低收入者缴费负担,让更多低收入者交得起社保,享受社保待遇。同时,低收入者拿到手的工资也有望增加。
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各地由过去依据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改为以本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加权计算的全口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核定缴费基数上下限,使缴费基数降低。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可在本省平均工资60%—300%之间自愿选择缴费基数。
据了解,一般情况下,职工的社保缴费基数是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但是,工资收入较低和较高的参保职工,则要按照各地每年公布的社保缴费基数下限(平均工资60%)和上限(平均工资300%)作为自己的缴费基数。
而在核定缴费基数上下限的时候,多数省份是以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来确定,而不包括工资水平低的私营单位。这样一来,每年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都会随着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上涨而提高,个人和企业的社保缴费也会水涨船高。
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对中新网记者表示,社保缴费基数与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挂钩,但其统计口径主要是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水平比较高。按照这个基数缴费,社保负担就比较重,很多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因此交不起社保,员工也就无从享受社保待遇。
如今,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虚高”的状况终于迎来改变,随之也会带来一系列正面影响。“两箭齐发”确保社保负担真正降低
“社保降费有两个维度,一是降低费率,二是降低费基。”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执行研究员张盈华对中新网记者表示,5月1日起各地可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从原规定的20%降至16%,但如果缴费基数扩大的话,就会抵消掉费率下降的减负效果,所以要同时降低缴费基数。张盈华说,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比较高,私营单位则比较低,把私营单位加入进来进行加权计算的全口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也会随之降低。这样一来,基数降低,费率也下降,双重措施就可以使企业社保负担得到真正降低。避免对低收入群体的制度性挤出
由于各地过去依据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核定缴费基数上下限,造成基数存在一定的不合理,部分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因为觉得缴费负担重而选择不参保,从而形成了对低收入群体的制度性挤出现象。早在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就提出,将城镇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纳入缴费基数统计口径范围,形成合理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缴费基数,避免对低收入群体的制度性挤出。杨燕绥分析,扩宽统计口径范围,将小企业、民营企业纳入进来,预计缴费基数将下降10%左右,这样把费率和费基都降下来,企业的社保负担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减轻,也让更多工资比较低的群体能够参保。低收入者的到手收入有望增加在受访专家看来,降低社保缴费基数,有利于减轻低收入者缴费负担,让更多低收入者交得起社保,享受社保待遇。同时,低收入者拿到手的工资也有望增加。举个例子,假设某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6000元,社保缴费下限为平均工资的60%,也就是3600元。小王工资为2000元,低于缴费下限,但他要按照3600元的下限为基数缴纳社保,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比例为8%,他每月养老保险缴费288元。如果重新核定之后的全口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降为5000元,社保缴费下限就会降为3000元,小王此时每月养老保险缴费降为240元,每月到手收入就会增加48元。
⑼ 换单位后缴纳五险一金标准降低了,对退休后有什么影响
五险一金缴费标准降低了,以后退休时退休金略有所低,但是影响不是很大,如果你以前单位缴纳社保费年限长那么影响不大。
⑽ 社保缴费基数降低了对以后的退休金有影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