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退休以后户口迁到外地,社保也需要迁移到外地吗
退休以后自己的户籍迁移到异地,那样个人社保也要转移到外地吗?大家说假如你退休以后,户籍所在地出现了改变,那样我们自己的社保是不用转移,由于由于你早已正常的申请办理进行退休了,因此你享有退休金发放的地址,包括你社保待遇享有地点是不可以变动的,也是不可以开展转移。
很显然在医保报销方面,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毕竟也是可以享受到实时报销的待遇,所以说选择几家离自己居住地比较近的医院,或者说医疗条件比较好的医院,也是未尝不可的,说不定外地的医院比起你们本地的医院,医疗条件更好一些,那么也等同于是因祸得福。
B. 跨省社保一定要转移吗
跨省社保一定要转移。原因如下:
1、在异地换工作,需要申请申报转移之后才可以进行累计,否则是无法直接累计缴纳年限;
2、多个地方的社保是可以合并到一起的,但是前提是需要申请社保转移,将多个地区的社保转移到一处方可累计计算。
社保异地转移步骤如下:
1、准备相关材料社保卡,并确保有余额、离职证明,并确保公司已经把社保处于“停用”状态、个人身份证;
2、到当前所买社保的区社保局的社保服务中心区办理社保转出业务;
3、进入社保局后,不需要拿号排队,可直接在社保自助终端机上根据提示办理;
4、在自助终端机上打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凭证”。这两个凭证在一张纸上,并且已经盖好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专用章。
5、最后,持盖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专用章的缴费凭证至转入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社保转移手续即可。
查询社保办理情况有以下三种方法:
1、通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通过输入自己的社保编码、密码、验证码查询;
2、通过去当地社保局以及拨打社保局服务电话这两种进行政策咨询和信息查询;
3、携带身份证、医保卡或者社保卡到当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办理大厅查询。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二条
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医疗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C. 职工养老保险不跨省转移可以吗
养老保险尘蠢关系需要转移的前提是跨省或跨制度流动,如从广西的某公司跳出到北京的某公司,这两个公司在不同的省份,这种情况叫做跨省流动,需要转移养老保险关系。如果不跨省原来交的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后来到公司上班参加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这种情况叫跨制度流动,也是需要转移养老保险关系的。
如果是不跨省在不同的地方和公司上班,是如轿不需要转移养老保险的,准备退休前进行养渣兄肆老保险合并即可。如果你想硬是要转移养老保险的话,因为每个省市都不一样,建议咨询当地社保机构。
D. 养老保险可以跨省转移吗,养老保险异地转移
养老保险可以跨省转移。养老保险异地转移办理流程:
1、新参保地审核转移接续申请并向原参保地发出同意接受函;
2、原参保地办理转移手续;
3、新参保地接受转移手续和资金。
暂行办法规定每个流程的办理时间最多为15日,也就是说养老保险跨省转移可在45日内完成。
三个流程走完之后即可办妥转移接续手续,暂行办法规定每个流程最多15个工作日,也就说,参保者最多45个工作日就可以将全部手续办完。
养老保险异地转移条件:
1、男性年满50周岁和女性年满40周岁不接受转移;
2、缴费满十年才可在参保地领取养老保险待遇。
养老保险跨省转移标准:60%
养老保险关系转接将采取“双转移”模式,其中个人部分全额转移,统筹部分转移缴费基数的12%,相当于统筹部分的60%。
养老保险异地转移具体如下:
1、参保人员返回户籍所在地就业参保的,户籍所在地的相关社保经办机构应为其及时办理转移接续手续。
2、参保人员未返回户籍所在地就业参保的,由新参保地的社保经办机构为其及时办理转移接续手续。
3、参保人员经县级以上党委组织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批准调动,且与调入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不受以上年龄的规定限制,应在调入地及时办理好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手续。
4、打印《缴费凭证》。参保人离开就业城市前持本人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离职证明(加盖单位公章)、社保卡到就业城市的社保局或本市各镇(街)社保办事处打印本人在本市参保的《缴费凭证》。
5、申请转移接续。参保人持《缴费凭证》到新就业参保地的社保机构申请办理养老保险关系接续。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九条
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基本养老金分段计算、统一支付。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E. 养老保险能够转移到外地吗
养老保险能够转移到外地。
如果当事人是因为因工作变动需要转移社保的,带齐养老保险手册、个人档案、新应聘单位的名称以及新单位参加养老保险所在社保机构出具的接收函,到所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转移职工携带身份证件和离职证明到原社保局开具《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把缴费凭证交给新公司或转入地社保局。转入地社保局向原社保局发出《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联系函》,两方对接后即可进行转移。
此外,除了线下转移社保关系,也可以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si12333.gov.cn)或掌上12333在线办理社保转移,转入地是否支持网上社保转移,请以实际开通情况为准。
而在发生跨省或跨制度流动时需要办理转移接续。跨省就业时,就可以把在原工作地缴纳的养老保险费转移到新工作地,与新工作地的缴费合并,两地的参保缴费信息累计记录,这样就能保证参保人员在各地的养老保险权益完整、准确。另外若参保人员之前缴纳的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后来又参加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属于跨制度流动,也需要转移养老保险关系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第十九条 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基本养老金分段计算、统一支付。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三、
个人帐户的转移
20.职工在同一统筹范围内流动时,只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帐户档案,不转移基金。
21.职工跨统筹范围流动时,转移办法按如下规定:
(1)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帐户档案。
(2)对职工转移时已建立个人帐户的地区,转移基金额为个人帐户中1998年1月1日之前的个人缴费部分累计本息加上从1998年1月1日起记入的个人帐户全部储存额。
(3)对职工转移时仍未建立个人帐户的地区,1998年1月1日之前转移的,1996年之前参加工作的职工,转移基金额为1996年1月1日起至调转月止的职工个人缴费部分累计本息;1996、1997年参加工作的职工,基金转移额为参加工作之月起至1997年底的个人缴费部分累计本息。1998年1月1日之后转移的,转移基金额为1998年之前按前述规定计算的职工个人缴部分累计本息,加上从1998年1月1日起按职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11%计算的缴费额累计本息。未建个人帐户期间,计算个人缴费部分的利息按中国人民银行一年期定期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利率计算。
(4)对年中调转职工调转当年的记帐额,调出地区只转本金不转当年应记利息;职工调转后,由调入地区对职工调转当年记帐额一并计算。计算方法按第15条规定执行。
(5)基金转移时,不得从转移额中扣除管理费。
(6)职工转出时,调出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填写《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员转移情况表》(转移单)。
(7)职工转入时,调入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依据转出地区提供的《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员转移情况表》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等资料,并结合本地基本养老保险办法,为职工续建个人帐户,做好个人帐户关系的前后衔接工作。
F. 养老保险异地转移最新政策规定
社保转移是指在对于参保人员跨统筹区域流动就业的,转移养老保险关系的这一过程。社保转移需要走三个流程,参保人只要申请即可,剩下的工作将由两地社保部门进行对接转移。养老保险转移需要的材料有:1、申请表。2、缴费职工户口簿、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3、《职工养老保险手册》。4、缴费职工的参加工作时间、视同缴费年限等相关信息需要认定的,需出具缴费职工本人的《人事档案》。5、解除(终止)劳动关系证明书、调动手续原件及复印件。6、政策规定的其他相关材料。
根据《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办法从2010年1月1日起施行,旨在切实保障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保证参保人员跨省流动并在城镇就业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顺畅转移接续。办法适用于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所有人员,包括农民工。已经按国家规定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不再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异地转移12%单位缴费,办转移不用到处跑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过去,参保人员跨地区转移接续养老保险关系,只转个人账户储存额,不转单位缴费。从实践情况看,转入地要承担将来发放转入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责任,完全不转单位缴费,长期支付的资金压力较大。综合考虑转入地与转出地、当期与长远的资金平衡关系,办法规定,参保人员跨省就业,除转移个人账户储存额外,还转移12%的单位缴费。目前,大部分地区的单位费率为工资基数的20%,少部分地区低于20%.这样规定,单位缴费的大部分随跨省流动就业转给了转入地,减轻了转入地未来长期的资金支付压力;单位缴费的少部分留给转出地,用于确保当期的基本养老金支付。如果让流动就业的参保人员自己往返不同地区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手续,费时费力。办法规定流动就业人员离开原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要开具统一样式的参保缴费凭证;到新就业地参保缴费后,只要提出转移接续申请,所有手续都由相关两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同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还公布了全国县级以上所有社保经办机构联系方式信息,供相关人员查询自己的参保缴费和转移接续信息。明确领取待遇地,农民工无须再“退保”办法按照“唯一性”原则,依次确定了相关地区的责任,即:参保人员户籍所在地与最后参保地一致时,在户籍所在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当户籍所在地与最后参保地不一致时,如果在最后参保地参保满10年,则在最后参保地领取待遇;如在最后参保地参保不满10年,依次向前推至满10年的参保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各地参保都不满10年,则在户籍所在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这样有助于消除过去由于地区之间职责不清,个别转出地和转入地常有相互推诿的现象。总之,让每一个缴费满15年以上的参保人员都能在一个地方领到基本养老金。比如,一个江西的农民工,先后在福建、广东、浙江的城镇就业,参保缴费各5年。当他达到国家法定待遇领取年龄时,由于累计缴费年限满了15年,因此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由于他在3地参保都不满10年,就由他的户籍所在地江西省负责发放基本养老金,而世旦3地社保机构应按规定把相应的资金转到江西省。但如果他在达到领取待遇条件之前,已把户籍转到了最后参保地浙江,那么就由浙江省负责发放基本养老金,其他两省应按规定把相应的资金转到浙江省。多地参保,养老金计算全国统一我国城镇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个人账户养老金按本人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除以一定系数计算,这对流动就业和稳定就业的劳动者都是一样的,只要多缴费,个人账户储存额多,这部分养老金水平就高。对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即以本人各年度缴费工资与本地各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对应计算其缴费工资指数,由此计算出本人指数化缴费工资,再与本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计算出平均值,作为计发其基础养老金的基数;缴费满15年发给基数的15%,轿卖多缴费1年多发1%.办法坚持了这一计发办法,只是进一步明确了流动就业人员在各参保地的各年度缴费工资要与最后搜帆扰待遇领取地对应的各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计算其缴费工资指数。这既保证了全国政策的统一,又是一种相对简便的方法。对回乡后不再返城就业的农民工,办法规定的总原则是,其在城镇参保缴费的记录和个人账户全部有效;如果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或以上,在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后,可以同城镇职工一样计发基本养老金;如果没有满足规定条件,也可以把城镇参保的相关权益记录和资金转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总之是不让他们已有的权益受损。但鉴于新农保制度刚刚开始试点,有关农民工养老保险在城乡间的具体衔接政策,国家将另行研究制订。
G. 换了工作城市,养老保险要立即转移吗
换工作城市后,养老保险要不要立即转移,首先你要考虑好是否已临近退休年龄,需要着手办理退休手续了?新工作地的单位、社保机构,是否一定要求社保转移?已确定了在该城市定居退休养老,不再变化了吗?如果以上3个问题不是确定的,那养老保险可以不需要立即转移。
因为无论你变换多少工作城市和社保缴纳地点,最终你只能在一个城市领取退休金,所以可以在退休年龄到达前,根据自己的养老金领取地,将所有社保统一转到一地。
H. 在异地就业后养老保险转移吗
劳动者在异地就业后养老保险要转移。异地的单位需要及时为劳动者参保缴费,所以劳动者的养老保险等社保关系也要及时转移过去,由单位在新参保地为其参保缴费。
养老保险,全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烂凯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养老保险怎么转移:
养老保险的转移由参保人员直接向新参扒唤保地提出转入申请即可以完成,其中企业职工可由新工作单位为其办理转入申请,而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人员可以自行向新参保地提出转入申请完成转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九条
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基本养老金分段计算、统一支付。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三十二条
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医疗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
第三条
参保人员跨省流动就业的,由原参保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社保经办机构)开具参保缴费凭证,其基春历凯本养老保险关系应随同转移到新参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