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老保险 > 2016年养老金计算方式

2016年养老金计算方式

发布时间:2022-09-03 06:37:42

养老金计算方法2016

不同省份的基础养老金算法不同,主要有以下两种: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❷ 2016年事业单位退休工资怎么计算

根据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和人社部、财政部的规定,当前,事业单位基本养老金计算办法如下: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1%。
其中,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实际平均缴费指数×实际缴费年限)÷缴费年限。

2、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指根据参保人员退休时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计算出来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不是指某个退休人员实际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月数(因为在退休时无法预计),而是根据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测算出来的一个假定的指标。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本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3、对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中人”,按照合理衔接、平稳过渡的原则,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发给过渡性养老金。具体办法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规定。

以广东省为例: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1.2%)。

❸ 2016上海退休养老金怎么算

根据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以下公式计算:
1996年1月1日及其以后的参保人员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996年1月1日以前参加工作的参保人员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例如:根据上述公式,假定男职工在60岁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5000元+5000元×0.6)÷2×15×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5000元+5000元×1.0)÷2×15×1%=75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5000元+5000元×3.0)÷2×15×1%=15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5000元+5000元×0.6)÷2×40×1%=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5000元+5000元×1.0)÷2×40×1%=20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5000元+5000元×3.0)÷2×40×1%=4000元
个人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39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12。
计发月数为:50岁为195月、55岁为170月、60岁为139月
例如,某人55岁退休,个人账户中存款余额为51000元,那么,个人账户养老金为
51000元÷170月=300元/月
过渡性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视同缴费年限×1.4%
过渡性养老金仅对1996年前参保人员有效。视同缴费年限是你参加工作至开始缴纳养老保险期间的年限,包括知青下乡的时段视同工龄。需要提供本人的档案才报社保局审核认定。

❹ 2016年退休企业职工退休金怎么计算

如果是指退休时的退休金计算,2016年以前、及以后都是一种算法,公式始终未变。给你公式自己算吧。
养老金的帐比较复杂,是用统一公式计算的,如果你是“中人”:
基础养老金=(社平工资+岗位工资(指数化工资))÷2x总工龄x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资金余额÷男139(女195)
过渡性养老金=社平工资x账户前工龄x平均缴费指数x1.3%
三个公式得出的数相加就是你的养老金。
如果你是新人(1998年10月后参加工作):
基础养老金=(社平工资+岗位工资(指数化工资))÷2x总工龄x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资金余额÷男139(女195)

❺ 2016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计算方法

2016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如何计算?企业职工退休后,所得养老金费用包括单位缴纳费用和个人缴纳费用,养老金的具体发放又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不同类型的养老金计算方式如何了?
1、2016企业退休人员基础养老金计算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 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2016企业退休人员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
个人账户=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3、2016企业退休人员过渡性养老金计算
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2016企业退休人员过渡性调节金计算
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计发。2015年及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金。

❻ 上海市退休工资2016年计算公式

根据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以下公式计算:
1996年1月1日及其以后的参保人员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996年1月1日以前参加工作的参保人员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例如:根据上述公式,假定男职工在60岁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5000元+5000元×0.6)÷2×15×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5000元+5000元×1.0)÷2×15×1%=75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5000元+5000元×3.0)÷2×15×1%=15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5000元+5000元×0.6)÷2×40×1%=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5000元+5000元×1.0)÷2×40×1%=20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5000元+5000元×3.0)÷2×40×1%=4000元
个人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39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12。
计发月数为:50岁为195月、55岁为170月、60岁为139月
例如,某人55岁退休,个人账户中存款余额为51000元,那么,个人账户养老金为
51000元÷170月=300元/月
过渡性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视同缴费年限×1.4%
过渡性养老金仅对1996年前参保人员有效。视同缴费年限是你参加工作至开始缴纳养老保险期间的年限,包括知青下乡的时段视同工龄。需要提供本人的档案才报社保局审核认定。

❼ 北京社保退休2016年怎么计算

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基本养老保险规定》、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贯彻实施<北京市基本养老保险规定>有关问题的具体办法》(京劳社养发[2007]21号)的规定,北京市退休职工2016年基本养老金计算办法如下: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仅限1998年6月30日之前参加工作人员):

1、基础养老金=

(退休时北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储存余额/计发月数;

❽ 2016退休养老金怎么计算方法

养老金抄领取计算方法:袭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

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年龄不到法定退休年龄,其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的计发月数要比正常退休的多。

病退人员的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上年省市职工平均工资*20%+95年底前推算存储额本息/120+调节金)*(1-提前年限*2%)

正常退休的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全国是一样的,但病退各省、市、区有一定区别,要到当地社保经办机构咨询,以当地政策为准。

❾ 2016退休人员补发养老金怎样计算 退休养老金计算方法

2016退休养老金计算方法

参加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实际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满15年以上的,按月计发基本养老金。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况且,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根据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领取得越多,相对于交费来说,肯定更加划算。

例如:根据上述公式,假定男职工在60岁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

个人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39中金网

1

2016退休人员补发养老金怎样计算

为了方便退休人员了解自己的待遇是如何计算得到,市人社局将公布加发金额计算明细,分别公开退休人员退休时间段、各时间段补发月金额、补发月数、月标准补发金额×补发月数(小基数)、历年各阶段小基数合计(该金额将与退休人员存折上显示的数字一致)。明细计算过程需于下周一才能查询和打印,可通过如下几个渠道获取相关信息:

登录市人社局的门户网页进行查询和打印;

各社区经办机构前台或者自助打印机、街镇基层服务平台进行打印;

若存在显示数额与50号文计算结果不一致,可登录市人社局门户网页政民互动频道反映,或通过各级设备经办机构信访部门咨询、反映。

案例1

王女士,2007年6月退休,缴费年限27年3个月

第一步:按照市50号文待遇=定额加发+定比加发

=定额×加发系数+首次基础养老金×定比×加发系数

=200×38%+565.57×10%×38%

=97.49元

市50号文待遇在2009年的年度调整增加为97.49×(1+5%)=102.36元

第二步:参考市8号文待遇为100元

第三步:市50号文高于市8号文,由于8号文待遇已享受,所以补发额为102.36-100=2.36元

因此,首次领取养老金至2014年11月共补发2841.47元。

案例2

唐先生,2012年11月退休,缴费年限27年

第一步:按照市50号文待遇=定额加发+定比加发

=定额×加发系数+首次基础养老金×定比×加发系数

=800×59%+1122.01×11%×59%

=544.82元

第二步:参考市8号文待遇为535元

第三步:市50号文高于市8号文,8号文待遇已享受,所以补发额为544.82-535=9.82元

因此,首次领取养老金至2014年11月共补发9.82+9.82×(1+5%)×12+9.82×(1+5%)(1+5%)×11=252.67元。

这两个案例缴费年限同为27年,但王女士退休得早,2009年10月之前领取的退休金没有参加市8号文的“倒挂”补发,这次的给她补上同缴费年限的养老金待遇,而唐先生在2009年后退休,已经享受过8号文的退休待遇,本次50号文只是再次补发。

案例3

王女士,2011年1月退休,缴费年限30年

第一步:按照市50号文待遇=定额加发+定比加发

=定额×加发系数+首次基础养老金×定比×加发系数

=600×61%+1016.51×14%×61%

=452.81元

第二步:参考市8号文待遇为535元

第三步:市50号文低于市8号文,而按8号文待遇已享受。

地方保留津贴=535-452.81=82.19元

此种情况即为未收到补贴情况。

❿ 2016山西退休养老金太原市的养老金如何计算

2016年山西太远城镇职工退休,基本养老金按照下列办法计算: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度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 退休时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储存余额/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一年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1995年12月31日及以前未建立个人账户的累计缴费年限×1.3%(计算系数)


法律依据

山西省人民政府

《关于贯彻国务院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决定的实施意见》

晋政发〔2006〕32号

六、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从2006年1月1日起,按下列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

(一)《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晋政发(1998)21号,以下简称《意见》)实施后参加工作、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1.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缴费年限不满1年的,计算到月)发给1%.

在计算基础养老金中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时,视同缴费年限的缴费指数均按1.0确定。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按国家统一规定执行。

(二)《意见》实施前参加工作,本意见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和调节金。过渡性养老金中的过渡系数调整为1.3%,调节金从2006年1月起,在原来120元的基础上每年递减24元,直至取消。

过渡性养老金中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计算,仍按现行规定执行。

阅读全文

与2016年养老金计算方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老年人志愿者服务队活动文章 浏览:281
建筑公司瓦工退休年龄 浏览:31
周末养生模式怎么开启 浏览:499
郑达到了退休年龄吗 浏览:340
养老金保险哪个划算 浏览:316
梦见女方父母劝妻子离婚什么预兆 浏览:367
父母为什么要孩子学习 浏览:152
七言绝句寓意重阳节的 浏览:508
机构养老外界环境 浏览:208
水纯养生灵怎么样 浏览:166
表示父母对子女慈爱的成语有哪些 浏览:422
职工未到退休年龄死亡养老保险 浏览:399
老年人每天该补ve多少 浏览:798
幼儿园重阳节黑板图片 浏览:83
四川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要多少岁 浏览:567
老年人睡觉不好能喝脑白金吗 浏览:772
天津养老院政策补贴多少钱 浏览:954
一次性工亡补助父母能得多少 浏览:253
养老金和其他福利哪个好 浏览:177
高唐华夏养生堂在哪里 浏览: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