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请高手回答重庆有哪些的特色小吃
重庆特色三角粑是流行于重庆市的地方美食,历史悠久,是重庆经典传统早餐,三角粑是泡粑的升级版,都是以大米为主料,再用专业的锅复煎烤,三角粑得名于直角三角形的形状,刚烤出来的更好吃!
㈡ 为什么大多数北方人吃火锅喜欢蘸芝麻酱,而南方人却喜欢油碟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生活在不同地方的人们自然是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尤其是北方人和南方人的饮食习惯就有着很大的差异。想必这一点大家都是知道的,那么,今天小优要说的就是北方人和南方人在吃火锅这件事情上有何不同了,一起来看看吧。
说到这火锅美食,想必大多数吃货朋友都非常嘴馋。毕竟现在火锅这种美食已经成为美食界比较受欢迎的美食,不过,北方人和南方人在吃火锅的时候喜欢蘸的酱料却不同。北方人吃火锅的时候喜欢蘸花生酱,而南方人吃火锅的时候却是喜欢蘸油碟,这就是在饮食上的差异了。
朋友们看到图中这种酱料就是花生酱,刚涮出来的牛肉或者是羊肉蘸悔槐花生酱吃的话,确实是很美味的。但是返悔吃太多的话就会觉得有些腻了,所以南方人在吃火锅的时候就不太喜欢蘸着花生酱。而是蘸油碟,说到油碟,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油碟就分为干碟和油碟,没有见识过的朋友看到下图就清楚了。
㈢ 家庭做菜选用哪几种油较为合适
米糠油 254°C
茶油 252°C
菜籽油高油酸 246°C
---八成成油温240°C,以上为油炸温度,以下为炒菜温度。
---我是油炸的分割线---
---7成油温210°C,以上温度为炒菜干煸爆炒温度。
---我是炒菜的分割线---
---4成油温120°C,滑炒温度(滑油)。
以
油温几成通常被称为"几成热"每成热约为30度左右,并不是说某个油达不到这个油温,只是它一边升温一边在用力冒烟。经过工业精制的油,基本都能达到232°C,满足中餐一般的使用。
油的制法大概分压榨和浸出,目前市面上基本都是经过再精炼的,其实两者就差不多了。有些人觉得压榨的香,我觉得差不多。
既然说菜和油搭配的话,不同的还是有特定搭配的。随便说一下。
菜籽油/花生油 240°C:
菜籽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菜油,舌尖中国二心传里面的菜油就是徽州木榨。
我国是菜籽油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1999年前市场份额40%,目前是20%左右。
油菜主要分夏播和冬播,
顺带一提芥花籽油 canola oil。学名叫做低芥酸菜籽油,没错就是菜籽油。主要是以夏播芥菜为主流。是所有植物油不饱和脂肪酸最高的,但是它还是个菜籽油。
↑古法小磨香油就这样,真的香,现在不多见了。找的图。
多用于凉拌,加一点很香,但是不要多加,加多了反而不香。
粤菜有“麻油包尾”的讲法。就是上桌前在锅里加入麻油达到增香、增润的作用。一般其他菜系勾芡菜也要用出锅加香油。
我一直不知道四川火锅油碟用纯麻油是不是正宗,但是有些专门封装好油碟的成分标明,麻油是和玉米油豆油一起调配的,麻油成分仅30%。
北大路鲁山人(日本美食家)说炸天妇罗的油,是要用芝麻油混合山茶油30%炸的,我不懂这样是不是对,供参考。
一些冷门油类。
茶籽油:又叫山茶油。全球90%的茶油来自中国,主要是湖南人民爱吃。不饱和脂肪酸比橄榄油还高,而且分子比较小,吃着不腻。民间有坐月子吃茶油的说法。但是产量少,贵。农民也不太爱种,年景不好每亩只能产10斤茶籽。
不过这几年每个牌子都在抓茶籽,用高产林。未来会好些。
胡麻籽油:国内只有陕西甘肃宁夏内蒙等省份吃,尤其是宁夏。胡麻耐高寒耐干旱,是西北油。味道很浓,适合土豆茄子什么的。不适合青菜。
芥花籽油:芥花籽油 canola oil。学名叫做低芥酸菜籽油,没错就是菜籽油。主要是以夏播芥菜为主流,主产区在内蒙。是所有植物油不饱和脂肪酸最高的,但是它还是个菜籽油,风味没那么强。
用油两个心得:
有味者使之出,无味者使之入。by袁枚
荤油炒素,素油炒荤,相得益彰。
动物油配海鲜,增加丰腴的味道。
同种油炒同种菜
之前说的菜油炒油菜(上海青是叶用种,榨油的是油用种),豆油煎豆腐都是这样,蒸饭煮粥时放点米糠油也是绝佳选择。
同种油炒同种菜让食者觉得味道浓郁又浑然天成。
买油的渠道
现在买油基本都在网上买,要不就在银行买理财有送。
猪油什么的就自己炼了,每次买肉把肥膘剔下来冷冻,攒多了加姜炼一下。因为是饱和脂肪,所以长久放冰箱不容易坏,半夜下面条下速冻馄饨,事半功倍。
尽量不要自己榨油,没精炼吃太多对身体不好。
家用榨油机榨出的油真的比浸出油健康吗?毛油可以直接食用吗?
必须的建议:
如果想保持健康,无论你家是葡萄籽油还是橄榄油还是亚麻籽油,最好都做到少吃点油,这点远远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链长度要重要的多。中华营养学会建议每天吃油最好少于30g。
少吃点油比什么都强
少吃点油比什么都强
少吃点油比什么都强
现在我家里有点什么油?
200ml香油,拌菜总要用点
250ml初榨橄榄油,网上打折带
250g黄油。意大利面和蘑菇时用,炒蛋也很好吃。
500g猪油,炼的。还有一点牛油,买的牛腩太肥了。
1L乡镇压榨菜油,去周边乡镇买着玩的
2L某品牌菜油,炒菜用的
1.5L葵花籽油,丈人非要买,说豆油转基因
5L大豆油,银行送的
7月11日增加,一些油类业界的小事儿。来自懂行的人。
1.国产大豆不榨油
国内生产的大豆,现在都不太拿来榨油了。榨油的都是进口大豆,便宜。我国种大豆的人很大一部分都去改种玉米了,亩产高收入高。国内大豆只有东北自己榨油自己吃。
2.花生油为毛这么贵
03年花生油和豆油差2000元每吨,到了现在基本差价7000块都是常事。因为花生原料价格高了。
原料价格高是因为对花生的加工在不断进步,如果榨油剩下的花生渣只能饲料,但是做成花生饮料,花生酱、麻辣花生,毛利更高赚的更多。
出现了一个食品厂和油厂争原料的情况,价格就高。
而且因为花生自身有一个特性,就是非常容易识别的花生香。靠这个花生香就能抢占市场,获得比其他油更多的利润。除了文中提的X花牌,其他品牌也在抢花生油的市场。比如益海X里胡X花,比如金X鱼外婆乡小榨。
尽管我国花生产量不停在增长,但是价格还是居高不下。
3.悲催的葵花籽油。
葵花籽油一直是我国传统高端油,烟点又高,又利于人体吸收。
但挺不错的油因为没有什么特色的香味,受到了玉米油、大豆油的强力冲击。
多X本来是葵花籽油的老大,进入时间早市场份额高,但是在玉米油的冲击下,行业老大又没啥成本优势。现在只剩原来的1/3份额了。现在多X用葵花籽和橄榄油做调和油了。
4.利润很高的芥花籽油。
上文介绍芥花籽油说了,它就是菜油的一种,低芥酸的夏播油菜制成。
市占率最高的是多X,还有刀麦等。多X的芥花籽油产区主要是内蒙呼伦贝尔,采购自海拉尔,采购菜籽油成本并不贵。
但是标上芥花籽油之名,再在瓶子上写好美国FDA宣布芥花籽油高不饱和脂肪量,可减少冠心病非常健康blablabla——就可以卖的非常贵啦。
5.单一油做形象,调和油做销量。单一油做利润,调和油做份额。
基本上调和油便宜,卖的快。主要调和都是用大豆油菜籽油棕榈油什么的。而且因为单一油没什么太大差别,但不同搭配组合的调和油比较能够创造独特卖点。
主流油品公司的产品矩阵式,推出一个单一油,比如花生油橄榄油玉米油,显示自己某油类专家的形象。然后再推出2~4个单一油调配的调和油种类,抢市场。
各种调和油抢市场的玩法↓
强调比较香的:以花生、茶籽、菜籽为主设计的调和油
强调比较贵的:鱼油、橄榄油、藻油为主设计的调和油
强调健康的:橄榄+茶籽,橄榄+玉米,亚麻籽+玉米 设计的调和油
强调多合一的:1:1:1,五合一,五珍宝
强调脂肪酸配比的:脂肪酸平衡,欧米茄3,高不饱合等等
比较成功的案例是金X鱼调和油1:1:1 又便宜又有口碑传播的效果,打一个性价比。
还有成功案例就是营养物质添加,比如植物甾醇玉米油,比如DHA添加什么的,比如维生素AE添加(其实维生素E是抗氧化剂)。
现在市场也有所谓高级调和油,比如橄榄油调和葵花籽油,超高亚油酸什么的。就是上面说的强调健康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