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五险一金中的养老保险怎么计算
养老保险,自己交%,单位交20%,你自己交104,那么交费基数是1300,单位需要为你缴纳的养老保险数额为1300*20%=260。
五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社保分单位缴纳部分和个人缴纳部分。具体社保费缴费比例分别为:
1、养老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20%、8%。
2、医疗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12%、2%。
3、失业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2%、1%。
4、生育保险单位缴纳0.60%,个人不缴。
5、工伤保险单位缴纳2%,个人不缴。
(1)工作中的养老保险扩展阅读:
一、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已办理退休手续。
2、所在单位和个人依法参加养老保险并履行了养老保险缴费义务。
3、个人缴费至少满15年(过渡期内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如今,中国的企业职工法定退休年龄为:男职工60岁;从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职工55岁;从事生产和工勤辅助工作的女职工50岁,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女年满55周岁。
二、养老保险的作用
1、有利保证劳动力再生产
通过建立养老保险的制度,有利于劳动力群体的正常代际更替,老年人年老退休,新成长劳动力顺利就业,保证就业结构的合理化。
2、有利于社会的安全稳定
养老保险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养。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大,人数也越来越多,养老保险保障了老年劳动者的基本生活,等于保障了社会相当部分人口的基本生活。
对于在职劳动者而言,参加养老保险,意味着对将来年老后的生活有了预期,免除了后顾之忧,从社会心态来说,人们多了些稳定、少了些浮躁,这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3、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各国设计养老保险制度多将公平与效率挂钩,尤其是部分积累和完全积累的养老金筹集模式。劳动者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的数额,与其在职劳动期间的工资收入、缴费多少有直接的联系,这无疑能够产生一种激励劳动者的职期间积极劳动,提高效率。
此外,由于养老保险涉及面广,参与人数众多,其运作中能够筹集到大量的养老保险金,能为资本市场提供巨大的资金来源。
尤其是实行基金制的养老保险模式,个人账户中的资金积累以数十年计算,使得养老保险基金规模更大,为市场提供更多的资金,通过对规模资金的运营和利用,有利于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2. 关于养老保险与工龄的关系
外地户口在本地可以办理个人社保,办理方法有个人名义缴纳或者以单位方式参保或续交。工龄指的是职工从事以工资收入为其全部或主要生活资料的工作年限。每工作一年,就形成一年工龄。
因此,养老保险并不代表就有工龄,养老保险就开始有工龄养老缴费年限与工龄的相关信息如下:
一、工龄的分类:
1、一般工龄:累计工作年限(可以间断)。
2、连续工龄:不间断工作年限(养老保险实施前,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
二、缴费年限:
是指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养老保险费的累计时间。缴费年限与连续工龄不完全等同。根据现行政策,缴费年限分为“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
三、“视同缴费”年限:
指实行个人缴费制度前全民和县以上集体企业原固定工按规定计算为连续工龄的工作时间。(通俗地说,养老保险实施前,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
四、“实际缴费”年限:
是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职工实际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年限。
(2)工作中的养老保险扩展阅读:
特殊情况的连续工龄计算:
一、上学期间的连续工龄计算。
职工离职考入各类学校学习期间的连续工龄计算,分三个阶段处理:
1、1970年以前进入高等和中等专业学校学习的国家职工,在学习期间照发原工资的,其在校学习期间及学习前后的工作时间可以计算为连续工龄;由本人申请经领导批准离职上学,学习期间由学校发给助学金的,学习期间不计算工龄,但其学习前后的工作时间应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2、1970年至1978年进入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学习的国家职工,其学习期间及学习前后的工作时间可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3、1979年以后考入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学习的,其学习期间不计算工龄,学习前后的工作时间可以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二、关于军龄和知青连续工龄计算。
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当兵期间的军龄,可与参加企业、事业或国家机关工作之后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参加生产劳动的时间也可以计算为连续工龄。
3. 自由职业和有工作单位的上养老保险十五年满,有什么区别吗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自由职业者交够15年养老保险年龄内不到不能享受养容老保险待遇。
养老金领取条件: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就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就是说,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要领取养老金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二是累积缴纳养老保险费满15年。所谓法定退休年龄,就是指职工退出工作岗位并有资格领取养老金的年龄。
按照相关规定,我国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以下称特殊工种)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
4. 工作期间,自己上缴的养老保险可以取回来么
离职后,可以取回你个人缴交部份,以及公司帮你交的3%可以归你的帐户,具体为:到社保局拿一张退保单,或是让原单位的在网上下载给你,你填上你个人的信息,粘上身份证复印件,由原单位加盖公章后,拿你的身份证原件到社保局就可以退了。
5. 工作中的社保问题
你现在工作的这家公司肯定是没有给你缴纳五险一金的,因为你在社保局和医疗专保障局的属账户上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参保关系还是在上一家公司的,你的上一家公司需要带着你和公司的解除劳动关系的一些证明,到社保局医保局办理相应的停保手续,而你现在就职的一家新的公司,需要到社保局医保局给你办理参保关系,也就是从上一个公司调入下一个公司的这些手续,他们都只没给你做的。所以现在你的参保关系应该属于暂停的,而且还是在上家公司暂停的,你需要让你这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人员赶快到社保局给你办理相应的参保手续。因为现在机构改革的原因,医疗保险,已经从人社部门脱离了,成立了一个新的单位,所以说你们需要跑三个单位才能办好。首先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第二医疗保障局,第三,住房公积金。
6. 在厂上班养老保险怎么交,年交个人应该交多少
在企业上班,参加的抄是职工社保,其中职工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金额=本年缴费基数*8%,其中,本年度缴费基数是当事人上一年度月均收入结合当地本年度缴费基数的上下限确定。
例如:当事人上一年度月均收入为3000,而当地本年度缴费基数为3200元的话,那么当事人本年度缴费金额就应当是3200*8%=256元。
而当事人上一年度月均收入为5000,而当地本年度缴费基数为3200元的话,那么当事人本年度缴费金额就应当是5000*8%=400元。
7. 自己工作时交的三险一金中的养老保险跟家里帮忙交的养老保险有冲突吗
有
只能享受一份
建议听新农保交职工社保。老家不愿意可以让社保局出具证明已经交社保。
8. 在公司上班,个人养老保险应该交多少
在企业上班,参加的是职工社保,其中职工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金额=本年缴专费基数*8%,其中属,本年度缴费基数是当事人上一年度月均收入结合当地本年度缴费基数的上下限确定。
例如:当事人上一年度月均收入为3000,而当地本年度缴费基数为3200元的话,那么当事人本年度缴费金额就应当是3200*8%=256元。
而当事人上一年度月均收入为5000,而当地本年度缴费基数为3200元的话,那么当事人本年度缴费金额就应当是5000*8%=400元。
9. 机关事业中人养老保险得待遇怎么计算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工资与退休年龄有关。因为影响养老金高低的因素版主要有:退权休上年度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基数的高低、缴费年限的长短等等,并和上述因素成正比。
基本公式:基本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个人账户本息和÷120+调整系数,各地实际计发公式会有差别,以当地政策为准。
1、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3、机关技术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费分别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工资之和、岗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