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好消息!多地养老金上调 快看你家乡涨多少
全国社会保险局长会议昨天起,到今天(2月16日至17日)在广西南宁召开,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游钧指出,养老金连续调整后,月人均超过105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提高到人均420
元。此外,近期全国多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上调。小编梳理了近期基础养老金上调的地区,都有哪些?一起来看看!
大消息!北京、上海等7省区市3600亿养老金开始投资运营
全国社会保险局长会议昨天起,到今天(2月16日至17日)在广西南宁召开,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游钧指出,养老金连续调整后,月人均超过105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提高到人均420
元。对于社会各界关注的社保基金投资运营管理的情况,人社部副部长游钧表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已正式启动。
据人社部统计,全国共有北京、上海等7个省份,共计3600亿元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开始委托社保基金理事会开展投资运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 游钧:突破了原来社保基金只存国有银行和买国债的限制,为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实实在在打开了通道。
人社部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为5.28 万亿元,总支出为4.65 万亿元,分别比2015年底增加0.68万亿元、0.75万亿元。
基金累计结余6.57万亿元。社保各项基金继续增长,收支保持了总体平衡。
近期基础养老金上调的地区,都有哪些?
北京
北京市自2017年起将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年缴费标准上限,由现行的7420元调整为9000元,调整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年缴费标准为1000元到9000元,参保人可以在此区间内自行选择年缴费标准。
此次政策调整增设两个缴费补贴档次,将以往的两个缴费补贴档次及补贴额度增加至四个。从2017年起,北京市城乡居民参加养老保险的缴费补贴分为四个档次,每人每年补贴60元至150元不等。
目前,北京市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的有85万人,其中享受老年保障福利养老金人员43万人,每人每月领取福利养老金425元;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人员42万人,每人每月领取基础养老金510元。
江苏
2017年,江苏将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实现参保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在城乡、地区之间顺畅转接。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省定最低标准提高到每月125元。在现行普惠式调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基础上,探索加发缴费年限养老金。
河北
河北省自2017年1月起,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由每人每月80元提高到90元。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自行提高当地基础养老金水平。
据介绍,截至2016年10月底,全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共有3447万人参保,参保率达98.22%,其中有985万人正在按月领取养老金。
福建
福建省人社厅、省财政厅2016年12月联合发文,将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省定最低标准提高15元。调整后,城乡居民保基础养老金省定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00元。
此次提高的基础养老金从2016年7月1日起补发,12月底前发放到位。
杭州
杭州市人社局2月16日发布消息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调整提高,调整从2016年10月1日起执行。
其中,主城区基础养老金标准由原每人每月170元提高到190元。全市惠及人数达48.56万人,其中不缴费直接享受基础养老金待遇的人数近22.6万人,占享受待遇人数的46.54%。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区与主城区同步调整,其他统筹地按不低于每人每月150元的标准调整。
济南
从2017年1月1日起,济南市再次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每人每月增加10元,从现在的100元提高至110元。
从1月起,济南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将开始按新标准发放,25日前将全部发放到位。全市79.1万余名60周岁以上的城乡老年居民将因此受惠。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如何缴费
什么时间缴费?
如何缴费?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实行按年度(自然年度)缴纳,参保城乡居民应根据自己选定的缴费档次,按照当地规定的缴费期和缴费方式按时足额缴费。
目前,各地主要的缴费方式有通过金融机构预存代扣保费、参保人员到金融机构直接选档缴费、经办机构会同金融机构间接收取保费、村协办员代收保费等,具体方式由各地确定,供参保人员选择。
但对于经办机构会同金融机构间接收费、村协办员代收的,应由社保机构为参保人员开具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社会保险费专用收据。
达到领取待遇年龄,
当年可否缴纳本年度养老保险费?
达到领取待遇年龄的参保人员,到龄当年可以缴纳本年度的养老保险费。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如何补缴
养老保险费补缴手续如何办理?
到哪里办理?
需要补缴养老保险费的参保人员应及时到户籍所在地村(居)委会办理补缴手续,填写《补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申请表》,并将需补缴的养老保险费存入社会保障卡的银行账户或银行存折(卡)。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如何领取
参保人员应从何时起,
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参保人员从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次月起开始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
如何办理
待遇领取手续?
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员应到户口所在地村(居)委会办理待遇领取手续,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通知表》上签字、签章或留指纹确认。
办理待遇领取手续时需携带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等材料。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7-02-18,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点击查看更全面,更及时,更准确的新房信息
Ⅱ 各地要根据什么情况合理确定和调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各地要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合理确定和调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指导意见》:
第三条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重要任务,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广大城乡居民的切身利益,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责任,切实把政策落实到位。
(二)完善机制建设。各地要根据本指导意见的精神,逐项落实各项政策,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建立和完善适合本地区情况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调整机制。
(2)多地调节居民养老保险扩展阅读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
一、个人缴费。
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个档次,省(区、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最高缴费档次标准原则上不超过当地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年缴费额,并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备案。
二、集体补助。
有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将集体补助纳入社区公益事业资金筹集范围。
三、政府补贴。
政府对符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基础养老金,其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
Ⅲ 各地根据什么情况合理确定和调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法律分析:合理确定和调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档次标准的根据:统筹考虑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物价变动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其他社会保障标准调整情况,供城乡居民选择。完善待遇确定机制。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基础养老金由中央和地方确定标准并全额支付给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个人账户养老金由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计发系数确定。明确各级人民政府、集体经济组织和参保居民等各方面的责任。中央根据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财力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全国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地方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65岁及以上参保城乡老年居民予以适当倾斜;对长期缴费、超过最低缴费年限的,应适当加发年限基础养老金。各地提高基础养老金和加发年限基础养老金标准所需资金由地方负担。引导激励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早参保、多缴费,增加个人账户资金积累,优化养老保险待遇结构,提高待遇水平。
法律依据:《关于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指导意见》 第二条 建立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财政部,统筹考虑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物价变动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其他社会保障标准调整情况,适时提出城乡居民全国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调整方案,报请党中央和国务院确定。地方基础养老金的调整,应由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提出方案,报请同级党委和政府确定
Ⅳ 多地农民基础养老金上涨,涨了多少有你家乡吗
2020年的农民基础养老金上涨了不少,每个地方上涨幅度都不一样。上海从1200涨到1300,北京也上涨到了887,南京上涨到了30元,从500到530,黑龙江省规定60-75岁每月增加5元,80岁以上每月增加10元。目前没有我的家乡。
Ⅳ 多地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这两类人涨得更多
养老金是老百姓的“养命钱”。广大退休人员非常关心,今年养老金何时上调。目前,已经有一些地方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率先上涨,两类人养老金涨得更多。
多地上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全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在2018年提高到每人每月88元。随着全国最低标准的上调,2019年多地的基础养老金也随之进行了上浮。
河南最近下发通知,决定从2019年1月1日起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每人每月增加5元,即从每人每月98元增加到每人每月103元,惠及全省1512.8万名老年城乡居民。
广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9年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每人每月148元提高到170元;宁夏明确,从2019年起将连续三年每年调增基础养老金5元。
有人会问,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是什么?先来科普一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跟企业职工参加的职工养老保险是不同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其中,中央确定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
目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经超过5亿人,领取待遇的人数超过1.5亿人,随着2019年多地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上调,一大波城乡居民将会受益。
这两类人的基础养老金会多涨一点
有两类人有望获益更多。按照人社部和财政部去年下发的意见,地方根据当地实际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65岁及以上城乡老年居民予以适当倾斜;对长期缴费、超过最低缴费年限的,应适当加发年限基础养老金。
也就是说,65岁及以上城乡老年居民,还有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人,他们的基础养老金有望多涨一点。
已经有地方落实了。比如,青海省从2019年1月1日起,对65周岁及以上参保人员每人每月增加5元基础养老金;对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缴费年限每增加1年,月加发基础养老金10元。
山西也明确,对全省65岁及以上参保城乡老年居民增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月5元;累计缴费满15年的,每多缴费一年,月加发年限基础养老金1元。
江西也要求,2019年起,对65周岁(含65周岁)至79周岁的参保居民,每人每月加发不低于3元的基础养老金;80周岁以上(含80周岁)加发不低于6元的基础养老金;对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在规定基础养老金的基础上,每多缴一年,在领取待遇时,每月增发基础养老金2%。
职工养老金有望迎来“15连涨”
说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再来看看职工养老金。2018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总体上调5%左右,实现“14连涨”。
2019年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会实现15年连涨吗?这是1.14亿名退休人员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
目前,多个省份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其中,河南表示,继续调增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青海也提出,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执行研究员张盈华对中新网记者表示,考虑到物价指数和职工工资上涨情况,预计2019年退休人员养老金依然会维持上调。如果维持去年养老金上调绝对额的话,预计今年上调比例不会超过去年。
Ⅵ 社保迎来5项新调整,具体是怎么调整的
社保迎来5项新调整,具体是怎么调整的?
社保的5项新的调整,主要是调整与大家生活和利益相关的,因病致贫的纳入救助范围,社保缴费基数的调整,2021年养老金计发基数的公布,多地上调居民基础养老金,电子社保卡的申领和大范围使用这些调整。这五项调整将惠及更多的人,事关每个人的利益和生活。
Ⅶ 多地上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疫情不影响发放
12月日,四川省人社厅、财政厅发布通知提出,从2020年7月1日起,四川省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05元,即在原每人每月100元的基础上增加5元,提高标准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全额补助。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经济日报记者梳理发现,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以来,已有山东、江苏、上海、福建、北京等地明确提出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
其中,上海宣布,从2020年1月份起,继续增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增加90元。增加后,上海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含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月1100元。
江苏明确,从2020年1月1日起,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148元提高到160元。
福建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今年7月1日起上调,由每人每月123元提高到130元,预计这一政策可惠及487.6万60周岁以上参保人员。
人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包含两部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除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根据个人账户里全部存储的钱来计算的。缴费档次越高,交的时间越长,个人账户积累的钱也越多,将来领的养老金相应也越多。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已有天津、内蒙古、浙江、安徽、广东、重庆、西藏、陕西等地密集调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档次。如广东省根据近年城乡居民收支增长情况,调整个人缴费档次标准,将原来的10个缴费档次调整为每年180元、240元、360元、600元、900元、1200元、1800元、3600元、4800元9个档次。
退休人员另一关心话题是,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养老金能否确保按时足额发放?财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我国加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财政补助和调剂力度,支持地方做好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工作。2020年,中央财政安排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补助经费5827亿元,比去年增长10.7%,并重点向基金收支矛盾较为突出的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省份倾斜。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卢爱红透露,按照新增一人纳入一人、到龄一人发放一人的要求,人社部推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动态清零,让更多贫困人员“出得来”“留得下”“稳得住”。截至今年9月底,共有594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超过99.99%,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此外,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工作也稳步推进。人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考虑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实账积累,当期支付压力小,为促进保值增值,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2018年联合发文,要求分三批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截至今年11月底,已有22个省份如期启动,其他省份正在抓紧推进,今年年底前有望全部完成目标任务。
Ⅷ 养老金哪四大调整
法律分析:
第一大变化:养老保险调整方案出台
目前多地已经出台养老保险调整方案,目前至少已有重庆、天津、内蒙古、广东等4省份出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调整方案,并于2020年1月1日正式实施。
第二大变化:养老金有望实现十六连涨。
据《经济参考报》1月8日报道,2020年城镇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人员养老金将迎来16连涨,养老金上调方案已在酝酿,或于近期加快出台。
第三大变化:养老金可用社保卡领取
2019年10月下发的《人社部办公厅关于压缩制发周期优化社会保障卡管理服务的通知》提出,2019年底,全面实现通过社保卡发放养老保险待遇。
2020年底,实现养老保险业务全流程使用社保卡,推进社保卡在就业服务、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和工资发放等领域应用;
第四大变化: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可网上办理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今年8月份印发的《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2019年底前实现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业务网上办理。
第五大变化:电子社保卡应用
人社部印发的《关于全面开展电子社会保障卡应用工作的通知》要求,2019年,要在所有地市实现签发应用全国统一标准的电子社保卡,不低于10%的持卡人领取电子社保卡,所有地市均开通移动支付服务;
2020年,不低于25%的持卡人领取电子社保卡,完成地方模式向全国社保卡服务平台统一支付结算模式的切换;2021年,形成实体社保卡与电子社保卡广泛协同并用的上线下“一卡通”服务管理模式。
第六大变化:单位缴费比例下降
从2019年开始单位缴费比例从24%降为16%,下降幅度为8个百分点,于历史之最;
第七大变化:医保和生育险合并。
医疗保险和生育险合并之后,将由现在的五险变为四险,但是在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的同时仍然可以享受到生育险的待遇,并不是简单取消生育险,灵活就业人员也可以享受到生育险的待遇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五条 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劳动就业,发展职业教育,制定劳动标准,调节社会收入,完善社会保险,协调劳动关系,逐步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第六十二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第七十 条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_
第七十一条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承受能力相适应。_
第七十二条 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_
第七十三条 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负伤;
(三)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
(四)失业;
(五)生育。
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
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法律、法规规定。
劳动者享受的社会保险金必须按时足额支付。
第七十四条 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依照法律规定收支、管理和运营社会保险基金,并负有使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责任。
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依照法律规定,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和运营实施监督。
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和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的设立和职能由法律规定。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挪用社会保险基金。
第七十五条 国家鼓励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为劳动者建立补充保险。
第七十六条 国家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兴建公共福利设施,为劳动者休息、休养和疗养提供条件。
用人单位应当创造条件,改善集体福利,提高劳动者的福利待遇。
第一百条 用人单位无故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的,可以加收滞纳金。
第一百零四条 国家工作人员和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的工作人员挪用社会保险基金,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Ⅸ 2021年10余地上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具体调多少涨多少
此“养老金”非彼“养老金” 。
很多人一看到养老金,容易误认为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养老金。实际上除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以外,我们国家还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每年上调的正常增长机制,按照规定要按照 职工工资增长和物价增长情况 ,每年对退休人员养老金进行适时调整。3月5日,国家已经明确要继续上调养老金,指的就是这种养老保险的养老金。
一般流程是 :3月中下旬,国家发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的通知。5月底之前,各地依据养老金调整通知,制订养老金调整的实施方案报人社部;财政部。6月中下旬陆续公布有关实施方案。7月底以前养老金调整到位,从1月份开始差额补发。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跟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不一样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档次非常灵活,最低只有一年100元。个人缴费部分全部进入个人账户,生成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待遇,是由国家全额补贴而成。
像职工养老保险,灵活就业人员自己承担全部 社会 保险费的情况下,最少一年缴费都要七八千元。其中,只有40%进入个人账户。
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无法跟职工养老保险一样年年上涨。不过好在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是放开的, 只要有需要、有负担能力,个人都可以参加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 。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养老金调整 ,主要是国家加大补贴,提高基础养老金待遇标准。我们所说的十几个地区上调养老金,指的就是有 十几个地方上调基础养老金 。
2020年7月1日,国家将基础养老金标准由88元每月上调至93元每月。地方政府也可以进行额外的补贴。
山东省就从上年度7月1日起将提出养老金标准有118元每月上调至142元每月,青岛市有168元每月上调至192元每月。
江苏省从1月1日起,将基础养老金标准有160元上调至173元。
甘肃省也将全面上调基础养老金,增幅额度为5元。增加的额度是省级财政全额拨款的额度,由往年的15元上调至20元,甘肃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由108元上调至113元。
所以,这10多个地区的养老金调整都是零零散散的,标准也不一样。
像北京市基础养老金标准目前是820元每月,基本上每年都会调整,上一次调整是20元。上海市也是每年调整,2020年增加了90元,达到了1100元每月。这是全国基础养老金水平最高的两个地区了。
总体来说, 对年轻人的建议 是:如果想要更高的养老金待遇,还是建议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如果觉得个人参保缴费负担很重的话,可以去企业打工,自己只承担个人部分。
对于 已经领取养老金的老年人 来说,国家也在不断的努力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养老金。希望国家未来能够进一步优化养老制度,努力尝试统一居民养老和职工养老保险。
我估计题主是把这个政策和退休职工每个月领取的几千元养老金混同在一起理解了。2021年十个地区上调的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而不是城镇职工养老金。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针对主要是在农村地区参加养老保险的人。 以前每年只要缴纳几百元就能参加了,最低的地区一年缴纳100元,没错是一年,不是一个月。
由于缴纳的少,故退休后领取的总量也很少。城乡居民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个人缴费部分,就是每年缴纳的几百元钱会形成一个个人账户,等退休后你缴纳的按照一定的比例每月返还。二是国家补贴部分,这部分完全由社保支出负担。
十个地区上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国家补贴部分,而且上调的是每个地区的最低标准部分。比如江苏从160元上调到了173元;甘肃从108元上调到了113元。
这部分调整的很少是因为原本的基数就低。国家补贴部分最高的地区是上海,每月补贴1100元,地区经济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难怪大家都觉得上海好,这种优势是全方位全领域的。
题主想知道的应该是城镇养老保险的上涨情况。 这个还不能急,今年的养老金上调是已经确定的了。每个省份都会根据自己的工作节奏启动这项工作。不过,最早也要到4月份了,有的身份会在每年的8月才启动。当然,调整后形成的增加额不会不给的,之前的差额会在补发当月一次性全部发放到位。
至于上调多少是因地区、因人而异的,每一个人上调的幅度都不同。这得结合当地政策、个人缴纳社保年限、个人年龄大小、个人去年养老金的领取总额等几个因素通过一组公式计算得出。一般来说,如果你去年的养老金不算很高,则能够上涨6%左右,相反则不太会超过5%。
调多少,涨多少,老百姓说了不算数,拍小视频的自谋体说了也不算数,由国家养老保险部门说了算。
Ⅹ 各地要根据什么合理调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各地要根据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合理确定和调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档次标准,供城乡居民选择。最高缴费档次标准原则上不超过当地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年缴费额。对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可保留现行最低缴费档次标准。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指导意见》第二条,(三)建立个人缴费档次标准调整机制。各地要根据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合理确定和调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档次标准,供城乡居民选择。最高缴费档次标准原则上不超过当地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年缴费额。对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可保留现行最低缴费档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