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什么结婚后,媳妇就要一肩担起孝顺父母的义务
为什么结婚后,媳妇就要一肩担起孝顺父母的义务? 好像蛮多家庭都期待娶媳妇之后伍亮爸妈就会多了一个人照顾,而自家的人则可以安心地打拼事业,把照顾父母的责任分摊到媳妇身上,至于媳妇的爸妈谁来孝顺,总之是她的兄弟吧,万一女家没有儿子,那…可能请岳父母自求多福?长辈退休后,最近去了国外的女儿家探望孙子孙女,谁知道一探望就住了四个月(目前还在持续中),其实长辈原本只是打算去小住半个月就转移阵地,没料到因为ABC女婿热烈欢迎,盛情难却,两老也就口嫌体正直的在女儿家待了下来,虽然女婿很贴心的要他们什么都不要做,负责玩孙就好,不过你也知道女儿的爸妈都会怕别人闲言闲语(是说老外通常对八别人的家庭生活通常没兴趣),于是妈妈就在年轻人去上班的时候自动自发的帮忙打扫与带孙、爸爸则负起溜狗修草坪,由于女婿比较擅长烹饪,因此下班后就由女婿负责料理晚餐,女儿则接手带小孩,我就不禁想到这如果发生在台湾会发生什么事。
首先我想到的就是公婆首先一定会跳出来严重反对:「房子是我们男方买的,有什么道理跑去跟嫁出门的女儿一起住,而且住这么久!」「对啊,要住也是媳妇跟公婆住,哪有跟岳父母一起住的道理!」接着开始跟儿子欢,说他有了老婆忘了妈,如果听闻儿子下班后还要煮饭给岳父母吃,大概会崩溃昏死。
延伸阅读: 别幻想了!这8个童话般的婚后生活根本不存在!
不过如果情况反过来,台湾的大家应该就会觉得正常了,比方说媳妇婚后跟公婆住,白天上班时婆婆帮忙带孙,公公溜狗,然后媳妇下班后回家后煮晚餐、接着洗碗、接着带小孩洗澡,老公则躺沙发玩手机,好像才是常态,偶而嘴老公都不做事,老公就拿出他爸妈出来扛:「哪没有?(我妈)都有帮你啊!」,原来公婆的手脚也隶属老公的一部份,公婆做了就等于他有做一样,真的很奇妙。
更妙的是,如果媳妇请先生去做家事带小孩,平常抱怨自己做牛做马的婆婆又会不甘,敏明总而言之,好像蛮多家庭都期待娶媳妇之后爸妈就会多了一个人照顾,而自家的人则可以安心地打拼事业,把照顾父母的责任分摊到媳妇身上,至于媳妇的爸妈谁来孝顺,总之是她的兄弟吧,万一女家没有儿子,那…可能请岳父母自求多福?
现在很多女腔拿宽生不敢结婚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来自于这种传统的期待,要知道传统对于女性在婚姻中的期待是远远高过于男生的,男性只要负担好养家赚钱这个单一功能就够了,但女性则被期望同时是女佣、护士、厨师、家中的专案管理者、会计、健康管理者、保母…..无薪就算了还不能放假,有些人就会嘴说那媳妇就不要分财产,可是亲,法律上媳妇就分不到婆婆的钱你知道吗?能分到钱的只有儿子唷。
❷ 媳妇孝顺公婆是应该的吗
媳妇是否有责任孝顺公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在传统观念中,儿媳被期望履行对公婆的孝顺义务,这种期望基于古代的家族结构和社会规范。在那个时代,儿媳通常与公婆同住,并且承担家务和育儿的责任。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社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灵活性,但孝顺仍然被视为一种美德。
在现代家庭中,孝顺公婆或岳父母不应该仅仅被视为媳妇或女婿的义务,而应该是一个愿意付出的行为,基于对长辈的尊重和爱戴。这种行为反映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无论性别,子女都有责任照顾年迈的父母,这是中华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作为妻子和母亲,我个人的看法是,我们应该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不计较个人得失,对长辈保持宽容和大度。尽管有时可能会因误解或沟通不畅而产生分歧,但保持冷静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每个家庭都有其独特的动态,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家庭的平衡点。
因此,孝顺公婆或岳父母,不仅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家庭的温暖和爱的体现。无论社会如何变迁,尊敬和照顾长辈的传统美德都应当被传承下去。做好自己,保持开心的心态,每个人都能够成为家庭中的好儿媳或女婿。
❸ 孝顺媳妇是怎样炼成的
孝顺媳妇是怎样炼成的
家庭的基本关系有两种,一是夫妻关系,一是亲子关系,两者构成了家庭结构的基础。其它关系,如兄弟姐妹关系、姑嫂关系以及婆媳关系、祖孙关系都是在此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婆媳关系在家庭人际关系中有其特殊性。它既不是婚姻关系,也无血缘联系,而是以上两种关系为中介结成的特殊关系。因此这种人际关系一无亲子关系所具有的稳定性,二无婚姻关系所具有的密切性,它是由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的延伸而形成的。如果处理得好婆婆和媳妇各自“爱屋及乌”—— 婆婆因爱儿子而爱媳妇,媳妇因爱丈夫而爱婆婆,各得其所,关系就会融洽。但是如果处理不好则婆媳之间会出现裂痕难以弥补。
那么媳妇是怎样练成的,请看下文:
网络经验:jingyan..com
方法/步骤
1
要理解婆婆的心情。在儿子结婚之前,婆婆是唯一与他关系最亲近的女性。现在冷不丁跑出来一个比自己年轻的女人把儿子“抢走了”,俗话说“娶了媳妇忘了娘” ,眼看着含辛茹苦拉扯大的孩子一心只想着老婆,心里肯定会有极大的失落感。作为儿媳,要换位思考一下,不要只想着这个男人是你的丈夫,你就要霸占他全部的心思和爱,要记住他首先是婆婆的儿子。因此有空的时候要多鼓励丈夫回家陪陪婆婆,或者休息日带着婆婆一起去外面散心,不要让老人觉得连见孩子一面都那么困难。
2
要谨记自己的角色。虽然结了婚,要将从前的称呼从“伯母”改口为“妈”,但是不要以为就可以把婆婆当成亲妈那样对待。我这里所说的意思并不是指要在孝心上有所分别,无论是娘家、婆家,在关心孝顺这方面是要一视同仁的。我指的是母女之间可以没大没小,不论是开玩笑、恶作剧也好,还是有了争执也好,毕竟不会真的影响血缘亲情。但是婆婆就不一样了,你可以小小地撒娇,但是绝对不能任性耍脾气。一旦出现了矛盾,很可能就会让婆媳关系降到冰点,纵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会有所缓和,但情感上的那条裂缝就不知道是否能真正修补好了。
3
要把握好对待丈夫的态度。在婆婆面前,对待丈夫的态度可是需要好好琢磨一下的。如果对丈夫太亲昵,婆婆看了会觉得你很不自重,无论二人世界你是如何撒娇,至少在长辈面前应该收敛一点。如果对丈夫很冷淡,亦或者对丈夫评头论足、指手划脚,婆婆的心里更是难受。自己捧在手心里的宝贝让老婆这样呼来喝去,那得是多心疼啊。即便媳妇对她再恭谨,也没办法赢得婆婆的好感了。所以说,媳妇在婆婆面前,一定要给丈夫留足了面子,让婆婆心里得到平衡,同时也要防止婆婆吃醋而不宜有太多的亲密小动作。
4
要“迎合”婆婆的消费观。婆婆与媳妇除了在思想上会有分歧外,对于消费观也是有着不同的理解。一般来说,年纪大的人讲究节约,买东西实惠是最要紧的。因此如果让她知道儿媳妇是个追求时尚的人,一定会觉得这样的媳妇没有办法当好家,在她的观念里,时尚就等于烧钱。其实这只是一种生活态度,但是媳妇们千万不要妄图能够转变婆婆们的消费观。改变婆婆难,但是改变价格很简单啊。无论是何种物品,只要你觉得它的真实价格超出了婆婆的心理承受范围,那么就在告诉她的时候打个折吧,五折也好,三折也罢,只要能够让婆婆不觉得你败家就行哈。
5
不要抱有过高的期望值。或许你在过门之前与你的准婆婆相处得挺融洽,但你千万不要天真的以为成为婆媳也会一样和谐。毕竟没有成为一家人,面上都还是客客气气的,就像你去别人家做客,一定是表现的很得体,可是在日常生活中谁也不可能总是绷着的,难免会有磕磕碰碰的时候。作为媳妇,不要真的以为婆婆会像亲妈那样无条件地包容、溺爱你。这一点一定要在结婚那一天就领悟到,否则的话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差距会让你很受伤,倒不如一开始就不要抱太大的期望,说不定你们婆媳还可以相处的很融洽。
6
满足婆婆的“虚荣心”。“老小孩”,就是说老人也像小孩一样,需要哄。对于婆婆来说,如果能听到周围人说一句“你家儿子、媳妇真孝顺”,心里就跟吃了蜜似的甜。因此,建议媳妇们有事没事就多往婆家走动,时不时地给老人添置些物件,像衣服就是很合适的选择,穿着走出去可以很自豪地回应别人问你是哪里买的“这是我媳妇送的”!虽然说老人不图这些东西,但从这些物品上她也能感受到你的爱意,更能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❹ 儿孝不如媳妇孝,女儿孝不如女婿孝。 为什么这样说呢
真实含义是
在父母眼里,媳妇孝顺才是他们最想要的。首先,媳妇是从别人家娶专进门,能属否孝顺自己,是人之所愿,也是一个新的大家庭和睦相处的前提。再则,孝顺的媳妇也说明小夫妻关系和谐。这些都是父母养育儿子最希望的。
同理,女孝不如婿孝!
养女儿的,嫁到外人家,最起码能从女婿是否孝敬自己,看出女儿的生活幸福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