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养老院的性质是啥
敬老院(geracomium),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非营利性组织,又称养老院。西方国家的养老院通常由地方政府或慈善机构与企业合作开办,能接收有各种各样需求的老人。
㈡ 养老院的房屋建筑有哪些
养老院的房屋建筑有哪些需要满足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第4条是具体的设计标准规则:
4 建筑设计
4.1一般规定
4.1.1 老年人居住建筑应按老龄阶段从自理、介助到介护变化全过程的不同需要进行设计.
4.1.2 老年人公共建筑应按老龄阶段介助老人的体能心态特征进行设计。
4.1.3 老年人公共建筑,其出人口、老年所经由的水平通道和垂直交通设施,以及卫生间和休息室等部位,应为老年人提供方便设施和服务条件。
4.1.4 老年人建筑层数宜为三层及三层以下;四层及四层以上应设电梯。
4.2 出入口
4.2.1 老年人居住建筑出人口,宜采取阳面开门。出人口内外应留有不小于 1.50m x l.50m的轮椅回旋面积。
4.2.2 老年人居住建筑出人口造型设计,应标志鲜明,易于辨认。
4.2.3老年人建筑出人口门前平台与室外地面高差不宜大于0.40m,并应采用缓坡台阶和坡道过渡。
4.2.4缓坡台阶踏步踢面高不宜大于120mm,踏面宽不宜小于380mm,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2。台阶与坡道两侧应设栏杆扶手。
4.2.5当室内外高差较大设坡道有困难时,出人口前可设升降平台。
4.2.6出人口顶部应设而篷;出人口平台、台阶踏步和坡道应选用坚固、耐磨、防滑的材料。
4.3 过厅和走道
㈢ 哪位知道养老院锅炉房属于住宅建筑还是公共建筑
不属于,养老院的建筑设计应该参照《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40-2003 现在的养老院,尤其是商业性质的老年公寓,房屋功能上和旅馆建筑的功能要求很多类似,但是具体设计标准还是和旅馆建筑的设计标准是不同的!主要表现在楼梯,日照,。
㈣ 养老院属于什么性质的单位
养老院属于民政局管;
敬老院,为老年人养老服务的社会福利事业组织,又称养老院。西方国家的养老院通常由地方政府或慈善机构主办,接收靠福利救济或低收入的老人。
民政局,是政府主管社会行政事务的职能部门。履行着“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群众解愁”的重要职能,主管救灾救济、双拥优抚安置、民间组织管理、基层政权建设、城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区划地名等工作。
㈤ 敬老院属于几类防雷建筑
首先您说的“几类防雷建筑物”的判断依据,应该是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标准的第三章版讲述建筑物的防权雷分类。
根据此分类可知,分类的判断依据大概归为这几点:
1、建筑物的重要性,比如是否是国家级的;
2、建筑物遭受雷击后的后果,比如是否会引起爆炸等造成人身伤亡的事故;
3、建筑物的预计雷击次数,以及地区的平均雷暴日。
所以判断敬老院的防雷等级,可根据这三点综合考虑。看一下当地雷暴日数进行对照;计算预计雷击次数;调查敬老院周围环境,有无类似工厂等的易燃易爆设施等,再进行具体的判断。
希望可以给你带来帮助。
㈥ 养老院属于住宅吗
养老院它属于一个机构,从严格意义上说,应该验收,但是目前养老院有公办和民办的,其性质有所区别,以及用途等其他方面,具体还要看各地的地方政策。
㈦ 开办民营养老院对于营业场所的房屋性质有何要求
您好:
不知道你是哪个地方的?具体的条件要看各地民政部门规定。
比如上海是这样的:
房屋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以上,住养人员人均使用面积不少于10平方米。
属于租赁场所的,租赁期不少于5年;
应方便老年人出入,楼层需要有货梯;
设有厨房、厕所、洗浴等基本生活设施以及公共活动空间,厨房应配备必要的清洗消毒设备。
从业人员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
建立消防安全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通畅等。
一、申办民办养老院手续:(一)申办人向拟办机构所在地的县级民政部门提交筹办申请书,可行性报告和申办人有效身份证件。(二)申办人经民政部门审核同意后可开始筹建民办养老院。(三)经同意筹办的民办养老院具备开业条件时,向批准机关申请领取《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
二、享受优惠政策:(一)免缴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施工管理费、防空地下室易地费、墙体革新费、学校校舍修建附加费、散装水泥专项基金等有关收费。(二)免缴城市煤气和供水的增容费。(三)用水、电、煤气,按照居民生活或行政事业的分类价格择低执行。(四)福利性、非营利性的民办养老院,暂免征企业所得税,以及民办养老院自用房产、土地、车船的房地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
更具体的建议到当地民政部门咨询。
㈧ 敬老院属于什么性质机构
敬老院是非营利组织,又称养老院。我国的敬老院是在农村“五保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期,农业生产合作社对缺乏劳动能力、生活没有依靠的鳏、寡、孤、独者,实行保吃、保穿、保烧、保医、保葬(儿童则为保教),简称“五保”。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对五保户实行集中供养,在全国各地兴办了一批敬老院。1978年以来,随着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和集体经济的发展,敬老院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1988年,全国农村已有敬老院36665所,有756个县(县级市)在乡镇普遍办了敬老院。城市街道也办起了敬老院。
(8)养老院属于什么建筑扩展阅读: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要发展居家、社区和互助式养老,推进医养结合,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现阶段最优化的养老模式,是以居家养老为基础,在社区内整合和调动各种医疗、养老资源,就近、就便发展互助养老。这种模式被形象地称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居家养老护理”。
以居家养老为基础,是我国养老模式的必然选择。从率先老龄化国家的实践看,养老最终要回归家庭。一方面,我国老年人多、增长快,在现有机构养老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更需要居家养老的支撑。
另一方面,“孝亲敬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邻里守望相助”等优秀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选择以居家养老为主,以社区为依托顺理成章。这样的养老模式一旦涵盖绝大多数老人,将成为社会养老中最节约、最有效的资源利用形式,也最有利于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老人在家庭这种熟悉的环境中会感到安全、温馨、舒适。居家养老有利于老年人独立自主,发挥功能,实现个人价值,促进社会进步,也有利于代际关系和谐与社会安定。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情况各异,为满足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医养结合和机构养老也不可或缺,可以跟居家养老互相促进,互为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