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退休时计算社平工资是以退休时的社平工资还是以养老保险缴费截止日的社平工资为准
按停止交费的前一年计算。企业或者职工个人用于计算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内数,用容此基数乘以规定的费率,就是企业或者个人应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金额。企业一般以企业职工的工资总额作为缴费基数。
职工个人一般则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为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数。在我国,缴费基数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的申报,依法对其进行核定。
一般来说,职工缴费工资如果高于所在省市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300%的,以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300%作为缴费基数;职工缴费工资低于工资所在省市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40%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40%作为缴费基数。
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负担:企业按本企业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北京是19%,其他城市可能不同),职工个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缴纳(一般为8%)。
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以个人身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按20%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全部由自己负担。
Ⅱ 惠农政策下六十周岁以上每月可享受多少基础养老金
国家支付88元,省级政府支付各省不同。合计全国最少的省是100元左右。
Ⅲ 西安市2018年六十岁以上的农村老人基础养老金是多少
2018年西安地区60岁以上农村老人每月多少钱的基础养老金。现在到2019年3月份给农村农民基础养老金向上调了没有?
Ⅳ 退休后基础养老金的计算是以户口所在地当时的平均工资为基数还是全国统一标准
确切说是按参保地上年度社平工资进行计算,因为户口所在地并不一定是参保地.
Ⅳ 地方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多少岁以上
你的提问可以直接到当地社保局退休办咨询。因为由于地区差别,情况会有些不一。
Ⅵ 【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以下正确计算是那一条
养老金的计算方式要用几句话是不容易解释明白的,只有自己去看当地社保的文件。不看原文,就会越来越糊涂。
一是目前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还没有统一,所以各地有一些区别。
二是即使计算公式相同,但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系数从1.2到1.4的都有。
三是增发项有差别。比如独生子女有的是一次性奖励,有的是增发2-5%
等等。
全国大多数省市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计算公式为
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即:
基础养老金 (A+A×Q)÷2×M×1%
个人账户养老金 (K÷L)
过渡性养老金 1.4%×(A+A×Q)÷2×M1(1996年后参保缴费的无此项)
(A)退休时上年度全市城镇经济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每年三月前后由当地统计部门公布)
(L)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55岁170、60岁139月等 略)
(Q)参保人平均缴费指数(各个参保月缴费指数的算数平均值)
(A×Q)指数化月平均工资
(M1)建立个人账户前实际缴费年限和实行个人缴费前视同缴费年限(多指1993年之前工作年限)
(M)退休年龄当月的实际缴费年限(M1+实际参保缴费年限)
此外,参保人如符合特殊贡献待遇、独子待遇、孤寡待遇和其他政策待遇的,有增发比例。养老金不足最低保障补足额的,按最低额补足。
Ⅶ 基础养老金是以省范围计算还是市的范围
养老金全国统一在哪里交都是一样,计算是在某个城市交满十年,领取养老金就按该城市的标准领取,如果在多个城市都没有交满十年的那么应该是转回户口所在地,领取养老金的时候就在户口地领取。
Ⅷ 在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中,以下哪一个不是影响要素
没有涉及到具体选项,没法帮你选择呀,建议对应下面内容自行选择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
Ⅸ 在养老金计算公式中‘基础性养老金’的详细解释
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分别按下列版办法计算:
(一)基权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计算公式为: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算公式为:
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三)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计算公式为:
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
按以上公式计算过渡性养老金时,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低于1的,按1计算。
(四)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计发。2015年及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