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年金个人和企业缴费比例
年金个人和企业缴费比例是1:2。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年金和养老保险一样,具体的缴纳比例为单位缴纳8%,个人缴纳工资的4%,由单位代扣。职工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中个人缴费及其投资收益自始归属于职工个人。
法律依据:《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第八条
企业年金基金缴费必须归集到受托财产托管账户,并在45日内划入投资资产托管账户。企业年金基金财产独立于委托人、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和其他为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提供服务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固有财产及其管理的其他财产。
企业年金基金财产的管理、运用或者其他情形取得的财产和收益,应当归入基金财产。
领取企业年金的条件是什么
1、职工在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时,可以从本人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中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领取企业年金,也可以将本人企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全部或者部分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依据保险合同领取待遇并享受相应的继承权;
2、出国(境)定居人员的企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可以根据本人要求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3、职工或者退休人员死亡后,其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B. 年金扣除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工资上扣的职业年金是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企业年金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通过集体协商自主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中第二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建立企业年金,有利于完善职工薪酬体系,展现企业良好文化、增强人才吸引力、稳定职工队伍。职工参加企业年金,有利于在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另外增加一份养老积累,进一步提高退休后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年金的计算应分为两部分,即个人所缴纳部分应并入
到其当月收入中,企业缴纳部分则应单独适用税率,通常情况下与个人当月的工资薪金部分适用税率不同,且不再减除任何费用,即虽然将企业所缴纳年金部分单独作为一个月薪金,但因为在计算当月工资薪金收入个人所得税时已考虑到其生计扣除费用,在计算企业所缴年金时不再考虑费用扣除问题,且单独适用税率,这样往往企业所缴年金部分可以找到一个比工资更低的税率,年金的计算方法特殊之处也在于此。
法律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的通知》 第四条 职业年金所需费用由单位和工作人员个人共同承担。单位缴纳职业年金费用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由单位代扣。单位和个人缴费基数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一致。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国家适时调整单位和个人职业年金缴费的比例。
C. 养老保险和年金保险
年金保险指的是人们在依法参加社保的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另外自愿参与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而养老保险是国家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强制建立和实施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其他保险问题可以电话咨询
售前产品咨询:400-880-3633
售后服务:95362
年金保险和养老保险都是为了解决老年人晚年生活保障所设立的险种,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年金保险产品资料
1、强制性和自愿性
养老保险采取国家强制加入的模式,管理机构的经费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由政府统一安排,政府机构进行管理。年金保险在大多数国家一般由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可以自主管理也可以托管。
2、非私人产品和私人产品
养老保险不属于私人经济范畴,但严格的说也不算公共产品,因为养老保险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但属于非私人产品。而年金保险属于私人产品,可以自愿选择是否购买。
3、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
养老保险统筹模式一般采取现收现付制,通过代际赡养实现保障。而年金保险大多采用基金积累制,实行个人保障。
4、投资手段不多和投资手段多样化
养老保险基金由政府管理和运营,保值增值手段一般是储蓄和购买国债。年金保险的基金投资手段一般集中于资本市场,手段更多样化。
图片来源:摄图网
5、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
养老保险注重公平原则与收入再分配作用。而年金保险更注重效率原则,是一种具有激励功能的福利手段。
6、政府主办和政府无直接责任
养老保险的责任主体是政府,而年金保险的责任主体是企业自身。
D. 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扣的多好吗
好。
因为社保是国家办的,扣社保是扣得越多,将来退休后每个月的养老金领取得越多。而且社保费用是由单位和职工共同承担的,其中单位承担了一大部分,个人只承担了一小部分,也就是说社保个人扣得多,单位缴纳得更多。
企业年金当然是交多更加划算的。我们知道,企业年金实行自主自愿的原则,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按月按照个人当月在职基本工资一定比例及时足额予以交费,建立个人专门的年金帐户,由专门机构管理运营,累计生息,退休后按月按照计发月数发放,直到领取完了为止,专款专用。
E. 政府年金个人部分和单位部分分别属于什么科目
事业单位养老金的核算方法以及与使用的会计科目与行政单位基本相同,只有支出列支的科目不同。
行政单位发生的支出在经费支出科目列支,事业单位发生的支出则在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科目列支。
事业单位从员工工资中代扣个人部分养老金和职业年金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薪金(离退休费)科目,贷记其他需付款——代扣个人养老金、个人部分职业年金科目;事业单位分配(计提)工作人员工资时,借记事业支出——基本支出——工资或经营支出——工资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离退休费)科目。
事业单位为工作人员按月向社保机构缴付养老金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其他须付款——代扣个人养老金科目,贷记财政拨款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科目。事业单位为工作人员按月向社保机构缴付职业年金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职业年金、其他需付款——代扣个人职业年金科目,贷记财政拨款总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科目。
例1:某事业单位属于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单位。
2015年3月采取财政授权支付方式缴纳工作人员工资。
付款凭证和工资结算凭证表明:本月应付工资50万元(其中,从事经营业务的人员工资20万元),代扣个人养老金4万元,代扣个人职业年金2万元,实发薪金44万元(其中,从事经营业务的人员工资17.6万元);
单位为工作人员交纳养老金14万元,其中单位部分养老金10万元、个人部分养老金4万元;单位为工作人员缴纳职业年金6万元,其中单位部分职业年金4万元、个人部分职业年金2万元。
要求:拟定该事业单位有关会计分录(单位:万元,下同)。
事业单位根据授权支付凭证缴费工资时:
借:应对职工薪酬——薪资(离退休费)44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44
从工人工资中代扣个人部分养老金与个人部分职业年金时:
借:应付员工薪酬——工资(离退休费)6
贷:其他需付款——代扣个人养老金4——个人部分职业年金2
事业单位分配(计提)工作人员报酬时:
借:事业支出——基本开支——工资26.4
经营支出——基本支出——薪资17.6
贷:应付职工薪酬——薪资(离退休费)44
事业单位为工作人员按月向社保机构缴付养老金时:
借:应对职工薪酬——社会保费10
其他须付款——代扣个人养老金4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14
事业单位为工作人员按月向社保机构缴付职业年金时:
借:应付员工薪酬——职业年金4
其他需付款——代扣个人职业年金2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6
文章来源: 网络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右上角提交反馈。
点赞(0)
收藏
分享
延展阅读
推荐
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怎么查询?
打开支付宝,在主页面上找到[市民中心]入口,如果没找到,可以点击[全部],进去【全部应用】页面,找到[市民中心]|点击[市民中心],来到所在地区对应的市民服务页面|找到[社保]图标,点击,找到[地方在线服务]一栏,点击[社保查询]服务
延迟退休来了!人社部正式回应,看看你有“选择权”吗?
延迟退休来了!人社部正式回应,看看你有“选择权”吗?
8旬老人被亲生儿子活埋,我们老了靠谁养?
8旬老人被亲生儿子活埋,我们老了靠谁养?
第1课 | 国之重器 社保五险
社保的5个小秘密,谁用谁省钱
第4课|生病了、体检异常想买保险怎么办?
第4课|生病了、体检异常想买保险怎么办?
F. 年金个人和企业缴费比例
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年金和养老保险一样,具体的缴纳比例为:单位缴纳8%,个人缴纳工资的4%,由单位代扣。
企业年金个人缴费的归属
1、职工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中个人缴费及其投资收益自始归属于职工个人。
2、职工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中企业缴费及其投资收益,企业可以与职工一方约定其自始归属于职工个人,也可以约定随着职工在本企业工作年限的增加逐步归属于职工个人,完全归属于职工个人的期限最长不超过8年。
企业年金是一种补充性养老金制度,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主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年金是对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是我国正在完善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三个部分组成)的“第二支柱”。在实行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中,企业年金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实行的企业补充养老金计划,又称为“企业退休金计划”或“职业养老金计划”,并且成为所在国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拓展资料:领取企业年金的条件?
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领取企业年金:
职工在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时,可以从本人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中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领取企业年金,也可以将本人企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全部或者部分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依据保险合同领取待遇并享受相应的继承权;
2、出国(境)定居人员的企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可以根据本人要求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3、职工或者退休人员死亡后,其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法律依据: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
第十五条企业缴费每年不超过本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8%。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合计不超过本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12%。具体所需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一方协商确定。
职工个人缴费由企业从职工个人工资中代扣代缴。
第十六条实行企业年金后,企业如遇到经营亏损、重组并购等当期不能继续缴费的情况,经与职工一方协商,可以中止缴费。不能继续缴费的情况消失后,企业和职工恢复缴费,并可以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按照中止缴费时的企业年金方案予以补缴。补缴的年限和金额不得超过实际中止缴费的年限和金额。
G. 个人已经缴纳了养老保险,还要缴纳职业年金吗
交的养老保险和交职业年金各是一项内容。交职业年金是现在的新政策,是给职工的一项新的福利待遇。即两项都交了。今后退休时,就是两项相应提出的比例的钱由你获得,就比原单项的养老保险得到的养老金多得多了。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规定:个人缴4%,单位缴8%。
国务院办公厅今年印发了《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办法》规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年金制度,职业年金基金采用个人账户方式管理,实行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其中个人缴费实账积累,单位缴费部分依单位性质而定。
《办法》确定了对于基金的积累方式。单位缴纳职业年金费用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由单位代扣。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H. 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缴费比例
目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费率单位为16%,个人为8%;职业年金缴费费率单位为8%,个人为4%。
一、养老保险的概念:
1、养老保险(Endowment Insurance)是国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劳动岗位后而建立的一种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险制度。目的是以社会保险为手段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
2、养老保险是在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才自动发生作用的。所谓"完全",是以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脱离为特征;所谓"基本",指的是参加生产活动已不成为主要社会生活内容。其中法定的年龄界限才是切实可行的衡量标准。
3、同时被保险人只有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即: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已办理相关手续;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核准后的次月起,方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及丧葬补助费等。
4、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被保险人按不同缴费比例共同缴纳。以北京市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例:企业每月按照缴费总基数的19%缴纳,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8%缴纳。
二、养老保险的四个层次:
1、我国的养老保险由四个层次(或部分)组成。
(1)第一层次是基本养老保险;
(2)第二层次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3)第三层次是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4)第四层次是商业养老保险。
在这种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基本养老保险可称为第一层次,也是最高层次。
2、基本养老保险:
(1)基本养老保险(亦称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它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以保障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为原则。
(2)它具有强制性、互济性和社会性。
(3)它的强制性体现在由国家立法并强制实行,企业和个人都必须参加而不得违背;互济性体现在养老保险费用来源,一般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统一使用、支付,使企业职工得到生活保障并实现广泛的社会互济;社会性体现在养老保险影响很大,享受人多且时间较长,费用支出庞大。
3、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1)由国家宏观调控、企业内部决策执行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又称企业年金,它是指由企业根据自身经济承受能力,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础上,企业为提高职工的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而自愿为本企业职工所建立的一种辅助性的养老保险。
(2)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一种企业行为,效益好的企业可以多投保,效益差的、亏损企业可以不投保。实行企业年金,可以使年老退出劳动岗位的职工在领取基本养老金水平上再提高一步,有利于稳定职工队伍,发展企业生产。
4、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1)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是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由职工自愿参加、自愿选择经办机构的一种补充保险形式。
(2)实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的目的,在于扩大养老保险经费来源,多渠道筹集养老保险基金,减轻国家和企业的负担;有利于消除长期形成的保险费用完全由国家"包下来"的观念,增强职工的自我保障意识和参与社会保险的主动性;同时也能够促进对社会保险工作实行广泛的群众监督。
5、商业养老保险:
(1)商业养老保险是以获得养老金为主要目的的长期人身险,它是年金保险的一种特殊形式,又称为退休金养老保险,是社会养老保险的补充。
(2)商业性养老保险的被保险人,在交纳了一定的保险费以后,就可以从一定的年龄开始领取养老金。这样,尽管被保险人在退休之后收入下降,但由于有养老金的帮助,他仍然能保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
(3)商业养老保险,如无特殊条款规定,则投保人缴纳保险费的时间间隔相等、保险费的金额相等、整个缴费期间内的利率不变且计息频率与付款频率相等。
三、基本作用:
1、养老保险是以老年人的生活保障为指标的,通过再分配手段或者储蓄方式建立保险基金,支付老年人生活费用。它的实施具有以下作用:
(1)有利保证劳动力再生产
通过建立养老保险的制度,有利于劳动力群体的正常代际更替,老年人年老退休,新成长劳动力顺利就业,保证就业结构的合理化。
(2)有利于社会的安全稳定
养老保险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养。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大,人数也越来越多,养老保险保障了老年劳动者的基本生活,等于保障了社会相当部分人口的基本生活。对于在职劳动者而言,参加养老保险,意味着对将来年老后的生活有了预期,免除了后顾之忧,从社会心态来说,人们多了些稳定、少了些浮躁,这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3)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各国设计养老保险制度多将公平与效率挂钩,尤其是部分积累和完全积累的养老金筹集模式。劳动者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的数额,与其在职劳动期间的工资收入、缴费多少有直接的联系,这无疑能够产生一种激励劳动者的职期间积极劳动,提高效率。
2、此外,由于养老保险涉及面广,参与人数众多,其运作中能够筹集到大量的养老保险金,能为资本市场提供巨大的资金来源,尤其是实行基金制的养老保险模式,个人账户中的资金积累以数十年计算,使得养老保险基金规模更大,为市场提供更多的资金,通过对规模资金的运营和利用,有利于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3、在中国,90年代之前,企业职工实行的是单一的养老保险制度。1991年,《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从此,中国逐步建立起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
四、主要特点:
1、由国家立法,强制实行,企业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参加,符合养老条件的人,可向社会保险部门领取养老金。
2、养老保险费用来源,一般由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或单位和个人双方共同负担,并实现广泛的社会互济。
3、养老保险具有社会性,影响很大,享受人多且时间较长,费用支出庞大。因此,必须设置专门机构,实行现代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1)通过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有利于新老更替,实现就业结构的合理化;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养,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重要措施,有利于社会稳定;能够激励年轻人奋进,提升工资标准,为退休后的生活提供保障,有利于从侧面上促进经济发展。
(2)养老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而且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或社会的经济、文明发展,需要我们予以足够的重视。由于养老保险的实施范围很广,被保险人享受待遇的时间较长,费用收支规模庞大,因此,必须由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在全社会统一立法、统一规则、统一管理和统一组织实施。:
五、职业年金的概念:
1、职业年金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2、中国的职业年金是一种补充养老保障制度,既不是社会保险,也不是商业保险,而是一项单位福利制度,是事业单位及其职工依据自身经济状况建立的保障制度,事业单位及其职工承担因实施职业年金计划所产生的所有风险。
六、职业年金存在特点:
1、各国职业年金计划的基本特点是:
(1)大多数国家的职业年金计划是自愿性的;
(2)缴费由雇主和雇员共同承担;
(3)基金能够进行市场化运营;
(4)职业年金计划的缴费和运营享受国家的免税优惠政策。
法律依据:
《企业年金办法》第十五条企业缴费每年不超过本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8%。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合计不超过本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12%。具体所需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一方协商确定。
职工个人缴费由企业从职工个人工资中代扣代缴。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