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养老金0.6系数是什么
养老金的多少,是由基本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决定的。
而个人账户养老金又等于个人账户金额除以总数月数。基本养老金=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 +平均付款指数)/ 2 * 1%付款期,个人的平均贡献指数是社会年平均工资基数/社会年平均工资,然后计算其平均值。下限是0.6, 高限制是3。
(1)养老金中知识分子系数扩展阅读:
养老金缴费基数为0.6和1肯定是有差别的。
例如:某职工的月工资为2000元,职工养老金的 低档为60%,那么就是2000*60%=1200元。而若缴纳 高档为300%,也就是100%的话,就是2000*300%=6000元了。
根据我们当地灵活就业养老保险来看,百分之百的与百分之六十的同时 低缴费15年,两者退休以后工资相差1000元左右。业务区域不同,缴费不同,退休后工资也不一样。
基本养老金也称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养老保险待遇。
2021年4月,印发《关于2021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总体调整水平为2020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4.5%。
中国养老金主要分为两类: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
二者实行的不同制度,被舆论广泛称为养老“双轨制”,两者待遇差距巨大,是一种歧视性的制度,在中国已经持续20年。
具体表现为三个不同:
一是统筹的办法不一样即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则由财政统一筹资;
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样即企业人员由自筹账户上支付,而机关事业单位则由财政统一支付;
三是享受的标准不一样即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标准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差距大概是300%~500%。
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由于养老保障制度的不同而造成了两者之间待遇差异较大,且这种差异已引起群众的不满,要求缩小差距、统一制度的呼声日益高涨。
领取条件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就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也就是说,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要领取养老金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一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二是累积缴纳养老保险费满15年。
所谓法定退休年龄,就是指职工退出工作岗位并有资格领取养老金的年龄。
按照相关规定,我国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
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以下称特殊工种)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
2. 2016年宁夏企业退休金怎么计算
按月领取: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a+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 费工资版)÷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以上两项之和为每月领取额。
注意:基权本养老金每年7月根据全省统一公布的方案实施年度调整。
3. 养老金缴费档次系数怎么算
法律分析:基本养老金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 +平均付款指数)/ 2×1%付款期,个人的平均贡献指数是社会年平均工资基数/社会年平均工资,然后计算其平均值。下限是0.6, 高限制是3。社会保险的月缴费标准为最低档(40%)、一档(60%)、二档(80%)、三档(100%)四个档次。其中,最低档的缴费金额共548.57元:一档(60%)月缴费金额为692.37元:二档(80%)月缴费金额为835.97元:三档(100%)月缴费金额为979.77元。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所谓养老保险(或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简单说养老保险是由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保证劳动者在年老丧失劳动能力时,给予基本生活保障的制度。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第三条 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4. 养老金系数是什么意思
养老保险系数就是指居民在缴纳社会养老保险时可选择的缴费基数档次。
【拓展资料】
计发系数是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公式的一个指标,也叫计发月数,是国家统一规定的,是国家根据平均寿命测算出来的。
基础养老金月标准按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一办法计算后乘以计发系数确定;个人账户养老金按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一办法计算。
计发系数=〔按统一办法缴费年限+∑(按双低办法缴费年度企业实际缴费费率/按双低办法缴费年度企业正常缴费)〕/ 全部缴费年限之和。
∑保留3位小数。缴费年限不足12个月的部分,换算成以“年”为单位,换算后的缴费年限及计发系数均保留两位小数。
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即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是造福社会的需要,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养老金本着国家、集体、个人共同积累的原则积累、运作。当人们年富力强时,所创造财富的一部分被投资于养老金计划,以保证老有所养。
从2005年开始至2015年,尽管中国政府连续第11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但由于受养老金水平差异较大、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影响,社会各界并不“领情”,相反,却是对养老金替代率连年下降的不满和质疑。养老金占工资比例连降九年,已跌破国际警戒线。
截至2020年8月,全中国31个省份均已落地实施养老金调整工作。2020年养老金平均涨幅为5%,各地都对一些特殊群体落实了倾斜政策。
2021年4月,人社部、财政部印发《关于2021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总体调整水平为2020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4.5%。
5. 养老金系数
法律分析:基本养老金=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 +平均付款指数)/ 2×1%付款期,个人的平均贡献指数是社会年平均工资基数/社会年平均工资,然后计算其平均值。下限是0.6, 高限制是3。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第三条 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6. 医院事业编退休工资计算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过渡性养老金=指数化月均缴费工资×建帐前缴费年限×1.3%(1.43%知识分子)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7. 武汉市39年工龄退休能拿多少钱
一、工龄39年工人退休工资是多少
退休后的养老金计算,需要根据数据计算。比如,参保人的缴费年限、缴费指数、个人账户存款、退休年龄、当地上年度社平工资等。没有这些数据,无法准确计算。
二、工资计算标准
基本养老金=基础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调节金
基础养老金=上年月均在岗工资×(1 平均指数)÷ 2×缴费年限×1%
过渡性养老金=指数化月均缴费工资×建帐前缴费年限×1.3%(1.43%知识分子)
个人账户=账户额÷计发月数
调节金=110元-11×(退休年度-2006)
举例说明:灵武毛纺厂退休职工徐某某,1954年7月出生,1971年1月参加工作,为原固定工,2014年7月退休,缴费年限为43年7个月,专业技术职务为:中级,缴费工资总额为209400,指数为:34.1873,账户累计储存额:20763.36。
工资构成:1、基础养老金;2、个人账户性养老金;3、过渡性养老金;4、调节金;5、知识分子地区津贴;6、知识分子工龄补贴。
计算办法:
1、基础养老金:(4348.75 3457.69)÷2×43.58×1%(或除100)=1701.02元
4348.75为上年全区在岗职工社会月平均工资。
3457.69为指数化月缴费工资=平均指数×上年全区月社会平均工资{平均指数: 职工各年的缴费工资总额除以缴费当年全区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为当年指数, 将历年指数相加除以算指数的年数之和得出平均指数(缴费指数)。}
43.58为缴费年限=为视同缴费年限 实际缴费年限(43.7年换算为十进制为43.58)。
2、个人账户性养老金:20763.36÷139=149.38元
20763.36为账户累计储存额。
139为国务院38号文件统一规定的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3457.69×25×1.43%=1236.12元
3457.69为个指数化月缴费工资。
25为个人账户建账前年限,1996年开始记个人账户,徐某某为1971年7月参加工作,所以记1971年7月至1995年12月。
1.43%为系数,中专学历以上及中级职称以上为1.43%,无学历无职称为1.30%。
4、调节金:22元,此调节金自2006年度110元,以后逐年递减11元,到2016年1月1日退休人员不再享受调节金。
5、知识分子地区津贴:10元
(1)、博士、硕士研究生毕业和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干部每月享受20元补贴。
(2)、正式本科、大专毕业和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干部每月享受10补贴。
6、知识分子工龄补贴:12元
综上所述,关于工龄39年工人退休工资的计算,我们在进行计算的时候,是要综合考虑参保人的缴费年限、缴费指数、个人账户存款、退休年龄等方面的因素的,只有这些因素综合考虑的时候,才能够清楚的计算出工资的多少
8. 企业退休金计算方法里面的系数是怎么确定的
企业退休养老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过渡性调节基金组成。计算方法如下:养老保险缴费系数按上年度社会工资计算,缴费比例一般单位为20%,个人为8%,由政府规定。养老保险至少要交15年,以后退休才能终身享受养老金。如果你是男性,60岁退休正好是15年后,可以保证退休后每月领取养老金。
现在大家最关心的是养老金的计算,也就是说我们退休后会交多少养老保险。这是一个关系到工作和生活的人之间关系的大问题。养老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一个需要大家自己选择的大问题。现在,我们来谈谈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根据公式自己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为15%)+个人账户本息和÷120+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997年底前缴费年限× 1.4%。有了公式,就可以算出你的具体情况。
9. 39年工龄,,退休工资多少钱
退休金多少取决于你的工龄、在职时缴费水平、退休年龄等许多因素,单凭一个工龄是没法判断你的退休金的。不同工作年限的职工,如果同单位、同等级,养老金的计算方式方式会不会一样呢?
这里的退休工资有两种计算情况,如果工龄等同于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或视同缴费年限),那么39年工龄肯定要比35年工龄领取的养老金更多;如果工龄不等同于缴费年限,那么就难以比较两者的大小了。
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改革,并与1995年开始建立养老金个人账户,实施个人缴费。
1991年6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1]33号),开始全国性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行社会统筹并从1992年4月开始个人缴费。
1995年3月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发[1995]6号),建立养老保险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退出了两套方案,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选择试行,各地开始建立个人账户,但建立的时间不一,最早的从1995年1月1日起实施,最晚的建立于1998年元月1日。
自1995年建立了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之后,养老保险制度就逐渐实行了省级统筹,并逐步实行全国统筹。
39年工龄和35年工龄,参加工作的时间都早于1995年,因此这两类人都是“中人”,他们的养老金都有三个构成部分,即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两者适用的计算公式是一样的,但由于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不同,因此养老金账户中的额度也不一样。
假设工作单位、职位、收入水平、缴费基数、退休年龄都是一样的,那么39岁和35岁的基础账户额度是相同的,但是个人账户和过渡性养老金却不一样,39岁的账户里面会比35岁多4年的缴费时间,额度自然也会高很多,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大概相差5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