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老保险 > 养老保险调节收入分配

养老保险调节收入分配

发布时间:2022-07-10 18:14:08

Ⅰ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什么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法律分析: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保障城乡老年居民基本生活、防贫脱贫、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Ⅱ 养老保险对收入再分配有何影响

对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再分配作用的考察体现在代际、收入、性别等方回面。目前养老金制度代答际之间的再分配有利于年龄大、工作年限长的人,是从年轻人向老年人的转移。性别间存在养老金的再分配是不争的事实,而且是男性向女性的转移。养老金转移出现清晰的从收入水平高的群体向收入水平低的群体转移的倾向。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虽然没有出现收入的逆向再分配,但是对收入差距缩小的调节也没有产生明显作用。收入、所有制、行业、职业的作用对养老金再分配的作用几乎可以忽略,对养老金再分配发挥作用的主要还是年龄、性别和地区。除了从制度整合和扩大覆盖面上来缩小差距,通过养老保险制度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差距,也是降低不平等的办法之一。

Ⅲ 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中为什么更多的强调基金制的作用(基金制的优势

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中为什么更多的强调基金制作用的原因在于:
1、基本养老金制度为建立市场经济提供了基础条件。
2、确保劳动者老有所养,免除其后顾之忧,能够激发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养老保险具有调节收入分配、安定社会的作用,劳动者有从事劳动的义务,经过漫长的职业生涯,在退休后有享受养老保险的权利。

Ⅳ 个人缴纳养老保险,怎样实现利益最大化

个人缴纳社保养老金,如何才能利益最大化呢?这实际上,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问题。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本文的找到答案。但是,我们要事先说明,将社保进行利益最大化与解读是不妥当的。社保本身就是以国家信誉作支撑的,是优于商保许多的,主要还是照顾低收入人群。

社会保险的缴费

社会保险,实际上并不仅仅是基本养老保险,它另外还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我们只讨论养老保险。

需要8.28年能够拿回本金,相当于每年12%的收益率。当然,退休以后实际上我们每年养老金都有3%~5%的增长。回本时间会越来越短。

如果说我们8年多的回本时间都等待不了,真的就太焦急了。按照人均预期寿命计算,2016年0岁儿童的预期寿命就长达77岁,即使是60岁退休平均可以领取17年的养老金,非常划算。

即使我们因为意外风险去世,实际上我们的去世待遇还可以将个人账户的养老金一次性返还,另外还有相应的丧葬费、抚恤金待遇。一般不会亏本。比如说山东省的一次性救济金是10个月的社会平均工资,目前高达5.5万元。

所以,社会社会保险本身对于低收入人群是倾斜照顾,参加保险是非常划算的。年轻人一定要趁年轻将社保缴费满15年,这样就会有更多的自主空间和保障。




Ⅳ 养老保险的收入属于哪一种分配方式

这个属于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分配方式目前我国采取的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退休职工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社会统筹金,也就是由国家和企业每年按一定比例拿出一部分钱,来支付养老金;另一部分是个人账户,参加养老保险的人开设一个个人银行户头,由职工和企业每月按比例共同交纳一定的保费存入个人账户,到退休后再支取。也就是说,将由个人和国家以及企业缴纳的保险资金统一并存,当然这部分钱会用来支付给已经需要领取养老金的那部分人。而商业的养老保险则不同与此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Ⅵ 养老保险最新调整,更倾向于低收入人群,养老保险该如何选择

在计算和调整养老金时,优先考虑低收入人群。其实这是国家提倡的,养老金是用来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

倾斜调整主要针对偏远困难地区的老年人和退休人员,不会考虑养老金水平。一般来说,在年度养老金调整计划中,养老金越低,增长越高。通过这样的调整,养老金水平的差距将不断缩小。 通过以上两种照顾低收入人群的方式,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我们的收入水平低,就没有必要选择高基数来支付。 但如果想要更高的养老金待遇,只能在同等缴费年限的基础上选择更高的养老金缴费基数,才能实现更高的养老金待遇。

Ⅶ 养老保险金指数调节机制的含义和途径是什么

现收现付制,是一种以横向平衡原则为依据,以同一时期正在工作的所有人的缴费,来支付现在保险收益人的开支的制度。
(1)可保证养老保险金的及时发放。因为养老保险金可源源不断从在职人员中缴纳,所以,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也可源源不断的保证发放。符合传统老有所养的赡养原则,且计算简便。
(2)有利于防止由物价或收入变动所带来的养老保险金的波动。现收现付制能有效应对通货膨胀主要是通过保险金随物价或收入波动而调整的指数调节机制,以应对退休金贬值的风险。在实际操作中,政府可从在职人员工资中提取相应比例的养老保险费,即征即付,不为以后使用提供储备。
(3)有利于促进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现收现付制融资模式的收入再分配功能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增进社会福利。现收现付制通过收入调节与再分配,将在职人员的一部分货币收入调节为全社会的养老保险,进一步彰显了养老保险的共济性和福利性原则。
(4)符合低成本原则。由于保险基金投资运行和管理的成本较少,保险人的责任风险也较少,从而对管理水平的要求和其他管理费用也较低。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Ⅷ 未来5年社保、收入分配、养老金等将迎来六大变化

新华社北京7月12日电 题:未来5年,社保、收入分配、养老金等将迎来六大变化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姜琳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在网站公布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对完善社保制度,深化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作出了全方位部署,有不少政策性突破,社保、养老金、工资收入等方面未来5年将发生一系列变化。

【变化一】社保:待遇水平将稳步提高

社保待遇连着老百姓的救命钱、养老钱。规划将“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定为“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之一。

规划明确,推进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动调整,综合考虑物价变动、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基金承受能力以及财力状况等因素,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待遇水平调整机制,完善失业保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

人社部数据显示,从2012年至2020年,企业职工月人均养老金由1686元增长到2900元左右,全国月平均失业保险金水平由686元提高到1506元。今年职工基本养老金实现“17连涨”,上涨待遇近期发放到位,按照规划要求未来有望继续上涨。

此次规划还提出,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 正常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

一系列新举措,都将持续提升社保的“含金量”,让民生保障的底线兜得更牢。

【变化二】收入分配:“提低扩中”缩小差距

围绕“十四五”期间更加积极有为地促进共同富裕这一要求,规划分类别、分情况作出一揽子政策安排。

例如,以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提高工资集体协商的实效性,着力增加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强化对不同行业、不同群体工资分配的事前指导,探索发布体现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特征的薪酬分配指引。

事业单位逐步实现绩效工资总量正常调整,实行高层次人才绩效工资总量单列,探索主要领导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推进高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完善消防员工资福利政策。

国有企业普遍实行全员绩效管理,建立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核心关键人才薪酬制度,推动分配向作出突出贡献人才和一线关键岗位倾斜等等。

规划还部署,以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技能型劳动者、小微创业者、农民工等为重点,不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

专家表示,这些安排体现了一个总趋势,即未来几年政府将加强对企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的调控和指导,并通过“提低扩中”缩小收入差距,让更多普通人的“钱袋子”鼓起来。

【变化三】养老金:逐步提高最低缴费年限

根据社会保险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这一规定将在“十四五”期间有所调整。

规划提出,逐步提高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修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计发月数。

“这些都是国家为了确保养老金收支平衡打出的‘组合拳’,是我国老龄化背景下的必然举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估算,“十四五”期间新退休人数将超过4000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将净减少3500万人。

郑秉文说,适当提高最低缴费年限,缴得多,退休金领得多,对提高个人养老金替代率、制度的可持续性都有利。

专家表示,最低缴费年限提高对企事业单位职工影响不大,主要影响的是灵活就业人员。后者完全由自己缴费,按最低年限缴纳很常见。最终提高几年,还需根据我国劳动者的平均就业年限等研究确定。

【变化四】灵活就业人员工伤保险:外卖骑手等将不再“裸奔”

权威数据显示,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达2亿人,近年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大幅增长。2020年,共享经济提供服务人数约8400万人。但是按照现行规定,灵活就业人员与从业单位之间属于非稳定劳动关系,无法获得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制度保障。

针对这些痛点、难点问题,规划提出,建立健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机制;制定职业伤害保障试行办法,推进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

“及时补齐保障短板,健全就业、劳动报酬、社会保险、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制度,既有助于维护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权益,也有利于促进灵活就业、增加就业岗位和群众收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表示。

按照相关部门部署,下一步将明确互联网平台企业保障劳动者权益的责任,为平台灵活就业人员提供与工伤保险待遇总体一致的公平保障,让外卖骑手等不再“裸奔”。

【变化五】公务员和参公人员工伤保险:实现广覆盖全部纳入

实现工伤保险政策向职业劳动者的广覆盖,将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制度,这是此次规划提出的又一新要求。

据了解,我国工伤保险制度是在上世纪90年代《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基础上逐渐建立起来的,公务员及参公人员最初并不包括在其中,如果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主要由民政部门参照相应条例给予抚恤和优待。

不过,抚恤和优待的保障情形相较工伤保障范围更窄。公务员及参公人员上下班途中遭遇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在工作岗位猝死或者患职业病等,工伤待遇可能得不到有效保障。

为推动公务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保险待遇,近年来人社部积极支持鼓励各地将公务员纳入工伤保险范围。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将公务员整体纳入了工伤保险制度,其余省份的部分地市也开展了公务员参加工伤保险试点工作。

按照规划,除实现公务员和参公人员全覆盖,我国还将研究完善工伤保险相关制度及配套办法,以高危行业为重点,持续扩大工伤保险覆盖范围,使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从2020年末的2.68亿人提高到2025年的2.8亿人。

【变化六】劳动者休息权益保障:完善工时、休息休假制度

针对企业超时加班、恶劣天气强制出工等问题,规划回应社会关切,提出完善工时、休息休假制度,并专门部署开展对重点行业的突出用工问题进行治理。

“随着非标准劳动关系越来越多,亟需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时间等作出更加周密科学的安排,维护劳动者权益。”中国劳动学会特约研究员苏海南说。

多位专家认为,应督促互联网平台企业按规定合理确定日最长在线时长或者工作时长,安排工间休息。同时加强劳动监察执法力度,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基本权益保障。

交通运输部等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有关方面研究制定快递员劳动定额标准,确定快递员最低劳动报酬标准和年度劳动报酬增幅,快递企业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Ⅸ 养老保险的收入属于哪一种分配方式

养老保险的收入属于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分配方式。

社会保障是实现收入再分配的方式之一,而养老保险制度又是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前我国采取的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退休职工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社会统筹金,也就是由国家和企业每年按一定比例拿出一部分钱,来支付养老金;另一部分是个人账户,参加养老保险的人开设一个个人银行户头,由职工和企业每月按比例共同交纳一定的保费存入个人账户,到退休后再支取。

也就是说,将由个人和国家以及企业缴纳的保险资金统一并存,当然这部分钱会用来支付给已经需要领取养老金的那部分人。而商业的养老保险则不同与此。

(9)养老保险调节收入分配扩展阅读:

养老保险的主要特点

一是由国家立法,强制实行,企业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参加,符合养老条件的人,可向社会保险部门领取养老金。

二是养老保险费用来源,一般由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或单位和个人双方共同负担,并实现广泛的社会互济。

三是养老保险具有社会性,影响很大,享受人多且时间较长,费用支出庞大。因此,必须设置专门机构,实行现代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通过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有利于新老更替,实现就业结构的合理化;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养,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重要措施,有利于社会稳定;能够激励年轻人奋进,提升工资标准,为退休后的生活提供保障,有利于从侧面上促进经济发展。

养老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而且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或社会的经济、文明发展,需要我们予以足够的重视。由于养老保险的实施范围很广,被保险人享受待遇的时间较长,费用收支规模庞大,因此,必须由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在全社会统一立法、统一规则、统一管理和统一组织实施。

Ⅹ 各地要求根据什么情况合理确定调整城乡居民基本保险

法律分析: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状况

法律依据:《关于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指导意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2014年在全国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保障城乡老年居民基本生活、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还存在着保障水平较低、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尚未健全、缴费激励约束机制不强等问题。根据中央关于改革和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要求,为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就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提出以下意见。

阅读全文

与养老保险调节收入分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女生工作体检是检查什么 浏览:189
丢了钱怎么和父母交代 浏览:233
孝敬父母的句子或名言警句 浏览:607
开养生馆到哪里学习 浏览:824
房屋登记父母名下有什么后果 浏览:738
老年人怕洗澡 浏览:374
老人家骨折了吃什么 浏览:290
古人孝敬长辈的故事或传说 浏览:741
心跳一分钟能长寿多少 浏览:860
老年人处暑养生 浏览:534
养老认证用户名应填什么 浏览:802
天津市河东区养老院 浏览:784
养老保险个人缴费费率 浏览:384
老人眼花耳聋吃什么好 浏览:869
大校的退休年龄 浏览:500
父母没有工作收入来源怎么写 浏览:375
孝顺宝宝评选 浏览:741
技能证书退休金 浏览:912
老年人股骨头骨折需要多少钱 浏览:435
武汉老年大学古琴班收费 浏览: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