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孝敬长辈的演讲稿2020
爱是人类自古以来拥有的一份情感,一份表达,用爱去展现孝敬的风采,用爱去表达去释放一份孝敬。孝敬父母与长辈应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不可推辞的责任。一起来看看关于孝敬长辈的 演讲稿 2020,欢迎查阅!
关于孝敬长辈的演讲稿1
是谁,让我们来到这个美好的世界?是谁,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快乐的成长环境?是父母。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到今,有多少感人肺腑的孝心 故事 在民间流传着——“缇萦上书救父”、“花木兰替父从军”、“伯愈敬母泣杖”等等。他们这种行为、精神不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吗?
现在大多数的孩子都娇生惯养,象一个个小公主、小王子似的,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平常对父母呼来唤去,自己的事情都等着父母来做,父母跟仆人没什么两样了。
你应该很小就听过《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吧,它反映了母爱的可贵,有妈的孩子象块宝,有父母的孩子最幸福。在你伤心的时候,有人替你擦眼泪;在你高兴的时候,有人比你还高兴;在你不顺心的时候,有人鼓励你要坚强;在你不痛快的时候,有人承受着你的发泄;在你生病的时候,有人半夜起来为你喂药……然而,父母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我们又做过什么呢?好好 反思 一下吧!现在有一些孩子,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渐渐学会了抽烟、喝酒,甚至打架、偷窃,父母常常碍着面子给别人道歉。电视上也经常看到儿女成家后就把父母赶出家门的例子。其实,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儿女能健康、幸福、快乐。
父母的生育之恩和养育之情是我们一生都无法偿还的。因此,借此书信 文化 活动,我希望所有的小朋友,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儿女。
关于孝敬长辈的演讲稿2
我还在幼儿园时,由于妈妈的引导,我参加了国学班的学习,诵读了《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 国学经典 ,让我明白了,孝乃为人之本,行孝一定要趁早。于是,我告诉自己,我要做一名好学生,我更要做一个好女儿!
时间过得好快,现在我已经是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了,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在我平时感恩的生活中,我认为孝顺父母就是要处处顺着父母,不顶撞,不抱怨。其次就是我们要好好学习,做好我们该做的事,多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让父母少操劳多放心,让父母因有我们而骄傲!
一年一度的 重阳节 又要到了,今年的重阳节我该为父母做点什么呢?想着想着,我突然想到了一个公益 广告 ,一个年轻的妈妈在给自己婆婆洗脚时,无意中被自己只有几岁大的孩子看到了,于是这个孩子用尽了全身的力气,端着半盆水颤颤危危地往房间走,这时妈妈走了过来,这个小孩子说:“妈妈,洗脚!”在给妈妈洗脚时,这个孩子用稚嫩的声音说:“妈妈,我也给你讲小鸭子的故事。”想到这儿,我也打来了一盆水,端到妈妈面前,“妈,来,我给您洗脚。”妈妈吃惊地望着我,“你,你这是干啥?怎么突然想起给妈妈洗脚?”妈妈很不适应地把脚向后缩了一下,我坚持脱去妈妈的拖鞋,把妈妈的脚放到了水盆里,我仔细地给妈妈洗着脚,这时的妈妈特别安静,嘴角带着感动的笑容。我明白了,其实妈妈是喜欢让我给她洗脚的,只是因为我长这么大才第一次给妈妈洗脚,妈妈有点不适应而已,以后我要多给妈妈洗脚,让妈妈越活越象一个幸福的娃娃!
我们常听有人说,等我长大了,等我有钱了,我一定要好好地孝敬父母,可是有多少人,他所谓的机会还没等到,他已经永远地失去了孝顺父母的机会啊!《孔子集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和弟子们出去游玩。忽然,孔子听到有人啼哭的声音,就寻声找去,想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原来啊,啼哭的人名叫皋鱼,他说:“我年轻时好学上进,为了求学曾经游历各国,等我回来时,父母都已经双双故去。作为儿子,当初父母需要孝敬时,我却不在身边,如今,我想要孝顺父母,父母却已经不在了。想到这些,内心悲痛,所以痛哭。”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希望大家趁我们的父母还健在的时候,请抓紧时间好好地孝敬他们吧!什么都能等,唯独孝顺父母,我们不能等啊!
关于孝敬长辈的演讲稿3
孝是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孝是做人的根本,父母养育我们半辈子,而我们只需要孝敬他们的余生。
现代时期,就有许许多多的孝子,陈毅元帅就是其中的一个,路过自己的家乡,回家探望母亲发现母亲已经大小便不能自理了,就给母亲洗了一些脏衣服做了一些 家务活 儿,陈毅元帅每天工作繁忙有很多事情要处理,但每天都要抽空来孝敬母亲,何况我们还是有大把空闲的小学生。
我家因为开了一个小饭店,妈妈一个人一身兼数职,跑上跑下都是妈妈在忙,由于家务活儿干的太多腿关节这儿很酸,每天下午放学写完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我就给妈妈捶捶腿,让她放松放松;妈妈每天头痛都要吃药,每天早上我起来给妈妈准备好一杯热水和吃的药片。他们忙起来了可能会有“健忘症”容易把这件重要的事情。
我们现在是一名小学生能力不大,不能为父母做什么事,但是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孝敬父母的事情,父母让我们上学读书就是为了让我们能有一个好的前途、好的未来所以我们千万不要辜负了自己的父母读好书,读透书,学到无限的知识这就是我们对父母应该尽到的孝敬。其实尽孝并不难,给父母泡一次脚,帮扫一次地,给父母倒一杯水,为他们捶一次腿等,这些都是尽孝。尽孝就在身旁的点点滴滴。
“孝”是美的字眼,他使我们的家庭和睦,国家团结。百善孝为先,作为一个中国人,孝是我们应该做的,百善孝为先,我们要把我们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今天你尽孝了吗?
关于孝敬长辈的演讲稿4
很小的时候,我就是在“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吟诵中睡着的。
上小学了,从《天仙配》的电视剧里,我看到了董永卖身葬父的感人之举,“孝恩”因之得名。
步入初中,学习了李密的《陈情表》,王祥卧冰求鲤,岳飞事亲,无一不令人动容。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为我们做了表率;孝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我们应继承和发扬,但我一直未真正明白,直到父亲为我诠释了这个字的含义。
天空一碧如洗,只有那轮骄阳挂在空中,向大地散播热量和光明,连蝉都热得没有力气去聒叫了,繁茂的大树下也无人乘凉,大家躲在房中,不敢迈出一步。
父亲从不下厨,可是那段昏暗的日子里,他每天都去厨房,与锅、碗、瓢、盆打交道,黑米粥、排骨汤、清蒸鱼,每一样令我垂涎。他只留给我一小部分,剩下的便装在保温筒里带走。我知道,是给爷爷送去的。爷爷不是父亲的亲爸爸,是继父。爷爷病得不省人事的时候,口里喃喃地叫着爸爸的乳名,于是,除了吃饭时间,他寸步不离地守在病床前。
每次去医院探病,父亲都在床前忙碌着,用棉签蘸水涂抹爷爷的嘴唇保持湿润,清理大小便,整理爷爷衣服,每次都是这样。我不由得敬佩起父亲来。日子一天天地流逝,爷爷在父亲的照顾下渐渐好转。出院的那天,爸爸扶着爷爷走进家门时,我看到爷爷眼角边的水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每次想起,都会好奇地问爸爸:“为什么你执意一人照顾爷爷呢?”父亲只是笑了笑,淡淡地道:“他需要我,我年轻时不懂事,伤害了他老人家,现在要尽孝报恩哪!”我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问道:“现在晚吗?”他目光投向远方,依旧平淡的语气,说:“晚了,但是正因为如此,才要在现在更好地尽孝啊。你只要明白一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到那时,才悔之晚矣。”
我还小,不懂这些话的含义。
渐渐长大了,我才逐渐明白,亲人给予了我们太多,我们还也还不尽,报也报不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说得就是这个道理。我要将孝心传承下去,好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孝心需要传承,我端起一杯茶,走到父亲面前,轻轻道了句:“您辛苦了!”
关于孝敬长辈的演讲稿5
小时候,从未想过要感谢父母,总认为父母对我的付出是应该的。但长大之后,却发现小时候的想法是多么愚蠢。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学会心疼父母、关心父母了。我也曾不止一次地在心中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就像书上说的:“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但读了毕淑敏的《孝心无价》之后,我才发现自己“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于是我试着开始尽孝,开始感恩,开始报答……
我试着克制自己的暴躁脾气,却还是会对父母乱吼乱叫;我试着为父母排遣忧愁,却还是会找出各种理由避免无聊的烦琐;我试着成为父母的贴心小棉袄,为他们分担工作、生活上的压力,但我总是宁愿去听周杰伦口齿不清的R&B,也不愿听一句他们的唠叨……
我到底做了哪些感谢父母的事情呢?无非是去超市回来时为父母分担几个大包小包,在妈妈洗澡时极不情愿地为她擦背,在他们躺在床上看电视时被动地为他们关灯、倒水,凡买东西之前都想想父母赚钱的艰辛……这一切的一切怎能与他们的爱和付出相比呢?我只是一颗小水滴,他们却是海洋。
在这世界上,即使到处都充斥冷漠,还有一个地方让我停靠;即使所有人都反对我,还有两个人给予我继续走下去的力量。夜深了,人们都睡了,父母还在等待我回家喝热乎乎的汤。那种感觉非常温暖。
“有些事情,当我们年轻时,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时,已不再年轻。”我不想让这样的遗憾发生在我身上。你想吗?
关于孝敬长辈的演讲稿2020相关 文章 :
★ 孝敬父母主题演讲稿精选5篇2020
★ 写一篇关于孝敬父母的演讲稿2020
★ 孝敬父母演讲稿3分钟精选5篇2020
★ 2020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演讲稿范文5篇
★ 关于孝心的演讲稿2020
★ 有关孝顺的演讲稿2020
★ 2020孝亲敬老演讲稿范文5篇
★ 2020尊老敬老演讲稿范文精选五篇
★ 孝敬为题的演讲稿2020最新
★ 2020尽孝要趁早演讲稿汇总
2. 国学中,如何养父母之身和如何养父母之志怎么写
如何行孝: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 、养父母之志 ,报父母十大恩德 。
3. 国学文化之孝道
国学是文化之根,民族之魂,国学经典是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它的内容可以说包罗万象,博大精深,而其中孝道不得不提。
首先我们想想几个汉字,一是老人的“老”字,下面是一把刀,把那把刀换成孩子的“子”,那个字就念什么?“孝”。对,所以孝就是子女要把父母放到一个应有的高度。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就是说孝是道德的根本,如果不孝就是缺少道德的根本或者说是缺德!孔子又说,“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意思是孝敬老人是天经地义的事,可事实上现在的孝道文化可怜啊!我们听到过很多,比如有的人上了岁数,虽然地位钱财不缺,儿女三五个的不在少数,也都受了高等教育,拿到博士、硕士等学位,却一个个飞到国外,再也不回来了,独留老两口子在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彼此抱怨一阵,生了那么多儿女,读了那么多书,又有什么用?然后,双双对坐,“流泪眼观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日子一天一天这样过去,唯一的好朋友,便是“电视机”来陪伴。还有我们听过的一个老人死在了二儿子家门口,这样的悲剧真的让人寒。当我们都在指责儿女不孝的时候,有没有反思过根源,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我想可能是每个人从小在家庭中受的教育吧。
其实关于敬老、养老的专门史料记载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其中孔子最为提倡,《论语》里面“孝”这个字出现了17次。而宋朝的赵普宰相说过,他是半部《论语》治天下,他为什么能够治天下呢?就是因为有孝道德教育,可见中国文化,把孝的教育作为管理的最好的方法在进行延续。
中国的孝道,强调的是:孝敬父母的人第一步要自爱。孝经上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孝之始也。”我们的身体毛发和肌肤是父母给予的,连着父母的心,哪怕有半点损伤和疾病都会让父母揪心,所以我们必须时时刻注意自身安全不让身体受到无故的伤害,注意身体健康,不让疾病缠身,这样父母就不会为我们担心。让父母安心度日以报答养育之恩,这是做到孝道的第一步。
第二步应该就是孝敬父母。《弟子规》中“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它把孝放到了首位,这也说明了孝悌之道 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我们中国人讲孝道,如果对于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朋友都没有感情,亲情不笃,而要他爱天下、爱国家、爱社会,那是空洞的口号,是不可能的。说他真的有爱心,他连父母、兄弟、姊妹、朋友都没有爱过,怎会爱天下、国家、社会?人生的幸福,最幸福的是父母尚存,上有父母,旁有兄弟姊妹,和睦康乐,这是人生最快乐、最幸福、最健康的家庭、社会、精神心理生活。倘使人人如此、家家如此,则天下太平。所以,儒家孔孟之道提倡孝道的理由,就是为了建立家庭健康、社会健康、人类健康。
有一个故事说:有一天,有人问一位老先生,太阳和月亮哪个比较重要。那位老先生想了半天,回答道:“是余激月亮,月亮比较重要。”“为什么?”“因为月亮是在夜晚发光,那是我们最需要光亮的时候,而白天已经够亮了,太阳却在那时候照耀。”你或许会笑这位老先生的糊涂,但你不觉得很多人也是这样吗?每天照顾你的人,你从不觉得有什么,若是陌生人偶尔帮助你,你就认为他人好;你的父母家人一直为你付出,你总觉得理所当然,甚至有时候还嫌烦;一旦外人为你做出了类似行为,你就会分外感激。这不是跟“感激月亮,否定太阳”一样糊涂吗?
有个女孩跟妈妈大吵了一架,气得夺门而出,决定再也不要回到这个旦毁谨讨厌的家了!一整天她都在外面闲逛,肚子饿的咕噜咕噜叫,但偏偏又没带钱出来,可又拉不下脸回家吃饭。一直到了晚上,她来到一家面摊旁,闻到了阵阵香味。她真是好想吃一碗,但身上又没模基钱,只能不住的吞口水。忽然,面摊老板亲切的问:“小姑娘,你要不要吃面啊?”她不好意思地回答:“嗯!可是,我没有带钱。”老板听了大笑:“哈哈,没关系,今天就算我请客吧!女孩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坐下来。不一会儿,面来了,她吃得津津有味,并说:“老板,你人真好!”老板说:“哦?怎么说?”女孩回答:“我们素不相识,你却对我那么好,不像我妈,根本不了解我的需要和想法,真气人!”老板又笑了:“哈哈,小姑娘,我不过才给你一碗面而已,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么你妈妈帮你煮了二十几年的饭,你不是更应该感激她吗?”听老板这么一讲,女孩顿时如大梦初醒,眼泪瞬间夺眶而出!她顾不得吃剩下的半碗面,立刻飞奔回家。才到家门前的巷口,女孩远远地看到妈妈,正焦急地在门口四处张望,她的心立刻揪在一起!女孩感觉有一千遍一万遍的对不起想对妈妈说。但她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见妈妈已迎上前来:“哎呀!你一整天跑去哪里了啊?急死我了!快进家把手洗一洗,吃晚饭了。”这天晚上,这个女孩才深刻体会到妈妈对她的爱。所以在生活中的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这样,当太阳一直都在,人就忘了它给的光亮;当亲人一直都在,人就会忘了他们给的温暖。
从古至今,孝道无时无刻不为人们所重视。孔子把孝道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为后人传承。他认为孝道是人生的义务,是伦理道德的核心,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灵魂。不仅古人如此看重一个人的德之本,现代人们同样注重一个人的德行修养,重视对下一代“孝道”的培养,从小就教育子女要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孝顺的孝字加上一个文化的文字,这个字就念教育的教,无孝不教。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如何在幼儿园践行值得我们思考。近年来掀起的国学热。引起了很多跟风的状态,一些形式主义的所谓“孝道”教育,比如一些园所利用家长开放日请来所有父母,让孩子为他们洗脚,如果这些活动之前没有内涵的引导教育,没有让幼儿了解为何孝顺,这个活动可能就是空洞而无意义的,也是违背幼儿身心发现规律和学习特点的。说到孝道教育,它应该属于社会领域,《指南》社会领域中有提到关于体谅父母的内容,很多人就发声质疑,认为三到六岁的孩子根本做不到体谅孝顺父母,但《指南》中教育建议中也说到了“如妈妈累了。知道让她安静一会儿”,其实折射出的就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习得的孝。所以,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学习,尤其是社会情感类的,要注重它长期坚持的累计效应。对孩子来说,“体验”才是适合孩子的学习方式,“说教”是不能完全奏效的。也就是说,孝的态度不是单一的教出来的,也不是脱离实际单一存在的,而是伴随着活动过程产生的体验。
总而言之,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我们要做的不仅是传播,更多的是践行,而有的践行也真的很简单,就像此时我们能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做好本职工作,不让父母担心,不给父母亲丢脸,就是在践行着国学文化中的孝道。谢谢大家!
4. 新八德是哪八德,各是什么意思(急用)
新八德的内容分别是:容忍、谦逊、真挚、欢愉、善良、涵养、坚持和决绝。
宋代有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其中再次恢复了管仲提出的四维,去掉了仁,增加了孝与悌,将家族道德置于首位。
随着中国农业社会的发展,以家庭为本位的农业经济日益稳定与发展,家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的祥和与稳定等功能日益突出,家乃国之基,家和万事兴,因此齐家,家庭与家族的凝聚也就日益重要。
(4)国学第四课行孝敬长扩展阅读:
八德教育:
2015年全国政协第十二届三次会议,政协委员张其成提交“关于推进青少年‘八德’教育的提案”。在3月7日上午的全国政协教育界联组讨论会上,14位发言的委员中,有3位的发言都是与传统文化教育有关。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张其成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但目前的现状是青少年对传统文化认同感降低,去中国化严重。
张其成呼吁,应该将传统文化中的八德,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纳入国学教育体系,贯穿中小学、大学,乃至终身教育,按照不同层级设计语文课本,增加古文在语文课本中比重。发言中,他特别拿出一本台湾出版教材。
这本名为《中国文化基础教材》由中华书局出版,已有60多年历史,其中包含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中华传统经典篇章,至今仍是台湾高中生的必读教材。
针对委员们对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教育部袁贵仁部长表示,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立德树人,通过教育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从高校来讲,学生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