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养老保险中的“老人”,“中人”,“新人”
《国务院关来于建立统一源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在全国范围按照统账结合的方式统一了养老保险制度,通常将统账结合之前已经办理退休的人称为“老人”,将统账结合之前参加工作,之后到龄办理退休的人称为“中人”,将统账结合之后参加工作的人称为“新人”。2005年《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将指数化概念引入养老金的计发办法,并且实行了5年过渡期,对此也有人将新计发办法实施以前退休的人称为老人,这类人仍然按以前方法计发,不受影响;将新办法实施后5年过渡期内到龄实行过渡办法计发养老金的人称为“中人”,(此类人退休时,如果按新办法计发的基本养老金高于老办法,高出的部分每年按一定比例发给退休人员,如果按新办法计发的基本养老金低于老办法的,按老办法的数额予以补足);将新办法过渡期结束后到龄办理退休完全按新办法标准计发基础养老金的人称为“新人”。关于老人、中人和新人,更多的用法是针对第一种划分。
2. 发放过度性养老金为什么有的人有而有的人没有
摘要 您好,非常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3. 养老金中的补发和调整补发是什么意思
4. 是不是要等中人死完了才兑现补发退休金
大概到你说的这个时候也不会补发。从2014年开始公务员、事业编中人,按现在计算办法发放退休金,也就过度十年,到2024年公务员、事业编退休金计算并轨企业编计算公式,也就是说计算办法与企业统一了。自己想还能补发吗?
5. 过渡性养老金笫三批次发放特殊人群指什么人
过渡性养老金是“中人”基本养老金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中人”具体指的是哪一部分人呢?“老人”和“新人”又指哪些人?为什么“中人”退休后基本养老金要加上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如何计算?什么是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是统一制度后“中人”基本养老金的一个组成部分,即在基本养老金的计算中,计算“中人”临界点之前的养老金。它是为解决“中人”无个人帐户年限的养老金问题而设立的。因为在“统帐结合”之前参加工作、之后退休的人员,其在“统帐结合‘’之前的工作年限没有实行个人帐户,退休时的个人帐户全部储存额中就没有体现这段年限的劳动贡献情况,因此其退休时的基本养老金除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之外,还应加上没有个人帐户年限(即参加工作至”统帐结合“之间)的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如下:过渡性养老金=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Rד中人”临界点之前的本人缴费年限其中:R为计发系数,其值在1%—1.4%之间,由各地测算后确定;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某“中人”退休时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本人缴费工资平均指数。“中人”临界点之前的本人缴费年限,对统一制度之前实行“办法一”和“办法三”的地区而言,“本人缴费年限”为该地区实施“统帐结合”、建立个人帐户之前的本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对原实行“办法二”的地区而言,“本人缴费年限”为实施统一制度之前的本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
6. 退休中人补发240个月的工资
想多了,240个月、二十年啊,就打一个月只补一百,也要两万四,一下子发那么多的,加上又有那么多人,这得多少钱去了,那些富裕的地方咬咬牙还能受得了,但是大部分地方没有那么多钱!!!除非上面脑子进水了,才能做出如此决定!!!每年涨两百四,或者百分之二点四的退休金,慢慢来还差不多!!!
7. 养老金并轨方案内容中中人是指哪些人
当地养老保险并轨之前已经参加工过,并轨时还没有退休的职工叫中人。
已经退休的叫老人。
并轨之后参加工作的叫新人。
8. 哪五种人可以补发5年养老金
残疾人,贫困人,退休的老年人,以及现在国家大力提倡的空巢老人,还有家中有子女,但是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都会补发养老金。
【基础分析】
以四川为例,从2020年9月底开始分批次兑现中人养老金。第一批兑现了2014—2015年退休中人养老金。
2021年开始,兑现2016—2017年退休中人养老金,2021年4月开始兑现2018—2019年退休中人养老金。
所以如果你是2016年退休中人,到2021年补发了新待遇,那就是补发5年的养老金差额。
如果你是2018年退休中人,那么2021年补发,那就是3年的养老金差额。
最后需要说明一下,补发5年养老金跟补发50%概念不一样的,补发5年养老金,表示你退休5年了,期间领的养老金少了,所以补上。
而养老金补发50%,指的是2019年退休中人,因为这是过渡期第5年,补发比例50%。举个例子就是,老办法养老金4000,新办法5000,高出1000,补发50%就是500,所以最终待遇就是5500。
【个人建议】
根据我国的相关政策,所谓的补发5年养老金待遇,要求是从退休人员的首次领取养老金月份开始进行计算的,在生活中如果有其他问题的话,也可以携带相关证件到当地社保局进行咨询,这样可以更好的避免问题的产生,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符合相关标准,但是没有享受相关政策的,也可以携带相关证件到当地社保局进行办理。
【拓展资料】
2018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可领取,总体调整水平按照2018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左右确定,调整办法是继续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并实现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调整办法基本统一。定额调整要体现公平原则,挂钩调整要体现“长缴多得”、“多缴多得”的激励机制,可与退休人员本人缴费年限(或工作年限)、基本养老金水平等因素挂钩;对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可适当调整水平。
9. 哪五种人可以补发5年养老金
法律分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之后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在编职工。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条: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10. 五种人员补发5年退休金
您好,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省各机关事业单位已陆续将增加后的工资发放到公务员手中,省内各地因具体情况不同,进展有快有慢,但都会在国家规定的7月底前完成。
目前,已有个别单位将补发工资打入工资卡内,7月份工资在本月底或下月初发放。还有部分单位为达到7月底前调整完毕的要求,已提前预发7月份工资和补发工资。
本次补发的工资属于已扣除2014年10月1日起至今职工需缴纳的8%养老保险和4%职业年金后的增加部分,是自2006年后我省公务员再次迎来的工资普涨。
相关人士透露,在本次工资调整中,对于涨幅为负数或涨幅低于100元的人员将给予100元的临时性补贴,涨幅最少的人都将获得10个月也就是1000元的临时性补贴。
事实上,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缴纳的养老保险、职业年金、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为职工的应发工资。涨工资后,应发工资也随之“水涨船高”,除了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外,医疗保险费用也比之前有所增加。这就是小王实际增资略低于理论上的增资幅度的原因。
二、退休后养老金怎么发放
1、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算公式为:
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计算公式为:
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
4、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计发。2015年及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金。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