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农村65岁以上的老人日趋增多,他们的养老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每次开车路过农村,总能看到一些村口坐着几个老人,眼神中可以看出些许空虚落寞,有的手里紧紧握着手机,突然儿女来个电话,说会话能激动半天,每每看到这种情况,总能想起父母。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全国60岁以上老人的比例明显升高,据可靠数据统计分析我国是全球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过两亿的国家,预计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将会占全亚洲老年人总数的40%。
农村老人养老问题又是我国养老问题的重中之重,随着全国城市化发展,很多年轻人离开农村进城创业,留下一些高龄老人在村里,农村老人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不仅仅是金钱上的问题,还有精神上的落寞。
总结一下,除了上面的一些养老措施,另外还有互助养老、旅游养老、工资卡养老、旅居养老等新型养老模式,至于选择哪一种,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对于农村老人,个人建议年轻的时候多攒点钱,不要太无私都给了儿女,手里有钱,儿女到位,养老才是硬道理。
『贰』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现状、问题、解决途径~
一、现状
1、五保供养制度。
2、家庭赡养。
3、土地保障。
4、优待抚恤保障。
5、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6、计划生育奖励扶助保障。
7、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8、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二、问题
1、土地保障功能弱化。
2、家庭保障功能弱化。
3、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4、农村税费改革的遗留问题。
5、疾病问题依然是困扰农民生活的瓶颈因素。
三、解决途径
1、摈弃“经济发展决定论”片面化的思想误区。
2、着重建立健全三项农村基本社会保障制度。首先,应优先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其次,逐步建立灵活多样的养老保险制度。最后,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3、拓宽农村社保资金来源渠道。
4、提升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的“造血”功能。
(2)疫情下农村养老保障现状扩展阅读
以社会保障服务助力乡村社会治理的具体措施:
1、以社会保障服务增强农村居民社会安全感。加强农村养老保障、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及其他各项救助服务,为农村居民提供稳定的养老保障预期,降低医疗费用增长对生活水平提升的威胁,生成社会保障政策的托底效应,帮助农村居民从容应对生产和生活变故,稳步提升社会安全感。
2、以社会保障服务助力农村“精准扶贫”。考虑到农村贫困人口不少是集贫集病于一身,要重点加强农村医疗保障服务,斩断贫病之间的链条,摆脱贫病恶性循环。
3、以社会保障服务推动农村社会乡风文明。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社会保障服务涵盖物质和精神两个层次的保障内容,在推动农村乡风文明方面大有可为。
『叁』 目前农村养老服务现状及突出问题有哪些
一、农村养老现状
农村老人的养老金来源一部分是家庭供给。家庭供给部分与家庭经济收入、子女状况等密切相关。中东部发达地区、发达乡镇农村老人家庭供给相对充足,西部及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老年人家庭经济状况不容乐观。一部分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3)农村老人精神慰藉少。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不留在农村的老人身边,并且回家探望也多是短暂的。所以农村老年人就在干农活和盼儿孙中度日,大部分农村老年人并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精神生活状况不容乐观。
(4)农村老年人预防意识差。一方面,农村老人疾病预防意识差。大部分农村老人都做过繁重的农业劳动,身体不舒服或者拖延不治或者在家自己吃药医治,这往往延误病情,由小病转变为重病,从而导致因病返贫。另一方面,农村老人安全预防意识相对较差。一些诈骗分子通过现场演示引诱、虚标价格等手段向农村老人兜假冒售伪劣产品。还有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的心理,向其宣传不良观点,引诱农村老人信奉非法邪教等。
『肆』 2020年中国养老保险的现状如何呢
现如今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当中最重要的一员,但对于养老保险的现状却有很多人不知道,具体情况如下。对于养老金教育金等收益保险问题,我刚好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最新榜单!八大高收益率教育金保险排名
2012年,国家审计署公布了《全国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结果》:到2011年底,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参保人数达到2.61亿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市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人群达到3.61亿人。加总起来,总共达到6.22亿人。
其实,中国养老保险现状的成就不仅仅体现在覆盖人群的不断扩大,更体现在其制度设计越来越合理,越来越全面,体现了“制度全覆盖”。“制度全覆盖”指当前养老保险的三大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市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尤其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其在2013年可谓是发展迅猛的一年。全国许多个省份都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工作,改变了农村居民养老无保障的历史,使农村人民也可以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
另外,中国养老保险现状还让板块分割许多年的养老保险“动”了起来。根据劳动保障部社保中心提供的2007年的数据,全国办理养老保险异地转移业务160万人次。这一政策的实施让实现了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极大程度上调动了经济的活跃程度。
中国养老保险现状:任重道远
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国养老保险的改革之路虽然取得了十分重大的成就,但是目前其所面临的问题仍然很多。例如,制度仍未全国统一,养老保险双轨制的顽疾迟迟得不到解决等等。
从社会保障公平性的角度考虑,全国一盘棋,只有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去除制度“碎片化”才是公平的最大化体现。而中国养老保险现状还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阶段,最后的结果是不同人群有不同制度,制度差异化越来越大。
另外,养老保险双轨制也一直侵蚀着养老保险的公平特性。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已经异化为特定人群的“福利”,这既不利于公平的实现,更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总之,中国养老保险现状还有很长的改革路需要走。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其他保险疑问,请来:多保鱼讲保险!,
『伍』 结合实际谈谈我过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分析
1.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
由于受到特殊文化背景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我国最先扶持的是第二产业,对城镇的建设加以扶持,然后才是扶持第一产业。为了推动这一策略的实行,我国政府部门采取了宏观调控的方式来加以干预,以推动城乡的双向发展。但是,在该政策的实施中,还出现了一些偏差,例如,城乡在经济以及文化上出现了偏差,这导致原本可以给予乡镇居民保障的政策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得城乡建设之间出现许多不和谐的景象。
2.城乡社会经济的二元性决定了该制度的二元性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就对社会保障工作有所重视,不过此时这项工作先在大城市中的国企实行开来,中央所制定的政策也主要为这些公司而制定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该政策在城市中逐渐推广开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1]。但是,这一政策的的实施并没有倾向于乡镇的建设,所以也没有真正解决需要帮助的农村人,并且使得城乡逐渐的差异逐渐拉大。从某方面可以这样来看,当前我国在社保政策的实施上忽视了对乡镇的建设,仅仅对于非常贫困的人进行扶持,而这种力度远远不够,许多乡镇人民都未得到扶持,这样就没有给乡镇人民更加实惠的帮助。
『陆』 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是什么
存在的问题:①、虽然“尊老、敬老”的观念依然存在,但是在多数农村的年轻人接受了正规教育走出村庄不再从事农业生产工作而是选择在城市扎根立足的大背景下,农村”空巢“现象突出,农村老年人负担加重。
②、在建立社会的养老体系包括制度、基础设施、人员配备上,农村的进度远远慢于城市,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实在有限,一些养老院在大城市的入驻率和利用率都无法达到一定程度就更别谈农村了。
③、没有专人负责老年人福利工作甚至民政工作;此外基于农村老年人小病靠熬的观念也使得小病拖成大病,最终致残或致贫,加重了养老负担。
『柒』 我国农村社保的现状
1.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在大幅度的提高,农村的各项事业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与现在情况不相适应的是,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相对落后,广大的农民一直处在社会保障网之外,他们的生活情况和生老病死大多数都是由个人和家庭负责,这种情况的存在不利于国家深化对本文由手机论文网http://m.lw54.com收集整理农村的改革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最重要的是不利于整个经济社会、城乡的协调发展。
1.1农村的社会养老措施不理想
从社会保障费用的支出来看,占人口总数80%左右的农民的社会保障支出费用所占比例只是十分之一,而占人口总数20%的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支出却有十分之九,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不断的扩大,主要原因就是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对农民的养老问题不够重视,尤其是贫困偏远地区。民政部自1986年起就开始对农村的养老保险问题进行积极的探索和解决。在各个地区的试点活动逐步开展,虽然表面上看农村养老保险的工作开展的不错,但是实际上在具体实施的方面开展的并不理想,参加保险的人数并不够多,推行的也不够全面,经过了好多年的开展和运行,仍然只有12%的农民参加到了农村养老保险的活动中,仍有88%的农民游离在社会保障之外。
论文网 http://m.lw54.com
1.2农村医疗保险系统不完善覆盖率低
虽然很多地区努力恢复合作医疗,但是由于缺少国家给予的经济支持和有效的制度规范,所以恢复的情况并不理想。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险覆盖率十分低,即使是在新建的农村合作医疗的高峰期,合作医疗人口的数量也十分低、覆盖率也不够广泛。另外,根据我国卫生部的调查显示,有86%的农民还是没有任何的社会医疗保障,仍然在看病的时候是自费。
从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具体实施情况来看,大部分的农民仍然是处在社会保障网之外的。
2.现行的农村保障存在的问题
2.1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狭窄、覆盖面小
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不够合理,没有体现全社会的责任,在保险金的基础上,坚持以个人的纳税为主,集体的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的扶持原则。这样的规定下,使国家所体现的责任过小,对农村建设的投入过少,这样使农民和贫困地区没有经济能力能够承担社会的保障资金。社会保障资金获得的渠道也狭窄,与城镇的社会保障覆盖面差距过大,而且,农村的社会保障包括养老、合作医疗、低保、特困户基本生活补助等社会救济。
2.2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不够科学
现行的农村保障项目管理十分混乱,规模不够科学规范,存在管理体制不合理、保障资金成本高和基金运营的不合理等问题。农村社会的保障水平低还集中体现在对保险基金的管理上,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基金多是从地方征缴、管理和使用的,缺乏有效地监控和管理,导致我国农村基金的使用存在着很多的风险。
论文代写 http://m.lw54.com
2.3农村社会保障缺乏法制的保障
从我国农村目前的社会保障立法情况来看,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虽然在过去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方面有一些法律法规和条文规定,但是大多是单项的、功能单一的、存在漏洞的,没有形成有机合理的法律体系。我国迄今为止仍没有一部专门性的有关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只是可以在相关的法律中找到一些关于社会保障问题的条款,没有完整、可造作性强的程序。
3.如何加强农村的社会保障管理
3.1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平面展开
社会保障的管理要先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