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退休并轨什么时候开始
企事业单位养老金已实施并轨了,即将发放的冬季取暖补贴,两者的发放标准是一样的吗?从2014年10月1日开始,为了促进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
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并轨,国家设置了一个10年过渡期,一直到2024年9月30日,目前也只剩下不到两年的时间——到2024年10月后,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将会和
企业退休职工用
相同的方法
核算养老金。
但是许多人关心,过节费和冬季取暖补贴,两者是享受同样的待遇吗?许多地区近日气温已经明显下降——比如笔者所在的长沙市一天之内降了20多度,可谓一夜入冬。
国庆节后,许多地区的退休人员冬季取暖补贴也将开始陆续发放,而且多数也是随着养老金一起发的
,那么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今年发放的标准是一样的吗?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企、事业单位的退休金待遇,为何要推行并轨?在2014年9月30日之前,我国
养老保险制度还是双轨制的,那么在养老金待遇的核算方法、实际福利方面两者存在较多差距,而且在此之前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并没有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后来为了对广大企业退休职工保持一致、凸显公平性,就进行了养老金改革。
为了避免突然的变化造成待遇上的不公平,因此就采取了“缓冲”的10年过渡期,一直到2024年9月底才彻底完成养老金核算方法的转换。
期间为了保证
退休“中人”
待遇不明显降低、就采取了
“保低限高”
的办法,然后每年发放新老办法核算金额的差额一定的比例。
(2)两者今年发放取暖补贴,标准是不是一致的?冬季取暖补贴、其实如同过节费一样的,都是属于“统筹外待遇”,并不属于养老金的性质,所以自然也不在企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改革在范畴之中——
换言之,并轨的只是两者基本养老金的核算方式,而冬季取暖补贴两者的待遇也是不一样的。我们举个例子。
以山东省为例,山东各地级市企业职工冬季取暖补贴,这几年都是发1700元的标准、每年都是10月左右开始发放,但是山东省的事退人员,不同职级冬季取暖补贴也是有区别的。
比如正省级3800元、副省级3200元、高级职称1700元、中级职称1300元......可见标准有差异。下面看个重点。
即使同样是属于
企业退休职工,我们看到各省份的冬季取暖补贴的发放标准、也是不一样的,甚至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
以去年为例、部分地区的发放标准罗列如下:
基于每年福利政策的延续性和相似性,今年各地取暖补贴标准,预计也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所以还是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的,不仅是企业退休职工之间取暖补贴标准不同、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之间,取暖费标准也是存在着差异的。
毕竟,两者发放的资金来源也不同,而且各地的寒冷周期的开始时间不同,寒冷期的持续时间长度都不同。
比如青海西宁寒冷天数一年可达209天,相当于一年之中、几乎大半年都是冷天。
所以为什么青海省取暖补贴有3900元每人每年,但是江苏徐州才480元就是这个原因——所以,企事业单位的冬季取暖补贴,今年在取暖补贴发放标准上面存在差异、也是很正常的。
Ⅱ 养老金和退休金都领可以吗
养老金和退休不可以同时领取的,而且目前我国已经实行了养老金和退休金并轨的制度,也就是说养老金和退休金就是属于一种金额,只是叫法不一样而已。而在以,养老机是属于企业单位发放的,退休金是属于事业机关单位发放的。
一、养老金和退休金都领可以吗不可以,退休金和养老金是不可以同时领取的。因为在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双轨制,采取的是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机关事业单位给退休人员发放的通常叫退休金;而企业为退休职工发放的叫养老金。所以自然不可能一个人既领退休金又领养老金。
退休金是国家按照社会保险制度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支付给货币形式的保险待遇,主要用于保简拦障
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
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而在养老金并轨以后,退休金其实就是养老金,只是叫法不同而已。所以也不可能一个人领两份。
只是大家需要注意一点,事业退休养老金目前还在过渡阶段,目前在政策实施后退休的事业单位人祥衫员,国家采取的是“中人标准”,也就是在发放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发放过渡性养老金。不过对于在政策实施后才在事业单位工作的人来说,以后实行的就是“新人标准”了。
二、养老金退休后能拿多少钱一个月养老金通常是由三部分组成,也就是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组成,这三部分计算如下:
第一,基础养老金为:上一年退休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 个人平均缴费指数谨咐腔)÷2×累计缴费年限(含视为缴费年限)×1%
第二,个人账户养老金为: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
退休年龄对应的计发月数
第三,过渡性养老金:上一年退休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视同缴费年限)×1.4%
在达到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手续时,具体参照所在地最新政策规定来计算。
基本养老保险领取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要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正常退休年龄女职工五十,女干部五十五,男六十),并办理了相关手续;第二个条件是,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的。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补缴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根据相关的规定养老金和退休金是不能同时领取的,不管在以前还是现在都是不可以的,以前养老金是属于企业单位发放的,而事业单发放的叫退休金,因此两种是不能够同时领取的,而目前在实施了并轨,两种就属于一种金额了,因此也只需要领取一种就可以了。
Ⅲ 从2024年10月1日起正式并轨执行新人新办法退休金吗
从2024年10月份开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的十年过渡期将会结束。那么作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将会采用全新的计算办法,来计算他们的养老金。而这种帆大新的计算办法,其实就是和企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计算办法完全一致。它采用的是累计缴费年限平均缴费指数,和社会平均工资来计算养老金的待遇。
而在2014年10月之前,我国的企旅轿庆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不同的。企业职工实行的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由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养老保险费,到龄办理退休后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养老金主要来源于社保基金。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参加的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不需要缴纳费用,到龄退休后按月领取退休费,退休费由国家财政负担。
其实从2014年10月开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企业养老保险就已经初步并轨了。只是国家实行了过渡性措施,即从2014年10月到2024年9月的十年过渡期。而在过渡期结束后,也就是2024年10月后退休的人员, 就完全按照新办法计发养老金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养老金和企业退休人员完全一样。
因为毕竟养老金的计算,完全是根据自身的累计缴费年限和平均缴费指数来决定的。企业单位这边普遍养老金待遇偏低,一方面是没有企业年金,另外一方面有很多企业,没有严格的按照本人的实际工资基数,来建立社保的缴费基数。从而降低了最终的平均缴费指数,那么自然企业拆握单位的养老金还是很低,而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缴费基数往往很高,所以退休后的养老金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
Ⅳ 养老金2024年并轨,企事业工资一样了
01、三类人养老金计算公式完全一样
干部、工人、农民的划分早就停留在父母的记忆里,如今不再有区分,只要是参加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甭管参保人身份是什么,都采用一样的养老金计算公式。
但是,懂的人自然明白,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除了上述两笔养老金之外,还能多领一笔过渡性养老金,而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还能多领一笔职业年金,总共四笔。
于是,就出现了三类人:同样是1990年参加工作,2024年退休,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实际缴费了10年,视同缴费24年,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职业年金;企业工人实际缴费32年,视同缴费2年,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而农民工是2000年前后才有的,类似于当年的灵活就业人员,全部都是实际缴费,且养老金等于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经过这么一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即便是两个人的工龄、缴费基数完全一样,最终的养老金排序也会是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企业工人>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何况实际生活中,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稳定,生活质量高,农民工朋友工作不稳定,勉强维持温饱,企业工人居中。02、身份取消了锋慎,养老金待遇怎么变如今的80后、90后、00后已经不再用干部、工人、农民来划分身份,而是根据参保人的年锋橡龄、缴费年限对照国家的退休年龄来计算养老待遇,当然,这些人银基敬也赶上了延迟退休。
曾经的退休年龄是男性
60岁,与身份无关,女性是干部55岁,工人
50岁,属于特殊工种的女性还能提前退休,但以后的变革是延迟退休,目前已有山东、江苏落地实施自愿延迟退休。
至于养老金会发生什么变化呢?首先,养老金与过去的身份划分没关系,但依旧会与缴费多少、缴费档次、退休所在地的社平工资有关系;过渡养老金更是与当地的政策息息相关。
其次,养老金始终不变的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建议年轻人开始养老规划,拉长缴费年限,压力更小。最后,延迟退休是大局,未来的社保最低缴费年限有可能会提高,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是否选择参保缴费,是一个关键点,因为一旦开始缴费中途放弃,将损失60%的参保钱。
Ⅳ 养老金并轨前退休人员如何处理
自从养老金并轨后,大家就养老金如何计发,如何支取就抱着很大的疑惑,养老金的并轨标志着基本工资标准调整完成,但是由于这突然的改变,很多人就不知道该如何去领取养老金,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
一、并轨后的养老金如何计发
基本养老金由基埋闭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颂哗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国务院决定实施后参加工作、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
决定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的人员,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发给过渡性养老金。
决定实施后达到退休年龄但个人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人员,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处理和基本养老金计发比照《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令第13号)执行。
决定实施前已经退休的人员,继续按照国家规定的原待遇标准发放基本养老金,同时执行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
从已公布的地方养老金并轨的具体意见和办法来看,“地方版”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与“国家版”的规定基本上一致,但各地也根据实际情况作了相应调整和规定。比如上海规定个人弯樱裂缴费基数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收入确定。山东机关工作人员的缴费工资基数包括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中的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规范后的津贴补贴(地区附加津贴)以及年终一次性奖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则包括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中的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和绩效工资。
二、并轨后的养老金如何支取
个人账户储存额不得提前支取;可-免征利息税;参保人员死亡的,账户余额可依法继承。
Ⅵ 养老金并轨后差距越来越大
养老金并轨之后,养老金的待遇更公平了。但实际上养老金并轨,并没有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与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差距减小。
养老金的多少与这几方面都有关系,了解养老金的计算方式之后,你就能知道为什么自己的养老金和别人存在这些差距。
随着5月份人社部财政部发布的通知,养老金今年的涨幅定为4%,很多人都关心自己的养老金这一次能涨多少。可能有一些细心的人会发现一些事业编制单位退休的人员,他们的养老金要比自己多不少。
那么在养老金并轨之后,所有人的养老金计算方法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他们的养老金要比自己多这么多呢?这其中主要是哪些原因造成的?真的仅与工龄有关吗?接下来我们一一解答。
养老金并轨之后,工龄的长短是否会直接影响养老金的多少?其实养老金并轨早在2014年就开始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与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计算统一了。
养老金都是由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的。无论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还是企业职工退休人员,他们的养老金计算都是遵从这两个公式。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退休年龄不同计发月数也有差距,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那么从这两个公式中,我们就能知道养老金的多少是与当地社平工资,以及个人养老保险缴费情况都有联系。
而且关于缴费年限对这两个公式的影响都比较大,可能有些人会觉得个人账户养老金并没有缴费年限影响,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在去年上海取消了与缴费年限的挂钩调整,有些人就认为缴费年限在养老金当中已经不再重要了,其实并不是。
在个人账户养老金中缴费年限的作用已经包含在里面了,个人账户养老金积累的钱越多就说明缴费的费用也越多。
我们都知道养老保险的缴费是有上限的,虽然现在已经放开了,但是个人账户养老金的余额多少是与个人缴费的年限以及缴费基数都有关的,你缴费时间越长,那么在个人账户养老金里面存的钱也就越多。
所以也可以从这方面来讲举冲,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多少与你缴费的年限有很大联系。
我们也可以说缴费年限的长短确实会直接影响养老金的多少,但是并不能说缴费年限正猜歼的长短就决定养老金的多少。
因为无论是个人养老金还是基础养老金,它还与个人的缴费基数有关。无论你缴费年限有多长,你选择的缴费基数很低,那么在个人账户养老金上的钱也不会很多。
举例说明:
老张按照1万元的缴费基数,缴纳养老保险,缴费15年,每月都有800元进入个人养老金账户。老张的个人养老金账户余额为16万元(包含历年来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收益)
老李按照2000元的缴费基数缴纳养老保险缴费30年,每月都有160元进入个人养老金账户。老李的个人养老金账户余额为7万元。
虽然老李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是老张的两倍,但是两个人退休之后的待遇,老张要明显好于老李,这主要是因为养老金的多少不仅与缴费年限有关,还与缴费基数以及当地社平工资等等多方面有关。
对于在2014年养老金并轨之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人来说,工龄的长短会直接影响养老金的多少?在养老金并轨之前已经退休的事业机关单位退休人员来说,他们养老金的多少是直接按照在职时候的工资的一定比例进行发放的,这就是当时所谓的养老金替代率。
而至于养老金的替代率有多少,这是取决于在事业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年限,也就是我们所称的工龄工龄越高那么替代率也就越高,功率越短,那么替代率也就越低。
一般情况下,事业机关单位退休人员,他们每月拿到的养老金是在职时候工资的70%~90%之间。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在退休之前。一般都会将职位升一级或半级,使得他们兆灶在退休之前工资的基数有所上涨,这样也能够让他们在退休后拿到更高的退休金。
而对于一些工作年限较长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来说,他们退休后的待遇有些时候甚至要比在职时候还要高,因为在退休前半年,或者是几个月之前,他们的岗位会直接提升半级或一级。工资待遇也会上涨,再加上工龄较长,如果替代率在90%左右,那么可能退休后拿到的工资比他在职时候拿的还要高。
但是这也不能说对2014年9月之前办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人员来说,工龄就决定他们退休的养老金多少。因为他们的养老金多少与他们在退休之前的工资有关。
为什么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每个月拿到的养老金要明显高于企业退休人员?现在养老金已经并轨,按理来说无论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还是企业退休人员,他们的养老金计算方式方法都是一样的,他们的待遇不应该有这么大的区别呀。
然而事实上是,很多企业退休人员哪怕工龄高达40年,每月能领取的养老金也不过一两千元。而一些有着同样工龄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每月拿到的养老金还能够上万。
其实造成这样差距的主要有两方面:
缴费基数以及职业年金。
对于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人来说,他们的养老保险缴费都是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要求,按照自己上一年工资的平均数为基数进行缴纳养老保险,除此之外有些单位还会给员工顶额缴纳。
所以虽然同样的工龄,但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他们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更高,在个人养老金账户上面存储的钱也越多,再加上历年来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收益,这就会使他们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比如说同样是40年的工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他们个人账户养老金上的余额可能达到60万~70万元。而对于在企业退休的人来说,虽然同样有着40年的工龄,但企业老板为了节约开支,一般会按照最低缴费基数给职工缴纳养老保险,等到退休的时候,个人账户上最多也不过10来万元。
如果是在同样的计发月数下,那么个人养老金的差距就有六七倍,仅个人账户养老金就要比企业退休人员多六七倍,那么养老金的差距自然而然就拉大了。
除此之外对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来说,他们除了有基本养老金之外,还有职业年金可以领取。
在他们工作的时候,单位还给他们缴纳职业年金,在退休的时候,他们每个月还能从职业年金中领取不少的钱,所以这两者加起来,很多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人员每月能领取1万元的退休金也不足为奇。
结束语也正是因为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所以这两年考公考编的热潮一直退不下去。再加上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现在各个行业内卷严重,随时都可能失业。相对来说公务员事业单位饭碗比较稳定。而且在退休后待遇也更好,所以很多人都把眼光放在了这些岗位上。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要想自己退休后每月能多领取一些养老金,那么可以选择在一些社平工资较高的地区进行工作,这样基础养老金部分也能够多领一些。
还有就是通过延长缴费年限和增大缴费基数的方式,也可以让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钱慢慢积累起来,退休后也能领取更多的养老金。
而且每年养老金的调整都是遵从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缴费越多,缴费年限越长,每年的养老金涨得也越多。因此对于普通人来讲,还是老老实实打工,想办法让自己的收入变多吧。
Ⅶ 2024年养老金并轨吗
2024年后,养老金并轨10年过渡期结束,企团液业和事业单位养老金的计算方式统一,虽然养老金差距会有所缩小,但并不能扭转养老金差距大的现实。 主要原因是 01,肢隐事业单位在养老金并轨后,缴纳了职业年金,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后,能够多领一份钱。 02,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和年限普遍高于企业职工,因此退休后的养老金也普遍较高! 03,事业单位退休后的统筹后待遇,也就是一般说的福利,也会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企业退休人员一般没有退休后统筹待遇! 因此来看,缩小企事业单位养老金水平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改革! 换言之,2024年之后,同一地区,在同等条件下,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和企业人员退历或厅休后的养老金因为计算方法一样,退休后领的数目将是一样的。 这就是说,2024年以后养老金计算方式的统一保证了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人员退休待遇的相对公平,但由于两类人员在退休前工资待遇存在差距,缴费基数不同,福利待遇有高低,不可避免会出现退休后的待遇差距,只不过差距没有以前那么明显了,这是无法改变的。

Ⅷ 2024年养老保险并轨政策
我国对于退休老人之后的退休生活一直以来都非常关注,自从推出养老金制度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社会养老保险的缴纳。大家都知道,在缴纳社保这方面,私企的职工跟事业单位的员工缴纳比例是有一些不一样的。
而在领取养老金时,事业单位的职工往往还可以额外领取一份职业年金,私企员工往往是没有的。而最近有不少人都在聊养老金并轨的事情,养老金并轨是什么意思?并轨后80后养老金怎么算?
一、2024年公务员养老金并轨是什么意思?1、双轨大家都知道,机关单位和企业工作单位的退休机制是有一些不同的。正常来说,公务员在缴纳养老保险的时候,缴纳比例要么很高,要么干脆不交,反正是一定会有养老金的。而企业退休人员则需要按时缴纳社保,才能在退休之后领取一定的养老金,这就是养老金双轨机制。
2、并轨根据相关机构的消息显示,从2024年10月份开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的十年过渡期将会结束。
也就是说,从2024年的下半年开始,机关单位的退休人员在计算养老金的时候,计算方式将会更新。它采用的是累计缴费年限平均缴费指数,和社会平均工资来计算养老金的待遇。
也就是说,在并轨之后,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是否能够领取到养老金,需要按照缴费年限、缴费基数、工龄等来挂钩,跟普通企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没有什么区别了。
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其实也有一定的区别。
因为在现实中,很多企业,没有严格的按照本人的实际工资基数,来建立社保的缴费基数。从而降低了最终的平均缴费指数,那么自然企业单位的养老金还是很低。
而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缴费基数往往很高,所以退休后的养老金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
二、并轨后80后养老金怎么算?养老金并轨后,社保养老金计算就跟城镇职工一样了,按照这个公式: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总的来说,参加工作的时间越晚,越接近2014年10月这个时间点,年限就越短,过渡性养老金越少。
其实养老金制度早就开始并轨了,在2024年之后,养老金并轨的实际情况不会有明显变化。这也是为什么每年的公务员大军如此庞大的原因之一。
Ⅸ 养老金并轨是真的吗
法律分析:养老金“并轨”:指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和企业职工一样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其目的在转机制,而非降待遇,改革可能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适当调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水平,弥补因个人缴费而增加的辩运支拦灶配出,维持改革前后职工的基本生活水平。双轨制—企业养老金和事业养老金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简指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Ⅹ 2024年退休金并轨后的计算方法
2024年退休金并轨后计算公式如下:基本养老金(在职员工的月平均工资在去年退休的时候)×(1我的平均工资指数)]÷2×我总支付年(工龄)×1%个人帐户养老金储蓄积累的个人账户÷几个月付款(平均寿命-退休年龄)12过渡性养老金每月在职员工的平均工资在去年退休的时候我总平均工资指数××年支付1997年以前(工龄)×1%,也就是说,不会有新的退休人员从2024年10月到2029年9月。
一、2024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待遇会发生哪些变化?是增加还是会减少呢?
综合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老人,退休中人和退休新人的养老待遇核定办法,2024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预计将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变化:
1.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待遇的核定,将取消限高保低的政策;
2.全国各地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都将于2024年9月30日前完成养老金的补发;
3.养老金并轨十年过渡期结束,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将会更高。
首先,关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待遇的核定,将取消限高保低的政策。养老金并轨十年过渡期截止时间为2024年9月30日,届时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将正式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统一。
换句话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核定,都将按照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的核定方式进行。
在此之前退休中人养老待遇的核定一直都是采取新老办法对比,限高保低的原则,而养老金并轨之后,该政策将不再执行。
二、2024年养老金十年过渡期结束,届时机关事业单位办理退休的人员都将采用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的核定办法,那么其可以享受的养老待遇包含四部分:
1.基础养老金
2.个人账户养老金
3.过渡性养老金
4.职业年金。
而影响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工作年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工龄,二是养老金计发基数。
同等工龄或者是工作年限的情况下,养老金计发基数越高,对应的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就越高。
法律依据
《国务院关于处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职、退休时计算工作年限的暂行规定》
第三条 工作人员在参加国家机关工作以前,参加下列工作的时间,可以连续计算为工作年限:
(一)在中国共产党的机关工作的时间,或者接受党的决定以社会职业为掩护而实际做革命工作的时间;
(二)在民主党派的机关工作的时间,或者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的民主人士以社会职业为掩护而实际做民主革命工作的时间;
(三)在中国工农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军队工作的时间;
(四)在革命根据地、解放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人民团体的机关工作的时间;
(五)在革命根据地、解放区政权所属的事业单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工作的时间;
(六)在革命根据地、解放区政权所属的企业单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营、合作社营、公私合营的企业单位工作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