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今年养老金调整啥时候到位
经国务院批准,近日人社部、财政部共同印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2017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决定从2017年1月1日起,按照总体水平5.5%左右的标准为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上调养老金。预计将有8900多万企业退休人员、1700多万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因此受益。
上涨幅度如何确定?
自2005年至2016年,我国已经连续12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使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从640多元提高到2016年的2400元左右。2005年至2015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每年至少上调10%,2016年则放缓至6.5%。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说,5.5%左右的总体调整水平,是综合考虑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人口老龄化新形势,慎重做出的决策。
从国外主要国家经验看,养老金调整水平多与物价或工资指数挂钩,或综合考虑物价和工资增长情况,有的国家还兼顾人口结构变化等情况。
从我国的情况看,经过改革开放以来持续30多年的高速发展,目前已步入了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近几年,GDP增速、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都呈下降趋势。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认为,养老金此前连续多年上调10%,一是因为养老金起点较低,二是因为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养老金涨幅要高于物价涨幅,但不宜长期超过工资增幅,只要在两者之间,都是合理的。
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说,2016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仅同比上涨2%,低于预期上涨3%的预测指标,属于温和通胀范围,反映了物价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并保持基本平稳。
“同时,去年1至3季度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幅度大致在6.3%,增幅继续减缓;去年我国GDP增速为6.7%,与上年的6.9%相比有所下降。”金维刚说,“因此今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总体调整水平确定为比上年增长5.5%左右是比较合理的。”
具体调整怎样进行?
人社部这位负责人特别强调,“5.5%左右”的调整水平是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全部退休人员待遇调整的总体人均水平,而不是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分别以各自人均养老金水平为基数、都按照5.5%的比例调整,更不是每个退休人员都按5.5%增加养老金。
首先,此次调整,统一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调整办法:定额调整体现社会公平,同一地区各类退休人员调整标准基本一致;挂钩调整体现激励机制,使在职时多缴费、长缴费的人员多得养老金;适当倾斜体现重点关怀,主要是对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企业退休人员等群体予以照顾。各地将兼顾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按照调整办法大体统一的原则,合理确定各部分的具体标准。
同时,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各地区之间、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之间的具体调整办法可能会存在一定差异。具体到每一位退休人员,由于缴费(工作)年限和养老金水平不同等原因,实际的调整水平也会存在一定差异。
此外,今年调整将继续坚持“并轨”原则,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统一实行“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调整办法。
“调整的时间从2017年1月1日起,预计可在9月底之前发放到位。”金维刚说,由于各地情况存在差异,特别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启动实施时间不长,工作基础和进展地区间不平衡,各地调整养老金发放到位的进度可能会有快有慢。
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离休人员不属于此次调整范围。
体面养老如何保障?
衡量退休人员生活水平通行的指标是“养老金替代率(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水平之比)”。国际经验显示,当养老金替代率达到70%左右时,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与在职时大体相当,而低于50%时生活质量则下降。
“按照养老金与缴费工资基数的比值计算,2014年我国养老金替代率达到了67%。”金维刚说。而据褚福灵测算,从2005年至2014年,全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工资替代率从近60%逐步下降。尽管统计口径不同,替代率的结果存在差别,但想要仅仅依靠基本养老金就能过上富裕的生活恐怕有点不切实际。
更何况,现实的情况是,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不断扩大,领取基本养老金人员不断增加,加之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养老负担越来越重,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压力不断增大,2016年已经有7个省份当期收不抵支。
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教授向运华认为,这就需要继续在基金增收上下功夫,实行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加大扩面征缴力度,实现应保尽保、应收尽收。
“此外,要划拨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做大做强全国社会保障战略储备,加大财政投入,加快养老金投资步伐实现保值增值。”向运华建议,同时加速出台实施企业年金办法,让这一养老保险“第二支柱”真正发挥作用。
㈡ 退休人员养老金12连涨各年增长的百分比幅度是多少
调整企业退休来人员源养老金,都是先由人社部公布当年度养老金调整的大致的方案,全国各省市才开始陆续调整。连续十一年的调整多数是平均涨幅10%,2016年的调整幅度为6.5%。
每次调整基本上是以省为单位统一时间调整,往年都是三月份上卡,不过今年三月份可能不行了。因为今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才表示将继续上调养老金,所以,具体方案出台最快也要到4月才有眉目。只能敬候佳音。
㈢ 浙江人社厅养老金调整细则
【法律分析】:一、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涨12年
二、浙江省人社厅发布消息,从2015年1月1日起,对企业退休人员增发基本养老金,这是我省自2004年以来连续第12年调整提高。
此次增发基本养老金的对象为12月31日前办理退休手续的企业退休人员,全省439万人可享受此政策。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125-133元。调整与本人缴费年限相挂钩,缴费年限每满1年,月基本养老金增加5元。同时,对高龄退休人员再适当提高调整水平。
三、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上涨20元
四、省人社厅此前还宣布,从2015年1月1日起,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100元调整为120元。截至底,全省当年新增参保人数49万人,参保人员总数达到1342万人,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其中60周岁及以上领取养老金人数580万人。
【法律依据】:《关于2015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 第四条 按照普遍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定额调整与定比调整相结合的办法,并按国家文件要求确定倾斜人群。具体的调整办法如下:
(一)普遍调整。
1.每人每月按照113元定额计发。
2.2014年12月31日前已经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人员,按本人调整前基本养老金月标准的5%定比计算调整额;2015年1月至6月首次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人员,按本人首次领取基本养老金月标准的5%定比计算调整额。
(二)倾斜调整。
1.对2015年6月30日前(含当日)年满75周岁及以上的企业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加发100元,全年1200元,单列一次性发放,不纳入基本养老金年度调整基数。
2.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基本养老金经本次调整后未达到所在市调整后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的,按所在市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计发。
(三)离休人员调整。
企业离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参照普遍调整办法进行调整。所在市已经采取加发生活补贴方式将企业离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与机关事业单位离休费拉平的,基本养老金年度调整后,按相关规定冲减生活补贴。所在市已经建立企业离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与机关离休费同步增长机制,不再执行基本养老金调整的企业离休人员,不参加本次调整,按机关离休费调整办法执行。
㈣ 2020年养老金上调多少12年退休的有什么特殊政策
根据人社部2020年第22文规定平均上调5%,具体涨多少与上年末退休工资、工龄、年龄等有关,与哪年退休的无关。
㈤ 养老金17连涨已定,给退休老人上调养老金的5大现实原因,你知道吗
由于去年的特殊情况,我国多个行业发展受挫,总体经济增速放缓,很多人对今年养老金上调不抱太大希望,但真实情况到底是什么呢?其实早在2021年年初,已经有官方媒体和业内权威人士,证实了养老金将17连涨的好消息。那么为何国家要连年给退休老人上调养老金呢?我认为有5大现实原因。
第五,激励年轻人缴费
现在年轻人由于缴费压力大,延迟退休政策调整等等原因,不愿意过早缴纳社保费,导致养老保险基金账户流失了大笔资金,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稳定性和长期性受到威胁,国家想从主观意愿上调动年轻人缴费的积极性,就应该让他们看到缴纳社保的高回报,而每年上调养老金就是社保高回报的重要体现。
㈥ 再过12年养老金会怎样
再过12年,工资上涨,养老金上涨,物价也要上涨。
㈦ 我国已连续多少年上调养老金
14年。自2005年至2017年,我国已经连续13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从640多元提高到2017年的2500多元,今年是第14次养老金调整。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养老金调整后,各地发放到位的具体时间可能不尽相同,但对退休人员而言,无论各地在何时开始组织发放,都会从调整当年1月1日算起并足额补发。
㈧ 历年养老金上调一览表
法律分析:湖北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从每人每月108元提高至每人每月115元,即在原标准基础上提高7元。上海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含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110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1200元。此标准为全国最高。北京也提高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2021年1月1日起新增领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850元等等。
法律依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2020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 第二条 全国总体调整比例按照2019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确定。各省以全国总体调整比例为高限确定本省调整比例和水平。
㈨ 凤凰新闻 报道的2016年退休养老金连涨12年真实吗
2016年调整养老金目前还没有官方消息。连续十一年的调整给人的感觉就是年年都应该涨。但是2016年是否调整,目前还没有具体政策和消息,调整和不调整都有可能。
现在能做的,就是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