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老保险 >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满意度实证研究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满意度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23 07:49:32

Ⅰ 河北省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具体数据,例如参保人数,收支数据,发放办法,农民满意度这些数据,急需啊

我也是写新农保的,但是也找不着数据。。。麻烦了。。。你有我国当前实施新农保的数据和情况分析么?

Ⅱ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
一,政策:保基本(保证老百姓基本生活费,中央政策每人(60周岁后)每月补贴55元。
广覆盖:低缴费标准(按农民年纯收入6%计算)每年缴费205。
有弹性: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每月的55补贴逐年提高(随中央政策,有可能二三年一提高,有可能年年提)
可持续:一是让老百姓缴费能持续,二是政策的补贴可持续。也就是说在收益与缴费找一个平衡点。让老百姓交的起(每年205),政策也补的起(60周岁每人每年660)
二:机构:人劳局下设的副局级单位农保养老保险管理中心,
三、缴费:每人每年205元每月十几元。分三个阶段:
60周岁以上,一次交够15年3075,年长一岁免一年,61--14年,67岁以上--8年(按你在2009年7月1的时间的年龄,7月1日为基准日)
45--59周岁,按205补缴后,逐年交纳(46先补交2年,--59要补交15年)
16-44周岁,逐年按205交纳。
四,领取及退保
60周年起次月开始领取,领取标准为==基础养老金(暂定55元)+个人缴费积累总额/160(个人缴费160个月领完)
享受时间:1。活到啥时间领到啥时间,
2、如果在领取后160个月内死亡,差多少个月退多少个月的养老金(不含55元补贴,死了就没有补贴55了)
3、如果没领(不满60周岁就死亡了)个人交费加上利息退还给法定(指定)受益人。
举一个极端的例子:一个老人现在90岁了,应该交1640。当月缴费1640,次月领了65.2元(55+10.2 ---10.2j是(1640/160),他领了一个月死亡了,他的收益是65。2元和退还给家属的1629.8(1640-10.2) 如果领了十年(120月)死亡了,他的收益是领取的65。2乘以120月,和退还给家属性的1640减去十年(120月的10.2。如果他领了160月以上,就不退了(应该个人账户已领完了)不过他只要活着,还是领65。2元(55要是中央提高,享受高的)
就是说。不管多少岁。都不吃亏。

Ⅲ 云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现状调查及推进研究的总结报告怎么写

你是想知道养老新政策是吧?我来告诉您,具体情况如下: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
国发〔2009〕3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现就试点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基本原则
新农保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逐步解决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问题。新农保试点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一是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标准和待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二是个人(家庭)、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对应;三是政府主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农村居民普遍参保;四是中央确定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地方制订具体办法,对参保居民实行属地管理。
二、任务目标
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2009年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市、区、旗),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在全国普遍实施,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
三、参保范围
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
四、基金筹集
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
(一)个人缴费。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国家依据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
(二)集体补助。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
(三)政府补贴。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其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
地方政府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可给予适当鼓励,具体标准和办法由省(区、市)人民政府确定。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地方政府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
五、建立个人账户
国家为每个新农保参保人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缴费的资助,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全部记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储存额目前每年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计息。
六、养老金待遇
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
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于长期缴费的农村居民,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提高和加发部分的资金由地方政府支出。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与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参保人死亡,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除政府补贴外,可以依法继承;政府补贴余额用于继续支付其他参保人的养老金。
七、养老金待遇领取条件
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
要引导中青年农民积极参保、长期缴费,长缴多得。具体办法由省(区、市)人民政府规定。
八、待遇调整
国家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全国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
九、基金管理
建立健全新农保基金财务会计制度。新农保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记账、核算,按有关规定实现保值增值。试点阶段,新农保基金暂实行县级管理,随着试点扩大和推开,逐步提高管理层次;有条件的地方也可直接实行省级管理。
十、基金监督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切实履行新农保基金的监管职责,制定完善新农保各项业务管理规章制度,规范业务程序,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基金稽核制度,对基金的筹集、上解、划拨、发放进行监控和定期检查,并定期披露新农保基金筹集和支付信息,做到公开透明,加强社会监督。财政、监察、审计部门按各自职责实施监督,严禁挤占挪用,确保基金安全。试点地区新农保经办机构和村民委员会每年在行政村范围内对村内参保人缴费和待遇领取资格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十一、经办管理服务
开展新农保试点的地区,要认真记录农村居民参保缴费和领取待遇情况,建立参保档案,长期妥善保存;建立全国统一的新农保信息管理系统,纳入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金保工程”)建设,并与其他公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要大力推行社会保障卡,方便参保人持卡缴费、领取待遇和查询本人参保信息。试点地区要按照精简效能原则,整合现有农村社会服务资源,加强新农保经办能力建设,运用现代管理方式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新农保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不得从新农保基金中开支。
十二、相关制度衔接
原来已开展以个人缴费为主、完全个人账户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称老农保)的地区,要在妥善处理老农保基金债权问题的基础上,做好与新农保制度衔接。在新农保试点地区,凡已参加了老农保、年满60周岁且已领取老农保养老金的参保人,可直接享受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对已参加老农保、未满60周岁且没有领取养老金的参保人,应将老农保个人账户资金并入新农保个人账户,按新农保的缴费标准继续缴费,待符合规定条件时享受相应待遇。
新农保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其他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办法,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财政部制定。要妥善做好新农保制度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农村五保供养、社会优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政策制度的配套衔接工作,具体办法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订。
十三、加强组织领导
国务院成立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订相关政策并督促检查政策的落实情况,总结评估试点工作,协调解决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开展新农保试点工作的重大意义,将其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切实履行新农保工作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新农保的统筹规划、政策制定、统一管理、综合协调等工作。试点地区也要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区试点工作。
十四、制定具体办法和试点实施方案
省(区、市)人民政府要根据本指导意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试点具体办法,并报国务院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备案;要在充分调研、多方论证、周密测算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试点实施方案,按要求选择试点地区,报国务院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审定。试点县(市、区、旗)的试点实施方案由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报国务院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备案。
十五、做好舆论宣传工作
建立新农保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决策,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重大举措,是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是实现广大农村居民老有所养、促进家庭和谐、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惠民政策。
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运用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加强对试点工作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和各项政策的宣传,使这项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引导适龄农民积极参保。
各地要注意研究试点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和总结解决新问题的办法和经验,妥善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把好事办好。重要情况要及时向国务院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国务院
二○○九年九月一日
希望你看了会明白最新的养老政策心里明白点!别忘记采纳!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Ⅳ 米红的会议或其他

1.Zhou Wei, Mi Hong, Calculation of Energy Demand, Energy Structure and CO2 Emissions in China(2010-2030) [C]. Energy, Environment, Ecosystems, Development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eries, 2009:157-162. (ISTP检索)
2.Mi Hong, Zhou Wei,Zhang Wenxuan. RESEARCH ON CHINA’S SUB-REGIONAL CARBON EMISSIONS INTENS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12th IAEE European Energy Conference, September 9-12, 2012 in Venice, Italy.
3.Mi Hong, Zhou Wei.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y of China in Carbon Mitigatio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2010, Post-Kyoto Climate Change Policies Current Status and Perspective, Nihon University Mishima Campus. November 26, 2010.
4.Mi Hong, Wang Peng, Yuan Xiaohang. Simulation Research of China’s Social Old-age Insurance System Based on System Dynamics,XXV Annual Comference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for Population Economics,June,2011.
5.Mi Hong, Zhao Dianguo, Niu Chunxiao, Yang Zhenzhen, Han Juan.The Evaluation of New Rural Social Old-age Insurance Pilot Policy Implementation--Based on the survey on103 villages of 10 pilot counties,The Geront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64th Annual Scientific Meeting, Boston, November,2011.
6.Mi Hong, Yang Zhenzhen. Research on Future Demand for Long Term Care Services in China: Based on Households with Elders. The Geront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64th Annual Scientific Meeting, Boston, November, 2011.
7.Mi Hong, Yang Zhenzhen, Zhang Tiantian. Factors influencing Chinese long-term ca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2012(8), 31-42.
8. Yang Zhenzhen, Mi Hong. Living Arrangements Preference for the elderly person has a spouse and children. Advances in Methodology and Applications: Bio-demography and Multistate Event History Analysis on Healthy Aging. Beijing and Hangzhou in China. October 15-18, 2012.
9. Mi Hong, Yang Zhenzhen, Yuan Xiaohang. China Rural Elders’Subjective Life Expectancy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Aging & Social Securit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and China’s Development. Hangzhou in China, March 21-23,2012.
10. 米红,覆盖城乡居民养老保障的若干核心问题研究,《首届海峡两岸农村社会保险理论与实践研讨会》,2011年9月。
11.米红,杨翠迎.《嘉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制度创新》(2007年10月26日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第3939期“浙江嘉兴探索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全覆盖”) 《中国社会保障》2008年第1期。华建敏国务委员批示“请劳动保障部领导参研”,被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和浙江省政府采纳。
12.米红,朱晓晓,方锐帆.《社会保障水平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适应性分析》,《西北农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被浙江省政府采纳、引用。
13.米红,刘力丰,邱婷婷,耿代.《基于UML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精算系统设计》,《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7年第2期,被嘉兴、青岛市政府所采纳。
14.米红,杨帆,曾东海.《GIS技术和数学模型在城市应急系统中的应用》,《测绘科学》2005年第1期,被桂林市政府采纳、引用.
15.米红.《中西部农村社保制度的模式选择》,《光明日报》2007年9月28日。
16.米红,杨翠迎.《尽快构建一个统一联动、可转移、可衔接的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中国劳动保障报(理论版)》2008.3.27
15.米红,杨翠迎,王晓琴,马克继.《残疾人社会保障状况分析与发展研究》,《中国劳动保障报(理论版)》2008.1.17
16.Mi Hong.《Research on the Status quo,Problems and Policy-Simulating of Rural Social Old-age Insurance of Undeveloped Regions in Developed Provinces in China——A case Study on Lishui of Zhejiang Province》载于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国际会议论文集——《全球化时代的安全转型:中国经验与国际比较》,2009年9月
17.Mi Hong 《Research on the Scheme Innovation and Simulation of New Rural Social Pension Insurance in China》,载于Conference of Chinese Economists Society (CES) 2009 China,“Chinese Economic Growth in Regional and Global Context”,June 13,2009.
18.米红.《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推进的若干问题与对策建议》,《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5期。
19.米红.《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目标选择、模式识别与政策模拟——以浙江省为例》,第五届社会保障国际论坛论文集《社会保障:从历史走向未来(养老、医疗及综合论坛部分)》北京2009.9.12-13(P76-P79)。
20.米红,朱晓晓,方锐帆.《农保:谨防碎片化》,《中国社会保障》,2008年第4期,36-38。
21.米红,颜艺璇,王鹏.《基于分群体非均衡推进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创新研究——以山东临沂农村养老保险为例》,《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年第4期,57-61。
22.尽快构建一个统一联动、可转移、可衔接的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中国劳动保障报》(理论版),2008.3.27
23.米红 杨翠迎.《建立厦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研究》,载于《共建和谐社会》----厦门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成果,厦门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厦门市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编,(厦)新出(2008)内部第30号,2008.2。
24.米红.《住房保障新思路: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购买住房》,《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增刊(16卷),CN41-1213/C),18-20,2008.7。
25.米红,王鹏.《新农保制度模式与财政投入实证研究》.《中国社会保障》2010年第6期。
26.米红.《国家新农保制度安排的影响因素及仿真模型创新研究》,《2010年社会保障风险管理国际学术论坛会议论文集》,2010.9
27.米红.《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拉动消费内需的实证分析——以浙江省为例》,《社会质量与社会发展论坛论文集》杭州2009.12.4。
28.米红,周伟.《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相对速度的国际比较》,《西北人口》,2009(4)。
29.米红.《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群吸引范围仿真分析-基于CPA和属性加权Voronoi图模型的应用[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2008年增刊,49-53。
30.米红.《基于生态足迹的浙江省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与微区位前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厦门2009.5.8-10。
31.米红.《人口增长与资源需求的系统动力学研究》,第三届海峡两岸能源经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大会主题——应对气候变化——能源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北京2009.10.
32.米红,马鹏媛.《厦门市人口结构与职业教育发展空间的实证研究》,《理工高教研究》2009(1)。
33.米红.《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推进的若干问题与对策建议》载于《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5期
34.米红、李小娃.《曲折中前进:民国初年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载于《煤炭高等教育》2009年第2期
35.米红、李小娃.《《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研究生院排行方法论的分析与启示》载于《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年第3期
36.米红、马鹏媛.《厦门市人口结构与职业教育发展空间的实证研究》载于《理工高教研究》2009年第1期
37.米红、冯磊.《基于真实参保率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发展预测研究——以青岛市城阳区为例》载于《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38.米红、孙静.《美国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关系演变的实证研究——基于高等教育弹性系数的视角》载于《教育与考试》2009年第1期
39.米红、马鹏媛.《中等职业教育对厦门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载于《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40.米红、韩娟、谢红年.《论大学生创意就业》载于《中国劳动》2009年第10期
41.米红、赵琳琳.《大众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探析》载于《煤炭高等教育》2009年第4期
42.米红、韩娟.《我国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障制度的政府责任与制度选择》载于《第一资源》2009年12月(第8辑)
43.米红.《新农保对改善我国老年农民的生活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载于《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研究与资讯》2011年第4期,P27-28.
44.叶赛仙、米红、赵克勤.《基于集对理论的死亡率与出生率的同一度研究》,载于《中国卫生统计》2011年第8卷第5期,P594-595
45.米红、叶赛仙、赵克勤.《基于集对分析联系数的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合成公式应用》,载于《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1年16期,P85-90.
46.米红、杨贞贞.《老年残疾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创新与实证研究》,载于《残疾人研究》2011年第2期,P17-21.
47.邱思钧、叶翠柳、米红.《多目标可能满意度法在城市承载力测算中的应用——以深圳市南山区为例》,载于《福建电脑》2011年第2期.
48.郭书君,米红.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实证研究[J]. 现代大学教育,2005,05:45-48.
49.米红,韩娟. 区域竞争力与高等教育竞争力的关联模式的研究[J]. 河南教育(高校版),2005,06:36-37.
50.米红,郭书君.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角色演变的实证研究[J]. 民办教育研究,2005,01:28-35+107.
51.米红. 内科学临床教学的建议与设想[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S1:140-141.
52.米红,周仲高. 理论创新与方法抉择——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研究的反思与前瞻[J].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4:5-9+78.
53.米红,陈芃,吴宇力,苏晓春. 高等学校对外教学服务收入分配政策研究[J]. 教育财会研究,2004,04:32-38.
54.米红,周仲高. 蒋正华教授:亦官亦民永葆本色,温文儒雅学界楷模[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1-6.
55.米红,周仲高. 建国以来我国高校内部领导体制演变述评[J]. 现代教育科学,2004,05:55-57.
56.王晓雪,米红,陈均宇. 逆系统方法在人口预测中的应用[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29-34.
57.米红,文新兰,周仲高. 人口因素与未来20年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变化的实证分析[J]. 人口研究,2003,06:76-81.
58.杨柏林,米红,杨炳铎. 青岛软件产业发展模式探析[J]. 发展研究,2003,12:39-40.
59.米红,王德林. 20世纪90年代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变化的实证研究[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02:11-17.
60.米红. 青岛人口信息系统的应用分析[J]. 地球信息科学,2003,01:28-33.
61.米 红. 21世纪初期闽台信息技术产业合作模式[J]. 亚太经济,2002,01:47-51.
62.米红 ,刘海峰. 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暨中国高等教育主要历史指标数值重建[J]. 理工高教研究,2002,01:16-20.
63.米红,肖猛. 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模式及其国际比较研究[J]. 教育与经济,2001,03:14-17.
64.米红,吕潭华. 闽台人口、经济、社会发展分析[J]. 亚太经济,2001,04:68-72+79.
65.米红.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集合与可持续收入实证研究[J]. 中国经济问题,2001,04:10-19.
66.米红,王晓雪. 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国际比较与模式研究[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2:35-44.
67.吉国力,程军,米红. 应用混沌相空间模线性回归模型研究短期负荷预报[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06:138-140+144.
68.米红,朱红. 关注信誉成本[J]. 中国保险,2001,03:29.
69.米红. 加快发展厦门观光旅游农业的研究[J]. 发展研究,2001,03:37-39.
70.米红. 福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J]. 发展研究,2000,04:21-24.
71.魏群英,米红. 中国需要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中法两国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障模式的比较研究[J]. 中国经济问题,1999,05:54-58.
72.江三英,李朝阳,米红. 关于厦门市发展观光农业的思考[J]. 农业经济,1999,01:18-19.
73.米红,丁煜. 未成年流动人口受教育特征及其管理对照研究——来自厦门特区的调查报告[J]. 南方人口,1998,04:41-44.
74.周翔鹤,米红. 明清时期中国的气候和粮食生产[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04:59-64.
75.米红,徐明生. 厦门未来住宅市场与人口变动关系研究[J]. 市场与人口分析,1998,03:29-32.
76.毛锋,米红. 可持续发展研究态势析评[J]. 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01:21-27.
77.毛锋,米红. 论环境文明与可持续性发展[J]. 中国经济问题,1998,01:48-55.
78.米红,解孟源. 西方历史人口学前沿研究评述[J]. 国外社会科学,1997,03:30-34.
79.毛志锋,米红. 中国经济发展与人口控制协同探析[J]. 人口与经济,1996,04:34-42.
80.毛志锋,米红. 我国人口经济增长效应析评[J]. 西北人口,1996,01:23-25.

Ⅳ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6000字论文一篇

1.选题是依据和意义: ①本文将以北京农村老年人口为背景,分析和研究北京农村养老专保险制度的现属状和问题,并以此提出一些建议和发展的对策。②针对北京农村养老保险的制度的完善方案对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实践工作水平有很大帮助,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促进北京经济发展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2.研究内容 ①在写作过程中以北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为中心,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对北京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理论有了深刻是认识和研究。作为一名来自北京农村的学生,更有义务了解北京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北京农村养老保险的设想和建议。注意收集和整理北京农村养老保险方面的资料,完善北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②确定论文题目和方向,收集整理相关资料。了解北京农村养老保险的制度中问题,了解具体实例情况并加以论述。

Ⅵ 关于农村老人养老保险的调查报告 (作业)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全球共同面临的大难题,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老龄人口已近2亿。农村老年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生活状况和社会保障情况更值得我们关注。近期,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政协对全县农村老年人的生存状况进行了调查。

98%的农村老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据调查,全县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6.8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6%,而且每年以0.7%的速度不断递增,其中农村老年人口4.33万人,占老年人总数的63%。

农村老人80%以上都患有农民职业病,如风湿、肌肉关节劳损、胃肠炎、营养不良等,98%处于亚健康状态,小病能及时就医的占48%,承担不起门诊药费和住院费(合作医疗)自费部分的占67%。

70岁以下的老年人,只要不是特殊情况,都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70至80岁以上的老人有一半仍在从事体力劳动,80至90岁的老人有10%处于自给状态,有8%的老人的吃穿用基本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48.8%的农村老人在继续从事生产劳动

据调查,农村有48.8%的老年人在继续从事生产劳动,80岁以上的老年人仍在劳动的达16.3%。

事实上,农村老年人必须尽可能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得经济收入。这是因为:老人无其它生活来源和有效的生活保障;子女们的负担重,尤其是独生子女,无力全面照顾双方的老人。

据对43300多位农村老人的调查统计,发现有28000多位老人是空巢老人,他们一方面要照顾孙儿包揽家务,一方面还要承担繁重的体力活、维持农业生产,人越来越老,精力越来越差,负担却越来越重。

72%的农村老人没有享受过任何养老相关政策

养儿防老曾经是我国农村主要的养老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不断受到冲击,依赖传统的大家庭和孝道已难以解决好农村的养老问题。

由于农业科学的推广和家庭生活中科技与文化的应用,农村老年人的经验已无多少用武之地,其长者、智者的权威地位已经发生动摇,在政治、文化、技术上都处于劣势地位,加之没有大笔遗产,农村老年人社会地位逐渐下降。

现代青年人对中国特色的“孝文化”的尊崇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孝道出现了日益弱化的趋势,一部分人把老人当做包袱,弟兄之间为养老人相互推诿扯皮,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更是无从谈起。

除了少数五保、特困户由有关部门给予扶养和适当的生活补助,双女户和独生子女户每年有几百元的计划生育政策补助,通过合作医疗能够报销部分医药费外,农村老人中有72%的人没有享受过任何养老相关政策,也没有生活最低保障。

必须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基本养老制度

依据“木桶理论”,农村养老问题是我国农村地区民生问题的“短板”,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资料表明,丹麦、瑞典、葡萄牙、西班牙、希腊等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于我国20世纪90年代时,便已开始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已经具备了发展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条件,因此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大投入,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基本养老制度。

首先,要建立农村老人基本养老保障制度。要结合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分阶段、分地区实施,资金由各级财政按比例分摊解决。还要认真研究和开展农村养老保险,让农民同企业职工一样,从成年开始就缴纳一定数额的养老金,进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

其次,要逐步实行农村老年人集中供养。可由民政部门统一规划,在农村分区域建设供养所或老人院,对无劳动能力的老人实行集中供养,由子女缴纳一定的费用,民政部门将相关资金和社会救助的物资钱财捆绑使用,让农村老年人能够安度晚年。

再次,要建立针对农村老年人的各种救助体系。一是要建立对农村老年人的法律援助制度。二是认真执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坚决制止子女不孝和虐待老人现象。三是将农村低保向老年人倾斜。四是将民政部门的大病救助政策和合作医疗政策进行有机的整合与捆绑,提高报销比例或者免除自费部分,使农村的贫困老人得了大病之后能够得到及时的住院治疗。

最后,要紧扣新农村建设的展开,把孝敬老人、尊崇老人、赡养老人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老年协会、妇联、残联等组织要树立典型,倡导“百善孝为先”的传统民族文化。

Ⅶ 农村养老保险研究意义

针对农村不断发展的趋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也在逐年发生变化,以更好的满足当代农民的养老保障需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对于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
一是社保的筹资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前的旧模式很保守,说白了,就是农民自己储钱过日子。但现在不同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政策多了两大主体的支持:集体补助、政府补贴。在新缴费体制下,农民收到的保障是个人、集体、政府三方的补助。这种养老力度就强大多了。
二是账户与以前有区别,现在的新农保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基础养老,另一部分是个人账户的养老,基本养老属于国家直接补贴,个人养老则由地方负责。
三是大大改善了广大农村人口的养老保障。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Ⅷ 养老保险替代率的主要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基本情况
(一)基本养老保险
基本养老保险是按照国家、企业、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由财政和社会保障部门统筹管理。国家负责组织社会保险,负责保证“基础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并负责长寿退休者的个人账户储存额支付完之后继续按原有的标准支付。目前,按照国家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主要目的在于保障广大退休人员的晚年基本生活,未来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确定为40%-60%。
(二)补充养老保险
基本养老保险只保障退休者的基本生活需求,在此基础上,政府鼓励有经济能力的企业为职工举办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即企业年金或行业年金。严格说,补充养老保险既不是国家基本社会养老保险,也不是纯商业的养老保险基金业务,它是政策性、商业化运作的养老保险基金业务。
(三)商业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商业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统称为商业养老保险业务,可分为团体业务和个人业务,产品形态主要体现为两全保险和年金保险,主要形态为团体分红年金类产品,团体投资连接保险等。
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总体养老保险政策层面
1.基本养老保险未实现“全覆盖”,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不公平。目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主要针对城镇职工,农村养老保障政策尚不完善。虽然2009年全国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建立了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政策,但覆盖面还有待扩大。即使在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也主要覆盖企业职工,城镇中未就业人员以及就业不稳定无法纳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居民缺乏政策性养老保障。
2.现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不尽合理。政策规定,对被征地农民失地面积达50%以上的,给予参加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由政府、村集体和个人分别按50%、20%、30%承担:对被征地农民失地达不到50%的,政府和集体不予承担保险缴费。部分达不到要求的被征地农民对此有意见,不愿积极配合政府征地;还有一些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因为“短视”,不愿自己负担30%的费用。
3.企业养老保险政策和事业单位、公务员养老保险政策不统一。现行的养老保险基金缴纳模式执行结果是,“事业单位、公务员退休职工养老保险基金达到在职收入的90%左右,而企业退休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只有在职收入的60%左右”。这就导致“同等学历甚至是高工、高学历人员,同等工作年限、职称等级,公务员退休职工人均月收入远远高出企业退休职工”。
(二)基本养老保险
1.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问题突出,国家财政压力巨大。由于现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结合的养老保险政策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才建立起来,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基金没有分开管理,为了弥补社会统筹账户资金的不足,支付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基金,个人账户积累资金很大程度上被用来发放退休职工的养老保险基金,这使得个人账户有名无实。
2.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品种单一,基金保值增值压力大。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额除预留两个月的支付费用外,全部存入银行或购买国债,严禁投入其他金融活动和经营性事业。这一规定确实保证了基金的安全,却忽视了基金的增值。刚刚实施的社会保险法规定,社保基金以不低于1年期定存的形式存放。而目前CPI增幅则已超过5%,已经高于1年期银行利率。
(三)补充养老保险
相关政策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全国统一的税收优惠政策还不明确。二是中小企业年金业务的运作缺乏依据,极大制约了市场的启动。三是现有投资规定不能完全满足客户需要,投资品种的范围有待扩大。四是企业年金管理资格分散,影响市场的快速发展。
三、政策建议
(一)尽快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
2011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个人缴费与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政策,与家庭养老、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相配套,保障城镇居民老年基本生活。2011年7月1日正式启动试点工作,首批试点覆盖面为60%。建议加快推进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尽快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消除社会保障领域的不公平现象。
(二)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统一企业与事业单位、公务员职工养老保险标准
建议国家制定政策将失地面积达不到50%的被征地农民纳入参保范围,根据征地比例由政府给予适当的参保费,让所有被征地农民都能按被征地面积大小享受不同等次的养老待遇。同时,建议调整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标准,将缴费比例凋整为政府、村集体和个人分别按70%、10%、20%缴费,加大政府投入。尽快制定相关政策,统一企业与事业单位、公务员职工养老保险标准,使之享受相同的国民待遇。
(三)尽快明晰并落实各类型补充养老保险金的税收优惠政策
尽快制定全国性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养老金的缴纳、投资和积累阶段享受相关税收优惠,积极支持养老保险基金发展。以企业年金为例,在缴费阶段,企业提取年金按一定比例享受税前列支的税收优惠政策;个人缴纳企业年金时按一定数额给予税前扣除,若未达到退休年龄提前领取则依法纳税。在投资和积累阶段,划入个人账户的投资收益免征个人所得税。
(四)明确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机构和职责,加强监管机构的合作与协调
应修订法律规章理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公司的审批与监管之间的关系,厘清有关部门之间的职责。应借鉴功能监管的理念,在实际运作中,社会保障部门作为主监管人对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公司进行综合监管;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分别对其的信托行为、保险契约行为、上市行为进行分业监管。
(五)鼓励建立捆绑式的“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公司”
根据国外实践经验,专业化的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公司是企业年金市场发展方向。我国《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已明确提出了“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公司”的概念,应积极付诸实施。
(六)采取措施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来源、激励补充养老保险发展
1.对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是要尽快做实个人账户。二是通过降低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率降低参保人员的实际负担,进而刺激非国有企业以及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体制。
2.对于补充养老保险。应通过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企业和个人参加企业年金和商业性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并借助市场力量推动企业年金市场和商业性养老保险的发展,减轻基本养老保险的财政压力,进一步完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制。
(七)为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增值提供更多渠道和产品
未来,应允许企业年金等投资衍生金融产品、风险投资等私募股权市场等,开发更多的投资产品,并使基金在投资组合的选择上有更大的自由度,对股票、企业债券可以有更高的上限,但必须控制投资比例。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阅读全文

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满意度实证研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延迟退休年龄所引发的问题 浏览:244
幼儿园2017重阳节活动通知 浏览:627
唐山医生体检多少钱 浏览:169
养老金发的不对应该怎么办 浏览:349
辽宁退休工人涨工资最新消息2017 浏览:25
智利退休工资 浏览:361
泉卅养老院 浏览:59
孝顺孝重要还是顺重要 浏览:238
广州市老年人医保 浏览:427
南寿养生大药店怎么样 浏览:187
体检时各部位明显缺陷指什么 浏览:934
给父母交医保一年交多少钱 浏览:163
不孝敬父母天打雷劈 浏览:135
怀孕怎么躲过内职体检 浏览:10
老年体协活动经费方案 浏览:745
上海法官退休年龄 浏览:83
164岁长寿老人 浏览:542
重阳节江西庙会 浏览:671
老年人微信名男 浏览:750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书法字 浏览: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