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养老金入市大突破是怎么回事
公开信息显示,全国社保基金在行业配置的偏好方面注重行业市值规模较大的龙头股,而企业年金受企业年金理事会或由企业年金理事会委托的机构管理投资,限于国内投资,可投资范围比较广泛,但相对于社会保障基金,其投资限制更大。
郑积沙预计,从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每年循序渐进增加股票仓位的操作方式来看,养老基金股票仓位可能在投资初期更加谨慎,或“细水长流”,养老金短期投向权益类的比例将较低,并且首选低估值、高股息率的蓝筹标的,同时长期持有;长期而言则将逐步加大权益类投资比例,改善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引领价值投资之风。
2. 新政后中人和新人退休,哪个收益更多
机关事业单位在退休的时候,究竟是选择以中人退休好还是新人退休好?是很多人一直把握不准的一个问题。实际上,人们在把握中人和新人定义的时候,存在着一个误区。
中人和新人的区别
国家2014年10月对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前经参加工作的人员,并在改革以前退休的人员被称为“老人” ;在2014年10月底以后退休的,被称为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中人”。在2014年10月以后参加工作并退休的人员被称为“新人”。可以说“中人”和“新人”都参加了养老保险制度,但是区别在于“中人”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前没有参加养老保险缴费以及职业年金缴费。至于“新人”,还没有参加工作呢,就不能算了。
因此,中人和新人的区别在于,中人对实施养老保险缴费制度以前的年限(2014年9月以前的缴费年限)计算过渡性养老金。新人是没有的,如果新人过去在企业工作,因为企业都已经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缴费了,那么按照企业的有关制度计算之前的缴费年限。
所以,仅从这个角度来说,中人和新人是对于个人参加养老保险时间的定性,不可能出现中人和新人选择的情况。
机关事业单位10年过渡期
由于推动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际上计算养老金的差异变化很大。为了保障计算方式的平稳过渡,国家设置了10年过渡期。过渡期一般是指2014年10月至2024年9月。很多人误认为过渡期内退休的是中人,过渡期以后退休的是新人。
实际上,10年过渡期是针对老办法退休待遇设计的。在过渡期内退休,实行新办法与老办法退休待遇的比较。如果老办法退休待遇高按照老办法退休待遇发放养老金;如果新办法比老办法退休待遇高出一部分,那么在首先发放老办法退休待遇的基础上,额外发放高出部分的一定比例,从10%逐渐过渡到100%。比如说老办法退休待遇是5000元,新办法退休待遇是7000元,2020年退休会额外增发高出部分的60%,也就是说养老金是6200元。
有的人觉得有老办法做保底,当然还是在10年过渡期内退休好。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因为按照退休制度的有关规定,新办法退休待遇始终要跟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相挂钩。退休时社会平均工资越高,养老金就会越高。
另外,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缴费以后,退休待遇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2014年10月之前的缴费年限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已经确定了。后续再延长几年退休,肯定会养老金更高。大家也知道,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是非常有保障的,工龄越长、职位越高,工资就越高。所以,对于个人来说,2024年之后退休没有问题,毕竟养老金会更高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