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登记工作
保险小编帮您抄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3月28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郑州举办省直首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业务经办工作培训班,标志着河南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登记工作正式启动。
根据国家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意见,河南省按照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工资制度改革领导小组部署,积极稳妥、分批分类启动参保登记工作。全省首批参保登记193.5万人,其中省直单位5万多人,今年上半年实施养老保险费征缴和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
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业务经办工作培训之后,紧接着还要开展全省各市、县(市、区)业务经办工作培训,并适时启动第二批单位参保登记工作。今年年底前,全省机关事业单位360多万人将全部纳入养老保险,实施到位。通过改革,河南省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与城镇企业职工统一实行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双轨制”将成为历史。
Ⅱ 怎么办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转移
养老保险,全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转移的办理流程:
职工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出手续时,应提供《职工养老保险手册》、转入地社保机构基金账户的开户银行、名称、账号和转入工作单位名称。
养老保险关系转入:
调入的职工需要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入手续时,由参保单位专管员携带《事业单位增加人员计划指标卡》,职工调动的《行政关系介绍信》、《职工养老保险手册》、《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单》到社保机构业务部门办理。
社保机构业务经办人应对参保单位提供的资料进行认真审核,审核的主要内容:缴费年限;个人账户存储额;缴费基数;个人缴费金额;转移金额。
审核无误的,报部门负责人在《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单》上签字后,交转移人到财务部门办理结算手续。
养老保险关系转出:
职工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出手续时,应提供《职工养老保险手册》、转入地社保机构基金账户的开户银行、名称、账号和转入工作单位名称。
养老保险关系转出手续的办理程序如下:审查《职工养老保险手册》;核算缴费年限、缴费基数、个人账户存储额、个人缴费金额、转移金额;打印《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单》并由经办人、主管领导签字后,加盖保险关系转移专用章;填写《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登记表》,由转移单领取人签字后,将《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单》领取人到财务部门办理结算事宜。
Ⅲ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怎么查询
可去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查询。
《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对其有相应的规定:
第十六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建立缴费记录,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并应当按照规定记录个人账户。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保存缴费记录,并保证其完整、安全。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至少每年向缴费个人发送一次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通知单。缴费单位、缴费个人有权按照规定查询缴费记录。
(3)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登记扩展阅读:
《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相关法条:
第五十三条 用人单位应主动配合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做好基本医疗保险的管理工作,指定专、兼职人员做好本单位的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业务,接受参保人员的监督。
定期向每一名参保人员提供年度缴费工资基数、基本医疗保险费的缴交情况以及个人医疗帐户情况企事业单位因破产、撤销、解散或者其他原因终止的,须为其终止时在册的在职职工。
第五十四条 以上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作为基数,按用人单位与职工个人的缴费比例之和一次性缴清两年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其原在职职工享受两年的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Ⅳ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
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单位缴费)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个人缴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按本人缴费工资8%的数额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个人工资超过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低于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个人账户储存额只用于工作人员养老,不得提前支取,每年按照国家统一公布的记账利率计算利息,免征利息税。参保人员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依法继承。
因此,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和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从制度上根本解决了差别,没有任何区别。
Ⅳ 濮阳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认证
3月28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郑州举办省直首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专保险业务经办工作培训班属,标志着河南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登记工作正式启动。
根据国家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意见,河南省按照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工资制度改革领导小组部署,积极稳妥、分批分类启动参保登记工作。全省首批参保登记193.5万人,其中省直单位5万多人,今年上半年实施养老保险费征缴和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
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业务经办工作培训之后,紧接着还要开展全省各市、县(市、区)业务经办工作培训,并适时启动第二批单位参保登记工作。今年年底前,全省机关事业单位360多万人将全部纳入养老保险,实施到位。通过改革,河南省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与城镇企业职工统一实行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双轨制”将成为历史。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Ⅵ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哪里管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事业单位实行退休金制度,这对于保障退休人员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出台之后,近几年五个试点省市进展一直非常缓慢。如何解决改革中所遇到的难点,切实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是当前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现实问题。重要意义(一)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健全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客观要求(三)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利于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制度沿革(一)事业单位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始建于20世纪50 年代,成型于1978 年。(二)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经贸委所属10个国家局管理的242个科研机构、中央所属的178家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以及原建设部等11个部门所属的134个科研机构改革了管理体制,实行属地化、企业化管理,这些转制的科研机构实行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三)2006年,原人事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办法>的通知》明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70%—90%计发(退职人员按50%—70%计发)。(四)2009年,为推动事业发展,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约束功能,经国务院批准,事业单位分三步走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在职职工领取绩效工资,对离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贴。(五)2008年,国务院原则通过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省市先期开展试点,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配套推进。(六)2015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了这项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
Ⅶ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系统
我是负责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业务的,可以给你这样解释一下,在不同的省内市是不一样容的系统构成,我们这里是管理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系统叫做机关事业社会保险局,管理企业保险的叫做社会养老保险局,前者简称机关保险局,后者简称社会保险局,那么你是社会团体,是归社保局管理,具体的不同之处在不同的省市也有不同的差别,如果就我这来讲,事业单位保险分为财政全额,差额等,还有合同制参保的不同,企业那边有高低线的不同,这是专业的东西,不会是很容易明白的,但是我可以给你解释,你虽然是社会团体,但是社保局的参保对象包括城市自由人,社会团体,企业人员,所以你的养老保险是归社会保险局管理,有些地区没有机关事业社会保险局,因为已经和社保局合并了。所以国家大方向是这样的。目前国家正在努力的方向是社保,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如何更加走近企业还要等事业单位改革以后。希望你满意我的回答。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